登录 | 注册

标题:认“车”做母

作者:张兮兮 创作时间:2007-12-27

尺寸:1181 x 797 发布时间:2007-12-27

类别:教育 点击:5758

说明:

认“车”做母让人寒心更让人忧心 ■张成才 大连一名一年级的小男生,为了与家里有车的同学攀比,竟跟同学们介绍说开车送他来上学的姑姑是自己的妈妈,以前来送自己的妈妈其实只是保姆。 (《新商报》12月25日报道) 同学之间的攀比心态,其实已经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小学一年级学生认“车”做母不过是一个非典型个例而已。 一般来说,不同年龄的学生攀比的侧重点不尽相同。小学生爱比书包、文具盒等学习用具的品牌、款式,玩具的价格和功能,零用钱的多少以及每天买什么样的零食等等;中学生爱比谁家的电脑级别更高,谁的游戏碟多,骑的自行车是普通车还是山地车等等;而大学生则比的更多更夸张,比如穿的运动鞋、运动衣是否名牌,他们爱比谁的手机款式新,谁的MP4机、电子词典、随身听更小巧、价更高、功能更强……校园里的攀比新闻比比皆是,有人甚至直称校园铜臭冲天,人们对此更是早已习以为常。 但一年级小学生认“车”做母却告诉我们,孩子们的攀比已经出现了新动向,除了低龄化的发展趋势之外,小学生之间简单的如文具书包等物品攀比已经上升到了车与家庭背景等的攀比,已经在向“成人化”的社会攀比靠拢,呈现出拜金、拜权主义的心理苗头。小学生认“车”做母除了让人寒心之外,更让人忧心。 当然,当发生类似的学生间攀比事件时,我们不能过多地责怪孩子,甚至也不该责怪那些嘲笑别人的孩子——他们同样是攀比心理的受害者。小学生攀比社会化的呈现,让我们不得不反思时下在国人中流行着的所谓“消费文化”——把毫无无节制的消费、挥霍无度的物质享受和追求无止境的消遣当作人生的最大意义和幸福美景。此种“消费文化”泛滥的直接结果,除了使社会上的成人们忘却了对人生意义、幸福、价值、精神的追问,更对校园里懵懵懂懂的孩子们具有潜在而持久的杀伤力!不敢想,在攀比心理侵蚀下的孩子们将来将会成长为怎样的一代? 因此,面对小学生认“车”做母的出现,除了学校和负有教育和校正的责任之外,家长更要有以身作则的生活示范表率——只有成人世界自觉消解并抵制显在和潜在的攀比心态,才能熄灭孩子们的拜金、拜权主义的苗头。

0

张兮兮

关注

火箭升迁

社会生活

3051
3924 x 3235 px

杞人之忧

社会生活

3040
2264 x 1928 px

纠结的让座

社会生活

3060
1880 x 1568 px

张兮兮

关注
认“车”做母
5758
0
发布时间:2007-12-27
6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