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标题:撞红线

作者:蓑衣客 创作时间:2007-10-09

尺寸:1932 x 3096 发布时间:2007-10-09

类别:财经 点击:9094

说明:

国内某金融类大报刊登了这样一篇“报喜”式的文章,题为《中国股市总市值将超30万亿,一个资本大国在崛起》。文章说,“(目前深沪两市)24.5万亿元的总市值,相比于2006年21.087万亿元的GDP总量,意味着中国境内股市证券化率(股市总市值/GDP总量)已经达到116.33%,而此数字在两年前仅为16.8%。有关资料显示,美国股市市值占GDP的比重为130%,日本、韩国、印度等国约为100%,东盟国家则大约为70%-80%。不管是与西方成熟国家比较,还是与周边新兴市场比较,仅从证券化率看,中国资本市场已经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一个资本大国正在崛起。   某一国家或地区的“股市总市值/GDP总量”,确实是投资人使用的参考工具之一,但这个比率的原本含义,是套用了单个公司的“市销率”(即“市值/销售额”)概念,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资本市场总的估值高低程度。任何一个华尔街的分析师,如果胆敢因为一个公司的市销率高,就写报告说这个公司的“证券化程度高”,或者给予其更高评级,那么这个分析师面临的下场恐怕就是立即被解雇。事实上,如果两个公司实际业绩层面情况类似,则市销率高的那个应该得到更差的评级,而不是更好。   和“市销率”类似,“股市总市值/GDP总量”的比率,也必须符合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实际水平,绝对不宜偏高。发达国家的上述比值,一般来说应当高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水平类似的情况下,一个国家地区的“股市总市值/GDP总量”比率越高,该国股市的投资价值就越低。因此,中国的上述比值如果大大超过了同等经济发展水平的发展中国家,达到了发达国家的程度,不但不是什么值得庆祝的好事,反而是值得所有投资人警惕的一个危险信号。   事实上,美国股市的每次暴跌前夕,其“股市总市值/GDP总量”都曾上涨到超出当时经济发展水平的程度。如1929年大崩盘前,该比值为创纪录的81%,其后几年中股市狂跌89%;1968年仅仅纽约证交所的总市值就达到GDP的78%,此后6年股市跌去41%;最近的一次就是巴菲特上面提到过的2000年初的高科技股泡沫,其结局想必大家还记忆犹新。这个情况也适用于其它国家。如1989年,日本的股市总市值第一次超过了美国,对本国GDP的比率高达292%。在我国某些“专家”眼里,这大概标志着日本成为了“资本大国”。真实的历史却是,日本股市从此迈上长达13年的漫漫熊途, 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给定时期内,其股市总市值/GDP指标应当有一个合理的上限,超过就意味着泡沫。对中国而言,很难说这个上限究竟在哪里。但股市总市值/GDP总量比率如果不断上升,迟早会跨过红线,是十分危险的趋势。只有被牛市冲昏头脑、漠视最基本投资准则的人,才会说出诸如“股市总市值占GDP总量比率不断升高是资本大国崛起的标志”之类高烧胡话。

0

蓑衣客

关注

济南兔子王

插画

3271
3898 x 5079 px

插画

插画

3059
2362 x 1772 px

插画

插画

3040
2362 x 1772 px

蓑衣客

关注
撞红线
9094
0
发布时间:2007-10-09
6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