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标题:如厕手拉手

作者:张兮兮 创作时间:2007-11-19

尺寸:1181 x 792 发布时间:2007-11-19

类别:教育 点击:6471

说明:

“如厕手拉手”是施教权滥用 ■张兮兮 为了防止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出事”,广州一间小学竟然禁止学生在课间走出教室活动,学生如果要上厕所,则要手拉手结伴同行!有家长认为,学校此举无异于“因噎废食”。(据11月15日《广州日报》) 家长认为学校此举无异于“因噎废食”,一点都没错,我甚至觉得,把孩子送到这样的学校里,真是白瞎了。人的成长经历总会是些磕磕碰碰的,特别是孩子的成长,倘若只如温室里的小花一般不经风雨不经日晒,其脆弱程度可想而知。 学校和老师担心学生出安全事故后要担责,这种想法可以理解。但因怕担责而人为设置减少学生上体育课的时间,发明了“如厕手拉手”的荒唐规定,其实是学校和老师施教权的滥用,更使学生和家长受教权受到侵害。 教育不单只是智育、德育、美育的“文育”,更有体育、劳育的“武育”,所谓劳逸结合即是如此。而劳逸结合下,人的学习的效率和工作的效率有多高,虽然没有具体数据可印证,但地球人都知道这个道理。而“手拉手”式的教育方法,却剥夺了小学生接受“武育”的权利,如此教育下的结果很可能是,从这样学校走出来的孩子,多是四体不勤的书呆子类型。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面对学校中可能发生的未知安全事故,逃避不是办法。“如厕手拉手”是学校和教师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不受意外事故的损害,以牺牲孩子的自然生长而采取“笼养”的手段,这是相当自私的。不光是与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共同下发的《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等教育法规的背离,更是对教育工作者称号的羞辱。 其实,面对可能发生的校园安全事故,“如厕手拉手”式的教育是掩盖不了学校管理的实质问题的,抓好安全教育和学生的行为规范才是关键。将安全知识和行为规范教育贯彻到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阶段,日常学习中时时提醒,同时做好学校教学器械的安全维护和一些课程的安全保护,出事故的几率就会大大减少。另外,做好学生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工作,可以使学校和教师尽量规避或转嫁事故对自身利益的损害。

0

张兮兮

关注

火箭升迁

社会生活

3142
3924 x 3235 px

杞人之忧

社会生活

3113
2264 x 1928 px

纠结的让座

社会生活

3144
1880 x 1568 px

张兮兮

关注
如厕手拉手
6471
0
发布时间:2007-11-19
6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