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标题:改善民生

作者:蓑衣客 创作时间:2007-12-06

尺寸:1280 x 1299 发布时间:2007-12-06

类别:财经 点击:6472

说明: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用了很大篇幅来论述民生问题,而且到了非常细致的程度,如专门强调“加强粮食、食用植物油、肉类等基本生活必需品和其他紧缺商品的生产”。   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因为多年来的发展更多地强调了GDP的增长,而下一阶段则要让广大民众真正分享近30年改革的成果;另一方面,随着经济持续高速发展,“通胀”问题不仅再次摆在了中央高层面前,而且,直接地影响了基层,特别是贫困民众的正常生活水平。此前发生在重庆的,因抢购促销食用油而“踩死人”的事件,就是一种极端的表现形式。   当年推动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让老百姓过上“小康生活”,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改革初期,由于底子薄,把社会积累搞得高一些,让百姓消费低一些,也是必由之路。但当经济高速发展了近30年之后,“高积累、低消费”的思路显然应该有所调整。这也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当前,宏观经济出现了过热与通货膨胀的趋势,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内需不振,经济增长被迫过度依赖出口和投资拉动,而这又引发投资高企,进而导致经济过热。 同时,过大的投资需求和偏低的信贷成本,进一步加剧了本就不太合理的经济结构中各要素之间的矛盾——各种资源和要素价格出现上涨趋势,且又混杂了基本生活资料方面的问题,导致物价在粮食大幅涨价背景下的持续高企,直接影响了民众的生活质量。反过来,民众生活成本上升,又会进一步造成内需不足,于是政府被迫过度启用“投资引擎”,从而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此外,内需不足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社会保障的不到位,民众对未来缺乏足够的安全感,导致在大宗消费方面趋于保守。这也是当前发展过程中,片面强调增强企业活力,追求部门权力扩张,而忽视政府作为社会公共产品提供者职能的一种体现。   我们注意到,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在强调改善民生的同时,突出而明确地提到了“增加社会公共产品”,而且提及加大转移支付、提供廉租房、加大社会保障和医疗服务等问题,还有一些具体的落实方式。这也表明,中央已将“防过热、防通胀”问题有机地与改善民生问题结合到一起,并将标本兼治。

0

蓑衣客

关注

济南兔子王

插画

3146
3898 x 5079 px

插画

插画

2959
2362 x 1772 px

插画

插画

2937
2362 x 1772 px

蓑衣客

关注
改善民生
6472
0
发布时间:2007-12-06
6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