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版块

海归揭科研经费黑洞:要靠拉关系

置顶 精华 发表在 漫话漫画

0

3291

2010年10月09日 楚天都市报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在中国,为了获得重大项目,一个公开的秘密是:做好的研究不如与官员和他们赏识的专家拉关系重要。”在2010年9月3日出版的顶尖学术期刊《科学》上,一篇讨论中国科研基金分配体制及科研文化问题的文章在国内引起了广泛关注。有评论认为,这一文章“具有里程碑意义”。

  这篇文章是由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施一公教授和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教授联合撰写的。两人都是从美国归国的科研人员。2007年,时年45岁的饶毅从美国西北大学归国,他曾任该校讲席教授、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在2008年回国时年届不惑,已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讲席教授,并获得了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授予的1000 万美元研究经费。两人的回国在当时都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并被认为是中国科技界吸引力增强的标志之一。

  在这篇发表于《科学》的文章中,两位作者表示,虽然我国的研究经费以每年超过20%的比例增加,但“研究经费分配的严重问题却减缓了中国潜在的创新步伐”。

  作者认为,问题主要存在于政府各部门的大型项目上。这些项目的经费从几亿元到几十亿元人民币,但学术优劣与能否获得经费的相关性相对而言较小。文章揭露了中国科技界的“潜规则”:“每个人都很清楚:与个别官员和少数强势科学家搞好关系才最重要,因为他们主宰了经费申请指南制定的全过程。”

  文章还称:“在中国,相当比率的研究人员花了过多精力拉关系,却没有足够时间参加学术会议、讨论学术问题、做研究或培养学生。很多人因为太忙而在原单位不见其踪影。”

  饶毅告诉记者,文章发表后,目前没有感到压力,而且好像获得了较多支持。有关领导也非常重视,并要求有关部门拿出具体措施解决问题。

  然而,这不代表他的处境一切都很好。他说,国内极力排斥他们的机构不少:官员觉得不好操纵我们,学界权威觉得不好对付我们。“除了给我们闷棍,最常见的是冷处理”。

  他在给记者的邮件中谈到,他在国外时,除了参加国外评审,还被国内邀请做评审。但回国后,国内基本排斥他参加各种评审会。

  专家学者热议科研潜规则

  楚天都市报讯 复旦大学教授陈良尧先后担任了几个学院院长。自“973计划”诞生以来,陈良尧年年申请,年年败于一些在他看来并没多少竞争力的团队。目前,他已在《科学网》的实名博客中,撰写了多篇讲述科研经费分配黑幕的文章。

  陈良尧有一年申请“973计划”的一个项目,该项目咨询组专家开口向他索要好处,直言不讳地提出:“我很希望能安排教师在您领导下接受一个子课题。”后来,陈良尧的申报失败,他惊讶地发现,这位专家竟然从另一课题组成功地拿走了一个完整的子课题。

  专家评审组沦为“分钱组”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一位教授说,所谓“跑部钱进”,就是说教育部、科技部等,要多跑动,多拉关系就可能有钱进。

  中科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汪品先指出,一些上亿元的大项目都让司长、处长们管着,一个处长就可以操持上亿资金。

  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唐安国教授表示,这些争取来的科研经费还有可能成为向官员、专家行贿的来源。这包括:第一,送回扣。有的项目经费至少拿 10%打点关节。一般一个专家的回扣为项目申请费用的2%~5%。其次,送项目。专家评审通过了总课题,科研人员就拿子课题贿赂对方。

  这样的结果是,科研经费的分配,不是基于学术水平的优劣,而是靠关系,专家评审组也因此沦为了“分钱组”。

  通过科研经费捞钱最安全

  广州某高校一位长江学者表示:“我在国外呆了很多年,回来后发现吃大亏了,因为我不认识人啊,没有关系,拿项目很难。”他也亲眼见到:“很多我们认识的教授,做得不怎么样,但是会忽悠、会喝酒,他就总能拿到各种各样的基金,至于他拿了钱干什么去了,谁也不知道!”

  上述西安交通大学的教授表示,现在高校有一批这样的人,学术不怎么做,但成天去跑项目、拉关系,项目跑回来以后,再拉扯出来一批人层层分包。“由于评审制度也很差劲,最后项目完成了,不是国际领先就是国际先进,实际上啥东西都没弄出来,纯粹就是瞎糊弄、大忽悠。我们有时候也笑谈,这是在中国捞钱最没风险的事了,像官员贪污受贿,说不定哪天还进去了,在中国,谁听说过有几个通过申请科技经费捞钱进去了的?”

  评审者、申请者、评估者可能是同一人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薛澜教授表示,对于专业大型国家项目,政府人员必然需要科学前沿的专家来制定项目指南、进行专业的分析,专家们起草时,为自己的申请提供方便。“就好比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有可能是同一个人。”因此在基金申请的过程中,运用私人关系、甚至出现权钱交易,都是有可能的。

最新评论

正序排列

楼层直达:

只看楼主
  • 布告发表于2010-11-16 19:46|

    2010年10月09日 楚天都市报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在中国,为了获得重大项目,一个公开的秘密是:做好的研究不如与官员和他们赏识的专家拉关系重要。”在2010年9月3日出版的顶尖学术期刊《科学》上,一篇讨论中国科研基金分配体制及科研文化问题的文章在国内引起了广泛关注。有评论认为,这一文章“具有里程碑意义”。

      这篇文章是由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施一公教授和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教授联合撰写的。两人都是从美国归国的科研人员。2007年,时年45岁的饶毅从美国西北大学归国,他曾任该校讲席教授、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在2008年回国时年届不惑,已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讲席教授,并获得了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授予的1000 万美元研究经费。两人的回国在当时都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并被认为是中国科技界吸引力增强的标志之一。

      在这篇发表于《科学》的文章中,两位作者表示,虽然我国的研究经费以每年超过20%的比例增加,但“研究经费分配的严重问题却减缓了中国潜在的创新步伐”。

      作者认为,问题主要存在于政府各部门的大型项目上。这些项目的经费从几亿元到几十亿元人民币,但学术优劣与能否获得经费的相关性相对而言较小。文章揭露了中国科技界的“潜规则”:“每个人都很清楚:与个别官员和少数强势科学家搞好关系才最重要,因为他们主宰了经费申请指南制定的全过程。”

      文章还称:“在中国,相当比率的研究人员花了过多精力拉关系,却没有足够时间参加学术会议、讨论学术问题、做研究或培养学生。很多人因为太忙而在原单位不见其踪影。”

      饶毅告诉记者,文章发表后,目前没有感到压力,而且好像获得了较多支持。有关领导也非常重视,并要求有关部门拿出具体措施解决问题。

      然而,这不代表他的处境一切都很好。他说,国内极力排斥他们的机构不少:官员觉得不好操纵我们,学界权威觉得不好对付我们。“除了给我们闷棍,最常见的是冷处理”。

      他在给记者的邮件中谈到,他在国外时,除了参加国外评审,还被国内邀请做评审。但回国后,国内基本排斥他参加各种评审会。

      专家学者热议科研潜规则

      楚天都市报讯 复旦大学教授陈良尧先后担任了几个学院院长。自“973计划”诞生以来,陈良尧年年申请,年年败于一些在他看来并没多少竞争力的团队。目前,他已在《科学网》的实名博客中,撰写了多篇讲述科研经费分配黑幕的文章。

      陈良尧有一年申请“973计划”的一个项目,该项目咨询组专家开口向他索要好处,直言不讳地提出:“我很希望能安排教师在您领导下接受一个子课题。”后来,陈良尧的申报失败,他惊讶地发现,这位专家竟然从另一课题组成功地拿走了一个完整的子课题。

      专家评审组沦为“分钱组”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一位教授说,所谓“跑部钱进”,就是说教育部、科技部等,要多跑动,多拉关系就可能有钱进。

      中科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汪品先指出,一些上亿元的大项目都让司长、处长们管着,一个处长就可以操持上亿资金。

      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唐安国教授表示,这些争取来的科研经费还有可能成为向官员、专家行贿的来源。这包括:第一,送回扣。有的项目经费至少拿 10%打点关节。一般一个专家的回扣为项目申请费用的2%~5%。其次,送项目。专家评审通过了总课题,科研人员就拿子课题贿赂对方。

      这样的结果是,科研经费的分配,不是基于学术水平的优劣,而是靠关系,专家评审组也因此沦为了“分钱组”。

      通过科研经费捞钱最安全

      广州某高校一位长江学者表示:“我在国外呆了很多年,回来后发现吃大亏了,因为我不认识人啊,没有关系,拿项目很难。”他也亲眼见到:“很多我们认识的教授,做得不怎么样,但是会忽悠、会喝酒,他就总能拿到各种各样的基金,至于他拿了钱干什么去了,谁也不知道!”

      上述西安交通大学的教授表示,现在高校有一批这样的人,学术不怎么做,但成天去跑项目、拉关系,项目跑回来以后,再拉扯出来一批人层层分包。“由于评审制度也很差劲,最后项目完成了,不是国际领先就是国际先进,实际上啥东西都没弄出来,纯粹就是瞎糊弄、大忽悠。我们有时候也笑谈,这是在中国捞钱最没风险的事了,像官员贪污受贿,说不定哪天还进去了,在中国,谁听说过有几个通过申请科技经费捞钱进去了的?”

      评审者、申请者、评估者可能是同一人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薛澜教授表示,对于专业大型国家项目,政府人员必然需要科学前沿的专家来制定项目指南、进行专业的分析,专家们起草时,为自己的申请提供方便。“就好比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有可能是同一个人。”因此在基金申请的过程中,运用私人关系、甚至出现权钱交易,都是有可能的。

    举报 回复

    # 1楼

回复

最近发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