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版块

怀念华君武先生

置顶 精华 发表在 漫话漫画

0

3350

怀念华君武先生                                      赵晓苏              

端午节回开封,突然接报社电话,说,“华君武去世了,”记者在电话中对我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采访,次日本报以整版篇幅对华老进行了较全面的纪念性报道。大师陨落,是美术界和漫画界的巨大损失,回忆与大师接触的点滴,我有必要在此再记一笔。
上一点岁数的中国人知道漫画就必然知道华君武,他几乎就是中国漫画的代称。上世纪80年代末,随着中国漫画的发展,漫画活动开始多起来,他也在全国开始了他的巡回展,有机会见到华老。华老修饰整齐的满头银发,面色红润,精神矍铄,可以想见“当年延安三大美男子之一”之说应不虚传。那时我们这些初入漫画的年轻人对他只有仰视和敬畏。为办《开封市首届漫画展》我斗胆给他写了一封信,他不仅为展览题了字,还写来了热情洋溢的信,其鼓励的言词和具体的指导对开封漫画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这也正是我与华老交往的开始,即便不常打扰华老,他给我的回信也有7、8封之多。
1992年,运气之神光顾了我这个半辈子的倒霉蛋,侥幸拿了日本读卖新闻国际漫画大赛的当届最高奖。我进行漫画创作才5年,获此殊荣即有兴奋也有惶惑。此时我突然接到了华老寄来的厚厚一沓子信件。除了对我进行祝贺和鼓励外,他说:“刚刚出访日本归来,日本的这些报刊上都有你的获奖作品和介绍,我留着无用,都寄给你。”这些报刊我会珍存一辈子,这是华老用心从日本为我带回来的。
我南下广州后,办刊,办报,华老给我的信件中告诫要坚持漫画的讽刺性,我把华老的意见带至其后任职的《南方周末》,那时的《南方周末》漫画版常常能看到华老的新作。2001年,我主持南方日报漫画版,为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60周年,采访曾经聆听《讲话》的华老,他在百忙中几次主动和我约时间。一天上午,他传稿与我,我在传真机旁等了一个多小时,就是不见华老的稿子,华老在那边也急了:“你们的传真机怎么搞的呀?”我说再试试吧。试了几次,还是不行。恰好此时他儿子回来了,一次搞掂。我在电话中说:“看来你操作有问题。”华老立即说:“我和他操作一样啊。”华老毕竟是耄耋老人了,不知他少按了哪一个键。华老的稿子真是干净利落,文采飞扬,我惊异于这位86岁老人的犀利思维,我对有关编辑说:“看来华老的稿子一个字都不用改。
2002年,我准备搬迁新居,怀着忐忑的心情写信给华老,问可否画一幅小画让我挂在书房,华老回信说老伴住院,暂无暇画画。过了两个月,他又来信说老伴去世,心情很差。后来又来信说身体还不宜画画,过一段你可提醒我。我非常后悔给华老写那封要画的信,哪里还敢再写信打扰。次年3月,我接到华老的挂号信,附华老亲笔所画《杜甫检讨》。一个一诺千金视信誉如生命的老人,一幅在生命困境中努力创造出来的大师原作,没有比这幅画让我更感动的漫画作品了。
大师离去,唯有精神长存人间。

最新评论

正序排列

楼层直达:

只看楼主
  • 赵晓苏发表于2010-06-30 11:02|

    怀念华君武先生                                      赵晓苏              

    端午节回开封,突然接报社电话,说,“华君武去世了,”记者在电话中对我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采访,次日本报以整版篇幅对华老进行了较全面的纪念性报道。大师陨落,是美术界和漫画界的巨大损失,回忆与大师接触的点滴,我有必要在此再记一笔。
    上一点岁数的中国人知道漫画就必然知道华君武,他几乎就是中国漫画的代称。上世纪80年代末,随着中国漫画的发展,漫画活动开始多起来,他也在全国开始了他的巡回展,有机会见到华老。华老修饰整齐的满头银发,面色红润,精神矍铄,可以想见“当年延安三大美男子之一”之说应不虚传。那时我们这些初入漫画的年轻人对他只有仰视和敬畏。为办《开封市首届漫画展》我斗胆给他写了一封信,他不仅为展览题了字,还写来了热情洋溢的信,其鼓励的言词和具体的指导对开封漫画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这也正是我与华老交往的开始,即便不常打扰华老,他给我的回信也有7、8封之多。
    1992年,运气之神光顾了我这个半辈子的倒霉蛋,侥幸拿了日本读卖新闻国际漫画大赛的当届最高奖。我进行漫画创作才5年,获此殊荣即有兴奋也有惶惑。此时我突然接到了华老寄来的厚厚一沓子信件。除了对我进行祝贺和鼓励外,他说:“刚刚出访日本归来,日本的这些报刊上都有你的获奖作品和介绍,我留着无用,都寄给你。”这些报刊我会珍存一辈子,这是华老用心从日本为我带回来的。
    我南下广州后,办刊,办报,华老给我的信件中告诫要坚持漫画的讽刺性,我把华老的意见带至其后任职的《南方周末》,那时的《南方周末》漫画版常常能看到华老的新作。2001年,我主持南方日报漫画版,为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60周年,采访曾经聆听《讲话》的华老,他在百忙中几次主动和我约时间。一天上午,他传稿与我,我在传真机旁等了一个多小时,就是不见华老的稿子,华老在那边也急了:“你们的传真机怎么搞的呀?”我说再试试吧。试了几次,还是不行。恰好此时他儿子回来了,一次搞掂。我在电话中说:“看来你操作有问题。”华老立即说:“我和他操作一样啊。”华老毕竟是耄耋老人了,不知他少按了哪一个键。华老的稿子真是干净利落,文采飞扬,我惊异于这位86岁老人的犀利思维,我对有关编辑说:“看来华老的稿子一个字都不用改。
    2002年,我准备搬迁新居,怀着忐忑的心情写信给华老,问可否画一幅小画让我挂在书房,华老回信说老伴住院,暂无暇画画。过了两个月,他又来信说老伴去世,心情很差。后来又来信说身体还不宜画画,过一段你可提醒我。我非常后悔给华老写那封要画的信,哪里还敢再写信打扰。次年3月,我接到华老的挂号信,附华老亲笔所画《杜甫检讨》。一个一诺千金视信誉如生命的老人,一幅在生命困境中努力创造出来的大师原作,没有比这幅画让我更感动的漫画作品了。
    大师离去,唯有精神长存人间。

    举报 回复

    # 1楼

回复

最近发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