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谢雪的书风变化
看谢雪的书风变化
谢雪新近四个书法条幅刊登在中国新闻漫画网上,肯定引起了很多漫画家的惊
叹:谢雪书风焕然新彩,已不是娟娟闺秀了,才智英发,漫然恣肆,却又神秀奕奕。漫
画家中,能以书彩夺人者,已是凤毛麟角。女漫画家女书法家的双才双美,惟谢雪而无
二,恐怕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无人能摘谢雪头上的桂冠的。谢雪书风新彩,的确可令欣
笔。
谢雪以前的书风功于学习前人,得力最在柳变的行书,颇能与前人惟妙惟肖,却
又有自己的秀美。她的秀美,又很似书香门第的大家闺秀。我估计,她下在书法艺术上
的功夫,远大过用于漫画的功夫。大略是才华,也许她没用多少功夫,漫画的造型上就
很具闺秀气了。这很难得。闺秀气体现在她的漫画与书法形体上是一种美感,体现在功
夫上就是一种精神德尚。你想想,一个女孩子,把她的专注都投于书法学习,不受社会
市井习气的干扰,当然是那么有毅力,是那么的纯然。所以,最难能可贵的当然就是毅
力与纯然了。事实上,谢雪从小就在家风的指导下习练书法,毅力与纯然从那时候就开
始培养了。我所了解的漫画界之当今,极少有这样的专注功夫,所以浮躁与杂然很多,
浅浮与俗鲁很多,在我们漫画界,如果能够有很多人也能以一种毅力与纯然的精神德尚
致力于漫画艺术,漫画的气尚的确会少些杂然与浮浅。
本来是谈书法艺术,却谈到人的精神德尚上去了,是不是离题了?不!清人刘
熙 载在他的《书概》里就说:“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
人而已。”“书如其人”是中国特有的美学观念。欧语系也有所谓“书法”,但那是求
文字形体的外在异变,那叫美术字,充其量叫文字的“形体艺术”,它没有哲学的内
涵。美术字的异变方法传到中国,已近百年,就没人承认它是书法,原因就在于它没有
哲学的根基与表现。中国人的书法哲学观念,汉隶就开始了,汉蔡邕的《九势》专门研
究书法之道,就已注意到了“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他讲的“势”,就已经是
“形而上谓之道”了。到了南梁王僧虔《笔意赞》提出,“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
次之”,便成了中国书法的哲学叙述与审美欣赏的经典之语了。“书如其人”,这个
“人”,当然也是形而上之道的,即人的精神本体,个体的人则是指其精神气质与修性
个性等等。我们说,谢雪以前的书风功力于学习前人,最在柳变的行书,能惟妙惟肖,
却又不失自己的闺秀之气,然而,闺秀之气又不失毅力与纯然,这也就透露出了她的精
神气尚、修性个性。很难令人想象,谢雪的精神气尚会是粗恶俗气的辣子。今读谢雪新
近讴颂《文采风流》的四个书法条幅,让我们欣惊谢雪不仅书采风流在变,而且也透出
人之精神气尚亦在前进。
谢雪所写《文采风流》四个条幅,已脱离闺秀之气,漫然恣肆,潇洒意随,然内
敛中又不失苍含。闺秀纯然是美,但未经世事风雨,又难托英姿雄气。我估计,她对自
己前段书风已有所思考。想宋时女词家李清照,闺秀之词固然也有美好,但是,“和羞
走,依门回首,却把靑梅嗅”,与后来的“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
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相比,后者更被人们反复吟诵。世事的世界毕竟不是闺秀
世界,是风雨沧桑的世界。当然,如果谢雪在研究易安词时,绝不会用机械的眼光去看
待人世沧桑。她必然会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去看待历史的古往与历史的现在;在李清
照那个时代,闺秀难保,沧桑更是难度,多是给人以悲凉;现在是人民掌政,人民是历
史的主人,人人都有幸福的保障;但是,今又处在一个复杂多变的时期,闺秀依依就难
以立世了,况且,自己的职守特别又是与除恶保安有关系,于是就不得不求变求升了。
怎么变?漫然恣肆,洒脱随意,其深层的内涵则是不必于困兽牛斗,不必于斤斤计较,
不必物器至上。当然,未必又不需要讲原则。原则在什么地方?看其条幅,漫然恣肆,
洒脱随意,却不乏韧力,纯然,文情风采,这既是其原则,也是其精神主骨。这精神主
骨中又有苍含,这苍含的真义却是老到。从闺秀到老到,精神气尚的确已经发生了一个
飞跃。
谢雪是书法家,又是漫画家,既有书风之变,我估计她的画风也会变。毕竟,漫
画与书法是两个不同的艺种,漫画很难漫然恣肆,随意潇洒,漫画的最高境界是挥洒思
想,大开大阖,攻抨邪恶,如似劲风疾扫落叶。但谢雪所处的职守,政策原则性极强,
其漫画风格就不可能太过辛辣敏感,虽可委婉暗寓,但也不能恣肆随意。不过,于线于
色于形,当然也可以恣肆洒脱一些。由于对自己书风变化的思索,谢雪将来的画笔易移
梅雪苍石去施展自己的才华,未必不是没有可能。前面我所说的老到,当然是有阶段性
质量内涵的,不同时期有不同时期的老到,它是一个变量。漫然潇洒,当然也有境界的
变量。警官的军人境界,未来的漫然潇洒,其坚毅,力劲,苍遒,肯定会多于现在。
最后我还得说说谢雪对学习前人艺术积累与自铸创新所持的态度。谢雪在学习前
人书法艺术时,我估计她对隶、魏、颜柳都有相当的帖功。篆、隶、楷、行、草;点、
撇、勾、捺、挑,各家有各家的艺术积累,构成了中国书法的丰富多彩。谢雪有着这些
艺术的帖功,所以她才有创造,而且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创造。她的《文采风流》条幅,
虽是漫然恣肆,却可见隶魏的神隐。当今书界以及非书界的一些人,虽然时时鼓噪创
新,但不是真正的创新。他们只是片面地追求字体表面的形变,片面地理解了“书画同
源”,把书法弄成了形象图画,一看就知道无书法功底,更不要说有哲学内涵与精神德
尚之表现了。谢雪坚持走继承民族艺术传统为民族艺术添光彩的艺术创作灯道路,是很
可贵的。谢雪的书法新作《文采风流》登在中国新闻漫画网上,我想,其学习与创作的
路子,对我们漫画人的确会有很多启示。
我估计,谢雪会在心里感谢罗老师多有理想的鼓励,这就是她的谦逊了,无论如
何,谢雪是在自铸创新的进步着。
罗兴发 2010、4、20
最新评论
正序排列
楼层直达:
-
罗兴发发表于2010-04-20 18:02|
看谢雪的书风变化
谢雪新近四个书法条幅刊登在中国新闻漫画网上,肯定引起了很多漫画家的惊
叹:谢雪书风焕然新彩,已不是娟娟闺秀了,才智英发,漫然恣肆,却又神秀奕奕。漫
画家中,能以书彩夺人者,已是凤毛麟角。女漫画家女书法家的双才双美,惟谢雪而无
二,恐怕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无人能摘谢雪头上的桂冠的。谢雪书风新彩,的确可令欣
笔。
谢雪以前的书风功于学习前人,得力最在柳变的行书,颇能与前人惟妙惟肖,却
又有自己的秀美。她的秀美,又很似书香门第的大家闺秀。我估计,她下在书法艺术上
的功夫,远大过用于漫画的功夫。大略是才华,也许她没用多少功夫,漫画的造型上就
很具闺秀气了。这很难得。闺秀气体现在她的漫画与书法形体上是一种美感,体现在功
夫上就是一种精神德尚。你想想,一个女孩子,把她的专注都投于书法学习,不受社会
市井习气的干扰,当然是那么有毅力,是那么的纯然。所以,最难能可贵的当然就是毅
力与纯然了。事实上,谢雪从小就在家风的指导下习练书法,毅力与纯然从那时候就开
始培养了。我所了解的漫画界之当今,极少有这样的专注功夫,所以浮躁与杂然很多,
浅浮与俗鲁很多,在我们漫画界,如果能够有很多人也能以一种毅力与纯然的精神德尚
致力于漫画艺术,漫画的气尚的确会少些杂然与浮浅。
本来是谈书法艺术,却谈到人的精神德尚上去了,是不是离题了?不!清人刘
熙 载在他的《书概》里就说:“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
人而已。”“书如其人”是中国特有的美学观念。欧语系也有所谓“书法”,但那是求
文字形体的外在异变,那叫美术字,充其量叫文字的“形体艺术”,它没有哲学的内
涵。美术字的异变方法传到中国,已近百年,就没人承认它是书法,原因就在于它没有
哲学的根基与表现。中国人的书法哲学观念,汉隶就开始了,汉蔡邕的《九势》专门研
究书法之道,就已注意到了“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他讲的“势”,就已经是
“形而上谓之道”了。到了南梁王僧虔《笔意赞》提出,“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
次之”,便成了中国书法的哲学叙述与审美欣赏的经典之语了。“书如其人”,这个
“人”,当然也是形而上之道的,即人的精神本体,个体的人则是指其精神气质与修性
个性等等。我们说,谢雪以前的书风功力于学习前人,最在柳变的行书,能惟妙惟肖,
却又不失自己的闺秀之气,然而,闺秀之气又不失毅力与纯然,这也就透露出了她的精
神气尚、修性个性。很难令人想象,谢雪的精神气尚会是粗恶俗气的辣子。今读谢雪新
近讴颂《文采风流》的四个书法条幅,让我们欣惊谢雪不仅书采风流在变,而且也透出
人之精神气尚亦在前进。
谢雪所写《文采风流》四个条幅,已脱离闺秀之气,漫然恣肆,潇洒意随,然内
敛中又不失苍含。闺秀纯然是美,但未经世事风雨,又难托英姿雄气。我估计,她对自
己前段书风已有所思考。想宋时女词家李清照,闺秀之词固然也有美好,但是,“和羞
走,依门回首,却把靑梅嗅”,与后来的“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
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相比,后者更被人们反复吟诵。世事的世界毕竟不是闺秀
世界,是风雨沧桑的世界。当然,如果谢雪在研究易安词时,绝不会用机械的眼光去看
待人世沧桑。她必然会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去看待历史的古往与历史的现在;在李清
照那个时代,闺秀难保,沧桑更是难度,多是给人以悲凉;现在是人民掌政,人民是历
史的主人,人人都有幸福的保障;但是,今又处在一个复杂多变的时期,闺秀依依就难
以立世了,况且,自己的职守特别又是与除恶保安有关系,于是就不得不求变求升了。
怎么变?漫然恣肆,洒脱随意,其深层的内涵则是不必于困兽牛斗,不必于斤斤计较,
不必物器至上。当然,未必又不需要讲原则。原则在什么地方?看其条幅,漫然恣肆,
洒脱随意,却不乏韧力,纯然,文情风采,这既是其原则,也是其精神主骨。这精神主
骨中又有苍含,这苍含的真义却是老到。从闺秀到老到,精神气尚的确已经发生了一个
飞跃。
谢雪是书法家,又是漫画家,既有书风之变,我估计她的画风也会变。毕竟,漫
画与书法是两个不同的艺种,漫画很难漫然恣肆,随意潇洒,漫画的最高境界是挥洒思
想,大开大阖,攻抨邪恶,如似劲风疾扫落叶。但谢雪所处的职守,政策原则性极强,
其漫画风格就不可能太过辛辣敏感,虽可委婉暗寓,但也不能恣肆随意。不过,于线于
色于形,当然也可以恣肆洒脱一些。由于对自己书风变化的思索,谢雪将来的画笔易移
梅雪苍石去施展自己的才华,未必不是没有可能。前面我所说的老到,当然是有阶段性
质量内涵的,不同时期有不同时期的老到,它是一个变量。漫然潇洒,当然也有境界的
变量。警官的军人境界,未来的漫然潇洒,其坚毅,力劲,苍遒,肯定会多于现在。
最后我还得说说谢雪对学习前人艺术积累与自铸创新所持的态度。谢雪在学习前
人书法艺术时,我估计她对隶、魏、颜柳都有相当的帖功。篆、隶、楷、行、草;点、
撇、勾、捺、挑,各家有各家的艺术积累,构成了中国书法的丰富多彩。谢雪有着这些
艺术的帖功,所以她才有创造,而且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创造。她的《文采风流》条幅,
虽是漫然恣肆,却可见隶魏的神隐。当今书界以及非书界的一些人,虽然时时鼓噪创
新,但不是真正的创新。他们只是片面地追求字体表面的形变,片面地理解了“书画同
源”,把书法弄成了形象图画,一看就知道无书法功底,更不要说有哲学内涵与精神德
尚之表现了。谢雪坚持走继承民族艺术传统为民族艺术添光彩的艺术创作灯道路,是很
可贵的。谢雪的书法新作《文采风流》登在中国新闻漫画网上,我想,其学习与创作的
路子,对我们漫画人的确会有很多启示。
我估计,谢雪会在心里感谢罗老师多有理想的鼓励,这就是她的谦逊了,无论如
何,谢雪是在自铸创新的进步着。
罗兴发 2010、4、20 本贴最后由 罗兴发 于 2010-04-20 18:19 编辑过。举报 回复# 1楼
-
谢雪发表于2010-04-20 19:06|
感谢罗兴发老师的鼓励!
您讲的非常对!您的这段话太准确了!
“我估计她对隶、魏、颜柳都有相当的帖功。篆、隶、楷、行、草;点、
撇、勾、捺、挑,各家有各家的艺术积累”
我从小就爱书法,小时喜欢写隶书和行书,现在喜欢楷书和行草,将来会写一些狂草!
不论写什么体,心都会很自然的沉浸其中,喜欢书法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拿起毛笔
经常忘了时间,很多时侯觉得时间不够用,学习是如此的愉快。
我正在出书集,但不知您的真实姓名也不知你住在哪,如果有兴趣批评我的书画,
请把您的姓名地址发到我的QQ箱,书集印刷见世后,我寄一本给您,请多指点批评教
正!!!
谢雪向您致敬 本贴最后由 谢雪 于 2010-04-20 19:09 编辑过。举报 回复# 2楼
-
罗兴发发表于2010-04-21 10:25|
到时乐受礼物,一定认真拜读。
写的匆忙,前文有些用语不太准确,现略作修改附在后面。
看谢雪的书风变化
谢雪新近四个书法条幅,体式行草,刊登在中国新闻漫画网上,肯定引起了很多漫画家的惊叹:谢雪书风焕然新彩,已不是娟娟闺秀了,才智英发,漫然恣肆,锋回婉丽,随意潇洒,神秀怡然。漫画家中,能以书彩夺人者,已是凤毛麟角。女漫画家女书法家的双才双美,惟谢雪而无二,恐怕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无人能摘谢雪头上的桂冠的。谢雪书风新彩,的确可令欣笔。
谢雪以前的书风功于学习前人,得力最在柳变的行书,颇能与前人惟妙惟肖,却又有自己的秀美。她的秀美,又很似书香门第的大家闺秀。我估计,她下在书法艺术上的功夫,远大过用于漫画的功夫。大略是才华,也许她没用多少功夫,漫画的造型上就很具闺秀之气了。这很难得。闺秀气体现在她的漫画与书法形体上是一种美感,体现在功夫上就是一种精神德尚。你想想,一个女孩子,把她的专注都投于书法学习,不受社会市井习气的干扰,当然是那么有毅力,是那么的纯然。所以,最难能可贵的当然就是毅力与纯然了。事实上,谢雪从小就在家风的指导下习练书法,毅力与纯然从那时候就开始培养了。我所了解的漫画界之当今,极少有这样的专注功夫,所以浮躁与杂然很多,浅浮与俗鲁很多,在我们漫画界,如果能够有很多人也能以一种毅力与纯然的精神德尚致力于漫画艺术,漫画的气尚的确会少些杂然与浮浅。
本来是谈书法艺术,却谈到人的精神德尚上去了,是不是离题了?不!清人刘熙载在他的《书概》里就说:“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书如其人”是中国特有的美学理念。欧语系也有所谓“书法”,但那是求文字形体的外在异变,那叫美术字,充其量叫文字的“形体艺术”,它没有哲学的内涵。美术字的异变方法传到中国,已近百年,就没人承认它是书法,原因就在于它没有哲学的根基与表现。中国人的书法哲学观念,汉隶就开始了,汉蔡邕的《九势》专门研究书法之道,就已注意到了“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他讲的“势”,就已经是“形而上谓之道”了。到了南梁王僧虔《笔意赞》提出,“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便成了中国书法的哲学叙述与审美欣赏的经典之语了。“书如其人”,这个“人”,当然也是形而上之道的,即人的精神本体,个体的人则是指其精神气质与修性个性等等。我们说,谢雪以前的书风功力于学习前人,最在柳变的行书,能惟妙惟肖,却又不失自己的闺秀之气,然而,闺秀之气又不失毅力与纯然,这也就透露出了她的精神气尚、修性个性。很难令人想象,谢雪的精神气尚会是粗恶俗气的辣子。今读谢雪新近讴颂《文采风流》的四个行草条幅,让我们欣惊谢雪不仅书采风流在变,而且也透出人之精神气尚亦在前进。
谢雪所写《文采风流》四个条幅,已脱离闺秀之气,漫然恣肆,锋回婉丽,潇洒意随,然内敛中又不失苍含。闺秀纯然是美,但未经世事风雨,就难托英姿雄气。我估计,她对自己前段书风已有所思考。想宋时女词家李清照,闺秀之词固然也有美好,但是,“和羞走,依门回首,却把靑梅嗅”,与后来的“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相比,后者更被人们反复吟诵。世事的世界毕竟不是闺秀世界,是风雨沧桑的世界。当然,如果谢雪在研究易安词时,绝不会用机械的眼光去看待人世沧桑。她必然会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去看待历史的古往与历史的现在;在李清照那个时代,闺秀难保,沧桑更是难度,多是给人以悲凉;现在是人民掌政,人民是历史的主人,人人都有幸福的保障;但是,今又处在一个复杂多变的时期,闺秀依依就难以立世了,况且,自己的职守特别又是与除恶保安有关系,于是就不得不求变求高了。怎么变?漫然恣肆,洒脱随意,其深层的内涵则是不必于自困牛斗,不必于斤斤计较,不必物器至上;锋回婉丽不是锋芒不露,是个性,是锐气,是美好。当然,未必又不需要讲原则。原则在什么地方?看其条幅,漫然恣肆,洒脱随意,却不乏韧力,纯然,文情风采,这既是其原则,也是其精神主骨。这精神主骨中又有苍含,这苍含的真义却是老到。从闺秀到老到,精神气尚的确已经发生了一个飞跃。
谢雪是书法家,又是漫画家,既有书风之变,我估计她的画风也会变。毕竟,漫画与书法是两个不同的艺种,漫画很难漫然恣肆,随意潇洒,漫画的最高境界是挥洒思想,大开大阖,攻抨邪恶,如似劲风疾扫落叶。但谢雪所处的职守,政策原则性极强,其漫画风格就不可能太过辛辣敏感,虽可委婉暗寓,但也不能恣肆随意。不过,于线于色于形,当然也可以恣肆洒脱一些。由于对自己书风变化的思索,谢雪将来的画笔易移雪梅苍石去施展自己的才华,未必不是没有可能。前面我所说的老到,当然是有阶段性质量内涵的,不同时期有不同时期的老到,它是一个变量。漫然潇洒,当然也有境界的变量。警官的军人境界,未来的漫然潇洒,其坚毅,力劲,苍遒,肯定会多于现在。
最后我还得说说谢雪对学习前人艺术积累与自铸创新所持的态度。谢雪在学习前人书法艺术时,我估计她对隶、魏、颜柳都有相当的帖功。篆、隶、楷、行、草,点、撇、勾、捺、挑,各家有各家的艺术积累,构成了中国书法的丰富多彩。谢雪有着这些艺术的帖功,所以她才有创造,而且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创造。她的《文采风流》条幅,体式行草,虽是漫然恣肆,却可见隶魏的神隐;汉隶凤头波尾,魏笔金画铁凿,都能向机取韵;由于楷行有功,锋起锋回,婉转自如,十分秀美。当今书界以及非书界的一些人,虽然时时鼓噪创新,但不是真正的创新。他们只是片面地追求字体表面的形变,片面地理解了“书画同源”,把书法弄成了形象图画,一看就知道无书法功底,更不要说有哲学内涵与精神德尚之表现了。谢雪坚持走继承民族艺术传统为民族艺术添光彩的艺术创作道路,是很可贵的。谢雪的书法新作《文采风流》登在中国新闻漫画网上,我想,其学习与创作的路子,对我们漫画人的确会有很多启示。
我估计,谢雪会在心里感谢罗老师多有鼓励,这就是她的谦逊了,无论如何,谢雪是在自铸创新着。
罗兴发 2010、4、20举报 回复# 3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