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版块

科研结出学术果

置顶 精华 发表在 漫话漫画

76

21291

因某个理由,我准备画10几天的素描,我想一边画一边听大家的意见,想体验一下在很多老师指导下画画的感受。

不劳而获是不可能的,但有可能一劳多获。我觉得认认真真地把一件事情的过程做好,就很可能一劳多获。这就是过程主义的主体思想。

这次作业基本上可以超计划完成,原本希望是能出3到5幅,现在是完成了6幅。

其实我已经在论坛进行过N次类似的科研,有些说明是科研,有些则不明说。为科研的需要,我肯定有所言而又有所不言。这种科研还会再搞,而且每次都会有不同的花样。

每次科研都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比如:一直以来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凡是美术人(当然包括漫画人)首先必须是一个素描人,否则就不是一个合格的美术人。通过这次科研,我觉得或者可以修正一下。

劳一次动,收很多获。这样的人生就充很多实,幸很多福。这就是过程主义的魅力所在。

谢谢各位积极参加科研活动的朋友,有你们在,就有科研。

最新评论

正序排列

楼层直达:

只看楼主
  • 老油发表于2009-09-17 00:13|

    因某个理由,我准备画10几天的素描,我想一边画一边听大家的意见,想体验一下在很多老师指导下画画的感受。

    不劳而获是不可能的,但有可能一劳多获。我觉得认认真真地把一件事情的过程做好,就很可能一劳多获。这就是过程主义的主体思想。

    这次作业基本上可以超计划完成,原本希望是能出3到5幅,现在是完成了6幅。

    其实我已经在论坛进行过N次类似的科研,有些说明是科研,有些则不明说。为科研的需要,我肯定有所言而又有所不言。这种科研还会再搞,而且每次都会有不同的花样。

    每次科研都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比如:一直以来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凡是美术人(当然包括漫画人)首先必须是一个素描人,否则就不是一个合格的美术人。通过这次科研,我觉得或者可以修正一下。

    劳一次动,收很多获。这样的人生就充很多实,幸很多福。这就是过程主义的魅力所在。

    谢谢各位积极参加科研活动的朋友,有你们在,就有科研。 本贴最后由 老油 于 2010-02-04 21:08 编辑过。

    举报 回复

    # 1楼

  • 吕志华发表于2009-09-17 11:47|

    坚决支持,是我学习的好机会!但可是恐怕没有能力提意见!!!!

    举报 回复

    # 2楼

  • 矫健发表于2009-09-17 17:49|

    支持!

    举报 回复

    # 3楼

  • 老油发表于2009-09-17 18:30|

    作者: 吕志华(2009-09-17 11:47 )  # 2楼  
    !!!
    坚决支持,是我学习的好机会!但可是恐怕没有能力提意见!!!!

    ————————————————

    会打字就能提意见!把自己的感觉说出来就行,这就是最有价值的意见。

    我认为:即使是从来没有学过艺术的人,也同样有审美能力。从人性的角度看,每个人的审美能力都是平等的,都应当享有同样的尊严。

    从这种意义上看,我们习以为常的所谓审美教育,我觉得其实是一种阶级压迫。 本贴最后由 老油 于 2009-09-17 20:38 编辑过。

    举报 回复

    # 4楼

  • 蔡联发表于2009-09-17 21:27|

    有趣的“行为艺术”

    我试试:

    第一幅让我联想到白色的花。

    第二幅还没有特别的联想。

    举报 回复

    # 5楼

  • 陈海林发表于2009-09-18 01:06|

    第二幅觉得很胸猛!

    举报 回复

    # 6楼

  • 陈海林发表于2009-09-18 01:08|

    第一幅像石膏。

    举报 回复

    # 7楼

  • 金鱼发表于2009-09-18 09:28|

    既然老油开了“金口”,大家就不妨随感而发吧---

    老油好像没讲清楚,你的[一边画一边听因某个理由,我准备画10几天的素描,我想一边画一边听大家的意见,想体验一下在很多老师指导下画画的感受。]是这两张不断刻画还是10几天的素描都不同(也就是:是否这两张是完成稿)?

    如是半成品,你现在只是进行到构图和分色调阶段,没到定稿,大家也没有办法发表意见;如是成品,精彩部分就太少了,当然这要看你画这些素描的目的了。如是讲课用,那么肯定太简单(如是程序的一部分也是成立的),如是创作,这样也能成画的,只是精彩之笔太少。所以请老油明示----

    举报 回复

    # 8楼

  • 老油发表于2009-09-18 23:49|

    谢谢了!作业不停,指导不止!请继续!

    举报 回复

    # 9楼

  • 陈海林发表于2009-09-19 01:51|

    感觉作品2号仍然胸猛。作品3号像病人。

    举报 回复

    # 10楼

  • 蔡联发表于2009-09-19 19:07|

    作品2号作品风情乍现了。
    作品3号是运动员?

    举报 回复

    # 11楼

  • 老油发表于2009-09-19 23:02|

    今天没作业交。

    好,意见都很好,就是需要这样的意见。不管像运动员还是像病人,说出感觉就好。我们平常拿作品请人指点,人家的意见其实说了也白说,因为作品已经画好了。

    请楼上各位继续,帮人帮到底!等画完之后,把图文整理一下,就是一份很好的科研成果。

    这样玩网络才对得起网络! 本贴最后由 老油 于 2009-09-19 23:04 编辑过。

    举报 回复

    # 12楼

  • 金鱼发表于2009-09-20 07:02|

    一边画一边听
    不说明,不解释,只听各位的意见。如有成果,再与各位分享。
    *****************************
    如果说观者也来个,一边看一边说,这样的互动就难以为继了----哈哈哈!从老油的画和话来说,此贴绝不是来找感觉的!老油打哑谜,观者也就只能猜了,这就少了交流的“味”,参与者自然就少了。到底是老油听网友的再画?还是网友看老油的再说?毕竟不是在现场。


    我们平常拿作品请人指点,人家的意见其实说了也白说,因为作品已经画好了。
    ***********************************
    这牵涉到共性和个性的问题。从老油的美术修养来说,应是找个性阶段,所以每一笔每一画都是你自己的理解来表达,只有当你完成后,观者才能去体味和谈感受。就像几个高手在给一个下棋的高手讲棋,往往下棋者的水平反而出不来。当然老油最后可以说我不是来“下棋”(不说明,不解释)的,我是来找贾君鹏的,哈哈哈!

    本来学院派出来的人讲求返朴归真是种境界,但画画的确是画作者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你的不说明、不解释,观者只能用他们认知的素描去猜去估,而不是什么指点,反而有戏弄观者的嫌疑,凭老油的理解力,说指点简直是笑话----。说实话,老油如在贵院09级新生上课时,来个如此互动,可能效果比在这里好,那我也为广美有你这样的老师感到高兴!想当初,我们是不敢当面“指点”教授的,后果很严重!

    当然老油的场我是肯定要捧的,何况给美院教授“指点”素描机会难得,哈哈!
    老油不说明、不解释,我也就按惯性思路乱猜度、乱指点了:—)

    作品1,素描写生背景用线是为刻画人物而定,背景用的每一条线都要用来衬托主体,尽量少而精(创作除外),显然此画人物刻画不够深入。

    作品2,第二幅的刻画虽然有了精彩部分,但韵味比第一幅反而少了,背景有点脏,影响了人物肌肤的质感。头、颈、肩的关系不大对。

    作品3,以速写方式表达,动态和点、线、面都有了,但线的虚实还不到位。

    乱侃一通,希望对你的科研有用,哈哈哈! 本贴最后由 金鱼 于 2009-09-20 07:04 编辑过。

    举报 回复

    # 13楼

  • 老油发表于2009-09-20 23:59|

    多谢了!

    不说明,不解释,就是为了让大家海阔天空。

    大家一边看一边说;我一边画一边听。

    有时候,过程本身就是目的。

    这种形式即使不是我首创的,至少也是很罕见的吧!

    今天有作业交。 本贴最后由 老油 于 2009-09-21 00:00 编辑过。

    举报 回复

    # 14楼

  • 陈海林发表于2009-09-21 01:22|

    作品一号的衣服像石膏。
    作品四号像塑料薄膜覆盖。

    举报 回复

    # 15楼

  • 老油发表于2009-09-22 21:25|

    读贴的不少,发言的不多!

    为鼓励发言,我宣布:发言者,可能有礼品。

    举报 回复

    # 16楼

  • 金鱼发表于2009-09-23 00:54|

    读贴的不少,发言的不多!

    为鼓励发言,我宣布:发言者,可能有礼品。
    *************************
    哈哈!我觉得发言的和不发言的都是不会在意你的礼品的,说的人始终说,不说的也始终----除非是500W的礼封,我估计你又要玩像素,哈哈哈哈!

    现在你画的素描和发贴思路都慢慢显现出来了,你不说大家也应心中有数了.

    为了配合你"忽悠",我又“指点”几句,嘿嘿!机会难得!机会难得!

    作品1、2号,精彩部分慢慢多起来了,随着深入会有越来越多的看点;

    我比较喜欢作品1号和3号;

    作品2号和作品4号的头、颈、肩的关系可能还要调整;

    作品5号腰身结构也要调整一下。

    以上观点是针对写生作品而言!我想问你一句,广美画素描是否也用馒头代替橡皮擦???是我多年来心中的一个问号------

    举报 回复

    # 17楼

  • 陈海林发表于2009-09-23 01:35|

    只说感觉。
    二号感觉很舒服。胸还是猛。
    五号感觉很多面块,很硬朗。

    举报 回复

    # 18楼

  • 蔡联发表于2009-09-23 07:52|

    几天不见,
    1号白色花朵已经完整盛开
    2号女郎也有了丰富的细节,如一朵饱满的黑玫瑰
    3号女郎我的感觉不强
    4号作品虽未层次不复杂,但另有一种气氛。
    5号笔法熟练,但感觉“油”了。

    举报 回复

    # 19楼

  • 老油发表于2009-09-23 09:08|

    作者: 金鱼(2009-09-23 00:54 )  # 17楼  

    我想问你一句,广美画素描是否也用馒头代替橡皮擦???是我多年来心中的一个问号------


    ——————————————————————
    谢谢楼上三位铁杆!你们肯定会有礼品!

    就我个人来说,从来没用过馒头,从小我就觉得这是糟蹋粮食,对不起农民伯伯。

    就我所见,也没有见过几个人这样浪费粮食。偶尔有些人也是尝试一下而已。

    我现在用的只是纸巾加橡皮。

    读研究生时喜欢用烂袜子。有一天,导师郭绍纲给我改画,顺手就拿了我的烂袜子……这事让我一直难堪到现在!从此再也不敢用烂袜子了。

    举报 回复

    # 20楼

  • 维生素发表于2009-09-23 22:44|

    我来说两句。素描层次分明,语言丰富,人物神态把握老到;还有表达主题中心突出,有的放矢,富美感,舒服。 本贴最后由 维生素 于 2009-10-06 18:31 编辑过。

    举报 回复

    # 21楼

  • hsm发表于2009-09-24 21:46|

    冒昧提意见(我是冲着礼品来的------)
    绘画造型要求形象准确,是学生高考时的事。作为油老师这样的画家,我想什么是准确,只是个人的感觉与风格了---------感觉准确就是准确!看了油老师这几幅作品,觉得并没有完全释放自己-----如有别的目的另当别论--------------------

    举报 回复

    # 22楼

  • 吕志华发表于2009-09-25 00:05|

    不知道为什么,还是喜欢朱老师的第一天的一号作品,记得原来一位老师说过,大学里有国画系油画系没有素描系,是因为素描是一个基础训练的画种,没有很多的研究价值,看了朱老师的第一天的一号作品虽然只是一个大调子,却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素描作品印象中就是结构形体空间透视,而在这副作品中隐隐有一种水墨的味道,虚幻深远,给人很多遐想的空间,仅此一点就很艺术很艺术了,似乎也很有研究拓展的必要。象蔡玉水老师色粉笔与水墨相结合的研究,但随着深入刻画,渐渐“原形毕露”了,呵呵,还是中规中矩的传统素描。素描是真功夫,来不得半点取巧,自知水平与朱老师相差太远,不敢妄加评论,只是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哈,我也是冲着礼品来的,哈,要是有一本油老师签名的作品集什么的,,,太诱人了!

    举报 回复

    # 23楼

  • 小梁发表于2009-09-25 00:31|

    既然有奖品, 我就说两句,  素描是画家一辈子要做的事情, 我们也经常看到好多著名的画家年老时的素描作品。 可见素描对画家的艺术创作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油教授这几张是写生的吧?  那幅戴帽的也太难为那位模特了, 广州最近可是高温天气哦!

    什么奖品?  是否每人一个月饼? 哈............

    举报 回复

    # 24楼

  • 陈海林发表于2009-09-25 02:16|

    四号作品光面涂了粉笔吧,感觉刺眼啊

    举报 回复

    # 25楼

  • 矫健发表于2009-09-25 10:41|

    朱老师的作品给我的感觉是:用笔大胆!结构严谨!整体大关系不错.期待朱老师的成品!

    举报 回复

    # 26楼

  • 老油发表于2009-09-25 11:58|

    很感动,请继续!

    时间已过半,完成的工作也算过半了。

    这项工作历经起、承、转三个阶段,即将进入收官之合。这时候就更需要大家的批评!

    采取这种形式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要让大家来监督我,逼着自己不要偷懒。

    作画如做人,把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作好,其结果肯定错不到哪里。看来我可以创立一个“过程主义”。这,就是一个重视过程的“过程主义者”的又一个过程。

    礼品肯定不贵重,且也有限,将优先感激提出批评者,尤其是有建设性的批评者。

    吕老师的要求本来很合理,但还没尽批评之责,为表示诚意,也权当教学交流,我先承诺将奉上拙作集。请把邮寄地址发到: gaodiao2003@yahoo.com.cn !

    其他批评者如有类似要求,也请“同上”。同城弟兄就不必麻烦邮局了。 本贴最后由 老油 于 2009-09-25 13:21 编辑过。

    举报 回复

    # 27楼

  • 金鱼发表于2009-09-25 12:58|

    就我个人来说,从来没用过馒头,从小我就觉得这是糟蹋粮食,对不起农民伯伯。

    就我所见,也没有见过几个人这样浪费粮食。偶尔有些人也是尝试一下而已。
    *****************************
    我与老油在这上观念不同,一块馒头多少钱?一块橡皮擦多少钱?只不过是把馒头的用途作了一下改变。而且只要能产生一定的价值,就不算是浪费粮食吧

    作了图调侃一下,不算恶搞,哈哈哈!

    本贴最后由 金鱼 于 2009-09-25 14:31 编辑过。

    举报 回复

    # 28楼

  • 陈海林发表于2009-09-26 01:51|

    我要你送你写的那本漫画造型的书,到时我去你那里拿。
    五号作品感觉有点花。
    六号作品感觉有点像石膏。

    举报 回复

    # 29楼

  • 老油发表于2009-09-26 08:24|

    作者: 陈海林(2009-09-26 01:51 )  # 29楼  
    我要你送你写的那本漫画造型的书
    我要你送你写的那本漫画造型的书,到时我去你那里拿。
    五号作品感觉有点花。
    六号作品感觉有点像石膏。

    ——————————————

    对不起,那本书不是我写的,而是很多大家画的,我只是把这些作品编起来。因此,当有人拿这本书让我签名,我是坚决拒绝的。同样要我送这么贵重的礼物我也会坚决拒绝的。

    况且,那本书好像都脱销了,谁手头上有的话一定要收藏好,那真是一本好书,海林真的识货!

    举报 回复

    # 30楼

回复

最近发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