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版块

转帖——《老李·小丁·笑的艺术》

置顶 精华 发表在 漫话漫画

1

2807

相声名家李文华先生去世有段日子了,一位非常有特点的捧哏巨匠,他的风格无人可克隆!媒体的报道再次集中到“相声已经死不起了”这样的氛围中,初中时我曾疯狂地收集相声和上海滑稽的磁带,可以说当时宁波市面上能买到的,我全买了,至今那满满一抽屉还在,只是很久没动,不知还能不能听。里头就有几盘是姜昆、李文华的专辑。有个台词至今印象颇深,那段相声好像是《如此服务》吧,讽刺当时国营商店服务态度的:



姜昆:我脚上又没长眼!



李文华:要长也是长鸡眼哪!



当相声通过电视为大众普遍接受时,李文华先生已经患病告别了舞台,姜昆身边已经是唐杰忠了,而姜昆自己也转变了,站在李文华身边时,他是那个永远朝气蓬勃,但却总是冒冒失失的青年,对美好的生活充满了向往,这也符合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那种社会生态;而到了与唐杰忠合作时,他慢慢到了“奔四”的年龄,而中国社会也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这时的姜昆,被梁左放置于一个个无比荒诞的环境里:关进了电梯、掉进了老虎洞……而顶峰则是《着急》——那些多么亲切、细枝末节的生活琐事啊!



后来的有些访谈节目,偶尔会出现李文华先生的身影,那一字一顿吃力的回答,令人听来揪心,《南方人物周刊》最近一篇写李文华先生的文章中说,李文华先生是“未曾年轻的人”,是啊,姜昆身边这个满脸褶子的小老头,他在观众的印象中就这么定格了,更像是一个工人老师傅,他就是工人出身吧,“老李师傅”!想起了姜李二人合作的一些带有主旋律色彩的段子:《祖爷爷的烦恼》、《严重警告》,包括《诗歌与爱情》、《鼻子的故事》等,多少都有说教的意味,但那确实是比较生动的说教,没有刻板斧凿的痕迹,感觉演员自己都能完全融入到里头,相当于一种本色演出吧,应该和那个时代的普遍心态及社会氛围也有关。只是,总觉得这类官方的“半命题作文”显得生命力弱了些,即便处理得再完美,他似乎也成不了“保留节目”,最终只能从音像资料库中寻觅,而剧烈的社会变迁,也让后来人欣赏起来,效果多少会打一点折扣。从没看过李文华先生表演传统相声,想必一定也是功底深厚的,当他穿上长衫,会是什么样呢?他如果给人捧《报菜名》、《大保镖》、《黄鹤楼》,又会是怎么样的效果呢?



我的相声启蒙是从这些新相声开始的,当时的相声磁带,你只能买到这些,传统的好像有,侯宝林先生的,但很少,马三立先生的根本没有!直到很久很久以后,我才知道这世界上还有另一种味道完全不同的“传统相声”存在!而现在,京津茶馆中,更多的演的是传统相声,当然,有了每个演员不同的二次加工。



有时会想:如果当时没有那些“半命题作文”的束缚,姜李二人的组合,会把相声演绎到一个更高的高度么?



不知道。



今天,又一位大家去世的消息传来——漫画家丁聪去世了。



小丁——他作品的署名,老顽童一般的人物,几乎每次媒体采访,都会提及他的生活喜好:不运动,不吃蔬菜,喜好肥肉!多有意思啊!



他的作品是那么的细腻,无论是画风还是饱蘸的情感。同时,又非常犀利,讽刺从来都是干脆利落,不拐弯抹角的。



他也不乏一些充满生活小情趣的漫画——公交车里,一个女青年穿着印满了英文单词的服装,一个男青年戴着高度近视眼镜凑上去看,腋下夹着一本英汉词典。女青年一脸惊愕的神情!



丁聪先生,连同华君武、王复羊、方成、缪印堂、英韬等等老一辈漫画家们,在解放后不可避免地成为了体制中人,美协的官员、报社的编辑……不外乎这些身份或职业,在历次运动的翻天覆地之后,他们还拿着画笔,但时代真的变了。



一面,大众对这些单幅的传统漫画不再渴望,除了文革刚结束那会儿,还是承担了一些匕首投枪的功能。



另一面,已经身居高位的他们,还真的能随自己的意愿画吗?他们也不可避免地遭遇着“命题作文”或者“半命题作文”。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从一个积极投稿的漫画作者,转而成为体制内的报社漫画编辑,是很多漫画作者的发展道路,比如上海的郑辛遥、沈天呈……以及很多很多现在五十来岁的报刊漫画版编辑,几乎都是无一例外地走着这条路,从草根到被招安。直到现在——报社的市场化程度高了,同时,门槛也高了。不那么方便能进去了。同时,漫画的种类也越来越丰富,市场也越来越大——只要你的作品好,那么做一个自由作者同样很舒服。



丁聪先生曾工作过的一份报纸——《漫画世界》早已不知所踪,而另一份漫画报纸《讽刺与幽默》则半死不活地存在着,市面上也买不到。中国的传统漫画——我指的是那些单幅的或者简单的二格、四格的作品,面临着一个窘境——他们“市场化”不起来,又“艺术化”不起来,同时,又很难做到真正的“尖锐”。好作品自然是有,但太少了。官方的“子恺杯”,简直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我只记得我上大学那会儿,刚接触网络,有很长一段时间,在一个漫画论坛里,人们争议最多的就是老漫画家,从画风、技法、创意、思想等等,炮轰者不少,当然拥戴者也有,有人拿出了老一辈打压新人的案例,还有人挖出文革时类似“告密”之类的事情,就像现在说文怀沙、黄苗子那样。最后这个论坛还被迫关闭了一段时间——据说,仅仅是据说,因为被中国美协的官员发现了。当时我还不太懂,怎么美协的还管信息产业部的事儿呢?



我不知道,现在这些讽刺漫画,还能用“针砭时弊”来形容么?和相声一样,漫画的禁区还是有很多,尤其是到了一个真正的高位之后,约束就越来越大,还不如草根作者来的自在——在网络上发发还能引起更大的共鸣。要么就像廖冰兄老人那样,侠骨豪情——一句“中国漫画死了”振聋发聩,然后干脆不画了!



我一个朋友说:解放前的漫画好看!真好看!



我不知道,小丁先生,内心会有隐隐挣扎吗?



斯人已去,老李、小丁,把笑声带去了天堂,而他们身后留下的笑的艺术,仍在凡间的江湖与庙堂之间游走,这些艺术肯定不会消失,但确实也很难找到,一个平衡的位置。


作者 苏大鱼

最新评论

正序排列

楼层直达:

只看楼主
  • 爱看漫画发表于2009-09-18 22:59|

    相声名家李文华先生去世有段日子了,一位非常有特点的捧哏巨匠,他的风格无人可克隆!媒体的报道再次集中到“相声已经死不起了”这样的氛围中,初中时我曾疯狂地收集相声和上海滑稽的磁带,可以说当时宁波市面上能买到的,我全买了,至今那满满一抽屉还在,只是很久没动,不知还能不能听。里头就有几盘是姜昆、李文华的专辑。有个台词至今印象颇深,那段相声好像是《如此服务》吧,讽刺当时国营商店服务态度的:



    姜昆:我脚上又没长眼!



    李文华:要长也是长鸡眼哪!



    当相声通过电视为大众普遍接受时,李文华先生已经患病告别了舞台,姜昆身边已经是唐杰忠了,而姜昆自己也转变了,站在李文华身边时,他是那个永远朝气蓬勃,但却总是冒冒失失的青年,对美好的生活充满了向往,这也符合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那种社会生态;而到了与唐杰忠合作时,他慢慢到了“奔四”的年龄,而中国社会也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这时的姜昆,被梁左放置于一个个无比荒诞的环境里:关进了电梯、掉进了老虎洞……而顶峰则是《着急》——那些多么亲切、细枝末节的生活琐事啊!



    后来的有些访谈节目,偶尔会出现李文华先生的身影,那一字一顿吃力的回答,令人听来揪心,《南方人物周刊》最近一篇写李文华先生的文章中说,李文华先生是“未曾年轻的人”,是啊,姜昆身边这个满脸褶子的小老头,他在观众的印象中就这么定格了,更像是一个工人老师傅,他就是工人出身吧,“老李师傅”!想起了姜李二人合作的一些带有主旋律色彩的段子:《祖爷爷的烦恼》、《严重警告》,包括《诗歌与爱情》、《鼻子的故事》等,多少都有说教的意味,但那确实是比较生动的说教,没有刻板斧凿的痕迹,感觉演员自己都能完全融入到里头,相当于一种本色演出吧,应该和那个时代的普遍心态及社会氛围也有关。只是,总觉得这类官方的“半命题作文”显得生命力弱了些,即便处理得再完美,他似乎也成不了“保留节目”,最终只能从音像资料库中寻觅,而剧烈的社会变迁,也让后来人欣赏起来,效果多少会打一点折扣。从没看过李文华先生表演传统相声,想必一定也是功底深厚的,当他穿上长衫,会是什么样呢?他如果给人捧《报菜名》、《大保镖》、《黄鹤楼》,又会是怎么样的效果呢?



    我的相声启蒙是从这些新相声开始的,当时的相声磁带,你只能买到这些,传统的好像有,侯宝林先生的,但很少,马三立先生的根本没有!直到很久很久以后,我才知道这世界上还有另一种味道完全不同的“传统相声”存在!而现在,京津茶馆中,更多的演的是传统相声,当然,有了每个演员不同的二次加工。



    有时会想:如果当时没有那些“半命题作文”的束缚,姜李二人的组合,会把相声演绎到一个更高的高度么?



    不知道。



    今天,又一位大家去世的消息传来——漫画家丁聪去世了。



    小丁——他作品的署名,老顽童一般的人物,几乎每次媒体采访,都会提及他的生活喜好:不运动,不吃蔬菜,喜好肥肉!多有意思啊!



    他的作品是那么的细腻,无论是画风还是饱蘸的情感。同时,又非常犀利,讽刺从来都是干脆利落,不拐弯抹角的。



    他也不乏一些充满生活小情趣的漫画——公交车里,一个女青年穿着印满了英文单词的服装,一个男青年戴着高度近视眼镜凑上去看,腋下夹着一本英汉词典。女青年一脸惊愕的神情!



    丁聪先生,连同华君武、王复羊、方成、缪印堂、英韬等等老一辈漫画家们,在解放后不可避免地成为了体制中人,美协的官员、报社的编辑……不外乎这些身份或职业,在历次运动的翻天覆地之后,他们还拿着画笔,但时代真的变了。



    一面,大众对这些单幅的传统漫画不再渴望,除了文革刚结束那会儿,还是承担了一些匕首投枪的功能。



    另一面,已经身居高位的他们,还真的能随自己的意愿画吗?他们也不可避免地遭遇着“命题作文”或者“半命题作文”。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从一个积极投稿的漫画作者,转而成为体制内的报社漫画编辑,是很多漫画作者的发展道路,比如上海的郑辛遥、沈天呈……以及很多很多现在五十来岁的报刊漫画版编辑,几乎都是无一例外地走着这条路,从草根到被招安。直到现在——报社的市场化程度高了,同时,门槛也高了。不那么方便能进去了。同时,漫画的种类也越来越丰富,市场也越来越大——只要你的作品好,那么做一个自由作者同样很舒服。



    丁聪先生曾工作过的一份报纸——《漫画世界》早已不知所踪,而另一份漫画报纸《讽刺与幽默》则半死不活地存在着,市面上也买不到。中国的传统漫画——我指的是那些单幅的或者简单的二格、四格的作品,面临着一个窘境——他们“市场化”不起来,又“艺术化”不起来,同时,又很难做到真正的“尖锐”。好作品自然是有,但太少了。官方的“子恺杯”,简直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我只记得我上大学那会儿,刚接触网络,有很长一段时间,在一个漫画论坛里,人们争议最多的就是老漫画家,从画风、技法、创意、思想等等,炮轰者不少,当然拥戴者也有,有人拿出了老一辈打压新人的案例,还有人挖出文革时类似“告密”之类的事情,就像现在说文怀沙、黄苗子那样。最后这个论坛还被迫关闭了一段时间——据说,仅仅是据说,因为被中国美协的官员发现了。当时我还不太懂,怎么美协的还管信息产业部的事儿呢?



    我不知道,现在这些讽刺漫画,还能用“针砭时弊”来形容么?和相声一样,漫画的禁区还是有很多,尤其是到了一个真正的高位之后,约束就越来越大,还不如草根作者来的自在——在网络上发发还能引起更大的共鸣。要么就像廖冰兄老人那样,侠骨豪情——一句“中国漫画死了”振聋发聩,然后干脆不画了!



    我一个朋友说:解放前的漫画好看!真好看!



    我不知道,小丁先生,内心会有隐隐挣扎吗?



    斯人已去,老李、小丁,把笑声带去了天堂,而他们身后留下的笑的艺术,仍在凡间的江湖与庙堂之间游走,这些艺术肯定不会消失,但确实也很难找到,一个平衡的位置。


    作者 苏大鱼

    举报 回复

    # 1楼

  • 爱看漫画发表于2009-09-18 23:00|

    是无意间在一位朋友的博客中看到此文,觉得写得很好,就转帖过来,大家看看。

    举报 回复

    # 2楼

回复

最近发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