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来混,迟早要还的!臧天朔牢中素描
我们不少人一直一厢情愿地把他当“朋友”看,或许是因为他的《朋友》,连邻家五六岁的小妹妹都会唱,因为他在电视里,大家都称他“臧老师”。且以臧老师的“成绩和威望”,按余秋雨大师的谦逊风格,早就该“退居”为“大师”了。
作为“圈内‘人面最广’”的“大师”,理所当然地会被我们被绑定为永远的“朋友”。而这样的的朋友,是不允许有一点道德瑕疵的。现在,据说他竟与黑恶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明明已站在了朋友的对立面嘛。很多人一惊之下,心里立马发生化学反应,甚至由爱生恨,恶语相向。
对臧天朔事件的舆论关注,显然超过了对一般涉黑案件的关注度,这除了一般的明星效应外,也表明对普通人和明星艺人,我们实行的是双重道德标准。正是这种不切实际的过高道德预期,让我们患上了道德洁癖。所以我们看见明星吸毒,要一片哗然;看见明星打娱记;要一片哗然;看见明星拍艳照,更要哗然。强烈的道德巡视之下,连看见老师看黄片,也同样一片哗然。
成也朋友,败也朋友,此时此刻,臧天朔是否再来高歌一首《朋友》?
最新评论
正序排列
楼层直达:
-
邝飚发表于2008-11-07 23:04|
我们不少人一直一厢情愿地把他当“朋友”看,或许是因为他的《朋友》,连邻家五六岁的小妹妹都会唱,因为他在电视里,大家都称他“臧老师”。且以臧老师的“成绩和威望”,按余秋雨大师的谦逊风格,早就该“退居”为“大师”了。
作为“圈内‘人面最广’”的“大师”,理所当然地会被我们被绑定为永远的“朋友”。而这样的的朋友,是不允许有一点道德瑕疵的。现在,据说他竟与黑恶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明明已站在了朋友的对立面嘛。很多人一惊之下,心里立马发生化学反应,甚至由爱生恨,恶语相向。
对臧天朔事件的舆论关注,显然超过了对一般涉黑案件的关注度,这除了一般的明星效应外,也表明对普通人和明星艺人,我们实行的是双重道德标准。正是这种不切实际的过高道德预期,让我们患上了道德洁癖。所以我们看见明星吸毒,要一片哗然;看见明星打娱记;要一片哗然;看见明星拍艳照,更要哗然。强烈的道德巡视之下,连看见老师看黄片,也同样一片哗然。
成也朋友,败也朋友,此时此刻,臧天朔是否再来高歌一首《朋友》?
举报 回复# 1楼
-
虎川漫画发表于2008-11-09 09:43|
朋友啊朋友,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举报 回复# 2楼
-
邝飚发表于2008-11-12 00:14|
多一些这样的“同题作文”对比,对大家在新闻漫画领域的切搓和交流大有帮助,我个人认为:在新闻漫画中不存在“撞车”问题,因为每个人的世界观都不同,对事件的理解和把握都有不同的视角,自然,所呈现出来的画面也不同……
学习了,谢谢虎川兄!举报 回复# 3楼
-
金鱼发表于2008-11-12 00:58|
好像唱《朋友》的吧!朋友多了自然就成了黑社会,哈哈!!!
举报 回复# 4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