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版块

转:一幅漫画引发的“血案”

置顶 精华 发表在 漫话漫画

7

4224

一幅漫画引发的“血案”

叶传龙

  在著名的“时评人家”论坛上,某报时评编辑爆料称:该报时评版面缩减,其直接导火索是刊登了一幅没有配发任何评论的漫画,这幅漫画被认为有损统战部门及人员形象。
  按引索图,看到了这幅“肇事”的漫画,原来这是根据一篇新闻创作的漫画: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统战部副部长于海滨被刑拘。据查于海滨已有5年“抢劫史”,所劫财物全部存放在家里,并登记分类,5月底他抢劫四平电视台一名女主持人时案发。漫画取名为“昼官夜匪”。
  笔者觉得作者画技娴熟,用直观的形式解析了当事人的双面人生,具有很强的讽刺性,而被认为有损统战部门及人员形象,则让人有些大跌眼镜,如果按照这个逻辑,不但有损统战部门及人员形象,对全体官员形象都是损害,类比起来,上海市委原书记陈良宇被判刑,媒体如果报道,难道上海人民都要起而诉之不成,因为连带了“上海”,让上海很没面子,岂不荒唐?!
  由一幅漫画引发“血案”,遭致报纸版面整改,无疑是一场现代版的“漫画狱”。更为可怕的是,此类“血案”在以前也频频上演:一个名字没有校对准确,可能会给报纸带来灭顶之灾,一篇文章标题颜色设置不妥,可能会导致总编停职,一幅照片视角不佳可能会导致记者被辞退……让报纸及其编辑和记者们尝尽了人前风光人后艰辛的滋味。
  一幅漫画引发的“血案”只是一个表象形象,它揭示了宣传媒体自身生存环境逼仄这个现实问题。目前,对报纸的监管混乱,远没做到依法监管,往往是一个电话,一个明传,通知哪些内容不宜见报,哪些事件不许炒作,而在出现责任事故时,上级主管部门处罚起来自由裁量尺度很大,很多报纸不是按照读者兴趣设版,不是按照市场规律运作,不是按照法律法规管理,而是由上级主管部门甚或某位领导的一句话,一个脸色来“定生死”,如一些报刊经过多年打造起来的时评品牌版面,却因为一个编辑的调动,一位领导的不满,一次会议的冲版,而导致这个版块的夭折,不再复生,实在引为憾事。
  好在该报这次“血案”引发的后果只是减版,时评版面并没有被彻底取消,人们的声音还有地方可以发出,这又何尝不值得我们阿Q一次呢?

       注:叶先生的此文见于《羊城晚报》网:
           http://www.ycwb.com/sp/2008-07/09/content_1928124.htm

最新评论

正序排列

楼层直达:

只看楼主
  • 吴之如发表于2008-07-09 10:14|

    一幅漫画引发的“血案”

    叶传龙

      在著名的“时评人家”论坛上,某报时评编辑爆料称:该报时评版面缩减,其直接导火索是刊登了一幅没有配发任何评论的漫画,这幅漫画被认为有损统战部门及人员形象。
      按引索图,看到了这幅“肇事”的漫画,原来这是根据一篇新闻创作的漫画: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统战部副部长于海滨被刑拘。据查于海滨已有5年“抢劫史”,所劫财物全部存放在家里,并登记分类,5月底他抢劫四平电视台一名女主持人时案发。漫画取名为“昼官夜匪”。
      笔者觉得作者画技娴熟,用直观的形式解析了当事人的双面人生,具有很强的讽刺性,而被认为有损统战部门及人员形象,则让人有些大跌眼镜,如果按照这个逻辑,不但有损统战部门及人员形象,对全体官员形象都是损害,类比起来,上海市委原书记陈良宇被判刑,媒体如果报道,难道上海人民都要起而诉之不成,因为连带了“上海”,让上海很没面子,岂不荒唐?!
      由一幅漫画引发“血案”,遭致报纸版面整改,无疑是一场现代版的“漫画狱”。更为可怕的是,此类“血案”在以前也频频上演:一个名字没有校对准确,可能会给报纸带来灭顶之灾,一篇文章标题颜色设置不妥,可能会导致总编停职,一幅照片视角不佳可能会导致记者被辞退……让报纸及其编辑和记者们尝尽了人前风光人后艰辛的滋味。
      一幅漫画引发的“血案”只是一个表象形象,它揭示了宣传媒体自身生存环境逼仄这个现实问题。目前,对报纸的监管混乱,远没做到依法监管,往往是一个电话,一个明传,通知哪些内容不宜见报,哪些事件不许炒作,而在出现责任事故时,上级主管部门处罚起来自由裁量尺度很大,很多报纸不是按照读者兴趣设版,不是按照市场规律运作,不是按照法律法规管理,而是由上级主管部门甚或某位领导的一句话,一个脸色来“定生死”,如一些报刊经过多年打造起来的时评品牌版面,却因为一个编辑的调动,一位领导的不满,一次会议的冲版,而导致这个版块的夭折,不再复生,实在引为憾事。
      好在该报这次“血案”引发的后果只是减版,时评版面并没有被彻底取消,人们的声音还有地方可以发出,这又何尝不值得我们阿Q一次呢?

           注:叶先生的此文见于《羊城晚报》网:
               http://www.ycwb.com/sp/2008-07/09/content_1928124.htm 本贴最后由 吴之如 于 2008-07-10 13:44 编辑过。

    举报 回复

    # 1楼

  • 吴之如发表于2008-07-09 10:15|

    从7月8日起,嘉兴日报评论版由周一至周五每天3/4版,缩减为每天1/2版。投稿信箱、稿费标准等不变。

    缩版的导火索是一幅没有配任何评论的漫画,此漫画被认为有损统战部门及人员形象:
    http://jxrb.cnjxol.com/html/2008-07/01/content_146378.htm

    谨此通告。

    嘉兴日报评论部 本贴最后由 吴之如 于 2008-07-09 10:31 编辑过。

    举报 回复

    # 2楼

  • 吴之如发表于2008-07-09 10:28|

    这是连累了嘉兴时评的漫画以及原先相配的时评文稿:



    ●戏画闲言      昼官夜匪劫名人
                 ·吴之如·文并画

      《新京报》报道,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统战部副部长于海滨,白天当官,晚上出去抢劫。被警方刑拘随后被铁西区检察院批捕。
      这倒是个颇奇怪的案例:于某顶着个副部长的乌纱,在地方上大小也算个官儿。论地位,周围的一般人不至于小瞧他;论家境,公务员有着稳定的收入,生活决不会拮据。事实上,案发后警方在他家搜查的结果是:作案十多起,但所劫得的财物基本都没动,全部存放在家里。他还将每起劫案所得的财物进行登记分类,单独存放。可见,这位白天当官的副部长,晚上之所以干起了劫匪的勾当,未必仅仅为了通过非法占有他人钱财而享用抢来的赃物,很可能企图从黑夜打劫中获取精神刺激、体验畸形快感。
      假如上述推断成立的话,那么,我们完全可以说,于某的行径,表现出了其人格的分裂、精神的扭曲、思想的颓唐和行为的堕落。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于某的人生走上犯罪的可耻邪路,其发端或许能够数得上年头了。甚至在他当官之前,思想、作风、行为中,就已隐伏着许多不良迹象了。如果这样,则当年提拔他为官的上级,便有失察之责。假定他当官之前及当官之初,各方面表现都不错,只是后来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染上了恶习以致蜕变成犯罪分子,那也会经历一个过程,他的上级同样负有失察之责;或者上级虽有所觉察,却未及时提醒、警告他,以至于错过了挽救一个干部的最佳时机,也足以成为憾事。当然,首要的责任还在于某自己,正是他放弃做人应当恪守的基本准则、公然无视纪律无视法律,而渐失理智渐趋疯狂,从一名党政官员沦为人民的罪人社会的渣滓。
      有道是:白日翩翩乌纱晃,黑夜汹汹劫匪当;明里官员暗强盗,堪称异化坏榜样!一个坏人落入法网,对社会而言是件幸事;一个官员的堕落,对所有干部来说是个教训。

         〔通讯址:江苏省镇江市《镇江日报》社 吴之如〕

          
    附新闻素材:
    区统战部副部长白天做官晚上抢劫 专抢当地名人
    http://news.sohu.com/20080625/n257716151.shtml
    [我来说两句] [字号:大 中 小] 来源:现代金报
    铁西统战部副部长白天做官晚上抢劫
    专抢当地名人,所得财物放家中 被吉林四平检察部门批捕
      据《新京报》报道 白天是统战部副部长,晚上出去抢劫。昨日,记者从吉林省四平市获悉,该市铁西区统战部副部长于海滨涉嫌抢劫被刑拘,随后被铁西区检察院批捕。
      抢劫所得财物存放家中
      于海滨被警方控制。在其办公室和家中,警方共搜出1万余元的现金和6部手机。
      当地消息人士称,目前公安部门确认的案件仅2起,与于海滨交待的10多起存在差距。据查其抢劫史已近5年。
      该消息人士称,于一般持刀威胁受害人,轻声说“不许动,抢劫,只要你不反抗,我不会伤害你”。
      有消息称,5年间,于作案十多起,但所劫得的财物基本都没动,全部存放在家里,他还将每起劫案所得的财物进行登记分类,单独存放。
      铁西区委一名官员称,因为于海滨这些举动与一般疑犯不同,吉林省公安厅有心理专家已关注此案,调查研究其是否有心理问题。
      女主持人被抢引出疑犯
      今年5月底,四平电视台一名女主持人,回家路上突然被人从背后抱住,并遭到袭击和抢劫,包也被抢走。
      该女主持人报警后,警方拨打其被抢手机,一男子接听电话。警方称要找女主持人,男子说,“她睡了”。此后,警方根据该手机控制了该男子,后来证实此人就是于海滨。
      此前被控制后又被释放
      知情人士介绍,被劫的受害者都是当地有一定知名度的人,因此有人称该统战部副部长是“专抢名人”。警方称,几年前曾控制过于海滨,但因被害人离开当地无法作证,警方最后只能放了他。
      记者从铁西区检察院获悉,铁西区公安局报捕时罪名有2个,除了抢劫,还有强奸,但检方只以抢劫罪批捕。检方拒绝透露为何舍弃强奸罪名。记者多次向当地警方求证均遭拒。
      (责任编辑:马涛)

    本贴最后由 吴之如 于 2008-07-09 10:33 编辑过。

    举报 回复

    # 3楼

  • 吴之如发表于2008-07-09 10:30|

    这幅惹了麻烦的漫画,正是鄙人的拙作。
      因为我的漫画而连累了报刊和编辑,三十年来已有若干次。
      我向嘉兴日报和嘉兴时评编辑致意:抱歉了,让各位受苦了。
      其实,我的漫画没有错,只不过用漫画语言形象地再现了正规报刊公开发表的新闻事实而已。
      嘉兴日报没有错,嘉兴时评编辑没有错。
      我不明白,握有对报刊及其刊载作品的裁判大权的贵人们,究竟依据什么准则判定这幅漫画错了、选用这幅漫画的编辑错了、刊载这幅漫画的报纸错了呢?
      究竟是这位“白天当官、夜晚作匪”的某市某区统战部的副部长做了丑事,还是漫画再现这一新闻事实才丑化了他?难道我们有义务来美化并颂扬这么一个新闻人物么?
      “文革”结束三十多年了,“文革”式思维模式却根深蒂固地盘据在某些要人的头脑之中。这到底是人民之幸呢,还是中国之幸?
      这样的局面,难道就是高层多次强调的“思想解放”的格局么?
      听说胡锦涛总书记经常在百忙之中上网,了解社会动态、了解百姓诉求。总书记若是知道一幅寻常的再现一件新闻事实的漫画被某些人当作“丑化”证据而对报刊及其编辑横加整肃, 会认为这么做“和谐”么?

    举报 回复

    # 4楼

  • 蔡联发表于2008-07-09 11:21|

    报刊编辑与时评漫画作者应属于"高危"工作.

    不知有无"高危"补贴?
     

    举报 回复

    # 5楼

  • 虎出深坑吓死犬发表于2008-07-09 15:00|

    拔“纸老虎”胡须的必然结果!

    举报 回复

    # 6楼

  • 行者李伟发表于2008-07-09 16:24|

    不来管管不来指手画脚一番怎么能显出他是领导呢?!这样的上级领导,我看非常适合去主管报纸发行工作,至于该具体怎样出内容,这些领导们就不要不懂装懂了吧?

    举报 回复

    # 7楼

  • xueli发表于2008-07-10 11:02|

    建议吴先生再画一幅讽刺这些“领导”的漫画来


    喜欢您的漫画,加油哦!

    举报 回复

    # 8楼

回复

最近发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