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版块

纪念廖冰兄逝世一周年

置顶 精华 发表在 漫话漫画

31

15662

在廖冰兄逝世一周年的今天,我们在廖老骨灰“还林”之处,作了一个简单的缅怀仪式。在此,谨向漫画同仁作一汇报。

另外,本人新作论文《就美术而论廖冰兄》即将发表,现摘取片断如下——

我们从廖冰兄一生所有的作品,的确都可以看到这种古为今用的民族特色。但我们从中国早期漫画里也不难发现:中国漫画从一开始就打上了的民族烙印。由此,我们可以这样来看:廖冰兄的漫画艺术之所以走民族化的道路,并非源自于其个人刻意的主观追求,而是由客观因素所决定的,是前辈的实践已经确定了的大方向。即使后来有意识地接受外来及现代艺术的影响,也不能改变这个既定的大方向。
问题的关键是,在这种横向的比较当中,我们还看到廖冰兄漫画在民族特性方面跟一般漫画人的画风又有很明显的区别,一般漫画人的民族特色主要局限在诸如水墨笔法这类单调或浅显的层面上,缺乏像廖冰兄那种从造型、色彩、构图、气氛、体量……等等乃至文字语言,各个方面都具有扑面而来难以抵挡的民族气息。
廖冰兄说过:“为了达到效果,我是无所不用其极,视不同体裁、不同内容、不同读者对象,采取不同的手法。我一直追求把装饰艺术,民族、民间的艺术用到漫画中去。可惜,我至今也没有一张自己认为满意的画。”
笔者认为,“无所不用其极”,正是廖冰兄与其他画家拉开距离的重要原因。一般漫画人的作品在民族性方面仅仅是一种“原生态”的自然表现,而不是像廖冰兄那样的“一直追求”,这里存在着程度与层次的差异。我们喜欢讲“力作”,其实,花大力与花小力,用尽力与不用尽力,其创作出来的作品都是不同的。廖冰兄在民族化方面的追求是多方面竭尽全力的,这从黄伟强的介绍与分析当中便可见一斑。即使如此,他仍不能满意,可见其眼界和要求之高。
此外,与其一贯坚守与标榜的平民本色相关联,他的民族情结还特别夹带了浓厚的民间倾向。有别于精神贵族式的飘逸优雅,廖冰兄漫画中那种来自平民面向大众、通俗直白锋芒毕露、赤裸裸血淋淋的“野性”,使其民族特色来得异常的生猛火爆,从而形成了出类拔萃的冰兄风格。他的粤语打油诗画《我有一支笔》就是这种民间倾向的坦荡宣言。
毫无疑问,从美术角度去看,廖冰兄的漫画艺术在视觉效果上是所有中国漫画艺术当中最饱满也最具爆炸力的,究其成因之一,就是对来自民间的民族艺术传统的多方面和大力度的继承与弘扬。
今天,对于如何振兴中国漫画,不少人用理论或实践作出了回答。然而,我们还没有看到令人满意的答案。中国漫画界正经历一个转型期,其主要特征就是外来的冲击与自我的失落。但可以预见:转型期之后,当对外的吸收达到了一定程度,新的“审美疲劳”肯定就会出现,人们就会很自然地寻找另类,就有可能以“不在此山中”的角度审视民族传统的“横岭侧峰”……这也是当今繁荣兴旺的音乐界以及电影界所经历过的历程。
立足于今天的转型期,从如何振兴中国漫画这样的思维角度,用“前瞻性”的眼光去考量,笔者认为,廖冰兄的漫画艺术在这个方向上可以给我们很多示范性的启迪。

……

结语
扎根民间的古为今用, 拿来主义的博采众长, 野生形态的特立独行,是构成廖冰兄漫画鲜明艺术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廖冰兄漫画的思想性冲击力的巨大与张扬,导致其艺术成分的相对含蓄,令我们在面对其作品时会不由自主地得其意而忘其形。本文把考察注意力集中在其作品的非思想性的层面,并借此思考了一些与中国漫画的发展以及美术教育改革等方面的问题,以求为相关领域的若干困惑寻找出路。
然而,从美术的角度,进一步深入与严谨地论证相关的命题,所需要的后续工作还有很多,本文仅仅是个初探。
2005年,由本人申报的科研课题“廖冰兄与中国漫画”,通过广州美术学院的审批,被列入2005至2007年“广州美术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本文即其中的一部分内容。此前,笔者已作《廖冰兄与中国漫画之演变》(见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06/4)及《廖冰兄——一部浓缩的中国漫画史》(见《美术观察》2007/3)两篇论文,分别侧重于中国漫画的重大演变历程以及廖冰兄的人生与创作经历而展开相关的探讨。至本文完稿,本课题研究告一段落。
本课题的研究心得:廖冰兄对中国漫画乃至中国美术有重大的贡献,无论是立足于中国漫画还是立足于中国美术,他的艺术成就都值得我们珍重,都值得我们去继承与弘扬。
把廖冰兄与中国漫画作为一项科研项目引入美术院校的科研计划,符合美术教育向多元化发展的理念,也适应了正在蓬勃兴起的民族动漫事业的发展大趋势。如何深入地把这一课题进行下去,又如何把这些科研结果与实际结合起来,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本文乃至本课题研究以及本人所致力于的其它相关学术活动的目之一,就是希望能引起更多同行的关注并投入到这个领域,共同担承并完成这一具有重要意义的学术使命。期待中!

最新评论

正序排列

楼层直达:

只看楼主
  • 老油发表于2007-09-22 22:50|

    在廖冰兄逝世一周年的今天,我们在廖老骨灰“还林”之处,作了一个简单的缅怀仪式。在此,谨向漫画同仁作一汇报。

    另外,本人新作论文《就美术而论廖冰兄》即将发表,现摘取片断如下——

    我们从廖冰兄一生所有的作品,的确都可以看到这种古为今用的民族特色。但我们从中国早期漫画里也不难发现:中国漫画从一开始就打上了的民族烙印。由此,我们可以这样来看:廖冰兄的漫画艺术之所以走民族化的道路,并非源自于其个人刻意的主观追求,而是由客观因素所决定的,是前辈的实践已经确定了的大方向。即使后来有意识地接受外来及现代艺术的影响,也不能改变这个既定的大方向。
    问题的关键是,在这种横向的比较当中,我们还看到廖冰兄漫画在民族特性方面跟一般漫画人的画风又有很明显的区别,一般漫画人的民族特色主要局限在诸如水墨笔法这类单调或浅显的层面上,缺乏像廖冰兄那种从造型、色彩、构图、气氛、体量……等等乃至文字语言,各个方面都具有扑面而来难以抵挡的民族气息。
    廖冰兄说过:“为了达到效果,我是无所不用其极,视不同体裁、不同内容、不同读者对象,采取不同的手法。我一直追求把装饰艺术,民族、民间的艺术用到漫画中去。可惜,我至今也没有一张自己认为满意的画。”
    笔者认为,“无所不用其极”,正是廖冰兄与其他画家拉开距离的重要原因。一般漫画人的作品在民族性方面仅仅是一种“原生态”的自然表现,而不是像廖冰兄那样的“一直追求”,这里存在着程度与层次的差异。我们喜欢讲“力作”,其实,花大力与花小力,用尽力与不用尽力,其创作出来的作品都是不同的。廖冰兄在民族化方面的追求是多方面竭尽全力的,这从黄伟强的介绍与分析当中便可见一斑。即使如此,他仍不能满意,可见其眼界和要求之高。
    此外,与其一贯坚守与标榜的平民本色相关联,他的民族情结还特别夹带了浓厚的民间倾向。有别于精神贵族式的飘逸优雅,廖冰兄漫画中那种来自平民面向大众、通俗直白锋芒毕露、赤裸裸血淋淋的“野性”,使其民族特色来得异常的生猛火爆,从而形成了出类拔萃的冰兄风格。他的粤语打油诗画《我有一支笔》就是这种民间倾向的坦荡宣言。
    毫无疑问,从美术角度去看,廖冰兄的漫画艺术在视觉效果上是所有中国漫画艺术当中最饱满也最具爆炸力的,究其成因之一,就是对来自民间的民族艺术传统的多方面和大力度的继承与弘扬。
    今天,对于如何振兴中国漫画,不少人用理论或实践作出了回答。然而,我们还没有看到令人满意的答案。中国漫画界正经历一个转型期,其主要特征就是外来的冲击与自我的失落。但可以预见:转型期之后,当对外的吸收达到了一定程度,新的“审美疲劳”肯定就会出现,人们就会很自然地寻找另类,就有可能以“不在此山中”的角度审视民族传统的“横岭侧峰”……这也是当今繁荣兴旺的音乐界以及电影界所经历过的历程。
    立足于今天的转型期,从如何振兴中国漫画这样的思维角度,用“前瞻性”的眼光去考量,笔者认为,廖冰兄的漫画艺术在这个方向上可以给我们很多示范性的启迪。

    ……

    结语
    扎根民间的古为今用, 拿来主义的博采众长, 野生形态的特立独行,是构成廖冰兄漫画鲜明艺术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廖冰兄漫画的思想性冲击力的巨大与张扬,导致其艺术成分的相对含蓄,令我们在面对其作品时会不由自主地得其意而忘其形。本文把考察注意力集中在其作品的非思想性的层面,并借此思考了一些与中国漫画的发展以及美术教育改革等方面的问题,以求为相关领域的若干困惑寻找出路。
    然而,从美术的角度,进一步深入与严谨地论证相关的命题,所需要的后续工作还有很多,本文仅仅是个初探。
    2005年,由本人申报的科研课题“廖冰兄与中国漫画”,通过广州美术学院的审批,被列入2005至2007年“广州美术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本文即其中的一部分内容。此前,笔者已作《廖冰兄与中国漫画之演变》(见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06/4)及《廖冰兄——一部浓缩的中国漫画史》(见《美术观察》2007/3)两篇论文,分别侧重于中国漫画的重大演变历程以及廖冰兄的人生与创作经历而展开相关的探讨。至本文完稿,本课题研究告一段落。
    本课题的研究心得:廖冰兄对中国漫画乃至中国美术有重大的贡献,无论是立足于中国漫画还是立足于中国美术,他的艺术成就都值得我们珍重,都值得我们去继承与弘扬。
    把廖冰兄与中国漫画作为一项科研项目引入美术院校的科研计划,符合美术教育向多元化发展的理念,也适应了正在蓬勃兴起的民族动漫事业的发展大趋势。如何深入地把这一课题进行下去,又如何把这些科研结果与实际结合起来,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本文乃至本课题研究以及本人所致力于的其它相关学术活动的目之一,就是希望能引起更多同行的关注并投入到这个领域,共同担承并完成这一具有重要意义的学术使命。期待中!





    举报 回复

    # 1楼

  • 老马甲发表于2007-09-23 10:57|

    冰兄永生

    举报 回复

    # 2楼

  • hsm发表于2007-09-23 22:39|

    “无所不用其极”,正是廖冰兄与其他画家拉开距离的重要原因。一般漫画人的作品在民族性方面仅仅是一种“原生态”的自然表现,而不是像廖冰兄那样的“一直追求”,这里存在着程度与层次的差异。我们喜欢讲“力作”,其实,花大力与花小力,用尽力与不用尽力,其创作出来的作品都是不同的。

      同意油老师的观点,每次读油老师文章都受很大启发。再次哀悼廖老!

    举报 回复

    # 3楼

  • 廖义灿发表于2007-09-24 08:53|

    小廖再次哀悼廖老!

    举报 回复

    # 4楼

  • yingjie3791发表于2007-09-24 08:57|

    最佩服的人已去,他的力量谁人有?

    举报 回复

    # 5楼

  • 鲁智深圳发表于2007-09-24 10:51|

    学习冰兄,做一个光明磊落、敢爱敢恨的人!

    举报 回复

    # 6楼

  • 动漫小子发表于2007-09-24 21:46|

    一代漫画大师!永远的铭记!!

    举报 回复

    # 7楼

  • 小梁发表于2007-09-26 01:40|

    廖老虽逝,但他的精神不灭。
    他倾其一生精力写就“担当”精神,留给了世间一笔巨额的精神财富。


    我的博客:http://v35.blog.sina.com.cn/u/1261179351

    本贴最后由 小梁 于 2007-10-05 03:32 编辑过。

    举报 回复

    # 8楼

  • 小梁发表于2007-09-26 01:51|

    淡泊名利的廖老什么也没有留下,却留下了永恒的精神,

    在悼念廖老的同时,我们需要的是更多的反思和努力。

    举报 回复

    # 9楼

  • 蔡联发表于2007-09-26 08:09|

    纪念廖老

    举报 回复

    # 10楼

  • 蔡联发表于2007-09-26 08:10|

    纪念廖老

    举报 回复

    # 11楼

  • 蔡联发表于2007-09-26 08:10|

    纪念廖老

    举报 回复

    # 12楼

  • 蔡联发表于2007-09-26 08:10|

    纪念廖老

    举报 回复

    # 13楼

  • 小梁发表于2007-09-26 13:32|

    廖老-----以树木为碑,与山河共存,与日月同辉。


    我的博客:http://v35.blog.sina.com.cn/u/1261179351

    本贴最后由 小梁 于 2007-10-05 03:33 编辑过。

    举报 回复

    # 14楼

  • 田文国发表于2007-09-26 16:47|

    悼念廖老!

    举报 回复

    # 15楼

  • 谢开溆发表于2007-09-26 17:22|

    悼念廖老!

    举报 回复

    # 16楼

  • mayi发表于2007-09-26 21:31|

    塑像真精彩!

    举报 回复

    # 17楼

  • zzzzzz发表于2007-09-27 01:00|

    大师人格的力量伟大!不朽!
                        张卫

    举报 回复

    # 18楼

  • 老油发表于2007-09-27 01:18|

    廖冰兄,无论对广东漫画人还是中国漫画人来讲,都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继承、捍卫并利用好这笔财富,是我们的权利、义务与职责!

    我们民族的文化与精神,并非虚幻的概念,而是由像廖冰兄那样的精英及其艺术,具体、直观地积累起来的。因此,对一位代表人物的张扬,其实就是对我们民族精神的弘扬。尤其是我们用平民的方式把廖冰兄当作一位平民艺术家去张扬的时候,所弘扬的就是一种不言而喻的先进理念。廖老家人与我们近年来所致力于的事情,其目的与宗旨就在于此。

    方唐把廖冰兄的艺术称为“空前绝后”,其实是句大实话,稍有点头脑的人都明白,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每一个艺术家的艺术都可以称为“空前绝后”。近年有人到处散发传单说方唐在神化廖冰兄,实在是无知且无聊。不少广东漫画人都知道,作为晚辈的方唐经常当面直呼“冰兄”,他甚至公开坦言“我不是冰兄的学生”,并谢绝参加以“廖冰兄师生”为旗号的活动。他若想神化谁的话,我看还欠点“功力”。

    当然,方唐所说的这句大实话是有潜台词的,既然是潜台词,那就只有靠大家去领会了。

    前年看望廖老,他也说起方唐这句话,他赞同,但并不得意,相反还相当悲凉与无奈。他用这句话去印证“中国漫画死了”。

    关于廖冰兄,其实有许多话题可以说,有许多课题可以做,更有许多事情值得干。因为廖冰兄的价值不是局限在过去,而是影响着今天与未来。 本贴最后由 老油 于 2007-09-27 07:30 编辑过。

    举报 回复

    # 19楼

  • 鲁智深圳发表于2007-10-01 13:45|

    热血冰兄——永远怀念漫画大师廖冰兄

    网址http://www.gwzcn.com/newspaper4.htm

    举报 回复

    # 20楼

  • lys发表于2007-10-05 21:29|

    廖老千古! 

    鞠躬!鞠躬!再鞠躬!

    举报 回复

    # 21楼

  • 维生素发表于2007-10-07 12:14|

    “无所不用其极”,很受启发。

    举报 回复

    # 22楼

  • 邝飚发表于2007-10-07 21:24|

    不巧的是——
    一周年怀念日前后这几天我在云南出差,遗憾没有在白云山给廖老鞠个躬……惭愧啊!
    试问如廖老这般的漫画前辈还有何人?
    没了!没了!!!

    举报 回复

    # 23楼

  • 鲁智深圳发表于2007-10-11 11:02|

    邝飚:“试问如廖老这般的漫画前辈还有何人?
    没了!没了!!!”

    这是万众心声!

    举报 回复

    # 24楼

  • 邝飚发表于2007-10-15 00:01|

    呵呵呵呵……偶咋不知道呢?
    哈哈哈哈……

    举报 回复

    # 25楼

  • 漫画特区发表于2007-10-18 13:38|

    现在成了名、发了财的艺术家大都当官去了,买车买楼养小蜜去了,哪还甘心当个平民呀? 哪个还愿意拿钱出来扶贫呀? 当然没了.....没了......

    举报 回复

    # 26楼

  • 小梁发表于2007-10-21 15:26|

    昨天是一代漫画大师廖冰兄诞辰92周年。廖冰兄人文专项基金会与广州少年宫等单位,在市少年宫湖畔树林内,为廖老树立起了一座纪念雕塑,以缅怀这位伟大的人民画家。
    同时还进行了廖冰兄纪念文集——《冰魂雪魄在人间》的首发仪式。

    一个犹如“圣经之门”的“廖冰兄纪念景观雕塑”在广州市少年宫湖畔树林扎下了根,廖冰兄之女廖陵儿宣布,为继承老人遗愿,廖冰兄人文专项基金会将全面开展“展翅计划”,解救社会失足青少年重归人生正轨。



    本贴最后由 小梁 于 2007-10-21 15:32 编辑过。

    举报 回复

    # 27楼

  • 汉白玉发表于2007-10-22 11:31|

    漫坛有顶天立地的廖冰兄站着, 再捧谁也就多余了!
    在廖冰兄面前,谁都是渺小的!

    举报 回复

    # 28楼

  • 老油发表于2007-10-22 23:16|

    拍照时,邝飚请陈开枝坐椅子,陈推辞:我站着可以了,邝说:老人家还是坐着好,陈说:那就胡子长的人坐。结果两人都坐下了。

    举报 回复

    # 29楼

  • 漫画特区发表于2007-10-23 10:24|

    广州和深圳是开放的前沿, 大多绘画好手也都集中在这, 广东也基本以这两个城市为中心, 其它地区嘛...... 老老实实跟着走!

    举报 回复

    # 30楼

回复

最近发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