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日报这么从新漫网白“拿”漫画,合适吗?
这是从网上搜到的:
农村更需要健康医疗保险
发表时间:2007-6-15 9:22:20
来源:乐清日报 作者:吴云微
全家乐融融 (漫画) 吴之如
近期,太平洋寿险乐清支公司在雁荡、大荆、芙蓉等片区开展了“农村健康医疗”调查活动。调查发现,农民“小病医不起,大病医不活”是最普遍现象。在百名参加调查的农民中,有87.7%的农民拥有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但享有商业或社会统筹医疗保险的比例却不到13%。任何一种单一类别的保险在农村的覆盖率都低于12%,有高达73%的农村居民表示没有享受过任何种类的商业保险。
调查人员在双峰乡与村民们有一段对话,从中或许可以看出农民对待疾病的态度:逃避。
“如果你得了头疼脑热、感冒之类的小病,你会怎么办?”
“扛过去呗,实在严重就去卫生院里买点药。”
“如果吃药好不了呢?而且万一拖成大病了呢?”
“那就只能自认倒霉了。”
万一得了重病该怎么办?对于这个问题,老百姓平日里都不愿去想也不敢想。“不得病的时候日子还过得凑合,就没想过万一得了大病怎么办。一进医院动不动就上千、上万,谁家负担得起啊!没钱简直连病都生不起。”一位村民这样跟调查人员说。在他们看来,要想日子过得好点,就得祈求老天保佑全家都健健康康的。
在农村,一些“要命”的病,往往会花掉家里所有的积蓄,甚至是新添上难以还清的欠款。在农村有这样一句话:“致富十年功,大病一日穷。”这句话真实地反映了老百姓对疾病的恐惧性。在农村,即使是有钱人也经不住这么折腾,更何况经济收入普通的人家。即使是很普通的病,对老百姓来说也是够呛的。如果看病过程顺利还好点,要是出点什么差错,更是受不了。这是很多农民的切身体会。一个农民,在没有任何保障的情况下,他所需要独自承担的医疗风险是多么沉重。
根据2006年乐清统计资料显示,农民人均收入为9322元,但人均收入不到4000元的乡镇有11个,其中双峰、智仁、岭底、仙溪等乡镇的情况都较为严峻。而现有的医疗费用支出是非常高,这些数据反映了医疗费用和农民收入相比差距甚大。
面对严峻的数字,让我们反思,我国近些年来开始相应地推出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承担的费用补偿范围在10%-45%之间,在社会上起到了一定的医疗费用减负作用,但面对种种疾病,农村基本医疗保险的作用还是微不足道。农民需要的将是更多的健康及医疗保险,来为自己的健康做好护卫工作,因此在年轻的时候,应通过保险的形式来为自己的健康储存“爱心基金”。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2004 yq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报记者、特约撰稿人授权本报声明:本报所刊其作品,未经本报许可,不得转载、摘编
申请转载、摘编者请发电子邮件至 yqrbs@mail.wzptt.zj.cn
乐清日报社版权所有
吴之如感言:
这是从网上搜到的乐清日报的一个网页,文章配发的漫画是我的作品。我未曾向该报投寄过这一漫画,细看时可以发现:这幅画是从新闻漫画网上扒下来后,又设法抹去水印再盗用的,然而抹去水印这道“工序”做得十分粗糙,留下了明显的痕迹。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该网页下端特别标明:“本报记者、特约撰稿人授权本报声明:本报所刊其作品,未经本报许可,不得转载、摘编
申请转载、摘编者请发电子邮件至 yqrbs@mail.wzptt.zj.cn
乐清日报社版权所有 ”
也就是说,这家报社其实并非不懂版权之理,公然“偷稿”不过是明知故犯而已。
相信这么做的,决不会是乐清日报一家媒体。
最新评论
正序排列
楼层直达:
-
吴之如发表于2007-07-13 08:18|
这是从网上搜到的:
农村更需要健康医疗保险
发表时间:2007-6-15 9:22:20
来源:乐清日报 作者:吴云微
全家乐融融 (漫画) 吴之如
近期,太平洋寿险乐清支公司在雁荡、大荆、芙蓉等片区开展了“农村健康医疗”调查活动。调查发现,农民“小病医不起,大病医不活”是最普遍现象。在百名参加调查的农民中,有87.7%的农民拥有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但享有商业或社会统筹医疗保险的比例却不到13%。任何一种单一类别的保险在农村的覆盖率都低于12%,有高达73%的农村居民表示没有享受过任何种类的商业保险。
调查人员在双峰乡与村民们有一段对话,从中或许可以看出农民对待疾病的态度:逃避。
“如果你得了头疼脑热、感冒之类的小病,你会怎么办?”
“扛过去呗,实在严重就去卫生院里买点药。”
“如果吃药好不了呢?而且万一拖成大病了呢?”
“那就只能自认倒霉了。”
万一得了重病该怎么办?对于这个问题,老百姓平日里都不愿去想也不敢想。“不得病的时候日子还过得凑合,就没想过万一得了大病怎么办。一进医院动不动就上千、上万,谁家负担得起啊!没钱简直连病都生不起。”一位村民这样跟调查人员说。在他们看来,要想日子过得好点,就得祈求老天保佑全家都健健康康的。
在农村,一些“要命”的病,往往会花掉家里所有的积蓄,甚至是新添上难以还清的欠款。在农村有这样一句话:“致富十年功,大病一日穷。”这句话真实地反映了老百姓对疾病的恐惧性。在农村,即使是有钱人也经不住这么折腾,更何况经济收入普通的人家。即使是很普通的病,对老百姓来说也是够呛的。如果看病过程顺利还好点,要是出点什么差错,更是受不了。这是很多农民的切身体会。一个农民,在没有任何保障的情况下,他所需要独自承担的医疗风险是多么沉重。
根据2006年乐清统计资料显示,农民人均收入为9322元,但人均收入不到4000元的乡镇有11个,其中双峰、智仁、岭底、仙溪等乡镇的情况都较为严峻。而现有的医疗费用支出是非常高,这些数据反映了医疗费用和农民收入相比差距甚大。
面对严峻的数字,让我们反思,我国近些年来开始相应地推出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承担的费用补偿范围在10%-45%之间,在社会上起到了一定的医疗费用减负作用,但面对种种疾病,农村基本医疗保险的作用还是微不足道。农民需要的将是更多的健康及医疗保险,来为自己的健康做好护卫工作,因此在年轻的时候,应通过保险的形式来为自己的健康储存“爱心基金”。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2004 yq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报记者、特约撰稿人授权本报声明:本报所刊其作品,未经本报许可,不得转载、摘编
申请转载、摘编者请发电子邮件至 yqrbs@mail.wzptt.zj.cn
乐清日报社版权所有
吴之如感言:
这是从网上搜到的乐清日报的一个网页,文章配发的漫画是我的作品。我未曾向该报投寄过这一漫画,细看时可以发现:这幅画是从新闻漫画网上扒下来后,又设法抹去水印再盗用的,然而抹去水印这道“工序”做得十分粗糙,留下了明显的痕迹。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该网页下端特别标明:“本报记者、特约撰稿人授权本报声明:本报所刊其作品,未经本报许可,不得转载、摘编
申请转载、摘编者请发电子邮件至 yqrbs@mail.wzptt.zj.cn
乐清日报社版权所有 ”
也就是说,这家报社其实并非不懂版权之理,公然“偷稿”不过是明知故犯而已。
相信这么做的,决不会是乐清日报一家媒体。
举报 回复# 1楼
-
吴之如发表于2007-07-13 08:27|
附我的原画,请与乐清日报盗用的画对照看
举报 回复# 2楼
-
我要骂发表于2007-07-13 09:24|
无耻呀,这算何报社,那个省市的,公布出来,找它算帐去,他娘的.
举报 回复# 3楼
-
倒霉蛋儿发表于2007-07-13 09:45|
这正是目前漫画阵地在不断减少的原因!
举报 回复# 4楼
-
我真恼了发表于2007-07-13 11:38|
现在再不支持中国漫画家维权联盟,更待何时??!!成立中国漫画家维权联盟的安国军老师真是中国漫画界真正的明眼人,是为中国漫画家做真正有意义事的第一人!佩服!
举报 回复# 5楼
-
saz8发表于2007-07-13 22:53|
真不明白,他们就为了省下这点钱(从网上下载给多少他们说了算)费那么大工夫值吗?
举报 回复# 6楼
-
小嘴发表于2007-07-14 17:12|
看到这种情况,我已经很麻木了,周围的报纸到处是这种情况.就连号称世界排名某某名的<歧路晚报>都可以随时看到不署名的漫画插图作品,那些小小的地市报纸也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也许只有看到自己的作品被盗才会引发感慨.而事实上的状况是---------你没想到的比你看到的要糟糕的多!举报 回复# 7楼
-
楼外楼发表于2007-09-08 14:12|
那要看吴老师的态度了,证据确凿,告倒不难吧?
举报 回复# 8楼
-
我真恼了发表于2007-09-08 15:21|
一幅漫画当然没多少钱的稿费,但吴老师可以打官司,那吴老师就是为了一幅报纸上的侵权漫画而打官司第一人.不要稿费,要告他侵权费、精神损失费。最好在全国造成声势,给广大漫画人争口气,借以震慑一下盗猎者们。当然主要还是要看吴老师的个人意见.不过这的确是一次惩戒报纸盗用漫画的好机会,先让他们赔上几万再说。
举报 回复# 9楼
-
lys发表于2007-09-11 02:42|
跟这没良心的法庭上见!
举报 回复# 10楼
-
吴之如发表于2007-09-17 19:25|
我在将此情况通报给乐清日报总编辑先生后,收到了乐清日报编委办的如下回函:
吴之如老师:
您好!
您给我们总编的邮件收到了。根据领导的要求,我们立即对反映的情况作了调查,情况是这样的:《全家乐融融》这幅漫画发在本报6月15日第6版的《金融与理财》资讯版上,该版编辑因当天图片较少,在网上搜索相关图片,看到您的大作后,觉得甚好,便拷贝下来。
作为一家县市报,我们的采编力量明显不足,有时会从网上选摘少量稿件。事实上即使一些有名大报也这样做,这种普遍现象,在大报供职的吴老师肯定比我们更清楚。该版面编辑主观上并没有侵占您的著作权的意思,所以署上了漫画作者名字。现根据本报社的标准将稿费寄上。不管怎么说,这种作法与现行规章相悖,我们一定在工作中引以为戒,按规则办事,把报纸办好。非常感谢您的指正。
祝编安!
乐清日报编委办
2007年9月13日
吴之如感言:
该报既已认错,我即复函,表示无意进一步追究,但愿他们能吸取教训,今后各方面都能注意按规范办事,办一张为读者喜闻乐见且堂堂正正的报纸;并指出,不遵照中国新闻漫画网的要求正常下载漫画,而在私自下载之后抹去漫画上的水印再用在自家报纸上,这就不是一般的是否相宜的问题了。
确实,随意从网上下载、使用作品的媒体现在为数不少。如果大家遇到这种情况,都向这些报刊的负责人提出异议,以示警告,我想总会对改变这一风气有点作用。当然,若侵权的媒体不肯认账,则可进一步求助法律手段争取一个公正的说法。举报 回复# 11楼
-
yuchun36233发表于2007-09-22 20:07|
帮忙声讨一下!!
举报 回复# 12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