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版块

略说漫画画面的简繁问题

置顶 精华 发表在 漫话漫画

4

4734

作者: 卢泰斌(2007-01-31 09:35 )  # 1楼  
漫言漫语--群众演员也该露个脸!
今天我想说这样一句话----群众演员也该露个脸!
话从何来?
大家应该注意目前国内漫画界一个现象,如果画面上出现很多人,除了主要角色外,其他的人都是只有

一个圆头,然后几条简单的线条就代替了全身,如果人物只能看到上半身的话,那就更简单,一个圆头

两条线。
我将这样的人物定义为——西瓜头,冬瓜身。
我很明确的提出自己的观点——群众演员也该露个脸!
主角画的那么细致,群众演员好歹也要舍得点笔墨啊。
这样画,我不知道从何而起。应该不是国人自创。但是这样的画法也是近几年才开始流行的。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猫小乐兄的《阿衰》,里面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
为什么为产生这样的画法?
画面中主角表现好就可以了,群众演员无足轻重?
这样的想法有道理,但是我也想到了鸟山明在《龙珠》里面的画面,最有代表性的天下一武道会。
我很佩服他不惜笔墨去描绘观众席上的形形色色的人。
我没有见过他除了主角以外,其余全部都是西瓜头的。
他的漫画是周刊连载,更忙更紧,还如此负责任,我们就算不能做到更好,也不能输给他啊。
诚然,我们的稿费不高,要多画很多很多的稿子才可以保证生活。
但是,作为职业的漫画家,或者说有责任心的漫画家,我们应该尽到自己该尽的责任。
有些画面让我啼笑皆非,画面上除了主角以外,群众演员都是西瓜头,但是画面上的背景却刻画的很细致。
我们知道这是电脑的功劳,我们精心描绘一幅背景以后,复制粘贴就好了。
我在以前的漫画创作中也曾经这样做过,当我认识到自己走入一个误区后,已经痛改前非。
敬业,敬业,敬业!
让我们漫画中的群众演员也享受做人的乐趣吧!

最新评论

正序排列

楼层直达:

只看楼主
  • 吴之如发表于2007-02-03 21:29|

    作者: 卢泰斌(2007-01-31 09:35 )  # 1楼  
    漫言漫语--群众演员也该露个脸!
    今天我想说这样一句话----群众演员也该露个脸!
    话从何来?
    大家应该注意目前国内漫画界一个现象,如果画面上出现很多人,除了主要角色外,其他的人都是只有

    一个圆头,然后几条简单的线条就代替了全身,如果人物只能看到上半身的话,那就更简单,一个圆头

    两条线。
    我将这样的人物定义为——西瓜头,冬瓜身。
    我很明确的提出自己的观点——群众演员也该露个脸!
    主角画的那么细致,群众演员好歹也要舍得点笔墨啊。
    这样画,我不知道从何而起。应该不是国人自创。但是这样的画法也是近几年才开始流行的。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猫小乐兄的《阿衰》,里面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
    为什么为产生这样的画法?
    画面中主角表现好就可以了,群众演员无足轻重?
    这样的想法有道理,但是我也想到了鸟山明在《龙珠》里面的画面,最有代表性的天下一武道会。
    我很佩服他不惜笔墨去描绘观众席上的形形色色的人。
    我没有见过他除了主角以外,其余全部都是西瓜头的。
    他的漫画是周刊连载,更忙更紧,还如此负责任,我们就算不能做到更好,也不能输给他啊。
    诚然,我们的稿费不高,要多画很多很多的稿子才可以保证生活。
    但是,作为职业的漫画家,或者说有责任心的漫画家,我们应该尽到自己该尽的责任。
    有些画面让我啼笑皆非,画面上除了主角以外,群众演员都是西瓜头,但是画面上的背景却刻画的很细致。
    我们知道这是电脑的功劳,我们精心描绘一幅背景以后,复制粘贴就好了。
    我在以前的漫画创作中也曾经这样做过,当我认识到自己走入一个误区后,已经痛改前非。
    敬业,敬业,敬业!
    让我们漫画中的群众演员也享受做人的乐趣吧!

    举报 回复

    # 1楼

  • 吴之如发表于2007-02-04 00:00|

    很可惜,刚才敲打了好一会,操作失误,都没有了,只得重新打字。

    吴之如感言:
    看过泰斌先生许多漫画作品,十分喜欢,十分钦佩。
    看到近日泰斌先生在此发表自己漫画创作中的系列心得体会,更添了几分由衷的敬重。
    泰斌的见解,我大多赞同。只是,关于漫画画面中的简繁处理,我有些不尽相同的想法,不揣浅陋,冒昧说出来供泰斌先生一瞥。
    我以为漫画作品的优劣和漫画作者创作态度的认真与否,不宜以画面简繁来判断。
    大场面的人物众多的画面,需要作者有高超的驾驭能力和坚实的绘画功力。若是构思独到、技法老到,这样的漫画当然耐看,气势宏大内容厚重,可归入佳作无疑。
    倘画面极为简略,构思却同样独到甚至更为高妙,画技纯熟气韵生动,画面的视觉效果摄人心魄,引人无限暇思,这样的漫画,也称得上是上品了。
    就像传统中国画中,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备受推崇,梁楷的简笔画也被众人看好一样,只要简繁得当,都有强劲的艺术感染力。
    中国山水画中,画家往往并不将线条色块塞满画幅,而多在宣纸上留下大块空白,并不是偷懒之举,恰恰是一种艺术手法,给观者留下了无穷的想像空间,使作品更具令人神往的意境。
    漫画作者因个人喜好不尽相同,在漫画画面的简繁处理上各有千秋,甚至同一位作者在不同的作品中对画面采用完全不同的简繁艺术处理,也都是常见的现象。
    许多漫画作者敢于而且善于采用复杂的构图表现浩大的场面和众多的人物,这是他们扎实绘画功底的体现,也是非常认真的创作态度的表现,值得我们学习。
    但是,有些作者形成了自己简明、简约的画风,他们的作品未必就没有艺术感染力。丰子恺先生的漫画,其实也可归入简笔画之列,画面中人物景物均只用寥寥数笔一气呵成,观之却别有生活情趣和艺术意趣,足见其人文内涵的深厚和笔墨功夫的精到。
    同一幅漫画中,人物形象有繁有简,不但是许可的,有时甚至是必须的。将主要人物浓彩重墨地着力刻划,而次要人物仅仅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突出了需要强调的,弱化了不必详细交待的,这种处理手法也是漫画创作中常用的,而且往往效果都不错。
    所以,简繁只须运用得当,都能为增强艺术效果服务。正所谓“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艺术手法千变万化,只管大胆拿来用就是了,何必过分顾忌。
    以上所说,未必都有理。
    希望源源不断地看到泰斌先生的漫画佳作,也希望源源不断地读到泰斌先生评说漫画和漫画创作的精彩文辞。
    当然,也希望更多的漫画人坦诚地说说各自创作和欣赏漫画的心得体会。

    举报 回复

    # 2楼

  • 卢泰斌发表于2007-02-04 14:47|

    首先,我要感谢吴先生这么认真详细的探讨。
    我看到发帖时间是零点,更是由衷的敬佩吴先生。
    我这篇小文并不是一气呵成的,现在大家看到的是第三稿。前面两篇有些言辞激烈的地方,在我平心静气思索之后,都删除了。因为我们要的是探索不是批判。
    吴先生说说都很有道理。我也很钦佩吴先生博闻强记。
    我的文章里面只提到了一个人,就是小乐。
    并且针对的也主要小乐的主要作品《阿衰》里面出现的情况。那我现在就只好继续针对小乐来说事儿了。其实这是一个现象,不是一个特例。现在很多做长篇连环漫画的都在这样做。
    小乐在回帖中也说了自己的偷懒。
    小乐也很无奈,我在上文中也说了国内漫画人的现实问题,作为职业漫画人,必须有大量的作品才能保证自己的收入。所以导致了目前这样的情况出现。
    小乐以前的漫画不是这样的。
    吴先生说了很多关于画面繁简的问题,但是有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没有提到,那就是态度问题。
    以小乐的画技,他是完全可以把每一幅画面都表现的尽善尽美的。这在小乐前期的漫画作品和他现在给《漫画派对》的封面漫画中可以得到证明。但是他却画了这么多的西瓜头。
    能为而不为。
    是刻意的。
    所以我就要指出来。
    还有,我对于画面繁简问题十分赞同吴先生的观点。
    但是我上文说的是特指----长篇漫画或者四格漫画中出现的情况。我们的单幅漫画创作中这样的情况还是少之又少的。当年黎青先生获第13届日本读卖国际漫画大奖赛大奖作品《无题》,绘制了那么多人,如果都是西瓜头,不知道能不能得奖。
    漫画中的西瓜头啊,此风且愈演愈烈。
    唉。
    其实我开始也在想,发现这个问题以后,我自己改了就算了。就让他们继续吧。
    但是,作为一个喜欢漫画的人,我有责任把我的观点说出来。
    我没有得到任何的好处。
    我图什么啊?
    我希望漫画好。
    我希望中国的漫画好。
    另:我和小乐相识7年,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我对于小乐的漫画创作一直是欣赏和支持的,也希望小乐能给中国漫画界带来更大的启发和惊喜。
    再次感谢吴先生。也希望大家都参与进来,关心中国漫画的发展。

    举报 回复

    # 3楼

  • abc126709发表于2007-02-04 16:38|

    首先,我坚决支持卢老弟的观点,而且我也从不画西瓜头;

    其次,我也对小乐敢于承认“偷懒”的自省态度表示敬佩;

    第三,吴之如谈的国画中的留白、虚实与漫画中的西瓜头是

    两回事,没有可比性!

    举报 回复

    # 4楼

  • 吴之如发表于2007-02-05 11:10|

    我赞成泰斌先生对漫画作者创作必须抱认真态度的提倡和强调。
    值得称道的是,泰斌先生和小乐先生在彼此交往中以诚相待,在漫画创作交流中直抒己见,没有客套话。这是真正的朋友情谊,这样的做人与作画态度,不但使漫画人之间能够心灵相通,也会促使漫画创作步入健康而繁荣的境界。两位漫画友之诚,令我感动,值得我学习。
    漫画人之间多作交流,多谈谈自己在创作和欣赏漫画时的感想、感受,甚至是一星半点的感觉,于己是一种对感性认识的梳理、提炼,于人或许会提供借鉴,甚至有提醒、提示、提议的作用,善莫大焉。假如彼此能对某一问题作一点探讨,也算不亦乐乎。讨论当然各说各话为好,不必非要求同不可,言者畅快,听者也能知晓别人的看法,十分有益自己的创作和反思。
    泰斌先生创作之余,将自己对漫画和漫画创作的见解和经验毫无保留地提供给众多漫友,为漫画人加强交流共同提高,作出了无私的奉献。我想,我们众多对看漫画和画漫画有兴趣的漫画人,若都能像泰斌先生一样,满腔热忱地展开对漫画创作的交流探讨,那么漫画的景气程度或许会更振奋人心。
    谢谢泰斌先生的诚恳答复,谢谢傅先生坦率真诚的见解。

    举报 回复

    # 5楼

回复

最近发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