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 松 涛 说 “搞 笑”
一
无疑,幽默可以化解人心的抑郁,当压抑已久的国人走入开放的新时代以后,那种对“幽默”的饥渴感也如期而至。“幽默”在极力地生产着,同时也被及时的消费掉。“幽默”供不应求,需求又刺激着生产。而问题是,“幽默”并不像生产可口可乐那样可以源源不断地供应着市场。“幽默”是神妙的,甚至是不可捉摸的。于是,“搞笑”这种试图制造出“幽默”的创作方式便被广泛采纳。放眼望去,影视在“搞笑”,小品、相声在“搞笑”,网络在“搞笑”,漫画也在“搞笑”,一片繁忙的景象似乎在证明着我们的“幽默”生产力是如此地发达。事实上,“搞笑”与“幽默”不但不能划上等号,甚至是泾渭分明的两种形态。“搞笑”有余,幽默不足的局面传递出相声、漫画等笑的艺术样式其生存状况已出现危机!
二
“搞笑”由“搞”与“笑”构成。“搞”为手段“笑”是目的。既然 “笑”因“搞”而生,那成立“搞笑”公司批量生产又何尝不可?事实上,这类“公司”正拥挤在大众精神文化的家园里兜售着“搞”出来的“笑”。时代真的不同了,情是煽的,笑是搞的。
那么,“搞笑”究竟为何物?
“搞笑”是无拘无束的开心的样式;“搞笑”是幽默素养欠缺的填补;“搞笑”是幽默透支的借贷;“搞笑”是挤压出的欢颜;“搞笑”是幽默家江郎才尽的挣扎。
因幽默与搞笑的界限的模糊性而易被混淆,其实,“搞笑”喜以滑稽为邻而距幽默甚远。
“搞笑”多迹,幽默无痕。
三
有人自称“搞笑”实则“幽默”,有人自称“幽默”实则“搞笑”。
当职业幽默家的幽默智慧之泉出现枯竭之状,“搞笑”之小技便成了维持生计的法宝。以“搞笑”之技闯入漫画圈者越来越多,以幽默立足漫画圈者越来越少。这一多一少活生生地勾勒出了漫坛的窘像。
有了“搞笑”,漫坛似显浑浊,而剔除“搞笑”,漫坛也易归于死寂。
幽默之园荒芜,“搞笑”也就有了“救场”之功。常言道:笑一笑,十年少;有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灵,画不在美,可笑就行,带领读者进入你嬉嬉我哈哈他嘿嘿之境,“搞笑” 其何罪之有?搞搞搞,管它幽默与滑稽;笑笑笑,任它高雅与低俗?
四
搞笑怎能为漫画所独为?君不见,小品演员也搞笑,观众不笑乱蹦跳;相声演员更搞笑,观众不笑“痒痒挠”。微笑、大笑到爆笑,洒进漫画当佐料。
如果幽默是一种本体的话,笑不过是一种滋生物;幽默能转换成笑,而笑不一定能转换成幽默。“搞笑”其实是绕过了幽默的本体而单刀直入地杀向幽默的终极——笑。“搞笑”这一行为看似轻松实则不易,因为更多的情况下是搞而不笑,纵然用尽浑身解数,诸如无节制的夸张、“幽默公式”的套用等等,也往往只达到了令观者的脸上闪现出内蕴不足的浅薄一笑。倘若真的能使“搞”与“笑”达到高度统一的境地,那么它与幽默的距离便非常亲近了。可惜,达到如此境地者恐怕少之又少。所以,“搞笑”无论如何都只是大众化的娱乐形式而已,它或许时尚,却不会经典。
五
面对“搞笑”之盛行,一些老漫画家不禁惊呼:“严肃漫画在萎缩,漫画品格在滑落”!我们暂不论漫画是否存在“严肃”与“非严肃”之别,仅从“搞笑”热度的一路飙升便可窥得漫画品格的滑落之势。有人云:“搞笑与幽默的区别在于前者需要大人式的自贬技巧,后者需要童心般的智慧。”是的,对“搞笑”而言,技巧重于智慧;对幽默而言,智慧重于技巧。一个是人工雕琢,一个是天然流露。
固然,漫画的教育功能以及它的“战斗性”在以往曾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老漫画家“微言大义”所体现出的社会责任感应当得到我们的尊重。然而,新时期的社会生活毕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漫画艺术也理应与时俱进。仅就漫画的功能而言,在强调漫画教育功能的同时,也不可轻视漫画的娱乐功能。如果把漫画仅当作“休闲娱乐”的玩意儿,漫画的许多可贵品格便极易淹没在“搞笑”的浪潮之中。望眼当今漫坛,漫画创作方式大致有两类:“笑”是手段“讽刺”是目的;“搞”是手段“笑”是目的。前者愤世,后者玩世,皆失漫画艺术之真谛。
六
一些“搞笑”的段子已成为许多人交杯问盏时取乐的佐料和在手机短信里钻来钻去的的开心精灵。当人们的张张醉脸象九月的高粱,当人们的张张笑脸象爆开的玉米花,又有谁去顾及“搞笑”是俗是雅?笑比哭好——笑真的比哭好?人们或许担忧,热衷于恶作剧式的“搞笑”者们和某些沉醉于恶俗之笑的受众们所构成的产销链条在循环中会压挤出玩世不恭的灵魂……
也许,只要无害,幽默无疆,“搞笑”何妨!您说呢?
最新评论
正序排列
楼层直达:
-
古荒发表于2006-07-23 23:36|
一
无疑,幽默可以化解人心的抑郁,当压抑已久的国人走入开放的新时代以后,那种对“幽默”的饥渴感也如期而至。“幽默”在极力地生产着,同时也被及时的消费掉。“幽默”供不应求,需求又刺激着生产。而问题是,“幽默”并不像生产可口可乐那样可以源源不断地供应着市场。“幽默”是神妙的,甚至是不可捉摸的。于是,“搞笑”这种试图制造出“幽默”的创作方式便被广泛采纳。放眼望去,影视在“搞笑”,小品、相声在“搞笑”,网络在“搞笑”,漫画也在“搞笑”,一片繁忙的景象似乎在证明着我们的“幽默”生产力是如此地发达。事实上,“搞笑”与“幽默”不但不能划上等号,甚至是泾渭分明的两种形态。“搞笑”有余,幽默不足的局面传递出相声、漫画等笑的艺术样式其生存状况已出现危机!
二
“搞笑”由“搞”与“笑”构成。“搞”为手段“笑”是目的。既然 “笑”因“搞”而生,那成立“搞笑”公司批量生产又何尝不可?事实上,这类“公司”正拥挤在大众精神文化的家园里兜售着“搞”出来的“笑”。时代真的不同了,情是煽的,笑是搞的。
那么,“搞笑”究竟为何物?
“搞笑”是无拘无束的开心的样式;“搞笑”是幽默素养欠缺的填补;“搞笑”是幽默透支的借贷;“搞笑”是挤压出的欢颜;“搞笑”是幽默家江郎才尽的挣扎。
因幽默与搞笑的界限的模糊性而易被混淆,其实,“搞笑”喜以滑稽为邻而距幽默甚远。
“搞笑”多迹,幽默无痕。
三
有人自称“搞笑”实则“幽默”,有人自称“幽默”实则“搞笑”。
当职业幽默家的幽默智慧之泉出现枯竭之状,“搞笑”之小技便成了维持生计的法宝。以“搞笑”之技闯入漫画圈者越来越多,以幽默立足漫画圈者越来越少。这一多一少活生生地勾勒出了漫坛的窘像。
有了“搞笑”,漫坛似显浑浊,而剔除“搞笑”,漫坛也易归于死寂。
幽默之园荒芜,“搞笑”也就有了“救场”之功。常言道:笑一笑,十年少;有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灵,画不在美,可笑就行,带领读者进入你嬉嬉我哈哈他嘿嘿之境,“搞笑” 其何罪之有?搞搞搞,管它幽默与滑稽;笑笑笑,任它高雅与低俗?
四
搞笑怎能为漫画所独为?君不见,小品演员也搞笑,观众不笑乱蹦跳;相声演员更搞笑,观众不笑“痒痒挠”。微笑、大笑到爆笑,洒进漫画当佐料。
如果幽默是一种本体的话,笑不过是一种滋生物;幽默能转换成笑,而笑不一定能转换成幽默。“搞笑”其实是绕过了幽默的本体而单刀直入地杀向幽默的终极——笑。“搞笑”这一行为看似轻松实则不易,因为更多的情况下是搞而不笑,纵然用尽浑身解数,诸如无节制的夸张、“幽默公式”的套用等等,也往往只达到了令观者的脸上闪现出内蕴不足的浅薄一笑。倘若真的能使“搞”与“笑”达到高度统一的境地,那么它与幽默的距离便非常亲近了。可惜,达到如此境地者恐怕少之又少。所以,“搞笑”无论如何都只是大众化的娱乐形式而已,它或许时尚,却不会经典。
五
面对“搞笑”之盛行,一些老漫画家不禁惊呼:“严肃漫画在萎缩,漫画品格在滑落”!我们暂不论漫画是否存在“严肃”与“非严肃”之别,仅从“搞笑”热度的一路飙升便可窥得漫画品格的滑落之势。有人云:“搞笑与幽默的区别在于前者需要大人式的自贬技巧,后者需要童心般的智慧。”是的,对“搞笑”而言,技巧重于智慧;对幽默而言,智慧重于技巧。一个是人工雕琢,一个是天然流露。
固然,漫画的教育功能以及它的“战斗性”在以往曾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老漫画家“微言大义”所体现出的社会责任感应当得到我们的尊重。然而,新时期的社会生活毕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漫画艺术也理应与时俱进。仅就漫画的功能而言,在强调漫画教育功能的同时,也不可轻视漫画的娱乐功能。如果把漫画仅当作“休闲娱乐”的玩意儿,漫画的许多可贵品格便极易淹没在“搞笑”的浪潮之中。望眼当今漫坛,漫画创作方式大致有两类:“笑”是手段“讽刺”是目的;“搞”是手段“笑”是目的。前者愤世,后者玩世,皆失漫画艺术之真谛。
六
一些“搞笑”的段子已成为许多人交杯问盏时取乐的佐料和在手机短信里钻来钻去的的开心精灵。当人们的张张醉脸象九月的高粱,当人们的张张笑脸象爆开的玉米花,又有谁去顾及“搞笑”是俗是雅?笑比哭好——笑真的比哭好?人们或许担忧,热衷于恶作剧式的“搞笑”者们和某些沉醉于恶俗之笑的受众们所构成的产销链条在循环中会压挤出玩世不恭的灵魂……
也许,只要无害,幽默无疆,“搞笑”何妨!您说呢?举报 回复# 1楼
-
老油发表于2006-07-24 09:31|
“搞笑”一词来自粤语。粤人不说两句好像不过瘾。
居先生的文笔了得,思路敏捷,所关注的课题也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如果由此而在论坛展开一场相关的讨论,将有助于中国漫画的学术建设。
我认同居先生的许多观点,甚至可以说居先生的大作几乎到了无可挑剔的地步。但为了引起大家讨论的欲望,我就扮演一下“挑骨头”的角色,尽可能地提出一些反方的论点。
我非常认同居先生的这两句话——“有了‘搞笑’,漫坛似显浑浊,而剔除‘搞笑’,漫坛也易归于死寂。” ;“幽默之园荒芜,‘搞笑’也就有了‘救场’之功。”
这两句话指出的是一个表面现象,而从辩证的角度去看,从本质的角度看,这个现象说明:搞笑与幽默是密不可分的。
可以做一个实验:找一个公认的幽默经典,广而告之,使许多人都耳熟能详,这时你再正儿八经地重复,这时幽默就变成搞笑了。
搞笑与幽默之间往往就是程度或质量意义上的区别,就像水果,稀有的就贵,泛滥的就贱,然而,再稀有的一旦普及了或过时了就也贱了。无论贵贱,本质上就是水果。
其实这就是一个普及与提高的老话题。
贬低搞笑是精神贵族优越感的体现,极力搞笑是商业化艺术家的基本大法。
我个人的观点是:发达的幽默艺术必定建立在更为发达的搞笑艺术的基础之上。中国之幽默艺术之所以还不如人意,就是因为中国之搞笑艺术还不如人意。举报 回复# 2楼
-
南方姑娘发表于2006-07-24 10:39|
两位先生的观点太强悍啦,谢谢你们
举报 回复# 3楼
-
老油发表于2006-07-24 23:09|
按南方姑娘的才华应当不仅仅是当一名啦啦队员吧!
举报 回复# 4楼
-
老油发表于2006-07-25 00:28|
居先生说道:望眼当今漫坛,漫画创作方式大致有两类:“笑”是手段“讽刺”是目的;“搞”是手段“笑”是目的。前者愤世,后者玩世,皆失漫画艺术之真谛。
这句话如果站在推崇幽默艺术的角度去看,大家都不会太在意,但如果站在当今多元化的“漫画艺术”大家庭之内来看,不仅有点简单化,而且打击面也太大了。有以新的一元化取代旧的一元化的倾向。
我还是坚持我的观点,以奇异的构思或以奇异的造型为特色的绘画,就可以称为漫画。在这范畴之内,高低贵贱与手段、目的等无多大的关系。主要还是看构思的水平与造型的水平,水平才是硬道理。
拿严肃漫画来说,既可以是幽默,也可以搞笑,还可以是“搞哭”的(如廖老的悲愤漫画)……我喜欢严肃漫画,也喜欢“严肃漫画”一词,严肃指的是思想内容。近几年我研究了廖老,有点心得,这次子恺杯,我就借鉴了廖式的“赤裸裸、血淋淋”的“搞哭术”。
没必要把严肃漫画与搞笑对立。我反而觉得我们的严肃漫画一直以来是搞笑的多,幽默的少。这很正常,严肃漫画要面向大众嘛!
我就用过搞笑来画严肃漫画,如下图,题为《真实的谎言》,当时有人觉得“太搞”了,但廖老当时却对我说:迄今为止,反北约的漫画,你画得最好。
举报 回复# 5楼
-
jllcw发表于2006-07-25 11:43|
棒!!顶!!!
举报 回复# 6楼
-
王武发表于2006-07-25 12:15|
楼主把两个东西强行拉开,然后长篇大论地说,这样有误导群众的嫌疑.
另外,幽默和搞笑,就象民歌与流行歌,有必要去对比吗?有必要对立吗????这两者之间根本就无法分出高低,也没必要!民歌里难道就不能有流行元素??
难道幽默就高雅?搞笑就低级??谁说的??谁这么无聊??举报 回复# 7楼
-
诸葛乐发表于2006-07-25 17:55|
好文章!!!
举报 回复# 8楼
-
邝飚发表于2006-07-25 21:26|
哈哈哈哈……
看着看着……干笑两声
我为真幽默而乐!举报 回复# 9楼
-
王武发表于2006-07-25 22:23|
古今中外不算无名小辈,就算那些著名的人物对幽默的解释,累计起来能出本书了.
可见,幽默很深澳啊!但是也很简单,因为那么多人都解释幽默,可见她很好说明白!
但是,这么多年来,又有谁说明白呢?
那些,试图用文字或者语言就来结实幽默的人,自己就怪"搞笑"的,呵呵!!举报 回复# 10楼
-
王聪发表于2006-07-26 14:35|
这里是论坛还是骂坛?
举报 回复# 11楼
-
邝飚发表于2006-07-27 16:04|
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
看着看着……再次干笑两声
我再次为真幽默而乐!举报 回复# 12楼
-
zhuche发表于2006-07-27 18:00|
俺喜欢邝飚先生的性格!但我还是想提醒特爱笑的邝先生,闲下来的时候要多多多多喝些水呀,不然只会干干干干干巴巴巴巴巴的笑,万一会落下个什么什么什么病症,那将是漫画界的重重大大的损失啊!我们会无比无比无比的悲痛的!!!!!!!!
举报 回复# 13楼
-
无提发表于2006-07-27 22:54|
“搞笑”一词来自粤语。?
存疑举报 回复# 14楼
-
老油发表于2006-07-28 00:48|
楼上有人怀疑“搞笑”一词来自粤语的说法。我觉得你要嘛就别疑,要疑就去考究。
我们从小(至迟也是70年代)就说搞笑,省港两地的日常用语,感觉应当是香港人先说的。我们使用时通常不打引号。
“搞”字在粤语里头是非常活的一个字,如“搞基”、“搞掂”、“搞搞震”……
在广东人的口语里头,是不常说一个人很幽默的,通常我们就说他好搞笑,甚至就说他好搞或几搞(“几鬼搞笑”的简化,“几鬼”,就是很的意思)。在省港普罗大众的概念中,搞笑就包容了幽默、风趣、滑稽、古怪,等等,要根据具体环境去理解。
“搞笑”一词大量地见于正式的书面还是改革开放之后的事,尤其是香港的搞笑影视引入之后。
在我的观念里,“搞笑”原本就是广州方言,与外地人交往我是不会说的。
大量的广州土方言成为流行时尚,完全是省港经济强势的结果。以前,粤语就是土话,文革时期,在南下干部、军人及其子女的眼里,广东人就是“土老广”,他们骂人时就是这样骂的。
现在可好,连我们的土话也有人抢专利了。这是无所谓的,这些土特产广东很多。
哦,现在就连“土”也有一个很别致的说法——原生态。几搞!举报 回复# 15楼
-
康永君发表于2006-07-28 08:30|
“笑”因“搞”而生。那么如何“搞”怎么“搞”?,冥思苦想也好天马行空也好,必然会引发思维高速运转。生命在于运动,创作始于思维,灵感因思维而生。从这点讲生产幽默与生产“搞笑”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而搞出来的笑更是不凡有大师之作。比如“无厘头”鼻祖--周星驰。周星驰电影之始于“搞笑”利于“搞笑”名于“搞笑”,之“无厘头”风格自成一体,纵横20余年,无人可出其右。其松弛有度。挥洒自如的艺术魅力至今影响你我,如今让我们乐此不疲的流行“搞笑”语言体系就始于“曾经有一个机会摆在我面前......” 而网络的产生更使得我们的“搞笑”语言加强了锻炼,才使得我们为了“语不笑人死不休”把我们的汉字运用的如此“千姿百态”“妙趣横生”。这是一种“开拓式思维”或"开放式思维"是相当有助于"搞活"我们的漫画创作的。
我不太苟同居先生所说的“以“搞笑”之技闯入漫画圈者越来越多,以幽默立足漫画圈者越来越少。这一多一少活生生地勾勒出了漫坛的窘像”的论断,相反我道以为当今之漫坛正在以前所未有的生机健康正常地在向前发展。因为现在的漫画已经是一种产业了因为现在的漫画已经是一种职业了甚至现在的漫画已经成为了一种可以满足当今物质生活的浮华与虚荣的“工具”了....
孔子也曾说过“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虽然目前还只是一部分虽然还远没有共同繁荣,但是前景已现
社会的最高境界是--安居乐业。人的生活需求是多方位的---幽默与“搞笑”同求,高雅与低俗共存。人心愉悦 贵在和谐。
从这点讲千奇百怪不拘一格的“搞笑”方式在开拓人的思维上将有着无限的推动作用。是利于漫画事业甚至社会的健康发展的。 本贴最后由 康永君 于 2006-07-28 08:45 编辑过。举报 回复# 16楼
-
无提发表于2006-07-28 11:28|
关于“搞笑”一词与老油商榷
我提出存疑,你给予答复。只是你的答复不能让人信服。
既然言之凿凿的认定搞笑一词源于广人,想必有确实可信的证据。
但是你并没列出来,都是一般性的现象。
我不熟悉粤语,但对北方话还算了解,毕竟我说了几十年的北方话。
“搞”这个字,在北方话里也是运用很多的,有做;干;办;弄等意思。
尤其在某些方言区,它的运用更是灵活多样。川人有“搞啥子?”武汉人有“搞么事”。例句很多,不一一列举。
有点象“打”这个字,作为及物动词,运用是非常广泛的。
诚然,改革开放以来,很多港台新词浸润着北方话,丰富着祖国的语言。但我相信很多北方语言也影响着港台,毕竟北方文化是深厚强大的。
语言确是有个嫌贫爱富的特点。以前北方人普遍认为不好听的“南蛮”语言,现在却趋之若鹜地学习着。现在许多新词充斥着我们的视线,其中不乏大量的粤港澳词汇。
但是,这又是一个文化快速交融的时代,尤其是有了互连网以来,这种融合更是惊人。
现在的一些新词语,已经没有地域这一概念了。有些新词,你不好说它是哪冒出来的。
很多是文化杂交的结果,很多是经济发展的需要。这样的新词以后会越来越多。
既然要叫我考究,我就认真一点。我们常看到词书上说某某词出自某某书的某句话,那都算有据可考的。所以“搞笑”一词,在没有确实证据证实它出自哪里之前,还是存疑的为好。
也许,本身就“无可考”,数学上无解也算一个答案。不然,硬要拉到你那里去,就有点“搞笑”了
。举报 回复# 17楼
-
老油发表于2006-07-28 14:34|
回无提先生:
很喜欢这种心平气和的切磋。
其实我已经提出了“确实可信的证据”,那就是“搞笑,省港两地的日常用语”,至少有二三十年的历史。不仅广泛地运用,而且已经广泛地使用变化的说法,如:好搞、几搞、太搞,还有恶搞,这些变化的说法至少也有十来年。这是几千万的南粤人民可以作证的“实据”,如果有谁说在此之前哪个地方的方言就已经“搞笑”了,那我们就礼让好了。
你说要“出自某某书的某句话”才“算有据可考”,你这就有点搞笑。
目前还有无数的广东方言没有或很少以文字方式记录,有很多甚至不知道该如何书写,但大家祖祖辈辈就这么说了,人人说,天天说,谁都心领神会,难道就因为你看不到“某某词出自某某书的某句话”,你就要存疑我们有没有这些方言吗?正因为你看不到以前“出自某某书的某句话”,那就更能说明我们从小就广泛使用的口语就是源头。
怀疑要有疑点。你要怀疑,那就应当进行考究,找出疑点:如果你找到二三十年前“出自某某书的某句话”里头有“搞笑”的说法,而且还不与广东有关;或者在此之前哪个地方的方言就已经“搞笑”了,这样,你的疑点才成立。
如果你对“二三十年前广东人就广泛说搞笑”的这个证据产生怀疑,那你肯定就是多疑了。
尾声:本来,我坚信用我的三寸不烂就可以说服你的,但我估计你是属于喜欢听“第三方”证词的那种人,我就上网考究了一下,随手找出一篇网文,题为:《现代汉语词典》修订 搞笑炒鱿鱼有广东特色。哈哈,搞笑还首当其冲,其中有一段——记者看到,收入到词典里的有广东特色的流行词汇,还有“按揭、布艺、搞笑、廉租、房车、面膜、咪表、猎头、警匪片、洁具、穿帮、非礼、高企、卖点、另类、置业、楼盘、物业”等。
详情请看——http://school.gd.sina.com.cn/news/2005-07-28/1540744.html
记者说得对不对?其它我不敢打包票,但搞笑,那是绝对无疑的。
正确的、有意义的怀疑,是建立在知道了一些什么,而不是建立在什么都不知道,更不应把什么都不知道作为怀疑的借口。这话并非针对你,这属于学术研究的方法论,我们大家共勉吧!
尽管如此,我还是愿意看到你能用事实证明你的怀疑是有道理的。举报 回复# 18楼
-
无提发表于2006-07-28 16:06|
以上是我的回贴,向油老师学习。 本贴最后由 无提 于 2006-07-28 16:08 编辑过。
举报 回复# 19楼
-
老油发表于2006-07-28 23:15|
检讨一下,似乎有点专横了。连人家怀疑都不准,不近人情了。
广东人不应这样,公开检讨,公开检讨!
主要是自尊心作怪。中学毕业后,花了整整三个月学习逻辑学;大学毕业后,花了整整三年时间学习中文,在美术圈子里还没碰过对手,甚至连中文专业的也敢斗(哈哈,我说的不是老江)。放不下架子呀!这是个教训。
康师傅说老油从不认错,啊,在他老人家有生之年总算看到了一回。
漫画与文学的关系很大,猫小乐好像就是中文出身的。无提先生如果对语言感兴趣,今后请多指教,如果我又专横了,就请及时指正!
有两点值得各位注意,五四前后许多新词汇来自日本,据说“漫画”就是,请各位考证!文革后的许多新词汇来自港台,尤其是香港,如上面那篇文章所提到的“按揭、布艺、搞笑、廉租、房车、面膜、咪表、猎头、警匪片、洁具、穿帮、非礼、高企、卖点、另类、置业、楼盘、物业”,许多就来自香港,港产新词汇主要是从粤语方言和外来语演变。内地人搞不清楚的,不妨先咨询一下老广。
许多词汇的演变含有故事,如“台风”,据说是由粤语变成英语再变成现代汉语的。
嗬嗬,这栋楼的楼主不是我,居先生,我反客为主了。不好意思,再次检讨! 本贴最后由 老油 于 2006-07-29 07:23 编辑过。举报 回复# 20楼
-
康永君发表于2006-07-29 08:04|
一直以来对科班出身的人不感冒(虽然相当喜欢和科班出
身的人的打交道,尤其是喜欢和科班出身的女性打交道)
更是对油教授所自我标榜的“中学毕业后,花了整整三个
月学习逻辑学;大学毕业后,花了整整三年时间学习中文
”力表不屑。
其实油教授不是不认错,是死不认错。我说是死不认错是
因为明明不对或者在事情的处理上还有更好的方案,都被
俺批斗的心理没底而结巴了,却依然“费劲”地辩解。
不过还别说,以俺没怀好意的目光把这个帖子上下打量了
12.6遍,楞是没找出油教授在这帖子里留有什么纰漏。
不过油中文也别太得意,现在不是已经认错了一次么?嘿
嘿嘿......以后行文的时候可要小心点,可别让俺或者那
谁抓住什么漏洞。 本贴最后由 康永君 于 2006-07-29 09:45 编辑过。举报 回复# 21楼
-
abcde发表于2006-07-29 08:38|
受北京朱长青先生委托转告:
论坛里发言的“诸葛乐”与他无关。
朱先生没有参与任何网上是非争论。举报 回复# 22楼
-
老油发表于2006-07-29 14:00|
在广东漫画界,对我意见最大的就是康师傅,与某些人的做法不同的是他只是怀恨在心,而没有向我们单位或美协文联甚至中宣部告状。
康师傅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一直以来对科班出身的人不感冒”。这句话能听懂的人不多,就我和康师傅本人。今天我要抖出来,让大家评个理。
试问中国漫画界,有谁是科班出身的呢?实在不多,但康师傅是一个。他学习漫画最早是在政府的某文化机构办的科班里头打下了基础,尔后,因为学业优秀,被送往京城某高级科班深造,高级到什么程度,各位可要坐稳咯,据说连刘晓庆都面对面地辅导过康师傅,至于什么中央美院的教授那就更不用说了,什么贺友直等等,个个都是中央级的真人。
曾经沧海难为水,饱汉不知饿汉饥,见过大场面的康师傅说出的话都是一坨一坨的,份量得很。
连科班都不敢冒,那我等业余自学的就更不在话下了。我的漫画、油画、中文等等全部都是自学的,我为什么“花了整整三个月学习逻辑学”?就是因为与此同时,我要为生产队放鹅,整整三个月,我是一边放鹅一边读书。当时有首歌就唱道“广阔天地做课堂”,唱的就是我啊!所以,出自京城中央科班的康师傅就不是不感冒的态度了,而是“力表不屑”!
我们地位如此悬殊,他还不满足,还要我认错。康师傅呀,我不就是没进过刘大姐的科班嘛,我想呀,可没资格呵,这也算我的错?
以上句句实话,经得起考究,请勿存疑!举报 回复# 23楼
-
康永君发表于2006-07-29 16:06|
这个这个...那什么......行,算你狠!
举报 回复# 24楼
-
老饼发表于2006-07-29 18:08|
哈哈......不管老油小康怎样对骂, 都不会闹到省文联、美协那里去的,更不会惊动中宣部,不信,大家走着瞧!哈哈...... 本贴最后由 老饼 于 2006-07-29 18:09 编辑过。
举报 回复# 25楼
-
老油发表于2006-07-29 21:49|
受广州朱松青先生委托转告:
广州朱松青与北京朱长青先生没有任何关系。举报 回复# 26楼
-
老油发表于2006-07-29 21:57|
新漫网一改版,广漫网就门可罗雀。都上这来凑热闹了。
刚才康师傅又批评我了,说干嘛只提贺友直,不提王朝闻;干嘛只提刘晓庆,不提白灵……,我说你自己的恩师你自己提嘛。他坚持要我提,我就是不提。
类似的事情很多,他都说是我的错,哎,做人难呀!举报 回复# 27楼
-
yfayd发表于2006-08-13 23:58|
漫画的基础是真诚
举报 回复# 28楼
-
老油发表于2006-08-14 12:55|
楼上说:漫画的基础是真诚。
请教:能否为这一观点举出事实与理论的根据呢?
能从正方的角度去摆事实讲道理,再经受得住从反方的论证,这样的观点才叫做真理。逻辑学上叫“充足理由律”。
别小看这句话,围绕这句话可以展开一场从根本上使中国漫画界来一次思想飞跃的大辩论。
请yfayd展开你的思路!举报 回复# 29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