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版块

《习字》

置顶 精华 发表在 会员BLOG

1

2419

.   这得说是去年吧,差不多也就这月份儿,偶然一天大早儿起到大明湖散步,进得园来,观新柳、沐春风;沿湖北岸一路行来。踱进铁公祠的月亮门儿,在院中的藤萝架下见到几位老年朋友在写所谓的“地书”。一时间来了兴趣,随口攀谈起来;不想言语间竟投机得紧。顺手拿过他人自制的海绵头笔,蘸了莲花池水,即兴在青石板上龙飞凤舞地瞎划拉一气儿。旁边大伙儿为鼓励我,都说写的还有些个模样。热心的老刘还送我一大块海绵并教我如何做笔,打那儿以后我便隔三岔五的去那儿在地上练习写字。因我靠不住天天去,大家都称呼我“晒网的”(意为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后来家住洛河小区的书兴大哥还特意送了我一只他精心制作的新笔,几个月下来,字是长进不大;腰酸背痛的老毛病却得到了改善。不睡懒觉,胃口也渐渐地好了起来……
   
     在那儿还认识了许多好朋友;本分又勤奋的秦老爷子、幽默而风趣的马老爷子、为人谦和、书卷气浓浓的徐老、睿智且干练的道明大哥、在老年大学教书法的孙老师、还有古道热肠的老任大哥、黄台电厂的老张大哥等,书友们每个礼拜四都把自己在家写的书法作品拿了去,挂在南面长廊前展览一番。大家伙儿争相欣赏,评头论足。奉承和批评并举,嬉闹与交流共存。场面好不热闹!不时有外地游客驻足观看,时间一长,竟也成了大明湖公园内的一道风景线。  

     我受他们感染,又自己感觉在地上写的挺有自信,不免也动起了想在纸上书写的念头,说做就做,回家翻橱子、扒抽屉,整出常年睡大觉的旧毛笔老砚台、早年墨块(文革前而已),又去英雄山文化市场买来几刀毛边纸。以手头现有的几本旧字帖为范本,撸袖子就干开了……这一动笔之下才发现满不是那么回子事儿啊,小小的毛笔居然那么难于驾驭!根本不听你招呼。百思不解个中玄机,无奈只得去找明白人问了;才知其中的差异:在纸上讲究腕力配合指力,而地上写字是大臂带动小臂,纯粹两码子劲!

    这可怎么弄啊?寻思寻思咱既然纫上头儿了,一只脚反正已经陷了进来,再者说了这也不算是么坏事儿,豁上豁了,写去吧……

    一段时间后,自己居然有了那么一丁点儿感觉;软软的毛笔较刚开始时听说多了,偶尔写出个跟帖上颇有些形似的字,心情便爽好一阵子呢。去比比先前写的,嗯,还真是规整了许多呐。这一刻,听着王晶华先生的老旦唱腔,呷一口味道醇和的普洱茶,陶醉一小下下……

    说实在话,我真不知道初学者到底应该先从哪种书体入门,也搞不清该先临习谁谁的帖,後临习谁谁的帖,我是抓着谁的写谁的,如同盲人骑瞎马,现在真还觉得是有点儿乱哩。

    下面这几幅就是上周刚写的……,不好意思,见笑了(*^__^*)  嘻……   各位老师;多给俺提提意见呗~~~~~~

最新评论

正序排列

楼层直达:

只看楼主
  • kurt发表于2011-06-11 11:58|

    .   这得说是去年吧,差不多也就这月份儿,偶然一天大早儿起到大明湖散步,进得园来,观新柳、沐春风;沿湖北岸一路行来。踱进铁公祠的月亮门儿,在院中的藤萝架下见到几位老年朋友在写所谓的“地书”。一时间来了兴趣,随口攀谈起来;不想言语间竟投机得紧。顺手拿过他人自制的海绵头笔,蘸了莲花池水,即兴在青石板上龙飞凤舞地瞎划拉一气儿。旁边大伙儿为鼓励我,都说写的还有些个模样。热心的老刘还送我一大块海绵并教我如何做笔,打那儿以后我便隔三岔五的去那儿在地上练习写字。因我靠不住天天去,大家都称呼我“晒网的”(意为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后来家住洛河小区的书兴大哥还特意送了我一只他精心制作的新笔,几个月下来,字是长进不大;腰酸背痛的老毛病却得到了改善。不睡懒觉,胃口也渐渐地好了起来……
       
         在那儿还认识了许多好朋友;本分又勤奋的秦老爷子、幽默而风趣的马老爷子、为人谦和、书卷气浓浓的徐老、睿智且干练的道明大哥、在老年大学教书法的孙老师、还有古道热肠的老任大哥、黄台电厂的老张大哥等,书友们每个礼拜四都把自己在家写的书法作品拿了去,挂在南面长廊前展览一番。大家伙儿争相欣赏,评头论足。奉承和批评并举,嬉闹与交流共存。场面好不热闹!不时有外地游客驻足观看,时间一长,竟也成了大明湖公园内的一道风景线。  

         我受他们感染,又自己感觉在地上写的挺有自信,不免也动起了想在纸上书写的念头,说做就做,回家翻橱子、扒抽屉,整出常年睡大觉的旧毛笔老砚台、早年墨块(文革前而已),又去英雄山文化市场买来几刀毛边纸。以手头现有的几本旧字帖为范本,撸袖子就干开了……这一动笔之下才发现满不是那么回子事儿啊,小小的毛笔居然那么难于驾驭!根本不听你招呼。百思不解个中玄机,无奈只得去找明白人问了;才知其中的差异:在纸上讲究腕力配合指力,而地上写字是大臂带动小臂,纯粹两码子劲!

        这可怎么弄啊?寻思寻思咱既然纫上头儿了,一只脚反正已经陷了进来,再者说了这也不算是么坏事儿,豁上豁了,写去吧……

        一段时间后,自己居然有了那么一丁点儿感觉;软软的毛笔较刚开始时听说多了,偶尔写出个跟帖上颇有些形似的字,心情便爽好一阵子呢。去比比先前写的,嗯,还真是规整了许多呐。这一刻,听着王晶华先生的老旦唱腔,呷一口味道醇和的普洱茶,陶醉一小下下……

        说实在话,我真不知道初学者到底应该先从哪种书体入门,也搞不清该先临习谁谁的帖,後临习谁谁的帖,我是抓着谁的写谁的,如同盲人骑瞎马,现在真还觉得是有点儿乱哩。

        下面这几幅就是上周刚写的……,不好意思,见笑了(*^__^*)  嘻……   各位老师;多给俺提提意见呗~~~~~~







    本贴最后由 kurt 于 2012-02-05 16:57 编辑过。

    举报 回复

    # 1楼

回复

最近发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