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版块

风雅坛是个好地方

置顶 精华 发表在 漫话漫画

2

1267

风雅坛是个好地方

*罗兴发*

虽然上风雅坛不久,但已经深深感觉这里讲究文明,讲究学问的气氛,非常非常之浓厚。

因为这里集聚的朋友都是唐宋诗词的爱好者、学习者、创作者、研究者,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这里的文明,更讲究的是人品修养上的正心诚意、中正平和、宽厚仁爱。

我在另一个艺术网上玩了数年,深有感受,那里的很多先生人品根本不能拿传统修养去衡量他们。浅薄、浮燥、任性、偏激、狂妄,林林总总,不一而足,随处看见。随手举一例子,那里的不少先生直接就骂“颂扬漫画是什么玩意儿”,“是舔菊,舔沟子。”浅薄、浮燥、任性、偏激、狂妄,全暴无遗。颂扬漫画只是一种艺术形式而已,这种艺术形式本身并无罪过,艺术形式与作者的关系,恰恰是艺术为什么人的问题。这既是艺术的根本问题,也应该说是搞艺术的人该知道的常识。他们就敢这么浅薄狂妄。更可以说是浅薄无知,连一点简单的逻辑思维都不会。比如,这些动辄狂妄开骂的人,他们的妈妈爸爸难道没一个是正心诚意、中正平和、宽厚仁爱的吗?他们为自己的爸妈画一张漫画像,比如把仁爱夸张得非常可爱,不是很好吗?何必一定就要认为自己“是舔菊,舔沟子”的可耻行为呢?他们连这么一点逻辑思维的能力都没有,哪里还能够想得到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中还有多少可歌可泣的史实与志士仁人?要了解认识这些可歌可泣的史实与志士仁人,并且还能够歌颂,那又牵涉到学识与见识了,这些先生有么?恰恰他们没有,所以浅薄、浮燥、任性、偏激、狂妄,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聚集在风雅坛的朋友,没有浅薄、浮燥、任性、偏激、狂妄,这些毛病。恰恰是因为大家讲究正心诚意、中正平和、宽厚仁爱的人品修养这些传统文明。

弄文学艺术的人,人品很重要,说到底,为什么要弄文学艺术,无非就是通过文学艺术培养人品,自我培养与熏陶感染他人。风雅坛的朋友,很懂这个,所以创作的作品也没有浅薄、浮燥、任性、偏激、狂妄,这些毛病。也许有人会说,是因为古典诗歌这种艺术形式限制了偏激、狂妄。我说不是。是风雅坛的朋友热爱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并且研究它,学习它,所以能够深深认识到,现在社会既是中华民族历史的延续,也是创造。要创新,要开拓,难免有这样那样之不足,对于不足,当然可以批评,在批评的方法上,既可以用史鉴的方法,也可以是直谏的方法,但都是为了促进改正以扶正,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繁荣昌盛。对待社会的不足,那种动辄就喊颠覆、打倒、重建等等的偏激、狂妄,在风雅坛基本没有市场,这非常好。

风雅坛讲究正心诚意、中正平和、宽厚仁爱的人品修养,又成了认世处事的方法。例如,学术界有些人把儒学归结为“中庸之道”与“胆子大一点”对立起来,把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一扫帚扫得干干净净。这就偏激妄狂了。中庸是一种哲学方法,不左不右,取中方正,正亦中天,很有辩证法的味道。甚至,比起辩证法来,辩证法是方法,中庸中正既是方法,还是本体。风雅坛如此讲究正心诚意、中正平和、宽厚仁爱,将来的发展,肯定非常光明。

当然,如此美好的人品修养与认世处事修养,也必然会反应在未来的诗歌创作上。举一例子。目前,不少诗人对平仄押韵已经练熟,如果用非律绝的旧体诗书写讴歌古代历史仁人志士、现代史迹英雄,创句典雅,结构宏大,音韵优美,那么,风雅诗坛就更丰富多彩了。

有这么多好诗人在这里集聚,并且在不断壮大队伍,风雅坛这个丰富多彩的光明肯定会到来的。

2014、11、19

(最近在风雅坛向诗人学习,这是感想文章,也涉及漫画,发帖出来,欢迎批判。)

最新评论

正序排列

楼层直达:

只看楼主
  • 野鹤放云发表于2014-11-19 10:58|

    风雅坛是个好地方

    *罗兴发*

    虽然上风雅坛不久,但已经深深感觉这里讲究文明,讲究学问的气氛,非常非常之浓厚。

    因为这里集聚的朋友都是唐宋诗词的爱好者、学习者、创作者、研究者,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这里的文明,更讲究的是人品修养上的正心诚意、中正平和、宽厚仁爱。

    我在另一个艺术网上玩了数年,深有感受,那里的很多先生人品根本不能拿传统修养去衡量他们。浅薄、浮燥、任性、偏激、狂妄,林林总总,不一而足,随处看见。随手举一例子,那里的不少先生直接就骂“颂扬漫画是什么玩意儿”,“是舔菊,舔沟子。”浅薄、浮燥、任性、偏激、狂妄,全暴无遗。颂扬漫画只是一种艺术形式而已,这种艺术形式本身并无罪过,艺术形式与作者的关系,恰恰是艺术为什么人的问题。这既是艺术的根本问题,也应该说是搞艺术的人该知道的常识。他们就敢这么浅薄狂妄。更可以说是浅薄无知,连一点简单的逻辑思维都不会。比如,这些动辄狂妄开骂的人,他们的妈妈爸爸难道没一个是正心诚意、中正平和、宽厚仁爱的吗?他们为自己的爸妈画一张漫画像,比如把仁爱夸张得非常可爱,不是很好吗?何必一定就要认为自己“是舔菊,舔沟子”的可耻行为呢?他们连这么一点逻辑思维的能力都没有,哪里还能够想得到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中还有多少可歌可泣的史实与志士仁人?要了解认识这些可歌可泣的史实与志士仁人,并且还能够歌颂,那又牵涉到学识与见识了,这些先生有么?恰恰他们没有,所以浅薄、浮燥、任性、偏激、狂妄,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聚集在风雅坛的朋友,没有浅薄、浮燥、任性、偏激、狂妄,这些毛病。恰恰是因为大家讲究正心诚意、中正平和、宽厚仁爱的人品修养这些传统文明。

    弄文学艺术的人,人品很重要,说到底,为什么要弄文学艺术,无非就是通过文学艺术培养人品,自我培养与熏陶感染他人。风雅坛的朋友,很懂这个,所以创作的作品也没有浅薄、浮燥、任性、偏激、狂妄,这些毛病。也许有人会说,是因为古典诗歌这种艺术形式限制了偏激、狂妄。我说不是。是风雅坛的朋友热爱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并且研究它,学习它,所以能够深深认识到,现在社会既是中华民族历史的延续,也是创造。要创新,要开拓,难免有这样那样之不足,对于不足,当然可以批评,在批评的方法上,既可以用史鉴的方法,也可以是直谏的方法,但都是为了促进改正以扶正,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繁荣昌盛。对待社会的不足,那种动辄就喊颠覆、打倒、重建等等的偏激、狂妄,在风雅坛基本没有市场,这非常好。

    风雅坛讲究正心诚意、中正平和、宽厚仁爱的人品修养,又成了认世处事的方法。例如,学术界有些人把儒学归结为“中庸之道”与“胆子大一点”对立起来,把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一扫帚扫得干干净净。这就偏激妄狂了。中庸是一种哲学方法,不左不右,取中方正,正亦中天,很有辩证法的味道。甚至,比起辩证法来,辩证法是方法,中庸中正既是方法,还是本体。风雅坛如此讲究正心诚意、中正平和、宽厚仁爱,将来的发展,肯定非常光明。

    当然,如此美好的人品修养与认世处事修养,也必然会反应在未来的诗歌创作上。举一例子。目前,不少诗人对平仄押韵已经练熟,如果用非律绝的旧体诗书写讴歌古代历史仁人志士、现代史迹英雄,创句典雅,结构宏大,音韵优美,那么,风雅诗坛就更丰富多彩了。

    有这么多好诗人在这里集聚,并且在不断壮大队伍,风雅坛这个丰富多彩的光明肯定会到来的。

    2014、11、19

    (最近在风雅坛向诗人学习,这是感想文章,也涉及漫画,发帖出来,欢迎批判。)
    本贴最后由 野鹤放云 于 2014-11-19 15:53 编辑过。

    举报 回复

    # 1楼

  • CSB发表于2014-11-19 19:11|

    宏扬了正气,好文章,挺-个!

    举报 回复

    # 2楼

  • 野鹤放云发表于2014-11-22 10:13|

    读毘陵泊客的词  《  贺新郎·雄剑阴符》


    ————————————————————————

    毘陵泊客 贺新郎


    雄剑阴符也。叹当年、冲冠发指,义旗横野。焉为功名投南去,感愤铁蹄胡马。替大宋、迎回二驾。可笑多情无报答,到头来、含恨求田舍。谈什么,为陶写。
        人生莫向凌烟画。这世间、将军大树,岂如桑柘。停盏狂吟酣然睡,管甚谁持天下。早知道、才能潇洒。烂熟六韬堪鸟用,那龙泉、怎及锄头把。太执著,是真傻。

    +++++++++++++++++++++++


    先生此词,估计是那些年所写。
    那些年,一些学者鼓噪,造舰不如买舰,更不如用数万亿去买外卷,加强与世界的经济联系以保安全。殊不知,外卷纸张而已,只不过是有信誉的纸张而已。一旦不讲信誉,或者故意以失信为谋为器,真的也就纸张而已了。国防安全肯定是买不来的,更是纸信换不来的。纸卷,或成他人阴符,亦未可知。自弃龙泉,非智也。若孤听学者鼓噪,祸及众,芸生有叹,悲学者之不智也。以这样一个背景来读此词,纸面虽然所写人志之叹,真正的旨意则是更藏纸后。
    先生寄情,善隐典后。
    词中人物,假托也。




    (我把风雅坛上的一个帖子放在这里。如果还有漫画人想得起我曾经就罗杰的一幅漫画所写的文章---- 想起了“商鞅经济学”
                             ——读罗杰的漫画《转嫁危机》有感——,说明我石匠更爱漫画,对有思想的漫画家更尊重。)


    得诗词有兴趣的朋友,想了解此诗词家,可以从我下面一个帖子知一轮廓。




    泊客老师的词,功夫深。深在对古典诗词研读运用上。于是形成了自己的词风,用语典丽,格调风雅。


    诗三百,直到唐诗辉煌。词,盛唐以前就陆续萌芽,大宋鼎盛。在文学的表现手法上,传统诗词创作了很多灿烂,无论怎么说都是宝贵的。泊词有所继承,应该是风雅坛的光荣。比如,要像泊词那样,从传统诗词表现的语花中去找到适合自己的表现,能够做到信手拈来,没有凿痕,没有数十年功夫,那是做不到的。用典严丝合缝,也是泊词的特点。传统表现手法就很讲究用典,既有利于内容的表现,也有起美的作用。


    这些都是泊词的特点。有欠研读传统诗词功夫的人,当然会觉得泊词不好理解。但是,我们是山羊,就不能要求泊客骆驼把头砍了。泊客能够画牡丹芍药,说他画不来毛毛菜,那真是笑话了。所以他立刻来个俗的,肥胖语也入词。甚至敢拿芍药入高唐。泊客再怎么随乡入俗,都不敢把高唐翻译白话,翻译白话就真的不成体统了。高唐从宋玉的《高唐赋》开始,就成了典故,也成了诗词表达的用语以及表达手法。泊词“迷蒙处,云山烟锁,仿佛在高唐。”,从文字形成的意境上说,怎么也说不上是庸俗的,相反,文字意境造成的是美感。我们山羊喊泊客骆驼把自己的脑壳砍了,是我们自己在闹笑话啊
    本贴最后由 野鹤放云 于 2014-11-22 10:33 编辑过。

    举报 回复

    # 3楼

回复

最近发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