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两语话春晚
对冯氏春晚有所期待,但接地气应该接什么?冯氏的幽默到底在哪里?为什么没有令人眼前一亮的新巧深佳作出现?这一切都值得探讨,也让观众感到遗憾。
我觉得晚会的主题设计是根本,仅仅是娱乐、好玩吗?不见得。我认为,关注大众最为关心的问题,展示时代的鲜明特征,才能引起亿万观众的共鸣!这也就是说艺术创作要走心,深入到老百姓的心里,真实而又艺术地反映他们的喜怒哀乐,为他们鼓与呼。如此,也只有如此,晚会才会受到欢迎和好评。依然是那句话——“内容为王”!
(1)
最新评论
正序排列
楼层直达:
-
墨恋发表于2014-01-31 08:42|
对冯氏春晚有所期待,但接地气应该接什么?冯氏的幽默到底在哪里?为什么没有令人眼前一亮的新巧深佳作出现?这一切都值得探讨,也让观众感到遗憾。
我觉得晚会的主题设计是根本,仅仅是娱乐、好玩吗?不见得。我认为,关注大众最为关心的问题,展示时代的鲜明特征,才能引起亿万观众的共鸣!这也就是说艺术创作要走心,深入到老百姓的心里,真实而又艺术地反映他们的喜怒哀乐,为他们鼓与呼。如此,也只有如此,晚会才会受到欢迎和好评。依然是那句话——“内容为王”!
(1) 本贴最后由 墨恋 于 2014-01-31 10:34 编辑过。举报 回复# 1楼
-
墨恋发表于2014-01-31 08:55|
照片
本贴最后由 墨恋 于 2014-01-31 09:07 编辑过。举报 回复# 2楼
-
墨恋发表于2014-01-31 08:58|
照片
本贴最后由 墨恋 于 2014-01-31 11:08 编辑过。举报 回复# 3楼
-
墨恋发表于2014-01-31 18:06|
记得英韬先生曾说过出一期刊物能有一两个出奇、精彩的作品,那就算成功!我想办春晚也应该如此。一般说来,春晚节目重中之重是语言类的小品,像往年的《相亲》《卖拐》《昨天今天明天》等就是成功的范例,观众赞赏有加,也培养和造就了赵本山等小品艺术家。由此可见,抓住了小品就是牵住了办好晚会的牛鼻子。近几届春晚小品的低迷、衰落,促使整台晚会黯然失色,是不被看好的主要原因。
(2)举报 回复# 4楼
-
邝飚发表于2014-01-31 22:17|
老沈操包子37 转发了 :
@冯小刚 的微博:一帮自以为是的,打着“不接受批评”的旗号妄图封我的嘴。谁规定只许你们批判讨伐丧心病狂的漫骂,不许我还嘴了?你们就代表正确吗?你们认清自己的本质了吗?还他妈整天假装有民主的思想,要捍卫说话的权力,快撕下你们的面具露出你们文化纳粹的嘴脸吧。
赞[31287] 原文转发[20468] 原文评论[20966]
转发理由:赤匪猫魔才是败类。可怜的孤儿没人告诉你这个吧~//
@神思苍穹: 正因为你早死了父母才出了你这种民族败类哦! //
@老沈操包子37:介是谁家的孙子,大年初一张口骂人,死了父母没人教训了吗?~ //
@神思苍穹: 右一右二都是傻逼!猪脑子!白痴!有多远滚多远!没人请你看! 赞[0] 转发[0] 评论[0] 收藏 6分钟前 来自新浪微博举报 回复# 5楼
-
老油发表于2014-01-31 23:39|
昨晚我还是一如既往地看春晚。我真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骂春晚,这些人到底是喜欢春晚还是不喜欢?就像骂国足的人,到底是喜欢还是不喜欢?
喜欢你就别骂,不喜欢你就别看。我是年三十总不知道还有什么值得看的,所以就总看春晚。
长达几个小时不卖广告,那还不是白送给你的福利吗?有什么好骂呢?
春晚不可能是一个导演的作品,冯导所能做的无非就是加了一些电影元素。让我搞春晚,我可能就加点漫画元素,而已。
现在国内不是有几十个频道吗?谁有本事也搞一个不挨骂的春晚不就得了。
看春晚就像看街头的人生百态,有没有意思那是各人的心得。当你明白街头的人生百态本来就没打算是为你而存在的,那就没什么大不了的了。
看春晚真的没意思,但不看也没什么意思。
我个人看春晚的心得是:节目好与不好,有一个很客观的评判标准,那就是谁因此而大红大紫。达不到这个标准,神马都是浮云。这才是春晚最核心的价值所在。
从这个角度看山丹丹就是当之无愧的春晚王与春晚后。举报 回复# 6楼
-
墨恋发表于2014-02-01 10:50|
2014年01月31日17:56 来源 新华网
一年一度、已经“30多岁”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31日凌晨落下帷幕。这厢叫好、那边吐槽,这一创造了多项世界级收视纪录的“文化年夜饭”,在马年新春以前所未有的“自我变革”姿态亮相,尽管仍有这样那样的小缺憾,但人们已从细节中看到了春晚团队的一番诚意。
春晚不仅“被需要”,而且“很重要”
春晚是什么?一百个人,有一百个答案。30多年前,当春晚“素面朝天”与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观众见面时,不少人为之惊艳。1983年首届春晚,李谷一的一首《乡恋》从词曲到唱功都令人耳目一新,观众一回味就是好几年。那时候,“春晚是什么”其实根本不是一个问题。
30多年后,周而复始的春晚,变成了一种象征、一种年俗、一种“固定仪式”和文化现象。“春晚是什么”反而成了问题,它被来自电影圈的总导演冯小刚首次提纲挈领地拿来追问全体观众,并拍成了短片。
一名春晚老“粉丝”告诉记者,她十分赞成马云在短片《春晚是什么》中的那段回答——“对春晚的批评就意味着对春晚的关注,一边挑着毛病,一边还看着,这恰恰说明了它的重要性”。
北京大学教授、文化评论人张颐武也持类似观点。他分析,多元社会中,春晚的持续举办让大家有了点评吐槽的公共话题,往往是“人人主意多,谁都办法少”,这是春晚发展过程中的规律,反而证明了“大家更需要春晚”。
“边传承边创新,当然有难度”
在马年春晚上,人们看到了不少创新“火花”,比如开场的“微电影”和晚会中间插播的公益视频;电影演员张国立首次担任主持人,风格独树一帜;寓意白驹过隙的“小彩旗”连续4个小时表演着高难度的旋转;再比如“开心麻花”首次献演躺卧式小品;匈牙利影子舞团用身影演绎“中国符号”等。
也有不少年轻网友觉得有点遗憾,创新似乎还只是“一点点”,“变化不够大”。一些网友担心:春晚的“自我变革”,赶不上传统文艺形式的衰微脚步。比如,继相声的春晚地盘急剧萎缩后,小品也似乎走上了下坡路,个别节目的笑点甚至不如“槽点”多。
多位操刀地方春晚的制片人告诉记者,面面俱到的大框架、唱唱跳跳的大场面,甚至一些拜年客套话,都是多年来综艺晚会留下的“套路”和“惯性”,有的还从央视“克隆”到了地方台,马年春晚是“边传承边创新,当然有难度”。
变革已经开始,决心驷马难追
在马年春晚启幕前,执行总导演吕逸涛曾向媒体透露,春晚正在从一项“台长工程”逐步发展成为“国家项目”。他个人认为,所谓“国家项目”的提法,意味着方方面面迫切希望春晚有所改变。
一些反复观看马年春晚节目的专家认为,对于曾经执导《唐山大地震》《集结号》《一九四二》《非诚勿扰》《私人订制》等各类影片的冯小刚而言,在不改变春晚整体节目架构的基础上,已经尽可能地融入了“冯氏”的审美趣味和美学追求。比如《英雄赞歌》《万泉河水》在春晚舞台再度唱响,又比如春晚敞开大门欢迎各地“草根”新秀同台竞技等。
京沪两地文艺评论人士还指出,事实上,春晚已经走到了一个“凤凰涅槃”的时间节点上,起用电影导演冯小刚本身,就是春晚最大的“非传统意义”的变革。晚会落幕后,观众对今后春晚变革的期盼越发热烈起来,这样的变革已经开始,决心驷马难追。 本贴最后由 墨恋 于 2014-02-01 10:51 编辑过。举报 回复# 7楼
-
吴之如发表于2014-02-01 13:45|
[转帖]港媒:为李娜拒绝春晚喝彩
2693 次点击
23 个回复红居 于 2014-2-1 10:45:01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新闻背景:李娜在2014年澳网(微博)夺冠实现光荣与梦想,其后更有轰动性新闻流传,先是面对领导和恩师摆冷脸引发争议,接着又有曾经全运会被官员抽耳光的视频爆出。李娜早就明确表示拒上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没有李娜的马年春晚似乎缺了点儿什么,显得不太圆满,而李娜不愿成就这种所谓的“圆满”。
李娜
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等会见李娜奖励80万元时长:1""""14""""""""
来源:腾讯视频
无数人挤着上春晚上不去,少数人能上春晚却不愿上,比如崔健,比如李娜。
中国摇滚之父崔健不满层层审核才退出春晚,而李娜压根儿就没想过站在那个舞台上,她只想好好的陪家人过年。李娜澳网捧杯衣锦还乡,面对省领导、昔日教练的迎接毫无表情,充满不屑,引发轩然大波,有媒体撰文《李娜,你为什么摆臭脸》加以炮轰。因为该媒体认为,李娜对于领导犯了“大不敬”之罪,就像拉磨的驴子、驮粮的骡子,看不惯自由的烈马。——自己当惯了奴才,总觉得别人也要有个主子。
幸好李娜只是在湖北省的欢迎仪式上没有笑容,倘若站在春晚舞台如此不配合,那后果肯定很严重。春晚访谈的套路就是忆苦思甜,如果李娜不小心把当年孤儿寡母债务缠身,被强迫打激素含恨退役,膝盖积水没钱手术,全运会挨领导耳光等等真相说出来,大过年的给人添堵,第二天官媒一定会怒批《李娜,你欠全国人民一个喜庆》。
李娜不擅长表演,只适宜真实的表达。澳网获奖发表感言,她本可以身披国旗谢国家;湖北政府奖励80万,她本可以深情表白谢领导;教练余丽桥深情拥抱,她本可以热泪盈眶谢恩师。李娜本可以玩转各种表情,做一个影帝,捞取更多的上级支持和企业赞助,但她宁可背负不懂感恩、不知礼数的“罪名”,而不做摇尾乞怜、俯首帖耳的木偶。
生活中的幸福感来自哪里?有时候就是自己欺骗自己,凡事不认真,不较劲,难得糊涂。李娜太直接、太真实,太露骨了,这是她不招人喜欢的原因,她不但不与别人一起伪装,还会无情戳穿别人的伪装。仅从这一点,李娜就上不了春晚,她既不会插科打诨,又不会歌舞升平,蔡明式玩弄文字的“毒舌”倒还挺招人喜欢,但李娜式直揭黑暗的“毒舌”注定令某些人恐慌。
李娜如今已经成为最成功、最赚钱、最具国际知名度的中国体育明星,她完全可以大度的释怀往日的辛酸和压迫,但她仍没有原谅过去的那些人那些事。李娜在20岁之前从未体会过快乐,处于极度的压抑和自卑之中,旁人很难体会到漫长的煎熬对其职业生涯的影响,而卡洛斯直言那段心伤是李娜成为世界第一的严重障碍。网络上曝光了李娜领奖台被抽耳光的视频,而训练里她遭遇过怎样的辱骂和体罚可想而知,只是她不想再提及罢了。
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这固然是人之常情,难以苛责。李娜不买锦上添花的账也是她的自由,娜姐2011年法网夺冠把省政府的60万奖金原封不动捐给敬老院,而这一回80万奖励她同样不稀罕。在李娜最无助、最迷茫,最需要钱的时候,哪怕800元上级也不给予,而现在她也有理由向金钱和奖状说不。
有意思的是,李娜成为了一个超乎网球、超乎体育的社会性宏大话题,你完全没有必要搞懂网球规则,完全没有必要喜欢体育,都可以加入对李娜的大讨论。支持她的人,支持她的叛逆、独立和率性;反对她的人,反对她的躁狂、无礼和自我。这样争议不断的话题人物,即便上春晚,估计也要层层审批吧,李娜第一时间拒绝春晚,倒让冯小刚免去了大麻烦。
李娜是极端自我的存在,她好不容易挣脱了那个运动员机器生产线,发自内心抵触集体的团队的、领导定下来的、上级安排好的东西。春晚是一台大戏,虽说也鼓励别具一格的表达,但终究不能跳出条条框框,终究还要念事先准备好的台词,李娜当然不愿在这上面浪费时间,就像她拒绝了好几场澳网庆功会,只在机场敷衍了一下。
李娜是不缺少幽默感的,随机的一些脱口秀甚至远远强过那些蹩脚的小品相声演员,但她讨厌场面功夫,拒绝哗众取宠,春晚不是她的菜,她的苦与乐都在网球场上。
大公体育特约评论员 杨华举报 回复# 8楼
-
墨恋发表于2014-02-01 14:46|
由衷感谢油教授、邝老弟、吴先生三位的关注、发帖!借此新春之际,谨致以节日的祝福,马年大吉,马到成功!
祝愿你们在漫画学术、创作上取得长足进步,为本省,乃至全国漫画事业的振兴和发展多多做出创造性的新贡献! 本贴最后由 墨恋 于 2014-02-01 14:51 编辑过。举报 回复# 9楼
-
吴之如发表于2014-02-01 15:36|
谢谢墨恋先生开了这么一个值得人们深思的好帖
网上见到珠江电视台春晚节目
上了紧密联系社会现实的讽刺小品
辛辣而大胆
虽说难免粗糙浅显
但相信会颇受民众喜爱
此类反映真实社会生活的节目
想来央视春晚是万万通不过审查的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id=9813268&boardid=1
[转贴]李天一案排成小品上春晚了《小霸王受审记》
nonaction 于 2014-2-1 3:07:07 发布在 凯迪社区 猫眼看人
珠江电视台节目:小霸王受审记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Y3NDUwODky.html
. 本贴最后由 吴之如 于 2014-02-01 16:20 编辑过。举报 回复# 10楼
-
邝飚发表于2014-02-01 23:05|
总在南方
皆因
不装举报 回复# 11楼
-
邝飚发表于2014-02-01 23:11|
《英雄赞歌》是为一场错误的战争编造的赞歌,用胸膛阻挡机枪,把肉身投入到炮火,期待普通百姓的孩子如此愚昧与“英雄”,这种非人性的歌唱应当以历史存照的形式警示后代,而不是又拿出来“歌颂”。原型王成蒋庆泉因被美军炮击震昏被俘。熬过艰难的战俘生涯回到国内一直受到批斗,1981年才取消处分。
举报 回复# 12楼
-
小梁发表于2014-02-02 12:47|
上下班开的是德国奥迪,房产买在澳大利亚,手上戴的是瑞士手表,腰上系的是意大利皮带,老婆挎的是法国LV,儿子去的是英国留学,孙子辈都拿着美国护照……
却一本正经地说:决不搞西方那一套!说完扭头就搭飞机去西方跟家人团聚。
神马玩儿???举报 回复# 13楼
-
墨恋发表于2014-02-04 04:44|
春晚是什么?答案千万种。我的看法,春晚就是一台综合性文艺晚会,是一件文艺作品。作为文艺作品的春晚,是以真实生活内容、鲜明艺术形象的展示,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进而感染人、愉悦人、激励人。同其他文艺作品一样,春晚自然也离不开内容和形式两大组成部分,而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反作用于内容。这样,春晚必须按照文艺的自身规律行事,不认识、忽略、变异、轻视这个规律,必然事倍功半,徒劳往返,遭大众吐槽!本来这些都是文艺理论的基本常识,可在实际运用中,春晚主办者时常乱了方寸,或顾此失彼,或讲东忘西,或不知所措等等,最后仍是难以跳出原有的模式、怪圈。诚然,春晚婆婆不少,但上灶的媳妇没选准上佳食材做饭菜,那是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何为上佳食材?何为合格的媳妇厨师?前者,本人在第一节已有所提及,不再重复,这里只说后者。我觉得起码有两点值得谈谈:
一是虽然有些主办者是专业科班出身,然而欠缺理论上的战略思考,把控大局能力不够,忽视、冷漠了理论对创作实践的重要指导作用,对文艺理论知识的探究不足。他们在具体操作中往往就事论事,在技术层面苦苦下功夫,到头来一声叹息——费力不讨好!
二是由于文革的历史原因,许多编导者并未经受过系统的、专业化的学习、训练,他们做事情全凭日常工作积累的那点经验,严重缺乏理论知识素养。有的压根儿就轻视理论,认为没有多大作用;有的对理论知识一知半解,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根本不了解,更把握不了文艺创作的内在规律,且自以为是、自我感觉良好。这种人常常是自相矛盾,不讲逻辑,狭隘片面、绝对化,结果使作品难自圆其说,漏洞百出,简单肤浅,平庸无奇,露怯、露丑、露馅,成为一个时期社会上的谈资、笑料!
个人以为,假若办了30年的央视春晚一直没有突破性的改变、进展,那还不如不办,何必耗费那么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省下的资金多办几所希望小学岂不更好?!另外,一定要做春晚这顿文化大餐,那首先应该在理论上弄清楚它的性质、特点及作用,要在创意上下大力气,抓好“内容为王”的关键,探寻更多的艺术表现形式,借以出新、出奇、出彩,让老百姓真正从心眼里喜欢!
话说多了,与帖子的要求不符,就此打住。感谢漫友们在节日期间牺牲宝贵时间浏览本帖,请予批评、教正!
(3) 本贴最后由 墨恋 于 2014-02-04 04:46 编辑过。举报 回复# 14楼
-
墨恋发表于2014-02-04 17:31|
据新浪网央视马年春晚最喜爱节目调查(截至目前2.3)排名情况,在春晚全部42个节目中,由沈腾、马丽小品出演的语言类节目《扶不扶》得到16,357票(49.8%)的高票(《英雄赞歌》仅获1,197票(1.6%)列倒数后几位),高居2014年春晚最喜爱语言类节目之首。
举报 回复# 15楼
-
墨恋发表于2014-02-05 10:30|
综合评鉴(不及格):
中外混搭同台异梦,很多人只为享受韩国帅哥的视觉盛宴而来。
难道春晚舞台没了赵本山,逗乐只能靠蔡明的毒舌挖苦了?
小女孩转圈四小时就是为了表现“时间”,还能再扯点儿不?
春晚是黄鼠狼下耗子,一窝不如一窝,一代不如一代。举报 回复# 16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