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振中杂文随笔《金农的一些隶书作品应为硬笔书写产物》
清代“扬州八怪”之首金农的一些隶书作品很怪异,怪异到了难以与传统隶书相比较的程度。当今大多观赏品读过“汉简”系列文字的人,特别是擅长书写隶书的人,可能对此有着更深的感触。
我最近从报端看到金农三幅隶书作品影印件,由此更加认定我早就认定的一个基本观点,也就是金农的一些隶书作品属于硬笔书法产物,下面进行分解。
金农隶书《王彪之井赋》,根据研究者研究认定为金农早期作品,那么这幅作品在我看来从字体的间架结构直至笔姿笔画均显得中规中矩,通篇显现了极为精到的汉隶功底。其中有些字的结体或是偏旁部首还融入了篆字笔势,由此也可看出金对于篆书也有较为深厚的功底。金农这幅作品中的大多数字的笔画都是采用粗细搭配的方式显现的,那么在我看来这也符合“汉简”中字形规则与特色,只不过“汉简”中的大多数字体字形更为夸张一些,金农这幅作品中通篇隶字的字体字形反而规范许多。总之在我看来,作为“扬州八怪”领军人物的金农的这幅作品绝无任何怪异之处。
那么,当我又从报面上陆续看到另外两幅金农的隶书作品后,我才觉着金农隶书作品确实怪异得不得了,而且我还认为金农的这两幅作品应为硬笔书写产物。
金农隶书作品《记沈周叙事轴》与《相鹤经轴》中的所有墨字,均呈现了长方形状的字形,所有笔画均呈现横粗竖细特征,其中的捺笔与撇笔均为极为尖细的笔画,由此可以推断金农是用类似板刷之类自制书写工具书写的。因此在我看来,金农此类隶书作品绝不是使用什么软毛笔中的秃笔书写的。
在我看来,一是如若金农使用普通的没有笔锋的秃笔书写,笔画不可能产生这种对比十分强烈的“横粗竖细”效果,秃笔书写时或许可以产生较粗的笔画,却不可能产生如此间细的细笔笔画;二是如若金农是用秃笔书写的,那么每条笔画特别是横画不可能呈现那么平整平直的边缘效果;三是仅从每条横画来看,基本呈现了起笔或是收笔的“钉头”效果,这也不是一般软笔乃至秃书写时所能体现的;四是这两幅作品中的竖画及至“撇笔”、“勾笔”均呈现极为尖细特征,那么软笔中的秃笔在书写时是不可能出现这种特异效果的;五是这两幅作品中的“点”画大多呈现三角形状,或是极短的短画,这也是软笔乃至秃笔无从企及的;六是这两幅作品中大多出现的“飞白”明显不属于软笔书写效果。
总之,我认为当年堪称一代名士的金农却又过着庶民生活的金农,既然可以栖身寺院,既然可以为着生活得舒适一些卖画、卖古董、甚至为寺院抄写经卷,甚至还要制酒制墨进行贩卖,那么他的心境一定十分糟糕吧?金农心情一直难以愉悦,那么他以一个业余匠人身份与手段自制一些刷子书写一些极为怪异的隶书作品进行贩卖,想来也不为过吧?可以想象,当年那些处于灯红酒绿之中的有钱人(当今称为“大款”),闲来无事或许也会打着哈欠让人前去购买几幅堪称当代名士的金农的书法作品,那么他们大概也不会付给金农太多钱的。
其实,光景过得实在不怎样的金农为着生计卖画实出无奈,那些有钱人购买他的书画作品也不过是为着附庸风雅罢了。那么作为愤世妒俗的金农虽然可以屈尊,可是他一定也会以其隐而不露的轻蔑姿态巧妙对付那些有钱人的,由此他似乎完全可以采用他自制的大刷子极快地书写一些应时之作,也就是全无高古之气的却又极为怪异的所谓隶书作品进行应对。我想,当年的金农可能是怀着这种悲凉心态书写这些怪字的。
最新评论
正序排列
楼层直达:
-
笑真宗发表于2008-12-20 05:51|
清代“扬州八怪”之首金农的一些隶书作品很怪异,怪异到了难以与传统隶书相比较的程度。当今大多观赏品读过“汉简”系列文字的人,特别是擅长书写隶书的人,可能对此有着更深的感触。
我最近从报端看到金农三幅隶书作品影印件,由此更加认定我早就认定的一个基本观点,也就是金农的一些隶书作品属于硬笔书法产物,下面进行分解。
金农隶书《王彪之井赋》,根据研究者研究认定为金农早期作品,那么这幅作品在我看来从字体的间架结构直至笔姿笔画均显得中规中矩,通篇显现了极为精到的汉隶功底。其中有些字的结体或是偏旁部首还融入了篆字笔势,由此也可看出金对于篆书也有较为深厚的功底。金农这幅作品中的大多数字的笔画都是采用粗细搭配的方式显现的,那么在我看来这也符合“汉简”中字形规则与特色,只不过“汉简”中的大多数字体字形更为夸张一些,金农这幅作品中通篇隶字的字体字形反而规范许多。总之在我看来,作为“扬州八怪”领军人物的金农的这幅作品绝无任何怪异之处。
那么,当我又从报面上陆续看到另外两幅金农的隶书作品后,我才觉着金农隶书作品确实怪异得不得了,而且我还认为金农的这两幅作品应为硬笔书写产物。
金农隶书作品《记沈周叙事轴》与《相鹤经轴》中的所有墨字,均呈现了长方形状的字形,所有笔画均呈现横粗竖细特征,其中的捺笔与撇笔均为极为尖细的笔画,由此可以推断金农是用类似板刷之类自制书写工具书写的。因此在我看来,金农此类隶书作品绝不是使用什么软毛笔中的秃笔书写的。
在我看来,一是如若金农使用普通的没有笔锋的秃笔书写,笔画不可能产生这种对比十分强烈的“横粗竖细”效果,秃笔书写时或许可以产生较粗的笔画,却不可能产生如此间细的细笔笔画;二是如若金农是用秃笔书写的,那么每条笔画特别是横画不可能呈现那么平整平直的边缘效果;三是仅从每条横画来看,基本呈现了起笔或是收笔的“钉头”效果,这也不是一般软笔乃至秃书写时所能体现的;四是这两幅作品中的竖画及至“撇笔”、“勾笔”均呈现极为尖细特征,那么软笔中的秃笔在书写时是不可能出现这种特异效果的;五是这两幅作品中的“点”画大多呈现三角形状,或是极短的短画,这也是软笔乃至秃笔无从企及的;六是这两幅作品中大多出现的“飞白”明显不属于软笔书写效果。
总之,我认为当年堪称一代名士的金农却又过着庶民生活的金农,既然可以栖身寺院,既然可以为着生活得舒适一些卖画、卖古董、甚至为寺院抄写经卷,甚至还要制酒制墨进行贩卖,那么他的心境一定十分糟糕吧?金农心情一直难以愉悦,那么他以一个业余匠人身份与手段自制一些刷子书写一些极为怪异的隶书作品进行贩卖,想来也不为过吧?可以想象,当年那些处于灯红酒绿之中的有钱人(当今称为“大款”),闲来无事或许也会打着哈欠让人前去购买几幅堪称当代名士的金农的书法作品,那么他们大概也不会付给金农太多钱的。
其实,光景过得实在不怎样的金农为着生计卖画实出无奈,那些有钱人购买他的书画作品也不过是为着附庸风雅罢了。那么作为愤世妒俗的金农虽然可以屈尊,可是他一定也会以其隐而不露的轻蔑姿态巧妙对付那些有钱人的,由此他似乎完全可以采用他自制的大刷子极快地书写一些应时之作,也就是全无高古之气的却又极为怪异的所谓隶书作品进行应对。我想,当年的金农可能是怀着这种悲凉心态书写这些怪字的。 本贴最后由 笑真宗 于 2008-12-20 06:01 编辑过。举报 回复# 1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