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版块

转贴---谁是人民?不应乱说也不应乱代表

置顶 精华 发表在 漫话漫画

3

1367

谁是人民?不应乱说也不应乱代表
               
  “人民”这个词在汉语里的使用频率很高,它与“公民”不同,后者是法律概念,而“人民”是政治概念。“人民”这个词被频繁使用,说明中国社会一直处于较高的“政治化”状态。

  上世纪前半叶,中国充满动荡和革命,“人民”的概念高度流行,也不断有内涵上的变化。比如抗战期间,人民和敌人是以是否参与、支持和同情抗日来划分的。到了解放战争时期,一切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都被划入人民的范畴。

  新中国一度流行阶级斗争,但人民的范畴总体上越来越广泛。除了传统上被认为是人民主体的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后来又加入了小资产阶级以及一切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近年来官方和社会上大多数人都认为这个国家内部的“敌人”越来越少,绝大多数人都应属于人民。

  官方经常使用“广大人民群众”这个词组,也是在尽量扩大人民涵盖的范围,凝聚全社会力量。与改革开放前不同,中国主流媒体如今几乎不大使用“敌人”这个词,阶级划分这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被用到极致的做法,今天不再被鼓励。

  然而中国舆论场特别是互联网上,对“人民”概念的使用出现了相反趋势,它的范畴不是越来越大,而是越来越窄,而且充满争议和对立。由于自由派在互联网舆论场上占据优势,在他们的言论中大体呈现出这样的划分:他们和支持他们观点的人属于“人民”,政府属于人民的对立面,而反对他们的非政府人士则属于“政府的帮凶”。

  中国舆论场还有一个突出现象,谁都希望代表人民,认为自己的“人民性”最彻底。而且由于某些官员的形象出了些问题,越是出自社会底层,人民的身份就显得越纯。现在一些知识和商业精英也愿意将自己的身份“草根化”,他们将自己看成人民的真正代表。

  不能不说,舆论场这种对“人民”概念的特殊喜好和尖锐使用,与我们所处的改革和建设时代很不相符。这多少让人想到改革开放前的官方舆论场,以及运动风头上的一些群众舆论场。那时“人民”的概念常被当成武器,致使一些运动对象今天还是人民,明天就成了敌人。

  中国不可鼓励动辄树立人民对立面的舆论倾向,也不应鼓励某些小团体、小圈子以“代表人民”自我标榜。这样做是对社会的撕裂,是将中国社会正常的多元化进程朝极端的方向推。

  中国在高速发展中,社会也在转型中,这个国家的政治元素不可能永远一成不变。中国社会对政治元素的陈述应尽量保持开放性,使它们释放团结的力量,而不是营造新的冲突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主流政治进程呈现了这一精神,谁都不应促这个进程逆转。

  不要让“人民”的概念重新“阶级斗争化”,也不应让它“民粹化”,而应当不断促使它现代化。中国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就不断对“人民”的概念进行新的摸索,我们都能很清晰地感受到它正在朝着符合社会现实和改革开放目标的方向发展变化。▲

最新评论

正序排列

楼层直达:

只看楼主
  • 莫名其妙发表于2013-10-17 09:02|

    谁是人民?不应乱说也不应乱代表
                   
      “人民”这个词在汉语里的使用频率很高,它与“公民”不同,后者是法律概念,而“人民”是政治概念。“人民”这个词被频繁使用,说明中国社会一直处于较高的“政治化”状态。

      上世纪前半叶,中国充满动荡和革命,“人民”的概念高度流行,也不断有内涵上的变化。比如抗战期间,人民和敌人是以是否参与、支持和同情抗日来划分的。到了解放战争时期,一切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都被划入人民的范畴。

      新中国一度流行阶级斗争,但人民的范畴总体上越来越广泛。除了传统上被认为是人民主体的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后来又加入了小资产阶级以及一切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近年来官方和社会上大多数人都认为这个国家内部的“敌人”越来越少,绝大多数人都应属于人民。

      官方经常使用“广大人民群众”这个词组,也是在尽量扩大人民涵盖的范围,凝聚全社会力量。与改革开放前不同,中国主流媒体如今几乎不大使用“敌人”这个词,阶级划分这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被用到极致的做法,今天不再被鼓励。

      然而中国舆论场特别是互联网上,对“人民”概念的使用出现了相反趋势,它的范畴不是越来越大,而是越来越窄,而且充满争议和对立。由于自由派在互联网舆论场上占据优势,在他们的言论中大体呈现出这样的划分:他们和支持他们观点的人属于“人民”,政府属于人民的对立面,而反对他们的非政府人士则属于“政府的帮凶”。

      中国舆论场还有一个突出现象,谁都希望代表人民,认为自己的“人民性”最彻底。而且由于某些官员的形象出了些问题,越是出自社会底层,人民的身份就显得越纯。现在一些知识和商业精英也愿意将自己的身份“草根化”,他们将自己看成人民的真正代表。

      不能不说,舆论场这种对“人民”概念的特殊喜好和尖锐使用,与我们所处的改革和建设时代很不相符。这多少让人想到改革开放前的官方舆论场,以及运动风头上的一些群众舆论场。那时“人民”的概念常被当成武器,致使一些运动对象今天还是人民,明天就成了敌人。

      中国不可鼓励动辄树立人民对立面的舆论倾向,也不应鼓励某些小团体、小圈子以“代表人民”自我标榜。这样做是对社会的撕裂,是将中国社会正常的多元化进程朝极端的方向推。

      中国在高速发展中,社会也在转型中,这个国家的政治元素不可能永远一成不变。中国社会对政治元素的陈述应尽量保持开放性,使它们释放团结的力量,而不是营造新的冲突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主流政治进程呈现了这一精神,谁都不应促这个进程逆转。

      不要让“人民”的概念重新“阶级斗争化”,也不应让它“民粹化”,而应当不断促使它现代化。中国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就不断对“人民”的概念进行新的摸索,我们都能很清晰地感受到它正在朝着符合社会现实和改革开放目标的方向发展变化。▲

    举报 回复

    # 1楼

  • 吴之如发表于2013-10-23 04:56|

    [转帖]俄总理挤兑中国? 申报财产全世界都这么做(图)
    2242 次点击
    18 个回复philtiamo 于 2013-10-23 0:04:45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正在中国访问的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做客新华网与中国的网民进行在线交流。

        [主持人]谢谢总理先生。有网友说,俄罗斯在治理反腐败方面力度非常大。网友“说两句”问道:请您介绍一下俄罗斯在反腐领域的经验?您如何评价中国在这一领域所取得的成果?  

        [梅德韦杰夫]我并不高估俄罗斯在反腐工作的成果。一段时间以前,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来做反腐的工作,其实就是在那个时候,在出台那些法律的时候,“反腐”这个概念首次在俄罗斯法律出现。我们通过了一个很重要的法律,那就是公务员公开申报财产。  

        前不久我们通过了一个法律,那就是公务员要申报他的开支,因为他的收入和开支要有一种平衡,如果不相符的话就会对他有疑问,他的收入来自哪里?而且最近还通过一个新的法律,是关于公务员在外国拥有资产的一个法律。  

        一个公务员从现在开始就没有权利在外国拥有资产,包括一些股份,而且他要关闭在外国银行的账户,因为这些官员要制定国家经济政策,所以一定要跟自己的经济一起分担风险。不能说我们完全扭转了腐败的形势,因为腐败是一个系统性的大问题,我们还要付出很多努力来改变这个情况。  

        我们也详细研究中方的经验,中国的经验基础是中国的传统,因为这是中国的传统,我们有我们的传统,中国的传统值得研究,但你们采取的一些措施是非常强硬的。我认为这种措施也会带来一定的效果,也会达到目的。如何达到目的?这是学者和专家应该作的评价,但我们会非常详细研究中国反腐工作的经验。  

        [主持人]您作为俄罗斯国家领导人,带头公布了个人的财产,您如何看待外界的评价?

        [梅德韦杰夫]很正常看待,像其他国家领导人一样,我必须申报,我近几年来都在申报,我当总统的时候也申报过,现在当总理也在申报。所以大家知道总统总理有什么样的收入,有哪些财产,我家属的财产,我觉得这个做法很正常,全世界都这么做,没有什么特别的。

    举报 回复

    # 2楼

  • 吴之如发表于2013-10-24 20:19|

    [转贴]中国要稳定,只能允许腐败?
    6215 次点击
    54 个回复
    3 个赞同维扬卧龙 于 2013-10-24 16:33:52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中国要稳定,只能允许腐败?

        文/维扬卧龙

        环球时报10月23日报道  环球时报发表评论强调,在官员财产公开的安排上,中国不应盲目照搬他国模式。文章同时警告,如在中国搞大规模高度透明化的官员财产公开,中国将陷入不可预料的动荡。其实俄罗斯的官员财产公开并未有效阻止腐败,俄的腐败比中国更严重。按“透明国际”的全球廉洁度排名,俄罗斯比中国低50多名,就很说明问题。

        环球时报发表评论,我们不能学习俄罗斯的公开官员财产政策,因为此举让我国产生动荡。实在不明白,只是公开一下官员的财产,又不偷不抢不没收官员的财产,怎么就会让国家和社会动荡起来?我们开国时没收资本家财产,找土豪分田地,都没有让国家和社会动荡,怎么如今和平时期,只是让官员把口袋中的财产亮一下,这国家和社会就动荡了?

        和平稳定的社会秩序确实是全民期盼,但是这个和官员的财产公开有什么相矛盾的地方呢?全球一百九十多个国家地区,大部分都能公开官员财产,就连同属中国版图的港澳台都能实行官员财产公开,怎么偏偏我们大陆就是不行?如果说陷入不可预料的动荡不是瞎掰,那就是说明官员的财产超出了普通百姓的想像,公布了会引起百姓的愤怒。

        换句话说,不是环球时报天真不知道官员的腐败,而是他们深知我国官员会有多腐败!他们现在要做的不是把这些腐败官员给清除出体制,而是帮着他们遮掩,给他们时间隐瞒,努力用瞎话说服公众,不要逼官员财产申报公开,能拖一时就拖一时。还时时不忘拿捏住民众企盼社会稳定这根最后稻草来恐吓民众,不要再妄想官员财产公开!

        如果把体制比作一个人,那么腐败就是人身体上的脓包,轻微时不除,得长成肿瘤时还怕疼不想开刀,这是要等变成癌症时才想求医?俄罗斯比我国腐败还要严重,他们的廉洁度比我国低50多名,都敢勇于让官员公开财产申报,禁止裸官,我国比俄罗斯既然腐败要轻,为什么还要丧失反腐的良机坐等腐败变得严重不可收拾呢?

        官员财产公布后,老百姓领悟到官员不是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是彻彻底底为人民币服务,必定产生愤怒情绪,有可能会引起一些激进声音,让政府被动难堪,但是正所谓不破不立,官员的口碑形象一再在公众心中下降,政府形象岌岌可危,想要重新树立,想得到民众拥戴,就必须做出取舍,不放弃这些腐败官员如何赢得民心呢?只有反腐才能拯救中国!

        如果只想糊弄只想到稳定,对腐败容忍,那是在养虎为患必受其害。环球时报的呼吁,不是为国献上的良策,而是昏庸至极的妥协。短短千字评论,对腐败的纵容、对改革的畏惧、对民众的恐吓一览无遗,归结成一句话,就是中国要稳定,只能允许腐败!这种言论只会让腐败官员窃笑,助涨腐败气焰,动摇反腐决心,丧失反腐良机,最后到无腐能反、想反腐也力不从心。

    举报 回复

    # 3楼

  • 吴之如发表于2013-10-24 20:44|

    [转贴]某某某某某某“亮剑”
    1615 次点击
    8 个回复
    2 个赞同无名怪兽 于 2013/10/24 10:45:20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雅鲁泽尔斯基亮剑
    来源:郭老学徒的博客

    1、雅鲁泽尔斯基亮剑

    1981年 12月13 日早晨7点,波兰统一工人党第一书记兼总理兼国防部长雅鲁泽尔斯基大将发表电视讲话,宣布在波兰全境实行军事管制。雅鲁泽尔斯基向反党反社会主义势力击出重剑:
    (1)宣布冻结宪法规定的公民通信、结社、出版、集会和示威游行的权利。
    (2)禁止一切群众团体活动;取缔团结工会;查处了6百多个秘密组织。
    (3)逮捕了包括瓦文萨在内的团结工会大多数领导人和众多异议人士,把1万多人投进监狱。
    (4)全副武装的军警巡逻队走上城市街头,军队进驻工厂矿山。
    (5)严厉镇压反抗活动。向举行抗议活动的西里西亚煤矿工人开枪,打死9人,打伤21人;镇压格但斯克工人的抗议活动,打死2人,近200人受伤。
    (6)以“导致国家危机”和“以权谋私”的罪名拘禁了几十位执政党高层人士,包括前第一书记盖莱克、前总理雅罗谢维奇等人。
    雅鲁泽尔斯基的亮剑令执政党内强硬派兴奋,也令苏联满意。这一举动是20世纪80年代东欧社会主义阵营溃败过程中最强硬的应招。然而,谁也没有料到的是,亮剑者最先倒下。1989年9月,雅鲁泽尔斯基亮剑不到8年,波兰统一工人党失去了执政地位,曾被雅鲁泽尔斯基投入监狱的团结工会顾问马佐维耶茨基出任波兰总理,接管了政权。4个月后,1990年1月,波兰统一工人党举行“十一大”,通过决议宣布解散。波兰统一工人党是东欧共产党中最先丧失权力并亡党的,是东欧剧变中倒下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

    2、亮剑的缘由

    雅鲁泽尔斯基是在团结工会突然崛起、党的执政地位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下亮剑的。
    雅鲁泽尔斯基亮剑3年前,1978年,波兰一些工厂出现了工人自行组织的独立工会。1980年7月,政府提高食品价格引起工人强烈不满,独立工会组织工人举行大罢工,近5000家工厂的工人参加了罢工。独立工会在工潮中联合起来,迫使当局允许其根据宪法“结社自由”的条款注册成立。1980年8月底,团结工会正式成立。短短几个月后,会员激增到1千万人。当时波兰全国人口才3800万人,近30%的国民加入了团结工会。执政党党员也大量加入团结工会,300万党员中有100万党员成了团结工会的会员。
    汹涌的工潮和团结工会的突然崛起给执政党以巨大的冲击。1980年9月,担任第一书记10年之久的盖莱克在中央全会上被解职,卡尼亚出任第一书记。
    卡尼亚认为波兰出现社会危机的原因在于制度不民主,他主张协商,主张改革,藉此恢复人民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但卡尼亚的政策遭致党内强硬派的激烈反对,也遭致苏联的强烈不满。他们指责卡尼亚软弱无力,不去同社会主义的敌人进行斗争,而是纵容反党反社会主义势力,苏联甚至发出了武力干涉的威胁。卡尼亚当了一年党首就被迫辞职,雅鲁泽尔斯基继任第一书记。雅鲁泽尔斯基上任不到2个月,就出手亮剑了。
    本来,雅鲁泽尔斯基与卡尼亚同属党内温和派,曾经与卡尼亚一道被党内强硬派和苏联批评。他上台后抛弃了卡尼亚的政策,击出镇压之重剑。
    雅鲁泽尔斯基之所以亮剑一方面是迫于党内强硬派和苏联的压力;一方面是出于稳定第一的考虑,他认为任何政治和经济的改革只能在稳定的环境中展开;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由于他有一条不可逾越的底线,就是执政党的执政地位不能动摇。团结工会在雅鲁泽尔斯基上台前1个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提出了“自由选举”“多党竞争”“出版自由”的政治要求,这些要求虽然没有超出宪法“结社自由”“公民享有选举权”和“出版自由”的规定,但要把做样子的宪法当真,就是对执政党执政地位的挑战。雅鲁泽尔斯基决意用强硬措施“防止和阻止”团结工会的“冒险分子”的图谋,避免波兰“滑入深渊”。
    于是,雅鲁泽尔斯基亮剑了。

    3、亮剑后发生了什么

    亮剑之后,表面上看,全国的局势平静了。大规模罢工和示威平息了,团结工会被解散了,执政党的威权和威严大大加强了。
    然而,雅鲁泽尔斯基很快感受到了,社会危机和政治危机更加深了,执政党的麻烦更大了。
    被取缔的团结工会转入了地下活动。虽然大多数领导人被关进了监狱,但工人们又选出了第二、第三梯队,涌现出了更多的工人领袖。
    大规模罢工和示威没有了,但局部的罢工和反抗层出不穷,军管期间,发生了罢工240多次。
    执政党加强了舆论管控,亮剑前相对宽松的舆论环境变得严峻了。但是,用布热津斯基的话说,这反倒“催化”了地下出版物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地下报刊有成百上千种,还有数不清的书籍和传单。地下印刷业的兴盛居然使纸张价格上涨了10倍。尽管当局不停地查封,破获收缴的印刷机就接近1千2百台,但地下出版物越禁越多。
    雅鲁泽尔斯基把瓦文萨投入了监狱,替他大大扩张了影响力和召唤力,他不仅获得了波兰人民更多的同情与支持,1983年10月,还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成为世界瞩目的人物。
    瓦文萨出身农民家庭,小学毕业读了两年技校后进造船厂当了电工。瓦文萨学历不高,素质也不高,但是他热心,愿意出头为工友做事。1970年格但斯克工人大罢工,27岁的瓦文萨成为领导人之一。后来,他因为鼓动为死难工人建立纪念碑而被工厂开除,由此把他逼上了职业工运领袖的道路。专制当局对异议人士的打压,是在帮助他提升影响力和扩展资源。
    亮剑令许多波兰人绝望,大约有50万人离开了波兰。一个社会出现大规模逃离,对当政者来说是很丢丑的。
    亮剑也使许多执政党党员失去了对党的信心,从亮剑到执政党亡党的8年时间里,执政党党员减少了80万人,占党员总数的31%。
    亮剑使原本的对立面更坚强更团结了,还把更多的人推向了对立面。随着执政党威权和威严的加强,人们对它的信任与希望也在破灭。
    国际社会对雅鲁泽尔斯基的亮剑反应强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社会要求波兰政府结束军管,释放被捕人员,并对波兰实施了经济制裁,停止了波兰急需的贷款,这对困难的波兰经济是雪上加霜。
    亮剑没有带来雅鲁泽尔斯基期望的执政党的地位巩固和社会稳定,反倒使自己成为孤家寡人,在人民心中一败涂地,在国际社会空前孤立。

    4、亮剑者为什么变成了妥协派

    亮剑使波兰陷入了更严重的政治和社会危机中,执政党面临更大的困难和危险。显而易见,强硬手段只能丧失民心,不能聚拢民心。雅鲁泽尔斯基不得不软化立场。
    在亮剑11个月后,当局释放了瓦文萨;1年后,宣布结束军事管制;19个月后,取消了戒严令,并开始释放政治犯,到第5年时,全部政治犯被释放。
    地下出版物屡禁不止层出不穷,权控媒体没有人看更没有人信。执政党不得不改变策略,放宽舆论管控。
    执政党还主动进行经济和行政改革。
    但亮剑的巨大创伤很难愈合,失去民心的执政党所推动的改革也无法得到人民的支持和配合,出现任何问题,人们都把账算到党和政府头上。1988年政府出台经济改革方案,在全民公决时被否决。对改革人民采取不合作态度,不肯为改革付出代价。
    1988年,波兰发生了经济危机,物价上涨了75%。从4月份开始,全国出现了大规模罢工浪潮,人们不仅抗议物价上涨,还强烈要求恢复团结工会的合法地位。
    这一次,雅鲁泽尔斯基没有勇气再次亮剑了。他深知亮剑没有用。他在讨论如何应对危机的执政党十届十中全会上说:“必须通过妥协才能克服困难。”
    雅鲁泽尔斯基清楚地意识到,执政党垄断权力的体制已经没有持续下去的可能。他说服执政党与团结工会达成妥协,实现政治多元化。唯此才能有利于国家的安定与发展。他甚至威胁党中央,如果全会不批准他的妥协方针,他就与总理、内务部长和国防部长等几个政治局委员一道辞职。
    坚硬的亮剑者变成了坚决的妥协派。在雅鲁泽尔斯基的说服和威胁下,执政党通过了两个重要文件,决定不再坚持党领导一切;不再搞以党代政;实现政治多元化和工会多元化;建立公民社会;实行议会民主政治;建立三权分立的制衡机制。
    为了平息罢工浪潮,执政党请瓦文萨出面劝说工人复工,表示愿意满足罢工者的要求,承认团结工会的合法地位;并愿意与团结工会召开圆桌会议,讨论和推动政治体制改革。
    为了表示执政理念的改变和分享权力的诚意,执政党在新一届政府中还主动给团结工会提供了4个内阁部长职位,但是被拒绝了。
    1989年2月6日到4月5日,执政党统一工人党与团结工会举行了决定波兰命运的圆桌会议。

    5、最后时刻是男儿

    执政党虽然同意实行政治多元化和民主政治,同意团结工会分享一部分权力,但绝不想失去执政地位。执政党与团结工会达成的圆桌会议协议,体现了这一原则。
    圆桌会议约定,国家最高权力机构议会中65%的席位(229席)属于执政党;只拿出35%的席位(161席)进行自由选举。这样就保证执政党“天然”拥有议会多数席位,拥有组阁权,如果能在自由选举的35%名额中再获得2%的席位,执政党就会拥有议会2/3多数。
    圆桌会议约定设立参议院,名额为100席,全部由自由选举产生。由于参议院权力不大,执政党没有坚持给自己留固定的名额。
    圆桌会议还约定国家元首为总统,第一任总统要“选举”雅鲁泽尔斯基担任。
    这样的架构既有民主政治的成分,又能保证执政党掌控权力。团结工会也表示愿意做建设性的反对派。
    然而,所有的人都没有想到,在实际选举中,统一工人党掌控权力的架构被人民的意愿冲垮。
    第一轮选举结果:
    议会35%自由选举的161个席位全部是反对派候选人当选,执政党的成绩是零。
    参议院100个席位自由选举,执政党的成绩也是零。
    议会65%的席位229席属于执政党的当然席位,由于执政党推出的人选也需要通过选举程序由选民确认,在这个走过场的程序中,党推出的绝大多数人选没有通过,只有2人当选。
    议会和参议院一共560个席位,执政党只被选上2席,不到0.5%。执政党有40年执政经验,有得天独厚的政治资源和媒体资源,有庞大的干部队伍,多年来一直“代表”着人民的根本利益,但在人民自主选择时,却得了零分。
    第二轮选举,还是瓦文萨出面帮助说服选民,议会65%的执政党份额才被执政党的人选填满。雅鲁泽尔斯基也是由于团结工会做了工作才当选总统。
    投票结果表明,执政党已经失尽民心。代表执政党当选的议员纷纷,以划清界限;统一工人党的盟党统一农民党和民主党也离心离德;执政党失去了继续执政的支撑,不得不同意团结工会的人出任总理。在丧失权力的最后时刻,雅鲁泽尔斯基没有再次亮剑,而是服从了人民的选择。雅鲁泽尔斯基承认:统一工人党“自动的领导作用”在波兰“已经成为历史”。几个月后,1989年底,波兰统一工人党举行了最后一次代表大会,承认党已经不可能得到社会的信任,宣布解散。一年后,雅鲁泽尔斯基的总统职务也被瓦文萨取代。
    有人认为,波兰统一工人党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不像男儿,没有战斗就自动缴械了。而另一种说法是,敬畏和服从人民的意愿,勇敢地承认失败并放弃权力,才是真正的男儿。
    其实,在民心丧尽大势已去的情况下,就是想战斗也不可能了。罗马尼亚的齐奥塞斯库倒是想战斗了,但军人不愿意向人民开枪了,齐奥塞斯库政权在动乱中被推翻,他与夫人一道被行刑队处死。

    6、亮剑者为什么最先倒下

    波兰统一工人党是东欧共产党中最先倒下的。
    波兰虽然遭遇经济危机,但与东欧其他国家相比经济状况是最好的;波兰党政官员的腐败程度在东欧各国也不是最严重的;波兰的维稳手段坚决,敢于在变局之初就果断亮剑,为什么却最先倒下。
    波兰有着久远的民主传统是原因之一,早在16世纪,波兰就建立了欧洲最早的共和国;天主教会在波兰影响巨大也是原因之一,它解构了执政党的权力根基;但最重要的原因还是雅鲁泽尔斯基的亮剑,强硬的镇压措施加速了体制的溃败。
    波兰统一工人党号称工人阶级的政党,却向工人阶级亮剑,向占波兰工人总数80%的1000万团结工会会员亮剑。波兰号称人民民主国家,可人民提出民主要求,主张宪法规定的各项权利,却被严厉镇压。权力的根基是人民,执政者如果毫不顾忌地与人民作对,执政地位怎么可能稳定呢?对人民亮剑,就是在奔向灭亡的路上提速。
    如果雅鲁泽尔斯基不亮剑,继续卡尼亚的和解政策,波兰统一工人党就可能抓住主导改革的机会,就可以在渐进的转型中实现自我拯救,就不至于亡党。如台湾国民党,在转型中重新塑造党,以转型之功抵历史之过。
    无论亮剑与否,想确保统一工人党永远执政,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只要承认“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就意味着任何政党的执政地位都不会固化,都要取决于人民的选择。
    权为民所赋。
    保卫工人委员会”、“保卫人权和公民运动”等组织。1978年,格但斯克等城市的工人建立了自由工会。1980年,自由工会联合成立了全国性的团结工会。1989年,波兰人民终结了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制度。

    7、共产党人为什么能东山再起

    波兰共产党人(即前统一工人党人)自己都没有想到,丧失政权并亡党4年后,他们又被选票送回到台上。
    波兰统一工人党解散之际,多数党员新组建了社会民主党。新党主张民主政治,不再坚持公有制和计划经济,而是谋求在私有制和市场经济的框架内尽可能地扩大社会福利,实现社会公平。
    民主社会主义的主张对波兰工人比较有吸引力,许多团结工会的会员变成了社会民主党的支持者。改旗易帜后的共产党人重新获得了人民的认可。
    1993年,以社会民主党为主的左翼联盟在大选中击败了团结工会,重新上台执政。4年后虽然在大选中失败,但在2001年的选举中,左翼联盟又一次获胜,再次执掌政权。
    1995年,前统一工人党的部长级干部克瓦西涅夫斯基击败了瓦文萨,当选为波兰总统,并连任两届。
    民主制度对前共产党人并不是洪水猛兽。在民主制度下,党变得真实了,干净了,轻松了。
    由于关注选票,党真正关注人民的意愿,不再自以为是地宣称代表人民。
    由于不再垄断权力,寻租机会大大减少。再加上自由媒体、竞争对手和选民的监督,党的干部没有条件腐败了。
    放下了垄断权力的包袱是一种轻松。再也不用承受维稳压力了。在民主制度下,下台也不是灾难。党告别了清洗政治和整人政治。
    一个有意思的对比是,推动波兰实现民主的核心力量团结工会在民主实现之后却江河日下了。2001年,团结工会宣布结束其政治使命,回归到工会组织的定位。瓦文萨则早在1995年就结束了总统任期,两次竞选都没有获胜,只好回家钓鱼了。
    民主制度就是这样,谁能够执掌权力,不取决于剑,也不取决于以往的功劳,只取决于人民的意愿,取决于一张张选票。 本贴最后由 吴之如 于 2013-10-24 20:46 编辑过。

    举报 回复

    # 4楼

回复

最近发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