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古讽今画钟馗
借古讽今画钟馗
● 尹 为
旧时民间过端午、除夕,有在门上悬挂钟馗像的习俗,用来驱鬼避邪。其实钟馗也是鬼。相传唐明皇染上了疟疾,“昼梦一大鬼,破帽、蓝袍、皂带、朝靴。捉小鬼啖之。自称终南进士钟馗,应举不第,触阶死。”唐明皇梦醒,“霍然而愈”,召画师吴道子画钟馗像,张帖于宫门。于是,这一风俗逐渐流传于民间。
后来有许多传世的钟馗画像,多出自历朝历代的名家之手:有仗剑捉鬼虎目圆睁的;也有嗜酒贪杯醉眼乜斜的……这幅《小鬼搔背图》是上海漫画家詹同老先生生前画的一幅漫画,借古讽今,针砭时弊。
漫画采用中国画传统的构图和布局:上有“百鬼斩尽此精独留”题款,下有“詹同漫画”篆刻印章。画中的钟馗赤裸脊背,坐在石礅之上,背后一小鬼,手持“痒痒挠”为其搔痒。被搔到痒处的钟馗眉开眼笑,好不舒坦,早把捉鬼之事抛到九霄云外。漫画家笔法老辣,形象生动有趣,造型极具特点,让人过目难忘。
自己搔背够不到痒处,于是借助痒痒挠。为别人搔背使用痒痒挠,就纯属多此一举。漫画中的痒痒挠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搔痒工具,而是讨好上司,溜须拍马,阿谀奉承的标志性符号和道具。有时也表示不关痛痒,避重就轻,袒护部下之意。比如,一个人嘴上喊 “严肃处理”,手里却举着痒痒挠。
世间之人,都喜欢听好话,听顺耳之言。正因为这一人性弱点的存在,马屁精才能大行其道。他们是训练有素的吹捧高手,仰承上意,摇尾乞怜。领导的一个眼神,一声咳嗽都能心领神会,每句话、每件事都能投其所好。初被拍时,你觉得肉麻,还能抵御;久而久之便欣然接受,无比受用;进而头脑膨胀,飘飘然忘乎所以,视为亲信,言听计从。马屁精则持宠而骄,指鹿为马,颠倒黑白,为所欲为。最终把你拍下马来,他却骑上马弃你而去。奉劝那些为官者、当权者要有自知之明,洁身自好,莫让马屁精们得逞。
最新评论
正序排列
楼层直达:
-
ywyw190发表于2008-11-23 08:35|
借古讽今画钟馗
● 尹 为
旧时民间过端午、除夕,有在门上悬挂钟馗像的习俗,用来驱鬼避邪。其实钟馗也是鬼。相传唐明皇染上了疟疾,“昼梦一大鬼,破帽、蓝袍、皂带、朝靴。捉小鬼啖之。自称终南进士钟馗,应举不第,触阶死。”唐明皇梦醒,“霍然而愈”,召画师吴道子画钟馗像,张帖于宫门。于是,这一风俗逐渐流传于民间。
后来有许多传世的钟馗画像,多出自历朝历代的名家之手:有仗剑捉鬼虎目圆睁的;也有嗜酒贪杯醉眼乜斜的……这幅《小鬼搔背图》是上海漫画家詹同老先生生前画的一幅漫画,借古讽今,针砭时弊。
漫画采用中国画传统的构图和布局:上有“百鬼斩尽此精独留”题款,下有“詹同漫画”篆刻印章。画中的钟馗赤裸脊背,坐在石礅之上,背后一小鬼,手持“痒痒挠”为其搔痒。被搔到痒处的钟馗眉开眼笑,好不舒坦,早把捉鬼之事抛到九霄云外。漫画家笔法老辣,形象生动有趣,造型极具特点,让人过目难忘。
自己搔背够不到痒处,于是借助痒痒挠。为别人搔背使用痒痒挠,就纯属多此一举。漫画中的痒痒挠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搔痒工具,而是讨好上司,溜须拍马,阿谀奉承的标志性符号和道具。有时也表示不关痛痒,避重就轻,袒护部下之意。比如,一个人嘴上喊 “严肃处理”,手里却举着痒痒挠。
世间之人,都喜欢听好话,听顺耳之言。正因为这一人性弱点的存在,马屁精才能大行其道。他们是训练有素的吹捧高手,仰承上意,摇尾乞怜。领导的一个眼神,一声咳嗽都能心领神会,每句话、每件事都能投其所好。初被拍时,你觉得肉麻,还能抵御;久而久之便欣然接受,无比受用;进而头脑膨胀,飘飘然忘乎所以,视为亲信,言听计从。马屁精则持宠而骄,指鹿为马,颠倒黑白,为所欲为。最终把你拍下马来,他却骑上马弃你而去。奉劝那些为官者、当权者要有自知之明,洁身自好,莫让马屁精们得逞。
举报 回复# 1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