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漫画”让我的语文教学锦上添花
“儿童漫画”让我的语文教学锦上添花
黑龙江省富裕县实验小学邓春红
《义务教育法》规定: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这种新的教学理念出发,教师们正在不断地探究新的教学方法,使自己的教学更有新异,更吸引学生。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因为“漫画”以有趣形象的图画,能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吸引孩子们去看、去观察,从而诱发学生的听、说、写的积极性,所以我们将“漫画”引入了语文教学之中,并做为班级的特色开展起来。这一“漫语”结合的教育方式,给我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多乐趣,也让学生从中受益非浅。
一、从“看漫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入手,使学生认识漫画。
我是一名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针对班级内出现的不团结、不守纪律、破坏环境等不文明的现象,只靠说服教育是不够的,我找来一些讽刺不良习惯,颂扬传统美德的儿童漫画作品贴在班内的墙报上请学生们欣赏,并结合班队会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我先从欣赏漫画入手,让学生想想自己的言行有没有和漫画内容相似之处,对号入座,想想自己有没有以大欺小、乱扔废纸、破坏公物等不良行为。换位想想自己身为学生应该怎样做?自己应在别人心目中树立什么样的形象?通过这些比较贴近学生心灵的漫画作品,给学生以心灵上的震憾,让他们明白什么是善、恶、美、丑。改变学生们的不良习气,让学生学会由此及彼,树立明辨是非,区分美丑,懂得善恶的思想,这是我引领学生认识漫画的开始。后来,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利用活动课和学生共同欣赏儿童漫画作品,让学生感受漫画作品的魅力,并刺激学生说;“这些漫画都出自和你们一样年龄同学之手,为什么人家会创作出这样有趣的作品呢?我们是否也该进行些尝试呢?”这时学生们就产生一种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创作激情,然后我就鼓励学生学习小作者多观察生活、发现素材的方法,这样学生就调动了学生创作漫画的热情。
二、再以“说漫画”为阶梯,为学生铺开漫画创作之路
“说漫画”就像语文教学中的口语交际课一样有趣。现代社会需要每个人都有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这种能力比能听、会说要求更高,是一种在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智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事的能力。口语交际不仅可以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结合口语交际课,我们选择了一些符合儿童心理的优秀漫画作品请学生欣赏,并引导学生来“说漫画”。
教学中,我先出示漫画作品,请学生们仔细观察,看明这幅漫画中画了什么?反映了什么现象?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从自己的角度理解作者的巧妙构思,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学中,学生们都能根据自己对漫画的理解说出漫画的主要内容,并阐述自己的看法。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选择了不同的“说漫画”过程:1、2年级要求学生看漫画,说出漫画的主要内容;3、4年级要求学生看漫画,说漫画,谈感受;5、6年级要求学生看漫画,说漫画,再结合自已的生活经历由表及里地阐述观点,说出自己的见解。“说漫画”的过程要求学生思维敏捷,语言有条理,评价正确。所以,这一过程发展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能力、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画漫画”增添了学生学习生活的乐趣。
由“看漫画”到“说漫画”学生们对漫画的认识以日趋成熟,所以都产生了想自己动手画漫画的决心。于是我就鼓励学生从身边的小事画起,家庭生活幽默、学校生活侧面都是创作题材。如:课间我和学生交谈时听车明远同学说到:“考试前只顾玩不想学习,考试时遇到不会题就着急后悔,考试后成绩差了就怕回家挨揍。”我就指导她用漫画的方法把这种心情表现出来,结果就创作出了漫画《三场大汗》即:考试前玩出一场“大汗”,考试时急出一场“大汗”,考试后吓出一场“大汗”;又如:我班的袁梦同学课间说出自己吃苹果时吃到了一只虫子吓了一大跳,忙喊“救命”!我逗她说:“这时虫子也在喊“救命”呢?它比你更害怕!你应该用漫画把它表现出来。”这样一幅《不约而同》的漫画作品诞生,这幅画还在2006年《儿童漫画》举办的全国少儿成语漫画大赛中获“银刺奖”。像这样我辅导学生创作的反映生活中不同侧面的漫画作品还很多,如《下课了,上课了》、《武松打虎》、《电视报》、《当代小哪吒》等都在漫画刊物上发表。总之,我经常鼓励学生:“只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生活本身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随着学生们创作的漫画不断增多,我就在班内开设漫画专栏,贴他们自己创作的作品,鼓舞学生们的创作热情,并定期组织学生作品向报刊投稿,现在已有不少学生作品在 《儿童漫画》、《中国少年报》 、 《小作家报》等报刊上发表。并有三名同学在全国少儿漫画大赛中获奖,当同学们拿着自己得到的稿费,看着自己创作的画见了报了,捧着自己的获奖证书,兴奋的心情无法言表。这又提高学生们创作漫画的热情,同时也增添了学生学习生活的无穷乐趣。
四、“写漫画”是“漫、语”结合的最高境界,是漫画走入语文课堂的完美结合。
“漫画”可激发学生们无穷的想象力、创造力,这也正是作文创作的源泉。作文创作中需要多角度的思维方式,思维的灵活性可利用漫画进行训练。
教学中,我选用些学生看懂的优秀漫画作品,让学生先观察、分析,用画面内容打动学生们的心弦,再用启发性的语言引导学生想像,待学生进入情境后,指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看法、阐明观点,写出文章来。
如:在《儿童漫画》2006年10期封面上发表的《好大的滑梯》这幅画。画面中一位老爷爷,为了让心爱的孙子能玩上滑梯,自己很难受地直挺在椅子上,让孙子快乐的从身上滑下去。在指导学生写作文时,我让学生先看明白画面内容,说出画面内容,再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试举生活中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的事例,体会亲人的爱,感悟现在的幸福生活。作文中很多同学不仅能写出父母对自己爱的事例,而且感悟颇深。如:唐兰同学在作文中写道:“以前总以为爸、妈给我做的一切事都是应该的,现在想想父母养育我们要付出多大的辛苦呀!我们应该懂得尊重父母,孝敬长辈。”
可见由一幅漫画引导学生的习作之路该有多广。这种看漫画写作文的方法也因漫画具有的夸张、诙谐的内容比文字更直接地引起孩子的兴趣,能唤起孩子内心深处的快乐,而升华了表达的欲望,所以,学生们写作文的兴趣更浓了,且乐此不疲,学生的作文水平也随之不断的提高。
总之,通过我的漫画教学活动,更好地使漫画与语文学科紧密的结合,为我校素质教育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它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最新评论
正序排列
楼层直达:
-
西江月发表于2009-09-21 19:47|
“儿童漫画”让我的语文教学锦上添花
黑龙江省富裕县实验小学邓春红
《义务教育法》规定: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这种新的教学理念出发,教师们正在不断地探究新的教学方法,使自己的教学更有新异,更吸引学生。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因为“漫画”以有趣形象的图画,能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吸引孩子们去看、去观察,从而诱发学生的听、说、写的积极性,所以我们将“漫画”引入了语文教学之中,并做为班级的特色开展起来。这一“漫语”结合的教育方式,给我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多乐趣,也让学生从中受益非浅。
一、从“看漫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入手,使学生认识漫画。
我是一名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针对班级内出现的不团结、不守纪律、破坏环境等不文明的现象,只靠说服教育是不够的,我找来一些讽刺不良习惯,颂扬传统美德的儿童漫画作品贴在班内的墙报上请学生们欣赏,并结合班队会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我先从欣赏漫画入手,让学生想想自己的言行有没有和漫画内容相似之处,对号入座,想想自己有没有以大欺小、乱扔废纸、破坏公物等不良行为。换位想想自己身为学生应该怎样做?自己应在别人心目中树立什么样的形象?通过这些比较贴近学生心灵的漫画作品,给学生以心灵上的震憾,让他们明白什么是善、恶、美、丑。改变学生们的不良习气,让学生学会由此及彼,树立明辨是非,区分美丑,懂得善恶的思想,这是我引领学生认识漫画的开始。后来,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利用活动课和学生共同欣赏儿童漫画作品,让学生感受漫画作品的魅力,并刺激学生说;“这些漫画都出自和你们一样年龄同学之手,为什么人家会创作出这样有趣的作品呢?我们是否也该进行些尝试呢?”这时学生们就产生一种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创作激情,然后我就鼓励学生学习小作者多观察生活、发现素材的方法,这样学生就调动了学生创作漫画的热情。
二、再以“说漫画”为阶梯,为学生铺开漫画创作之路
“说漫画”就像语文教学中的口语交际课一样有趣。现代社会需要每个人都有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这种能力比能听、会说要求更高,是一种在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智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事的能力。口语交际不仅可以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结合口语交际课,我们选择了一些符合儿童心理的优秀漫画作品请学生欣赏,并引导学生来“说漫画”。
教学中,我先出示漫画作品,请学生们仔细观察,看明这幅漫画中画了什么?反映了什么现象?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从自己的角度理解作者的巧妙构思,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学中,学生们都能根据自己对漫画的理解说出漫画的主要内容,并阐述自己的看法。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选择了不同的“说漫画”过程:1、2年级要求学生看漫画,说出漫画的主要内容;3、4年级要求学生看漫画,说漫画,谈感受;5、6年级要求学生看漫画,说漫画,再结合自已的生活经历由表及里地阐述观点,说出自己的见解。“说漫画”的过程要求学生思维敏捷,语言有条理,评价正确。所以,这一过程发展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能力、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画漫画”增添了学生学习生活的乐趣。
由“看漫画”到“说漫画”学生们对漫画的认识以日趋成熟,所以都产生了想自己动手画漫画的决心。于是我就鼓励学生从身边的小事画起,家庭生活幽默、学校生活侧面都是创作题材。如:课间我和学生交谈时听车明远同学说到:“考试前只顾玩不想学习,考试时遇到不会题就着急后悔,考试后成绩差了就怕回家挨揍。”我就指导她用漫画的方法把这种心情表现出来,结果就创作出了漫画《三场大汗》即:考试前玩出一场“大汗”,考试时急出一场“大汗”,考试后吓出一场“大汗”;又如:我班的袁梦同学课间说出自己吃苹果时吃到了一只虫子吓了一大跳,忙喊“救命”!我逗她说:“这时虫子也在喊“救命”呢?它比你更害怕!你应该用漫画把它表现出来。”这样一幅《不约而同》的漫画作品诞生,这幅画还在2006年《儿童漫画》举办的全国少儿成语漫画大赛中获“银刺奖”。像这样我辅导学生创作的反映生活中不同侧面的漫画作品还很多,如《下课了,上课了》、《武松打虎》、《电视报》、《当代小哪吒》等都在漫画刊物上发表。总之,我经常鼓励学生:“只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生活本身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随着学生们创作的漫画不断增多,我就在班内开设漫画专栏,贴他们自己创作的作品,鼓舞学生们的创作热情,并定期组织学生作品向报刊投稿,现在已有不少学生作品在 《儿童漫画》、《中国少年报》 、 《小作家报》等报刊上发表。并有三名同学在全国少儿漫画大赛中获奖,当同学们拿着自己得到的稿费,看着自己创作的画见了报了,捧着自己的获奖证书,兴奋的心情无法言表。这又提高学生们创作漫画的热情,同时也增添了学生学习生活的无穷乐趣。
四、“写漫画”是“漫、语”结合的最高境界,是漫画走入语文课堂的完美结合。
“漫画”可激发学生们无穷的想象力、创造力,这也正是作文创作的源泉。作文创作中需要多角度的思维方式,思维的灵活性可利用漫画进行训练。
教学中,我选用些学生看懂的优秀漫画作品,让学生先观察、分析,用画面内容打动学生们的心弦,再用启发性的语言引导学生想像,待学生进入情境后,指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看法、阐明观点,写出文章来。
如:在《儿童漫画》2006年10期封面上发表的《好大的滑梯》这幅画。画面中一位老爷爷,为了让心爱的孙子能玩上滑梯,自己很难受地直挺在椅子上,让孙子快乐的从身上滑下去。在指导学生写作文时,我让学生先看明白画面内容,说出画面内容,再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试举生活中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的事例,体会亲人的爱,感悟现在的幸福生活。作文中很多同学不仅能写出父母对自己爱的事例,而且感悟颇深。如:唐兰同学在作文中写道:“以前总以为爸、妈给我做的一切事都是应该的,现在想想父母养育我们要付出多大的辛苦呀!我们应该懂得尊重父母,孝敬长辈。”
可见由一幅漫画引导学生的习作之路该有多广。这种看漫画写作文的方法也因漫画具有的夸张、诙谐的内容比文字更直接地引起孩子的兴趣,能唤起孩子内心深处的快乐,而升华了表达的欲望,所以,学生们写作文的兴趣更浓了,且乐此不疲,学生的作文水平也随之不断的提高。
总之,通过我的漫画教学活动,更好地使漫画与语文学科紧密的结合,为我校素质教育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它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举报 回复# 1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