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奥运会(13亿人,56个民族)
伦敦奥运会开幕式观后感
开幕式精彩绝伦敦,中国队威武雄壮大。
最新评论
正序排列
楼层直达:
-
老油发表于2012-07-27 18:35|
伦敦奥运会开幕式观后感
开幕式精彩绝伦敦,中国队威武雄壮大。 本贴最后由 老油 于 2012-08-14 22:23 编辑过。举报 回复# 1楼
-
发现发表于2012-07-28 06:39|
迎宾鼓手们比较普通。
举报 回复# 2楼
-
发现发表于2012-07-28 07:01|
一口一个“大英代表团”“大英代表团”“大英代表团”……
为嘛没有“大清代表团”“大清代表团”???
忘乎所以过分了吧举报 回复# 3楼
-
发现发表于2012-07-28 08:33|
朝闻天下接连三条新闻都对伦敦不利:观众入不了场;出租车罢工;抗议赞助……英国,丢死个人了.
举报 回复# 4楼
-
小梁发表于2012-07-28 10:54|
今天不只是奥运会开幕的日子,对于中国人来说,今天其实还有着沉痛的记忆------
1976年7月28日,河北省唐山市发生里氏7.8级大地震,24万同胞罹难。举报 回复# 5楼
-
liyongqiu发表于2012-07-28 11:48|
今早打开电视:开幕式重播,我听到主持人解释“---英国全民健康服务---”时,我啊了一声。
打开微薄:看到网民们谈论奥运礼服“---中国代表团礼服纽扣镀24k金 霸气外露势不可挡---”我没啊一声。举报 回复# 6楼
-
放大镜发表于2012-07-28 11:56|
搞下水道不是我们的强项,搞穿衣戴帽、搞纽扣镀金是我们的强项。
举报 回复# 7楼
-
小梁发表于2012-07-28 13:01|
多少块奥运金牌不如一条畅通的下水道!
举报 回复# 8楼
-
金鱼发表于2012-07-28 14:04|
小梁(2012-07-28 13:01 ) # 8楼
多少块奥运金牌不如一条畅通的下水道!
*******************************
小梁兄和我的看法一样!要外表也要内在。体育强国不代表全民真的强健,在一个舒心的国度生活,身体差一点,金牌少一点,又怎样呢?!
举报 回复# 9楼
-
吴兴红发表于2012-07-28 14:16|
觉得英国人的开幕式很有特色,尤其是场地中那座山,草都还是新鲜的,很有现场感。
演员很多也不是专业的,表演很自然,不觉得紧张。
特别是憨豆先生的表演让人感觉到英国人的娱乐精神,中国会在这样的场所出现这样轻松的喜剧表演吗?
很赞很喜欢.
但是对于金牌,我觉得中国过于注重金牌数量,过于看重比赛结果了。全民健身,国民安康才是第一,这一点我和楼上几位朋友看法一样。举报 回复# 10楼
-
老油发表于2012-07-29 19:55|
对开幕式,我已经不感兴趣了,因为不用看也都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何况要我半夜观看,更何况我第二天要开长途。因此,我提早写了观后感。
金牌,与我无关也。再也不是什么大不了事儿;再也没有那种民族热血之冲动。仅仅是关注关注比赛结果,为同胞的拼搏同悲同喜。
既然同为中国人,看比赛肯定希望自己人能赢。没个立场看比赛很没劲,我们也没有拿裁判的工资嘛。而要我为人家高兴也找不到个理由。
我更看重的还是透过这种方式让国家尽快地融入世界进步的潮流。例如选个旗手,美国是民主评选的,这就值得我们学习了。
奥运是进步的事业,参加奥运真的能让国家进步,我始终坚信,事实也证明了。举报 回复# 11楼
-
zhangh发表于2012-07-29 21:19|
憨豆先生的表演,我喜欢!
在如此盛大隆重的开幕式上,竟然有如此诙谐幽默的表演,我更喜欢!
从此,对号称刻板严肃的英国人,有了新认识。举报 回复# 12楼
-
老油发表于2012-07-30 09:54|
作者: zhangh(2012-07-29 21:19 ) # 12楼
憨豆先生的表演,我喜欢!
在如此盛大隆重的开幕式上,竟然有如此诙谐幽默的表演,我更喜欢!
从此,对号称刻板严肃的英国人,有了新认识。
-----------------------------------
哈哈,楼上的发言,让我获得一项重大的独家发现:伦敦奥运会就是一次动漫嘉年华,可以概括地说,就一个“漫”字。
我是有事实依据的。谁能猜到我的依据是什么?举报 回复# 13楼
-
抑扬顿挫发表于2012-07-30 14:15|
在看憨豆表演时,解说者把憨豆没读成“憨(han)豆”,不知怎么回事,谁能解释一下。
举报 回复# 14楼
-
老油发表于2012-07-30 17:02|
我翻看了一下,他读“Bean豆先生”。
《憨豆先生》原名《Mr. Bean 》
“Bean豆”相当于粤语的“的士车”、“士的棍”……就是音加意的翻译。
憨,在粤语读起来差别很大,有点像“昂”。憨,在普通话里可算个褒义词,但在粤语却是一个很常用的贬义词,说一人很笨就用到,最常用的词就是“憨居”——
百度“憨居”
基本词义
词目:憨居 拼音:han ju 基本解释 一般指为人过于憨直,常被欺骗,思想笨拙的人。 词语应用范例:当一素不相识嘅某人走过嚟问你攞钱,呢个时候,你可以大声咁喝佢:你唔好咁“憨居”啦! 词句鼎盛使用区域:广东地区及港澳地区。
《憨豆先生》有可能是香港翻译的。因为普通话的憨,并没有粤语的憨那么准确。用普通话很可能就说“傻豆”,而在粤语,最佳的说法就是“憨豆”。
尤其诡异的是“憨豆”的读音很接近粤语的一个脏话词“憨勼”,意思接近“憨居”,但程度更甚,用来骂人的。用那个脏话词去形容憨豆先生就十分的精准。这种潜台词式的翻译,很符合某些香港文化人的习性。 本贴最后由 老油 于 2012-07-30 18:12 编辑过。举报 回复# 15楼
-
放大镜发表于2012-07-31 11:40|
我没看开幕式。据说憨豆在开幕式上放了一个屁,引起孔教授十分不爽。
举报 回复# 16楼
-
老油发表于2012-07-31 17:06|
伦敦奥运会就是一次动漫嘉年华,可以概括地说,就一个“漫”字。
举报 回复# 17楼
-
吴之如发表于2012-07-31 22:10|
[转贴]看不懂中国举重队,呼唤奥林匹克精神回归
7790 次点击
30 个回复
0 次转到微评 维扬卧龙 于 2012/7/30 22:13:27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看不懂中国举重队,呼唤奥林匹克精神回归
文/维扬卧龙
中国奥运举重队,一向人才济济,特别是在轻量级上,我们几乎都是垄断,这一得益于我国人口众多,选择的余地大;二是我国幅源辽阔,地域发展不平衡,有的大都市能比发达国家还现代化,有的地方上学吃饭都成问题。我国很多举重运动员都是家里特别穷,才选择练习举重这条出路的。
练习举重,对运动员来说,没有几个人是天生喜欢的,很多人走上这条路都是有着不利己的家庭原因,走上练习举重路,实际上就是透支身体健康,前途是很灰暗的,即使成为奥运冠军,退役之后也难靠金牌风光保下半生无忧。练习举重的孩子都是矮小粗壮,难和漂亮之类的词联系起来,并且由于很小就闭门练习举重,无有文化之长,退役之后工作都难找。
人的力气是有极限的,练习举重的运动员常年让杠铃压的骨缝间隙小,普通都长不高,并且由于一直在追求极限,要打破这个纪录那个纪录的,都会把自己练得一身伤病,老年后都会非常凄惨。举重为我国赢得多项荣誉,却比足球待遇有着云泥之别。从没有见过哪个举重运动员能拍千万广告,月薪百万的,可别的体育项目运动员却能。
即使如此艰难,中国举重队还是有重重迷雾,让人看得揪心。就比如这出征伦敦奥运会,男子56KG级举重,吴景彪夺得银牌,本让人高兴的一件事,他却在那儿鞠躬,失态向国家道歉,向所有人道歉。一个小小举动,就把我们国家对金牌病态的渴望,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我们给我们的运动员到底附加了多少思想负担,让他们承受了什么样的压力!
如果说吴景彪失冠摘银的鞠躬道歉,只是让人反思我们病态的金牌情结话,那么代表哈萨克斯坦拿到女子53KG金牌的祖尔菲亚和因抓举0成绩,打破举重梦之队此前参赛必有奖牌入账的17岁周俊的相关报道,则让我们对中国奥运举重队难以置信,这还是我们印象中的体育精神么?这还是不断突破极限、挑战自我的奥林匹克精神么?
祖尔菲亚是地道的湖南妹子,她代表哈萨克斯坦出战只是一场交易,这位小姑娘只是一枚别人掌握的棋子,她的命运都在别人掌握之中,虽然她即将回国做回自己的赵常宁,可以和亲朋相认,可以代表自己的国家省队出战,可这样拿到奖牌再多,又有何意义?这出战得到的金牌除了领导的脸面荣光外,会伤了多少真正喜欢体育喜欢举重的人心!
周俊小姑娘才17岁,却被莫名的安排到了奥运会B组举重比赛中,抓举的重量不是她能承受的最好成绩90KG,而是教练安排的95KG,这是什么战术?为了确保另一名举重运动员的金牌,却让她睡客厅,这又是什么战术?奥林匹克玩的是体育竞技,哪来这些见不得人的权术心计?这样一切以金牌为目的安排,还是真正意义上的奥林匹克精神?
周俊不是这个级别最为出色的选手,国内有世界纪录保持者李萍,却听说要平衡湖北湖南的利益,不让她出战,为了确保祖尔菲亚的金牌,不让奥运会选拔赛冠军纪静出征,派个国内前三都达不到的周俊出战,又故意安排她举不了的95KG,意料之中失败,还说小姑娘耻辱,这样的举重比赛还有什么意义?金牌就在领导的大手安排下,还要让这些女孩们去哭去笑,这还是干净无邪的奥林匹克精神?举报 回复# 18楼
-
zhangh发表于2012-08-01 08:56|
"伦敦奥运会就是一次动漫嘉年华,可以概括地说,就一个“漫”字。"
——老油此一发现,实乃火眼金睛啊!举报 回复# 19楼
-
吴之如发表于2012-08-01 08:57|
[转帖]奥运女举冠军否认生在中国:我心属哈萨克斯坦
7391 次点击
71 个回复
0 次转到微评 捷虎如风 于 2012/8/1 6:49:56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奥运女举冠军辽宁制造 抗议中文提问自称听不懂
http://news.sohu.com/upload/article/2012/images/bg_text_menu.gif);background-attachment:initial;background-origin:initial;background-clip:initial;color:#333333;font-family:宋体, simsun, sans-serif, Arial;line-height:14px;">
来源:搜狐体育 作者:天炮
视频-湖南女孩祖尔菲娅为哈萨克夺举重金牌
转发至:
高清:马内扎代表哈萨克夺冠 领奖台上落泪
(搜狐体育 特约记者天炮伦敦报道)当地时间7月31号晚上结束的伦敦奥运会女子举重63公斤级组决赛中,哈萨克斯坦选手迈娅-马内扎以总成绩245公斤打破了奥运会纪录并摘得冠军。与前几天夺得女子举重53公斤级冠军的祖尔菲娅一样,马内扎也是原籍中国的交流选手。两名同期外派交流的选手,都入籍并获得奥运会冠军。这样的情况,实属罕见。
对于大多数中国举重迷来说,迈娅-马内扎的名字并不陌生。当然,她还有一个不为人熟悉的中国名字,那就是姚丽。1985年,她出生在辽宁省阜新市,具有举重天分的她在初中就开始接触举重。现任中国国家队教练朱明武时任辽宁队教练,他看重了姚丽的潜质,将她选入省队。随后,朱明武转战湖南的时候,也把姚丽带到了湖南举重队。在那里,姚丽和队友赵常宁被公派援外至哈萨克斯坦,两人随即加入了哈萨克斯坦国籍。而赵常宁正是本届奥运会女子53公斤级举重金牌的获得者祖尔菲娅,姚丽的名字则改为迈娅-马内扎。
北京奥运会期间,具有夺金实力的马内扎胳膊受伤,与冠军失之交臂。2009年世界举重锦标赛开始前,她特意回到自己的母校阜新体校,请启蒙教练孙振起给开小灶。那届比赛,马内扎表现神勇,以141公斤的挺举成绩和246公斤的总成绩获得双料世界冠军。此后,她一发不可收拾,接连在世界级舞台上摘金夺银。在2年前的广州亚运会上,她为哈萨克斯坦队摘得了一枚举重金牌。在去年进行的世界举重锦标赛上,她夺下一金一银,是哈萨克斯坦举重队的当家明星。如今,27岁的马内扎在伦敦的EXCEL中心举重馆实现了个人职业生涯的大满贯。
出乎意料的是,比赛结束之后,在混合区面对曾经在亚运会采访过在自己的记者,马内扎选择了视而不见。对于自己的母语中文,她更是装作根本听不懂。新闻发布会上,一些曾在广州亚运会采访过她的中国记者试图向她用中文提问,马内扎则向现场主持人抗议。结果是抗议有效,所有记者只得用英语或者俄语提问。马内扎坚持称,她的举重生涯与中国毫无关联。
“我告诉过你们,我出生在吉尔吉斯斯坦。我没有在中国进行过举重训练,”马内扎的回答让许多了解她履历的外国记者非常费解。然而,和对付中国记者一样,马内扎的答复还是寥寥数语,“我只是随家人在中国短暂生活过10年,我的心代表的是哈萨克斯坦。”会后,路透社和法新社记者纷纷表示,这是他们此生见过最奇怪的事情。
(来源:搜狐体育)举报 回复# 20楼
-
吴之如发表于2012-08-02 04:53|
[转贴]关于哈萨克斯坦两位奥运举重冠军真正背景披露
9702 次点击
185 个回复
0 次转到微评 Abraham39 于 2012-8-1 23:50:32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关于她俩的情况,我想对清楚一些,2年前有幸曾在阿拉木图见过这2位举重巨星,所以,现在不妨对各位谈谈,以正视听。
1:关于他们是怎么离开的。
这两个人本来是湖南举重队的成员,因一些不能明说的原因,长期受到排挤、压制和埋没,没有几乎参加任何大赛,但是在07年,经人(哈方人员)有针对性地推荐和介绍,接触了当时去湖南参加交流比赛的哈萨克斯坦举重队教练Aleksander.Tsoi。她们根本就不是养狼计划(这个计划是09年蔡振华提出的)的一部分,她们是在07年夏季就离开了中国,并且在当年年底就加入了哈萨克斯坦国籍,成为了哈国正式国民,那会儿湖南体育局还庆幸举重队甩掉了2个包袱。也没管哈方要过一分钱。事实上,目前主要媒体说她们是“交流”或者是“派遣”,这都是扯淡,如果是这两种性质的,那么根本就无权加入对方国籍,更无法代表对方国家参加重要赛事。只能是在后台帮助派遣国教练训练本国国籍的选手。
2:关于她们是否还会回来。
根据我了解得情况,除非湖南举重队明年全运会之前,花重金租她们回中国当“外援”,此外,这两个人还得自己愿意,否则她们根本就不可能再回来。5年前,当她们离开中国的时候,几乎是被赶走的,那会儿湖南体育局私下还有领导说,哈萨克斯坦就是冤大头,费那么大力气从中国拿走两个废物。结果人家两个回族姑娘从09年到现在,给哈萨克斯坦拿了很多举重冠军,已经成为了哈萨克斯坦的国民英雄,并且被纳扎尔巴耶夫总统授勋过,而且他们在阿拉木图州还有哈萨克斯坦政府分配给她们的高级公寓,就冲这些,还可能回来么?而且这五年来,哈萨克斯坦体育部在她们身上的投入比她们在中国时,中国有关部门给她们的投入要大得多。至于今天早晨中央广播台报道说她们的国籍今年年底“到期”,我刚才问了我的哈萨克斯坦朋友,人家说:她们又不是绿卡,正式国籍还有“到期”的?
3:关于她们的身份。
首先,我可以告诉各位,她们都是中国的回族女孩,这也是为何她们07年去哈国不久,就能申请下来哈国的正式国籍(回族是哈萨克斯坦所承认的本国少数民族之一)。如果她们是汉族人,那么无论怎么优秀,最多就是终身绿卡,我在哈萨克斯坦的时候,接触过一个62年塔伊事件时从新疆跑到那边去的一位老北大毕业的汉族老人,他到那边都50年了,妻子是俄罗斯人。他在50年的时间里,为曾经的哈萨克斯坦加盟共和国和现在的哈萨克斯坦做出了很多贡献,苏联还在的时候,那个老先生脑子有点轴,死活不入苏联国籍,到了哈萨克斯坦独立,独立的头些年,哈萨克斯坦的经济不如现在这样好,他为了减轻家里的生活压力,开始考虑加入哈萨克斯坦国籍,但是由于他是汉族身份,所以始终无法加入哈萨克斯坦国籍(因为汉族人在哈萨克斯坦最多就是侨民身份,而不能称为正式的国民),现在,他的孩子长大了,都去了俄罗斯定居,所以他也只能保持终身绿卡。但是跟他同期过去的回族人,有一个算一个,早就成了人家的正式国民。而这两个女孩,她们5年前去哈国的时候,还都是默默无闻的无名小辈,当时哈萨克斯坦政府的那些官员,谁也无法预见到她们以后会为哈萨克斯坦带来如此多的荣誉,因此,当时她们能入国籍,主要还是因为她们原来就是回族的身份,至于技能,在那时候就是次要的了。而且,哈萨克斯坦对民族身份的问题不像中国这样随便,人家对此是十分严肃和认真的,尤其是对于外国来的移民。如果她俩是汉族人,那么不用到09年,就被送回中国了,或者最多就是拿个绿卡,长期协助教练训练别的队员,更别提为哈萨克斯坦参加相关国际大赛了。而且我不妨再多说一句,正因为她们的回族身份,才引起了最初推荐她们的人的注意。
4:关于她们的出生地被修改的问题。
简单地说,这是哈萨克斯坦政府为了保护她们和相关家人,做出的一个善意的谎言,完全没什么好追究的。关于为何会这么做,我只能说,她们俩离开的性质比当年的小山智丽严重的多,稍有不慎就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麻烦,从而影响她们的正常训练及比赛。
在此,对中国有关媒体不负责任的宣传和报道表示最强烈的鄙视!!看到人家两个小姑娘为哈萨克斯坦拿了冠军,就难受得如坐针毡,并开始胡说八道,前言不搭后语,他们的酸臭味太令人恶心了!!!
回帖人:王二咬咬 影响力指数:0 | | 发短消息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 2012-8-2 4:27:51 跟帖回复: 第 184 楼.
北京时间7月29日晚,在伦敦奥运会女子举重53公斤级的A组决赛中,哈萨克斯坦选手祖尔菲亚以总成绩226公斤(抓举95公斤、挺举131公斤)的成绩一举打破该项目的世界记录并夺得冠军,为哈萨克斯坦代表团夺得本届奥运会第二枚金牌。
各方查证显示,这次伦敦奥运会夺冠的女子举重53公斤级、哈萨克斯坦队的祖尔菲亚原本是湖南人,本名赵常玲,2008年才通过交流计划去了哈萨克斯坦,但在国际举联的资料里,祖尔菲亚却是东干族,从小生活在哈萨克斯坦。
被交流到哈萨克斯坦的世界冠军
“赵常玲的确是我们湖南人,在我们省队训练,当时她年纪蛮小的。”湖南省举重队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队员向本报记者证实,但他表示,赵常玲没进国家队,就去了哈萨克斯坦。但具体怎么出去的,他并不是很清楚。
本次中国举重队领队庞高兴也证实,赵常玲来自湖南,但他表示,赵常玲是通过湖南省体育交流计划去了哈萨克斯坦的,因为没进国家队,所以并不是很了解。
而另一位当年和赵常玲一样被“交流”去哈萨克斯坦的原中国女子举重运动员马内扎,也一同浮出水面。
本次没有参加奥运会的哈萨克斯坦举重名将马内扎,早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被媒体证实为辽宁阜新人,本名姚丽。根据当年媒体查证到的信息,姚丽家住阜蒙县务欢池镇大营子村。从小具备体育天赋,酷爱中长跑和短跑。在2000年阜蒙县中学生运动会上,姚丽参加4×400米接力,被到赛场选才的市体校举重教练孙振起发现,一年后进入辽宁省队。2006年,马内扎随辽宁举重队教练朱明武“出逃”到湖南省,2008年初通过中国体育总局的援外计划出国。
中国女孩赵常玲
举重疑云
据新华社报道,湖南省体育局官员周均甫曾在中国队出发伦敦前告诉新华社记者,祖尔菲亚,也就是赵常玲,是湖南省体育局在2008年向哈萨克斯坦输出的运动员。
周均甫回忆说,2007年3月,哈萨克斯坦举重队来长沙转训,他们提出希望赵常玲和邓建英两位运动员到哈萨克斯坦生活,代表哈队比赛。湖南省体育局按照要求向中国举重协会报告,但是得到批复是不同意当时已经小有成绩的邓建英出国。于是在2008年初,赵常玲和另一位女子举重运动员姚丽被交流到哈萨克斯坦。
周均甫说:“中国举重协会把此事也上报给国家体育总局了,赵常玲可以代表哈萨克斯坦参加所有国际比赛。”
根据本报记者查询的公开记录,马内扎交换到哈萨克斯坦当年,就代表哈萨克斯坦队参加了北京奥运会,但很快,她就宣布因伤退赛。
如今看来,她当时的退赛更多可能是因为国籍争议。
根据《奥林匹克宪章》规定,在奥林匹克运动会、洲的或地区的运动会或在获得有关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承认的世界锦标赛或地区锦标赛中已代表过一个国家并已改变自己国籍或者取得新国籍的运动员,必须在改变国籍或取得新国籍3年后方可代表新的国家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除非在取得有关国家奥委会和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同意以及得到国际奥委会执行委员会批准后,这一期限可以缩短甚至取消。
而祖尔菲亚从2009年也开始代表哈萨克斯坦参赛,并夺得了2011年世界举重锦标赛冠军,和本次的伦敦奥运会冠军。
若隐若现的“养狼计划”
在国际举联的运动员资料上,祖尔菲亚被登记为东干人,属于被称为东干族的一个少数民族。而东干族属于清朝同治年间的动乱年代出走的少数民族。而马内扎出生于吉尔吉斯斯坦,但在2007年迁到哈萨克斯坦前在北京居住过很长时间。
祖尔菲亚和马内扎在公开场合,都从没有说过自己是中国人。她们每次出场也颇为神秘,基本上新闻发布会一结束,就会被哈萨克斯坦代表团的保镖保护起来,而其举重队总教练也无影可寻。这让很多媒体都大呼“哈萨克斯坦举重队是最神秘的队伍”。
“举重一直是我国的优势项目,输出运动员并不是奇怪的事情。”重庆市体育局一位官员7月30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在前三届奥运会中,中国举重队获得了11枚金牌,1枚银牌,但另一个数字是,每届奥运会,中国举重队只能派出四名选手,也就是说,在12名选手中我们获得了11金1银的成绩。
这位官员说,中国有些项目在奥运会上拿牌太多,优势太强没有竞争对手反而不利;另一方面,这也算解决二三流运动员的出路问题,比如大家熟知的中国乒乓球海外兵团,很多都是通过援外计划被输送出去的。
一种思路近年已被中国体育界所接受。在中国传统优势项目中,中方优势太强长期包揽金牌,久而久之,会降低这些项目在世界范围内的观赏性和受关注度。
同时,中国在这些优势项目上人才过剩,向外国输出队员、教练,可以提高整个亚洲,乃至整个世界的水平,“独乐,不如众乐。那是一种胸襟。”一位体育评论人士就“海外兵团”问题评价说。
上述重庆市体育局官员解释说,要输出运动员,按照规定,各省体育局必须报备举重协会,并得到国家体育局的同意。
“如果两方沟通好的话,国籍并不是问题。这跟我国运动员户籍从这个省转到那个省没什么两样。”他认为,赵常玲、马内扎她们当年被交流出国,按理应该是经过了国家体育总局同意和备案的。
何时回家?“我不知道。”
但这位官员对她们连经历都改变表示了疑惑,“我们的确有‘养狼计划’一说,毕竟如果中国队在某些项目一直保持领先,并不是好事情。”这位官员说,但即使通过养狼计划交流出去的运动员,也很少有更改经历的事情。他表示,哈萨克斯坦举重队并非只有她们两个是更改国籍的例子,在广州亚运会时拿到女子75公斤举重冠军的波多别多娃就曾经是代表俄罗斯队,但她从没讳言过这一经历。
这位官员个人推测,更改经历有可能是为了规避《奥林匹克宪章》上述“必须在改变国籍或取得新国籍3年后方可代表新的国家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规定以参加奥运会,“当然,也有可能是为了方便未来回中国参加比赛。”
7月30日,本报记者就此疑问致电湖南省体育总局,但对方拒绝接受采访。而中国举重队领队庞高兴则表示,因为这个祖尔菲亚没有进入过国家队,所以他们也并不了解详情。
但他表示,祖尔菲亚和马内扎如今都是哈萨克斯坦国籍。夺金后的祖尔菲亚唱着哈萨克斯坦国歌泪流满面,同时,这个姑娘还接到了总统的祝贺电话。新华社记者曾经在赛后问她是否还会回到中国,她的答复是:“我不知道。”.
[转帖]赵常玲儿时照片曝光 母亲证身世:她汉族人(图)
554 次点击
3 个回复
0 次转到微评 行动行动 于 2012/8/2 5:53:33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2012年08月02日04:59 来源:新京报
保存到相册
9岁的赵常玲。
保存到相册
14岁的赵常玲。
保存到相册
赵常玲的父母。新京报记者 周亦楣 摄
赵常玲夺冠后激动落泪。新华社发
人物简介
赵常玲(祖尔菲亚),1993年7月出生于湖南永州道县。9岁入选永州体校,开始练举重;14岁远赴哈萨克斯坦,易名祖尔菲亚;17岁在广州亚运会上获银牌。北京时间2012年7月29日,19岁的赵常玲获得伦敦奥运会女子53公斤级举重金牌,同时以135公斤打破挺举世界纪录。
7月30日,永州道县人李晨发现女子举重冠军、哈萨克斯坦选手祖尔菲亚特别眼熟,酷似小学同学赵常玲。
李晨在道县濂溪学校读小学时,赵常玲坐在他前排。2003年,赵常玲退学去永州体校练举重。这些年,赵常玲的模样没有大变化。
李晨看见报道说,哈萨克斯坦记者称:祖尔菲亚不是中国人,而是东干人。东干人早在清代北迁至哈萨克斯坦,但保留了中文传统,所以祖尔菲亚会说中文。
“开什么玩笑?”李晨说,“你看她接受采访的视频,她说‘发挥’那俩字,发音就是我们道县话。”
7月31日,赵常玲的母亲彭祝銮向新京报记者证实,祖尔菲亚就是赵常玲。“什么东干人?她是我怀胎十月生下来的汉族人。”
她从不唤女儿祖尔菲亚,只叫她赵常玲。
清冷夺冠夜
赵常玲夺冠后,家乡道县并没有庆祝活动
两座相距不过50公里的湖南小县城,一天之隔,以迥然相异的方式对待本县出的奥运冠军。
7月29日深夜,祖籍永州道县的赵常玲拿了奥运金牌,这个山区小县城和以往一样,宁静异常。
直到7月31日,赵常玲夺冠后的第3天,赵家所在的西洲街道,很多人都不知道出了个奥运冠军。和赵家同一个小区的居民只隐约知道赵家有个练举重的姑娘。
赵家没有张灯结彩,没有放鞭炮,没有记者排队采访,也没有领导来送奖金。家里陈设与赵常玲拿金牌前几乎没改变。只有当地媒体请赵常玲父母讲了讲女儿小时候的故事。
就在50公里外的邻县江永县,7月29日凌晨,王明娟取得48公斤级举重冠军后,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响彻县城。
观看比赛时,王家大院里支起简易舞台,当地电视台赞助了一台52寸液晶电视。比赛结束后,县领导立刻送去准备好的贺电。
尽管外界没有更多的关注,但赵常玲的父母赵贵生和彭祝銮仍喜悦异常。8月1日早上,永州电视台的新闻重播了对赵家的采访,赵贵生又仔仔细细看完这段三分钟的采访。
没看到的比赛
赵常玲比赛没有直播,父母在网上搜到她夺冠的消息
两个月前,赵常玲在电话里告诉父母自己将去参加奥运会。彭祝銮听得出,电话那头女儿声音的急促。
彭祝銮对女儿说,拿不到第一,拿前三名就很好。
7月29日晚上,赵贵生搜索了全部的电视频道,都没有直播赵常玲的那场比赛。他只能上网查实时比分,“心都到嗓子眼,手抖得厉害,还要不停地点鼠标,不断刷新。”
彭祝銮不敢看结果。自从女儿练了举重,彭祝銮就不敢看女子举重比赛。没有女儿参加的也不敢看。她说:“看着那么小的女娃娃举重,我就想到常玲练举重吃的那些苦。”
一直等到凌晨,赵贵生才查到赵常玲拿了冠军。夫妻俩都落下泪来。
第二天一早,赵常玲兴奋地与父母网络视频:“你们看到我拿冠军,高兴吗?”
听到妈妈说,那场比赛没直播,他们没看到比赛。赵常玲噘起了嘴。她告诉妈妈,比赛还是挺紧张的,第一把抓举,她杠铃脱手了。不过,“比着比着就顺了。”
赵常玲还调皮地调侃妈妈:“你怀我的时候吃什么了?我怎么有那么大力气?”
“假小子”大力士
赵常玲六七岁时就能挪动遮阳伞的石桩
彭祝銮说,女儿从小就闲不住,走路不好好走,上楼梯都是一步两跨地蹦台阶。
李晨记得,小学放学和课间赵常玲总爱和男孩子玩,就趴在地上,打弹珠,拍画片,力气很大,又稳又准,总会赢过男孩们。
因为赵家卖蛋糕,她又爱吃蛋糕,同学们都叫她外号“小蛋糕”。
那时,赵常玲胖乎乎的,一下课就去买几毛钱的零食吃,李晨还笑话她太能吃了,总吃不饱。
堂哥赵军说,小时候,赵常玲剪短发,不穿裙子。和堂兄弟们玩掰手腕,一块钱一局。她输了立刻给别人家钱,赢了,堂兄弟们若不给,她硬要把赢的钱抢回来。
“十足的假小子”。邻居王顺太说。
有一次,六七岁的赵常玲在家门口玩,突然蹲下来,挪动了大遮阳伞的石桩。王顺太记得,大家都开玩笑说:你那么有力气,将来练体重好了。没想到,这句玩笑话竟然成真。
2003年,湖南永州体校来道县选拔体育苗子时,9岁多的赵常玲被莫慧玉教练选中进了永州体校。
远赴哈萨克斯坦
进入湖南省队后成绩平平,赵常玲交流至哈萨克斯坦,更名祖尔菲亚
赵常玲进入体校后,彭祝銮每个月都去永州看她。
有一次,赵常玲偷偷把妈妈叫到一边,伸出小手,两只手掌上都是水泡。彭祝銮抱着女儿痛哭一场。
那时,赵家的家境不算好。赵贵生是名下岗工人,打点零工;彭祝銮在县城卖蛋糕。他们商量还是让女儿再坚持一下,或许举重可以给孩子带来更宽裕的生活和更光明的未来。
苦练换来成绩的提高,赵常玲顺利入选湖南省队,师承著名教练贺益成、周继红。
但初到省队,赵常玲成绩并不突出。命运改变是在2007年。据媒体报道,湖南省体育局官员周均甫曾表示,2007年3月,哈萨克斯坦举重队来长沙转训,他们提出希望赵常玲和邓建英两位运动员代表哈队比赛。
湖南省体育局按照要求向中国举重协会报告,批复是不同意当时已小有成绩的邓建英出国。2008年初,赵常玲和另一位女子举重运动员姚丽被交流到哈萨克斯坦,并入哈籍。
赵贵生心疼14岁的女儿,担心她语言不通,生活不便。但赵常玲说,她愿意去。
女儿在哈萨克斯坦的五年,赵贵生夫妇没去看过她一次。他们不知道怎么去,也没有钱去。
赵贵生说,女儿报喜不报忧。这五年,他并不了解女儿到底吃了多少苦,“无法想象的艰难”。
7月29日,站在领奖台上,祖尔菲亚手抚胸口高唱哈萨克斯坦国歌,并且流下了泪水。走下领奖台,她激动地用中文说:“我想到了过去训练中遇到的挫折和艰辛,所以哭了。”
盼女归
夺冠后,网络上对赵常玲国籍的议论令她压力很大,父母盼她早日回国
夺冠后,赵常玲一直关注网络舆论。看到网上对她国籍的质疑和讨论,她告诉妈妈:自己压力很大,不知该怎么办。
彭祝銮宽慰她说:没事,大家讨论你,说明你出名了。可是,彭祝銮自己也没底气,她红着眼睛说,“我女儿那么小,我怕她受不了。”
有媒体称,易名祖尔菲亚的赵常玲与哈萨克斯坦的协议有5年。根据协议,这届奥运会是她最后一次代表哈萨克斯坦参加国际赛事。在奥运会之后,不出意外的话,赵常玲将回到中国,参加一系列国内比赛。
对于这种说法,彭祝銮也不确定。她问记者:你们消息多,常玲什么时候回国?
赵贵生说,他希望女儿能早点回国,代表中国队参加比赛。
在湖南省队训练时,赵常玲经常搂着一个举重小象的毛绒玩具睡觉。赵常玲出国后,彭祝銮每晚都要抱着小象才能入睡。
关于回国后的发展,彭祝銮想得不多。她只希望女儿能早点回来,“回来就好”,这样她不用再搂着那只小象,而是搂着健壮的女儿入睡。
新京报记者 周亦楣 湖南永州报道 本贴最后由 吴之如 于 2012-08-02 06:21 编辑过。举报 回复# 21楼
-
小梁发表于2012-08-02 10:14|
这两天女羽、女乒发生的事情让人深思!
平时所说的为国家、为人民争光其实就是个幌子, 骨子里就是不择手段为金牌、为名利!
拿了金牌就说为国家、为人民争了光,被罚了为啥不说给国家、给人民抹了黑? 金牌之争把中国体育战略的最后一块遮羞布扯下了!
丁宁受罚,李晓霞本来可以上前安慰一下! 冠亚军都是中国人,俩人相拥一下,共同举起国旗!多荣光!
可是赛场上的确是丑陋的一幕,一个为拿金牌对着同胞狂嚎,一个为失金牌恶意对抗裁判,赛后双方连手也不握, 这样的包揽不知意义何在? 比賽不是你一個运动员的比賽,你代表的是你的國家,十三億中國人與你榮辱與共。
女羽、女乒的丑陋表现, 同时也反映出中国体育和教练的丑陋! 本贴最后由 小梁 于 2012-08-02 10:19 编辑过。举报 回复# 22楼
-
老油发表于2012-08-03 16:59|
中国人以为法国人很浪漫;法国人说:错,我们很严谨。中国人认为英国人很古板;英国人说:错,我们很诙谐。中国人都知道日本人和德国人都很理性,事实一再证明:他们真的很理性。
这次奥运会,我看到日本人以规则抗争而两次获利(一次柔道一次体操);看到同一组德国人(自行车)因为对手违反规则而两次获利;看到中国人两次违犯规则与道德而被罚(羽毛和自行车),还很不服气,很不以为然,认为是可罚可不罚的。
什么金牌,什么鸡的屁,都是浮云。一个民族最可贵的是精神。 本贴最后由 老油 于 2012-08-03 19:02 编辑过。举报 回复# 23楼
-
cy9931发表于2012-08-05 17:44|
伦敦奥运会标志既像数字"2012",也像"漫"字,还似"冷"字.
这就告诉漫画人:2012年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漫画行业都将越来越冷清,希望大家抓紧时间另谋出路! 哈哈!
举报 回复# 24楼
-
老油发表于2012-08-06 00:20|
生活就是这样,总有起有落。
看伦敦奥运,真觉得很有意思。科技的进步,让坐在家里的人可以看到更多的精彩。
看网友的评论,也觉得国民在进步,不再傻乎乎地满腔热血。
以更随和的心态看比赛,从中领略运动之美,从中体会人生的跌宕与哲理……
今天看到美国国旗在网球场升到最高处时被风吹掉,就觉得很哲理漫画。
如果这事发生在中国,那该引发多少内外紧张?在英国,也许就是一阵风。
人也好,国家也好,民族也好,见的世面多了,经历多了,自然就会随和。这也是一种优雅品格。
俄罗斯的金牌目前还在朝鲜之后,看来这金牌还真地说明不了什么。
至于漫画界,我觉得还是很有戏的。
把自己的日子过好,才是硬道理。 本贴最后由 老油 于 2012-08-06 10:19 编辑过。举报 回复# 25楼
-
老油发表于2012-08-07 23:40|
四年前我说的话
作者: 老油(2008-09-01 23:14 ) # 7楼
……刘翔在巅峰的时候,据说他是从来就没伤过,这反而是个奇迹。这也就是他能有极佳表现的前提。但既然之后伤了,基本上也就宣告巅峰期已过。就像一辆事故车,你想再回到原装时的状态几乎是不可能的。……
在刘翔潇洒地往后退的时候,我却幻想出另一个画面:刘翔很难看地跑(甚至是走)向终点,这时,全场观众唱起国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前进进……
作者: 老油(2008-09-02 15:56 ) # 10楼
……至于刘翔,他所从事的是一种极限运动,按中国人的素质,他不可能有第二次巅峰。跟朱建华一样,他已是一段历史的伟人,相信难有后来的国人能超越他。他的付出,早就得到丰厚的回报;替他悲伤的人才是真正可悲的人。 本贴最后由 老油 于 2012-08-08 00:00 编辑过。举报 回复# 26楼
-
老油发表于2012-08-08 00:06|
也太诡异了,一个小组,竟然先后四个人自己摔倒。载入史册吧!
举报 回复# 27楼
-
放大镜发表于2012-08-08 10:40|
我一次都没看伦敦奥运,按部就班过自己的日子,是有道理的。
举报 回复# 28楼
-
老油发表于2012-08-10 00:29|
摘自网络——
可这次奥运会,眼前发生的一幕居然和四年前那样的类似:鬼使神差地挂上了“1356”的号码布,再次倒在了预赛,再次让解说员杨健悲痛的地方,又一次是右脚踝……
两次都是“1356”作怪,这难道是巧合?最能为广大网友接受的说法是:“1356,13亿人,56个民族,这种压力压垮了他。”
------------------------------------------
哈哈,充满政治色彩的迷信!
这1356,在粤语来说,就是一生唔捞(一辈子不赚)。举报 回复# 29楼
-
老油发表于2012-08-12 14:19|
没成绩就骂他浪费国家财产,有成绩就骂他人品,骂他长相,骂他言谈举止、生活作风……骂他活在这个体制得了好处。
他们是千千万万牛马不如的苦命人中一小撮幸运儿。他们的春风得意,正是千千万万人的生存动力与梦想。各行各业中的一个行业而已;既然有了成就,就对得起纳税人。
别指望他们还能给我们带来什么福利,更别指望他们真能振兴中华。一群出卖苦力、透支生命的人,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关注点,让大家消遣解闷、嬉笑怒骂、发泄个人的不满……这就是他们在我们的社会存在的价值和理由。理解了!
至于举国体制,其好处很多人是意识不到的。因为大家都盯着顶尖的那些,下面一大片的作用往往被忽略了。
我就曾是下面那一大片的分子之一。即使是曾经很短时间在里头混了一下,也充分意识到其作用。像我们这些人,不仅一辈子受益,也会一辈子影响周边的人。这笔帐就没人算过。
请大家不要把举国体制和全民健身对立起来。举报 回复# 30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