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版块

抗日战争漫画论文系列之:

置顶 精华 发表在 漫话漫画

7

4108

抗日战争时期:      
      
晋察冀敌后“漫画战”      
           (1937——1945)

              郑 化 改

    引言:75年前的1937年7月7日,以 “卢沟桥事变”为标志,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众所周知,在此次战争中,中国敌后抗日军民发明了“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破袭战”等战法,给日寇以沉重打击。但还有一种作战方式,因以往史料缺乏而鲜为人知,这就是“漫画战”。
    最新史料表明,“漫画战”也是中国军民在这场伟大战争中所使用的新型战法,它对于揭露敌人阴谋、瓦解敌军、鼓舞人民的斗志,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北京军区的前身,晋察冀军区成立伊始,就把一批美术骨干聚集到一起,在华北敌后和敌占区,与日伪军展开“漫画战”,在中国漫画史,乃至世界漫画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国土分为沦陷区、国统区和敌后抗日根据地。敌后抗日根据地主要分华北、华中、华南三大区域。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中的一部分。
    “晋”是山西省的简称;“察”是民国时期察哈尔省的简称(该省地处现在的内蒙古自治区南部和河北省北部,省会为张家口市);“冀”是河北省的简称。
   “晋察冀”三省的交界处被称为“晋察冀边区”,这里山高林密、沟壑纵横,易守难攻。抗战全面爆发后,新组建的八路军115师一部,遵照中共中央关于“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指示,从陕北出发,东渡黄河,落脚该地,成立了以聂荣臻为司令员兼政委的晋察冀军区,并组建起晋察冀边区政府,创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敌后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在侵华日军华北派遣军的背后插上了一把利刃。
    晋察冀军区里有一批军旅漫画作者,他们以根据地为依托,以漫画为武器,转战太行,与日伪军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战斗。

     一、钻进牛魔王肚子里的“双枪漫画兵”   

  我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中,有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子里折腾,并借到牛魔王宝扇的故事。而奉命挺进华北敌后的八路军,犹如钻进侵华日军这个“牛魔王”肚子里的孙悟空,他要去拼命折腾,置其于死地。
   中国共产党的军队十分重视文化这个软实力,大敌当前更是如此。
   抗战期间,中共中央多次直接对抗战宣传和瓦解敌军工作作出指示和部署。
晋察冀军区成立伊始,军区政治部就创办了《抗敌报》,随后又组建抗敌剧社。报纸编辑部配备有美术编辑;剧社编制配备美术工作队。这样,军中的美术骨干们便聚拢起来。他们当中的漫画作者有:徐灵、孙逊、曹振峰、秦兆阳、古塞、李劫夫、尤飞鸿、辛 莽、刘韵波、陈 亢、梁 津、王 宇等。
   当时中国多数农民属于文盲、半文盲状态。因漫画具有一目了然的特点,且能运用比喻、夸张、寓意的手段来表述情感,所以备受大众喜爱。加之漫画绘制工具简单,便成为战时美术家们创作的首选画种,包括晋察冀军区的美术家在内,很多画其他画种的美术家大都被战火硝烟“熏烤”成了出色的漫画家。
   这些穿军装的漫画作者,一边行军作战,一边挥笔作画。墙壁、山石,是他们天然的画板;矿物质、红胶土是上天赐给他们的最好颜料。所到之处,笔墨挥洒,被人们誉为一手拿枪、一手拿笔的 “双枪漫画兵”。

    二、墙壁:敌我反复争夺“漫画发表权”


   只要有村庄,就不缺墙壁。对于这些漫画兵来说,墙壁就是“大画板”。
   晋察冀军区的漫画战士们身背绘画工具,手提颜料桶,随部队边走边画。凡见到墙壁上有日伪反动标语,他们就用白灰涂掉后,再画上抗日漫画。所画漫画的画幅很大,一幅画就占一面墙。画中的人物比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大上两三倍,其动态颇猛,气势非凡。
   当时根据地的物资十分匮乏,绘制壁画的颜料大多是用白灰、黑锅灰、槐树籽、染布用的染料和红胶土。画在墙壁上的画一般都由灰白黑三色组成,有条件则配以其他颜色。比如白色字勾红边;红色字勾黑边,使其色彩对比强烈而厚重。
   据一位老同志的回忆录中记载:“美术工作者每到一地,便立即在群众的围拢中开始工作。群众纷纷争着搬凳子、扶梯子、送开水,有的还送来干粮,有的群众还提出好的修改意见。” 
   墙壁上不断出现的巨幅漫画,既揭露日军的阴谋,又表明八路军在这一区域的存在。
   被漫画搞得很烦恼的日伪军,每到一个村庄就将八路军的漫画涂掉,再画上宣传所谓“大东亚圣战”、“建设王道乐土”等内容的漫画。可是,当敌人离开村庄后,漫画战士们就用白灰将敌人的漫画涂掉,画上抗日漫画。就这样,他们与敌人周旋中,在墙壁上涂涂、画画,周而复始,演绎着“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漫画战”。
   墙壁,这个大画板,敌我双方都在反复争夺其“漫画发表权”。

     三、报刊:让抗日漫画插上“翅膀”  

   漫画上了报纸就如同长了翅膀,可以灵活飞到各地。
晋察冀军区政治部继1937年12月11日创刊《抗敌报》后,又相继创刊了《晋察冀画报》、《抗敌三日刊》、《子弟兵》、《抗敌画报》、《战线画报》、《铁血画报》等,这些报刊都大量刊登漫画。
    发表漫画最多的是《抗敌报》,它每期至少有四五幅漫画插图,其报头也用漫画来装饰。1939年3月更名为《抗敌三日刊》后,发表漫画更加频繁。每一期的报眼位置都有一幅配合本期报纸社论的“报眼漫画”,这种漫画大小像火柴盒,不重复,也不间断。
    为了能够用漫画准确深刻地揭露日军的阴谋,军区政治部领导和报社领导常与漫画作者在一起共同研究新的漫画创作内容和表现方法。
该报美术编辑孙逊同志还创作了一套系列连环漫画《李铁牛》将近50组,5个月内,报纸每期发表一组,在军区部队中影响很大,许多连队还展开评比“李铁牛式模范士兵”活动。
   1942年5月间,日伪军对根据地进行疯狂大“扫荡”,部队在游击作战途中,照样办报,所不同的是石印改为油印,8开改为16开。但每期的“报眼漫画”和漫画插图照发不误,每期的连环漫画依旧连载。
    这些带有“翅膀”的抗日漫画普及速度既快又广泛,它令抗日军民振奋,令敌人胆寒。
    古塞同志的抗日漫画在《子弟兵》报上发表之后,通过边区地下工作队在敌占区广为散发,知名度大增,致使敌人气急败坏地张贴出告示,高价悬赏购买漫画作者的人头。
 

       四、漫画传单:“纸弹”威力超过子弹   

   抗日军民在战争中逐渐发现,漫画传单具有较强的“杀伤力”,因而把它戏称为“纸弹”。
   晋察冀军区的这些漫画家,充分利用这种“纸弹”投入战斗。他们用五颜六色的纸张,制作成手掌大小的“诗配画”漫画传单,利用小贩和村民,或邮寄,或顺河流、风向传送到敌占区去。
   有时,为了将这些“纸弹”送进敌炮楼内,冷兵器时代的弓箭也派上了用场。
   当敌人的据点被我军包围时,漫画作者们就在距离敌炮楼数十米远的壕沟里,把瓦解敌人军心的漫画传单、贺年片、明信片等宣传品捆在弓箭上,射向敌堡。更有趣的是,他们还用晋中人民最熟悉的“西洋景”曲调高声唱出这幅漫画的说明词。比如有幅漫画传单,画面上有一个伪军士兵正悄悄将老百姓放走,上面写道:“咱们都是中国人,哪能狠心杀老民。鬼子捉来,咱们放。不和敌人一条心!”这种朗朗上口的顺口溜,对瓦解日伪军起的作用非同小可,其直接效果是一些伪军将被捕的村民放走,随即一边向天放空枪,一边假装追赶。
   有的漫画传单直接用漫画画出伪军的三条路,“第一条路:甘心当汉奸,日久天长,日寇不相信,枪毙活埋——死。第二条路:死心作恶不改,自绝国人,国法难容,被抗日军民逮捕——死。第三条路:不叛祖国,暗中抗日,反正杀敌,赎罪立功——光明”。不少炮楼里的日伪军双手举着这类漫画传单走出来向八路军投诚。
一位八路军老同志在回忆文章中写道:“日伪军俘虏对于八路军中的这些美术工作者都投以敬佩的目光”。晋察冀军区的《子弟兵》报评论他们的漫画传单 “变成了争取胜利的直接因素”,“使艺术直接服务于战争,成为火线上歼灭敌人的一支崭新的武器”。
   事实证明,漫画传单,这种特殊“纸弹”的威力,常常超过子弹。
        
五、敌后漫画战士:激情迸发    

   其实,中国漫画家以漫画为武器投身抗战之举,始于1937年7月的“七七事变”。“晋察冀敌后漫画战”因伴随根据地的创建而出现,要比先前的“漫画战”晚4个月,但它所呈现出的活力绝不亚于前者,且形式更加新颖。
   敌后战场自开辟之日起,就处于日军包围和围剿之中;敌后的印刷设备奇缺,绘画作品不能制锌版,发表漫画要先刻在梨木或枣木板上,用石印的方式印刷;敌后的纸张和油墨则要冒很大的风险,通过一道道封锁沟、封锁墙,从敌占城镇偷运进来;敌后的报纸编辑部经常转移,不是在农家的土屋或草棚,就是在石崖下、树林中;敌后的漫画作者采用山区自造的土纸或用战场上缴获的敌军账册翻过来画画。
    从1941年3月至1942年12月,华北日军连续发动了5次大规模“强化治安运动”。他们倾巢而出,对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围剿”。这时的抗日漫画传单和抗日报刊上的漫画数量却有增无减。
   这些军旅漫画家们特别善于把漫画画在布上,搞流动画展,敌人向根据地发起进攻时,他们就把这些布质的抗日漫画作品装进箱子里,埋藏在地下保存,战斗结束后再把装画的箱子挖出来,随机举办画展。1942年5月在太行区反“扫荡”作战中,漫画作者陈亢同志英勇牺牲;1944年春天,《新华日报》(华北版)美术编辑、漫画作者刘韵波同志参加太岳地区反“扫荡”,在与敌人白刃格斗中壮烈牺牲。
敌后漫画家活动于敌人眼皮子底下,常与日伪军短兵相接,他们战斗在生死线上;敌后漫画家们身处一线,总是激情迸发,思如泉涌,他们的业绩荡气回肠!

六、敌后漫画艺术:彪炳史册

  中国古代就有漫画,却没有“漫画”这个名称,也未形成独立的画种。
   1840年的鸦片战争之后,西方报刊携带的漫画以及近代印刷术的进入,加之民族矛盾的加剧和革命运动的发展,催生出中国近代漫画。
    尽管它的出现比欧洲晚了两个多世纪,但古老民族的文化积淀,使它一出世,就突显出不俗的艺术水准。上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我国漫画活动出现高潮,这为全面抗战准备了队伍和人才。
   “七七事变”后,中国抗日漫画如火山迸发。随即,由叶浅予、张乐平、鲁少飞为首的中国漫画家们组成抗日漫画宣传队辗转于江南。他们出刊物、搞展览,其漫画传单还被中国空军的轰炸机带到日本领空投放。
   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所领导下的华北、华中、华南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几乎都运用漫画这一特殊“武器”参与抗战。史料表明:晋察冀敌后抗战,其时间长度和艰苦程度与关内各抗日根据地相比,当属之最;晋察冀敌后漫画,其发表数量和艺术质量与各抗日根据地相比,也当属之最。
   从政治角度看:敌后抗日漫画是在极其残酷的战争环境中发展起来的。它是一个被压迫民族从心底发出的呐喊,充满着“金戈铁马悲风吼”的阳刚之气。
   从艺术角度看:敌后抗日漫画作品精炼,真挚。尽管有的漫画还稍显朴拙,但却粗犷、刚健,富有浓郁的烽火文化特色和乡土气息,传递着炽热的情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它给后人留下了政治、军事、历史、艺术、考古、科技等诸多领域的研究课题。
   从历史角度看:所有抗日漫画都是日本军国主义分子野蛮侵略中国、中国人民奋勇抗敌无声的证词。而敌后抗日漫画是在烽火硝烟中积淀下来的珍贵文物,诞生于焦土的它,裹挟着战争的硝烟,闪烁着异样的光彩。
   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晋察冀敌后抗日漫画艺术,是世界漫画艺术殿堂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全面抗战75周年纪念日:2012年7月7日写于北京西山

         

最新评论

正序排列

楼层直达:

只看楼主
  • zhenghuagai发表于2012-07-07 07:36|

    抗日战争时期:      
          
    晋察冀敌后“漫画战”      
               (1937——1945)

                  郑 化 改

        引言:75年前的1937年7月7日,以 “卢沟桥事变”为标志,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众所周知,在此次战争中,中国敌后抗日军民发明了“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破袭战”等战法,给日寇以沉重打击。但还有一种作战方式,因以往史料缺乏而鲜为人知,这就是“漫画战”。
        最新史料表明,“漫画战”也是中国军民在这场伟大战争中所使用的新型战法,它对于揭露敌人阴谋、瓦解敌军、鼓舞人民的斗志,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北京军区的前身,晋察冀军区成立伊始,就把一批美术骨干聚集到一起,在华北敌后和敌占区,与日伪军展开“漫画战”,在中国漫画史,乃至世界漫画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国土分为沦陷区、国统区和敌后抗日根据地。敌后抗日根据地主要分华北、华中、华南三大区域。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中的一部分。
        “晋”是山西省的简称;“察”是民国时期察哈尔省的简称(该省地处现在的内蒙古自治区南部和河北省北部,省会为张家口市);“冀”是河北省的简称。
       “晋察冀”三省的交界处被称为“晋察冀边区”,这里山高林密、沟壑纵横,易守难攻。抗战全面爆发后,新组建的八路军115师一部,遵照中共中央关于“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指示,从陕北出发,东渡黄河,落脚该地,成立了以聂荣臻为司令员兼政委的晋察冀军区,并组建起晋察冀边区政府,创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敌后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在侵华日军华北派遣军的背后插上了一把利刃。
        晋察冀军区里有一批军旅漫画作者,他们以根据地为依托,以漫画为武器,转战太行,与日伪军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战斗。

         一、钻进牛魔王肚子里的“双枪漫画兵”   

      我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中,有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子里折腾,并借到牛魔王宝扇的故事。而奉命挺进华北敌后的八路军,犹如钻进侵华日军这个“牛魔王”肚子里的孙悟空,他要去拼命折腾,置其于死地。
       中国共产党的军队十分重视文化这个软实力,大敌当前更是如此。
       抗战期间,中共中央多次直接对抗战宣传和瓦解敌军工作作出指示和部署。
    晋察冀军区成立伊始,军区政治部就创办了《抗敌报》,随后又组建抗敌剧社。报纸编辑部配备有美术编辑;剧社编制配备美术工作队。这样,军中的美术骨干们便聚拢起来。他们当中的漫画作者有:徐灵、孙逊、曹振峰、秦兆阳、古塞、李劫夫、尤飞鸿、辛 莽、刘韵波、陈 亢、梁 津、王 宇等。
       当时中国多数农民属于文盲、半文盲状态。因漫画具有一目了然的特点,且能运用比喻、夸张、寓意的手段来表述情感,所以备受大众喜爱。加之漫画绘制工具简单,便成为战时美术家们创作的首选画种,包括晋察冀军区的美术家在内,很多画其他画种的美术家大都被战火硝烟“熏烤”成了出色的漫画家。
       这些穿军装的漫画作者,一边行军作战,一边挥笔作画。墙壁、山石,是他们天然的画板;矿物质、红胶土是上天赐给他们的最好颜料。所到之处,笔墨挥洒,被人们誉为一手拿枪、一手拿笔的 “双枪漫画兵”。

        二、墙壁:敌我反复争夺“漫画发表权”


       只要有村庄,就不缺墙壁。对于这些漫画兵来说,墙壁就是“大画板”。
       晋察冀军区的漫画战士们身背绘画工具,手提颜料桶,随部队边走边画。凡见到墙壁上有日伪反动标语,他们就用白灰涂掉后,再画上抗日漫画。所画漫画的画幅很大,一幅画就占一面墙。画中的人物比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大上两三倍,其动态颇猛,气势非凡。
       当时根据地的物资十分匮乏,绘制壁画的颜料大多是用白灰、黑锅灰、槐树籽、染布用的染料和红胶土。画在墙壁上的画一般都由灰白黑三色组成,有条件则配以其他颜色。比如白色字勾红边;红色字勾黑边,使其色彩对比强烈而厚重。
       据一位老同志的回忆录中记载:“美术工作者每到一地,便立即在群众的围拢中开始工作。群众纷纷争着搬凳子、扶梯子、送开水,有的还送来干粮,有的群众还提出好的修改意见。” 
       墙壁上不断出现的巨幅漫画,既揭露日军的阴谋,又表明八路军在这一区域的存在。
       被漫画搞得很烦恼的日伪军,每到一个村庄就将八路军的漫画涂掉,再画上宣传所谓“大东亚圣战”、“建设王道乐土”等内容的漫画。可是,当敌人离开村庄后,漫画战士们就用白灰将敌人的漫画涂掉,画上抗日漫画。就这样,他们与敌人周旋中,在墙壁上涂涂、画画,周而复始,演绎着“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漫画战”。
       墙壁,这个大画板,敌我双方都在反复争夺其“漫画发表权”。

         三、报刊:让抗日漫画插上“翅膀”  

       漫画上了报纸就如同长了翅膀,可以灵活飞到各地。
    晋察冀军区政治部继1937年12月11日创刊《抗敌报》后,又相继创刊了《晋察冀画报》、《抗敌三日刊》、《子弟兵》、《抗敌画报》、《战线画报》、《铁血画报》等,这些报刊都大量刊登漫画。
        发表漫画最多的是《抗敌报》,它每期至少有四五幅漫画插图,其报头也用漫画来装饰。1939年3月更名为《抗敌三日刊》后,发表漫画更加频繁。每一期的报眼位置都有一幅配合本期报纸社论的“报眼漫画”,这种漫画大小像火柴盒,不重复,也不间断。
        为了能够用漫画准确深刻地揭露日军的阴谋,军区政治部领导和报社领导常与漫画作者在一起共同研究新的漫画创作内容和表现方法。
    该报美术编辑孙逊同志还创作了一套系列连环漫画《李铁牛》将近50组,5个月内,报纸每期发表一组,在军区部队中影响很大,许多连队还展开评比“李铁牛式模范士兵”活动。
       1942年5月间,日伪军对根据地进行疯狂大“扫荡”,部队在游击作战途中,照样办报,所不同的是石印改为油印,8开改为16开。但每期的“报眼漫画”和漫画插图照发不误,每期的连环漫画依旧连载。
        这些带有“翅膀”的抗日漫画普及速度既快又广泛,它令抗日军民振奋,令敌人胆寒。
        古塞同志的抗日漫画在《子弟兵》报上发表之后,通过边区地下工作队在敌占区广为散发,知名度大增,致使敌人气急败坏地张贴出告示,高价悬赏购买漫画作者的人头。
     

           四、漫画传单:“纸弹”威力超过子弹   

       抗日军民在战争中逐渐发现,漫画传单具有较强的“杀伤力”,因而把它戏称为“纸弹”。
       晋察冀军区的这些漫画家,充分利用这种“纸弹”投入战斗。他们用五颜六色的纸张,制作成手掌大小的“诗配画”漫画传单,利用小贩和村民,或邮寄,或顺河流、风向传送到敌占区去。
       有时,为了将这些“纸弹”送进敌炮楼内,冷兵器时代的弓箭也派上了用场。
       当敌人的据点被我军包围时,漫画作者们就在距离敌炮楼数十米远的壕沟里,把瓦解敌人军心的漫画传单、贺年片、明信片等宣传品捆在弓箭上,射向敌堡。更有趣的是,他们还用晋中人民最熟悉的“西洋景”曲调高声唱出这幅漫画的说明词。比如有幅漫画传单,画面上有一个伪军士兵正悄悄将老百姓放走,上面写道:“咱们都是中国人,哪能狠心杀老民。鬼子捉来,咱们放。不和敌人一条心!”这种朗朗上口的顺口溜,对瓦解日伪军起的作用非同小可,其直接效果是一些伪军将被捕的村民放走,随即一边向天放空枪,一边假装追赶。
       有的漫画传单直接用漫画画出伪军的三条路,“第一条路:甘心当汉奸,日久天长,日寇不相信,枪毙活埋——死。第二条路:死心作恶不改,自绝国人,国法难容,被抗日军民逮捕——死。第三条路:不叛祖国,暗中抗日,反正杀敌,赎罪立功——光明”。不少炮楼里的日伪军双手举着这类漫画传单走出来向八路军投诚。
    一位八路军老同志在回忆文章中写道:“日伪军俘虏对于八路军中的这些美术工作者都投以敬佩的目光”。晋察冀军区的《子弟兵》报评论他们的漫画传单 “变成了争取胜利的直接因素”,“使艺术直接服务于战争,成为火线上歼灭敌人的一支崭新的武器”。
       事实证明,漫画传单,这种特殊“纸弹”的威力,常常超过子弹。
            
    五、敌后漫画战士:激情迸发    

       其实,中国漫画家以漫画为武器投身抗战之举,始于1937年7月的“七七事变”。“晋察冀敌后漫画战”因伴随根据地的创建而出现,要比先前的“漫画战”晚4个月,但它所呈现出的活力绝不亚于前者,且形式更加新颖。
       敌后战场自开辟之日起,就处于日军包围和围剿之中;敌后的印刷设备奇缺,绘画作品不能制锌版,发表漫画要先刻在梨木或枣木板上,用石印的方式印刷;敌后的纸张和油墨则要冒很大的风险,通过一道道封锁沟、封锁墙,从敌占城镇偷运进来;敌后的报纸编辑部经常转移,不是在农家的土屋或草棚,就是在石崖下、树林中;敌后的漫画作者采用山区自造的土纸或用战场上缴获的敌军账册翻过来画画。
        从1941年3月至1942年12月,华北日军连续发动了5次大规模“强化治安运动”。他们倾巢而出,对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围剿”。这时的抗日漫画传单和抗日报刊上的漫画数量却有增无减。
       这些军旅漫画家们特别善于把漫画画在布上,搞流动画展,敌人向根据地发起进攻时,他们就把这些布质的抗日漫画作品装进箱子里,埋藏在地下保存,战斗结束后再把装画的箱子挖出来,随机举办画展。1942年5月在太行区反“扫荡”作战中,漫画作者陈亢同志英勇牺牲;1944年春天,《新华日报》(华北版)美术编辑、漫画作者刘韵波同志参加太岳地区反“扫荡”,在与敌人白刃格斗中壮烈牺牲。
    敌后漫画家活动于敌人眼皮子底下,常与日伪军短兵相接,他们战斗在生死线上;敌后漫画家们身处一线,总是激情迸发,思如泉涌,他们的业绩荡气回肠!

    六、敌后漫画艺术:彪炳史册

      中国古代就有漫画,却没有“漫画”这个名称,也未形成独立的画种。
       1840年的鸦片战争之后,西方报刊携带的漫画以及近代印刷术的进入,加之民族矛盾的加剧和革命运动的发展,催生出中国近代漫画。
        尽管它的出现比欧洲晚了两个多世纪,但古老民族的文化积淀,使它一出世,就突显出不俗的艺术水准。上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我国漫画活动出现高潮,这为全面抗战准备了队伍和人才。
       “七七事变”后,中国抗日漫画如火山迸发。随即,由叶浅予、张乐平、鲁少飞为首的中国漫画家们组成抗日漫画宣传队辗转于江南。他们出刊物、搞展览,其漫画传单还被中国空军的轰炸机带到日本领空投放。
       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所领导下的华北、华中、华南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几乎都运用漫画这一特殊“武器”参与抗战。史料表明:晋察冀敌后抗战,其时间长度和艰苦程度与关内各抗日根据地相比,当属之最;晋察冀敌后漫画,其发表数量和艺术质量与各抗日根据地相比,也当属之最。
       从政治角度看:敌后抗日漫画是在极其残酷的战争环境中发展起来的。它是一个被压迫民族从心底发出的呐喊,充满着“金戈铁马悲风吼”的阳刚之气。
       从艺术角度看:敌后抗日漫画作品精炼,真挚。尽管有的漫画还稍显朴拙,但却粗犷、刚健,富有浓郁的烽火文化特色和乡土气息,传递着炽热的情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它给后人留下了政治、军事、历史、艺术、考古、科技等诸多领域的研究课题。
       从历史角度看:所有抗日漫画都是日本军国主义分子野蛮侵略中国、中国人民奋勇抗敌无声的证词。而敌后抗日漫画是在烽火硝烟中积淀下来的珍贵文物,诞生于焦土的它,裹挟着战争的硝烟,闪烁着异样的光彩。
       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晋察冀敌后抗日漫画艺术,是世界漫画艺术殿堂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全面抗战75周年纪念日:2012年7月7日写于北京西山

             

    举报 回复

    # 1楼

  • zhenghuagai发表于2012-07-07 07:56|

    《晋察冀敌后“漫画战”》部分图片资料





    举报 回复

    # 2楼

  • zhenghuagai发表于2012-07-07 07:59|

    《晋察冀敌后漫画展》论文用:敌后抗日漫画家(图片资料)





    举报 回复

    # 3楼

  • zhenghuagai发表于2012-07-07 08:04|

    《晋察冀敌后漫画战》论文(图片资料)





    举报 回复

    # 4楼

  • zhenghuagai发表于2012-07-07 08:11|

    《晋察冀敌后漫画战》论文(图片资料)





    举报 回复

    # 5楼

  • 魏文华发表于2012-07-11 09:48|

    军旅漫画家郑化改老师:
    不仅漫画画得很棒,文章也写得很好,特别是在漫画史论方面研究得很深。这对中国漫画的理论研究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令人敬佩。
    今年6月第二届全国民生漫画展在荆州古城举行,古城墙让郑化改赞不绝口,他不仅挥笔为城墙创作了一幅漫画,我看到他反复斟酌写下了《荆州行》:荆州城墙个性鲜,内侧夯土助其坚。凝视城垛细思量,吾乃城墙一块砖。
    本贴最后由 魏文华 于 2012-07-11 09:49 编辑过。

    举报 回复

    # 6楼

  • 魏文华发表于2012-07-11 09:51|

    郑老师:第二届民生漫画展有你的报道资料,我整理以后发给你。请把你的通联发到我信箱weiwenhua0418@163.com,谢谢!

    举报 回复

    # 7楼

  • zhenghuagai发表于2012-07-13 21:00|

    谢谢您的鼓励,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自己做的还仅仅是一点点。
    我的电子邮箱是:zheng1228@vip.sina.com

    举报 回复

    # 8楼

回复

最近发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