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 张维为 著
这是近期在报刊上有组织地热门连载的一本书。可美中常有不足,专家的豪言总是与百姓的实际感受不接轨。
新民晚报历来是含蓄的,但你仍然会时不时地从这些短文中读到共鸣,读到真实的中国。这是震撼还是荒诞?
-----------------------------------------------------------
厚道什么意思
新民晚报 2011年7月30日 星期 六
池莉
埋头搞经济30年,暴利终于把人变成了鬼。整部社会机器,各个部件似乎都出了问题。政府急了,重拳频出,却按下葫芦浮起瓢。现在人心好像已经不是肉长的,人都不厚道了。有一阵,我皮肤生了一点小疾,特意拜托朋友先找医生,再我自己又赠书签名,尽管谨慎如此如许,最后无非被虚假热情一番,给我开出的还是万元大处方。我学医出身,一看处方就明白,实实痛心:如今怎么连老医生做人都不厚道了呢?更有意思的是:后来老医生还很委屈,人家还认为是你不厚道!你明知道医生只有开大处方才可以更多钱,还不让医生赚一点?
厚道究竟什么意思?纠结了。人人都知道厚道是美德。然而厚道这种美德发生了理解与指向的歧义。原本是个人的品性,变成了对他人的要求,无怪乎如今人人都认为他人对自己不够厚道。
一种美德的认知、建树与普及,不是经济的功能,而是文化的功能。目前现实状况已经足够让我们看清30年来的教训:文化的削弱与缺失是何等致命!我们不仅没有在经济改革开放的同时进行文化的改革开放,并且还放弃与忽略了我们原有传统文化的关注和提升。美德是可以量化的,是可以有标准的。量化美德标准最强大的文化力量有两股,一是法律,二是宗教。现在许多人的无法无天,正是一无法律管制,二无信仰约束的结果。法制文化是一个大话题,辟章另说。先说宗教。
“厚道”来自于宗教的宽容意义。西方多体现于基督教。中国多体现于佛教。佛教中宽容意义的源头是“空相”。所谓“无人相、无我相、无寿者、无众生相”,一个人只有了悟了“不住相布施”,他才能够达到忘我、从而宽容厚道淡定。遗憾的是,佛教的修行,对个体悟性与智性的要求,实在太高,大众实在太难领会,而我们也并没有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佛教文化的进步、科学与现代性,以便大众百姓能够轻易接受先进宗教文化的熏陶。求佛拜佛已经完全功利主义,只要升官发财就好,如有他人挡道,那就是他人的不厚道了。相比宽容性比较大、众生比较厚道、脾气比较温好、经济发展社会福利都比较稳妥安全科学发展的国家,多是基督教。与佛教相比,基督教更具具体性。比如,彼得问耶稣:“我的弟兄得罪我,我该饶恕他几次呢?七次够吗?”耶稣回答:“不是七次,而是七十个七次。”比如一个人应该如何与邻居相处,耶稣说:“你要爱邻人,就像爱自己一样。”再比如,人们现场捉了奸,按当时摩西法律,必须用乱石砸死女人;耶稣却对人们说:“你们当中谁没有犯过罪,谁就先拿石头打她。”将心比心,结果没有人敢先拿第一块石头,女人就这样感知了上帝赋予人类的宽容与厚道。善善相报,宽厚待人,渐成社会风尚,形成良性循环。这里更值得一说的是,在难以捉摸和掌握的个人情感领域,文学成为至关重要的文化力量。西方文学从最初萌起发展至今,无不以罪与罚为探索主旨。无论作家是否信仰上帝,无论他们是赞美或质疑,是叛逆或跟从,都逶迤指向一个字:爱。上帝之爱与俗世之爱在文学里被探讨被述说被具象化,从而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心理依凭与密友。事到如今,如果我们还是继续认定文化就是群众健身运动、社区麻将室和楼堂馆所,实在太狭隘了。
-------------------------------------------------------------------------------------
还能挺多久
新民晚报 2011年9月1日 星期 四
宋跃辉
一般门诊,看病的人山人海,但特需门诊那里几乎门可罗雀,一次挂号168元,坐堂的都是名医。
每次母亲看病,都要排队几个小时以上,往往是到了最后连坐的力气都没有了,更加重了病情。不能看着母亲这样受罪,就托人走后门看病,但无果。只好去特需门诊。特需门诊周遭寂静,静得有点可怕,走道泛着寒冷的光泽。
医生在翻阅一本杂志,见我们进来,仍在专心阅读,直到母亲坐下,他的目光才离开杂志。
母亲不认得字,不知特需门诊是什么,只是奇怪这里看病的人特少,担忧这里的医生水平有问题。后来母亲知道在特需门诊看病的是好医生,但挂一次号,要花这么多钱,脸色更加难看。她说:在这里看毛病,实在看不起。
母亲被告知要手术。手术前,医生开具了几张药方,指明要在医院大门前的一家药店买,自费的,不能进医保。因为这是特需药。
医生见我有点迟疑,善解人意地说:当然,如果经济上有困难可以不买。我们考虑这些药对治你母亲的病有好处才开的。
这不是检验我的孝心吗?母亲养育了我,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买下这些特需药啊。
药店不大,生意却异常好。一盒药,几支小小的针剂和一些其他手术物品,居然瞬间就把我两个月的工资消化了。我想,我的薪水不算少,那么没有我这样收入的,怎么面对这么昂贵的药价呢?
母亲手术后,医生不断开具药方,仍是到这家药店去买。许多病人家属和我一样,不敢作什么停留,拿着处方就去药店买药。每次买药都见排队,就想加塞,生怕买不到。
一个病房8个人,卫生状况极糟,有些人整天整夜呻吟不止。母亲有心脏病,这种环境对她的心脏压力很大,我生怕发生什么意外,央求医生能否换个环境好一点的病房。医生说:可以给你母亲一间特需病房。
特需病区,就是不一样,不少病房是空的,几乎没有嘈杂声,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干扰母亲了。虽然她还是迷迷糊糊的,但是知道换了环境,脸色好了些许。
虽说有了一个好环境,可我的心头还是很忐忑的,一是希望母亲早日恢复状态,二是不知一天这特需病房到底需要花多少钱。
过了两天,我终于有点按捺不住,去护士服务台查询账目。虽然我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可一看账目心里还是很紧了一下:乖乖,这么厉害,人民币在这里就像一张普通的纸,似乎已体现不出它本来的价值了。我马上有点汗淋淋。
很想让母亲在特需病房再多呆几天,呆到她能自己下床,但是,一想到每一分钟,钱像流水一般逝去,心里就有些慌张。母亲出院后医生会拿出一套现成的持续治疗方案,还要支付多少医疗费,无法知道。
这时我才深切相信,一场大病,可以非常容易毁掉一个工薪家庭的经济。我不由得问自己,你的财力到底还能挺多久?
----------------------------------------------------------------------------------------
怎样提高幸福指数?
康定 新民晚报 2011年8月1日 星期 一
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仁义礼智信”新解》,对“仁义礼智信”给予了新的阐释,赋予了新的时代涵义,即尊重人关心人,保障各项公民权利,爱父母也爱他人;社会公平正义;待人有礼貌且平等宽容;智慧又创新;有信仰、讲信用等等。
其实在古代,士大夫在“仁义礼智信”后面,还会再添加五个字“温良恭俭让”,即性格温和,品行善良,谦恭,节俭,谦让。
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这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倡导的生活哲学,囊括了“中国式绅士”的内涵。尽管属于古代传统文化,但给予新的阐释后,对今日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建设,都是大有裨益的。
近日,媒体披露达芬奇家居弄虚作假不讲诚信的事件带来什么后果呢?最直接的后果,就是生活品质的下降。消费者花了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元,买来的号称是顶级的国际品牌家具却是不合格产品,橱柜油漆味浓重,沙发坐两个月就塌陷……生活富裕了,钱比以前多了,生活品质却下降了。以前穷的时候是没有东西吃,现在小康了,比以前有钱了,却有点不太敢吃,吃蔬菜怕农药残留,吃猪肉怕有瘦肉精,吃牛肉怕吃到注水牛肉,吃水产怕吃进抗生素避孕药,喝牛奶怕有三聚氰胺,在小饭馆吃饭怕吃进地沟油,吃馒头怕吃到染色馒头。据说现在有钱人流行吃有机食品,有机食品很贵,应该很安全没问题了吧?但据新闻晨报近日报道,有机食品标签乱象频频,网上120元能买1万张,滥竽充数者不少,还是不能让人放心。如果社会上不讲诚信只是局限在极个别人,还比较好办,依法处置就行。但如果到了只要是陌生人就互相戒备互不信任的话,麻烦就大了。社会运转就会出现重重阻力,经济运转就会增添巨额成本,付出大大增加。比如,现在民营小企业贷款异常艰难,这和由于不诚信引发的戒备心理增强大有关系。民间商家经济上往来,为怕吃亏都希望对方先付款先交货,或者抵押些什么。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在环球时报上撰文说,过去10年我国货币供应量增长450%,目前我国的货币供应量是经济总量的1.8倍,而美国只有0.6倍,日韩不过是一倍左右。货币的超发,我疑心和经济往来时的戒备心太重、缺乏信任度,从而增加了货币的使用数量有关。近日,又传出中国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企业中,已有19家因财务报表不诚信或信息披露不完整不及时遭遇停牌。而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一旦遇到停牌、诉讼、被做空、到最后退市,必定会蒙受巨大损失。
现在,盛行讲幸福指数。讲得越多,越说明幸福指数不太高。为什么不高?这和缺乏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大有关系。如果你每天生活在谦恭谦让的环境里,耳边听到的都是温和有礼貌的语言,遇到的都是笑脸,你每一天的心情就会大好。不是有句俗话“冷言冷语难受,冷粥冷饭难咽”吗?每天在粗鲁的言语、粗鄙的气氛、戒备的神情中过日子,有点像受煎熬。钱虽然多些,生活品质仍然是下降的。如果你在一个友善友爱公平正义的环境中,面对的是智慧又信任的眼神,围绕你的是有诚信有信仰的人群,你一定会如沐春风吧,只怕社会上忧郁症都会少些。吃肉不用担心瘦肉精,吃水产不用担心抗生素避孕药,喝牛奶不用担心三聚氰胺,下馆子不用担心地沟油,吃馒头不用担心染色馒头,买家具不用担心达芬奇家居,不必花那么多心计,不必有那么多戒备,不必担心时不时冒出来的陷阱,消费时不必成为食品专家、电器专家、装潢专家、纺织品专家,每天在轻松愉快中度过,幸福指数能不高吗?
为提高生活品质,提高幸福指数,我们有必要呼唤重新阐释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归来。
最新评论
正序排列
楼层直达:
-
布告发表于2011-09-08 12:32|
这是近期在报刊上有组织地热门连载的一本书。可美中常有不足,专家的豪言总是与百姓的实际感受不接轨。
新民晚报历来是含蓄的,但你仍然会时不时地从这些短文中读到共鸣,读到真实的中国。这是震撼还是荒诞?
-----------------------------------------------------------
厚道什么意思
新民晚报 2011年7月30日 星期 六
池莉
埋头搞经济30年,暴利终于把人变成了鬼。整部社会机器,各个部件似乎都出了问题。政府急了,重拳频出,却按下葫芦浮起瓢。现在人心好像已经不是肉长的,人都不厚道了。有一阵,我皮肤生了一点小疾,特意拜托朋友先找医生,再我自己又赠书签名,尽管谨慎如此如许,最后无非被虚假热情一番,给我开出的还是万元大处方。我学医出身,一看处方就明白,实实痛心:如今怎么连老医生做人都不厚道了呢?更有意思的是:后来老医生还很委屈,人家还认为是你不厚道!你明知道医生只有开大处方才可以更多钱,还不让医生赚一点?
厚道究竟什么意思?纠结了。人人都知道厚道是美德。然而厚道这种美德发生了理解与指向的歧义。原本是个人的品性,变成了对他人的要求,无怪乎如今人人都认为他人对自己不够厚道。
一种美德的认知、建树与普及,不是经济的功能,而是文化的功能。目前现实状况已经足够让我们看清30年来的教训:文化的削弱与缺失是何等致命!我们不仅没有在经济改革开放的同时进行文化的改革开放,并且还放弃与忽略了我们原有传统文化的关注和提升。美德是可以量化的,是可以有标准的。量化美德标准最强大的文化力量有两股,一是法律,二是宗教。现在许多人的无法无天,正是一无法律管制,二无信仰约束的结果。法制文化是一个大话题,辟章另说。先说宗教。
“厚道”来自于宗教的宽容意义。西方多体现于基督教。中国多体现于佛教。佛教中宽容意义的源头是“空相”。所谓“无人相、无我相、无寿者、无众生相”,一个人只有了悟了“不住相布施”,他才能够达到忘我、从而宽容厚道淡定。遗憾的是,佛教的修行,对个体悟性与智性的要求,实在太高,大众实在太难领会,而我们也并没有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佛教文化的进步、科学与现代性,以便大众百姓能够轻易接受先进宗教文化的熏陶。求佛拜佛已经完全功利主义,只要升官发财就好,如有他人挡道,那就是他人的不厚道了。相比宽容性比较大、众生比较厚道、脾气比较温好、经济发展社会福利都比较稳妥安全科学发展的国家,多是基督教。与佛教相比,基督教更具具体性。比如,彼得问耶稣:“我的弟兄得罪我,我该饶恕他几次呢?七次够吗?”耶稣回答:“不是七次,而是七十个七次。”比如一个人应该如何与邻居相处,耶稣说:“你要爱邻人,就像爱自己一样。”再比如,人们现场捉了奸,按当时摩西法律,必须用乱石砸死女人;耶稣却对人们说:“你们当中谁没有犯过罪,谁就先拿石头打她。”将心比心,结果没有人敢先拿第一块石头,女人就这样感知了上帝赋予人类的宽容与厚道。善善相报,宽厚待人,渐成社会风尚,形成良性循环。这里更值得一说的是,在难以捉摸和掌握的个人情感领域,文学成为至关重要的文化力量。西方文学从最初萌起发展至今,无不以罪与罚为探索主旨。无论作家是否信仰上帝,无论他们是赞美或质疑,是叛逆或跟从,都逶迤指向一个字:爱。上帝之爱与俗世之爱在文学里被探讨被述说被具象化,从而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心理依凭与密友。事到如今,如果我们还是继续认定文化就是群众健身运动、社区麻将室和楼堂馆所,实在太狭隘了。
-------------------------------------------------------------------------------------
还能挺多久
新民晚报 2011年9月1日 星期 四
宋跃辉
一般门诊,看病的人山人海,但特需门诊那里几乎门可罗雀,一次挂号168元,坐堂的都是名医。
每次母亲看病,都要排队几个小时以上,往往是到了最后连坐的力气都没有了,更加重了病情。不能看着母亲这样受罪,就托人走后门看病,但无果。只好去特需门诊。特需门诊周遭寂静,静得有点可怕,走道泛着寒冷的光泽。
医生在翻阅一本杂志,见我们进来,仍在专心阅读,直到母亲坐下,他的目光才离开杂志。
母亲不认得字,不知特需门诊是什么,只是奇怪这里看病的人特少,担忧这里的医生水平有问题。后来母亲知道在特需门诊看病的是好医生,但挂一次号,要花这么多钱,脸色更加难看。她说:在这里看毛病,实在看不起。
母亲被告知要手术。手术前,医生开具了几张药方,指明要在医院大门前的一家药店买,自费的,不能进医保。因为这是特需药。
医生见我有点迟疑,善解人意地说:当然,如果经济上有困难可以不买。我们考虑这些药对治你母亲的病有好处才开的。
这不是检验我的孝心吗?母亲养育了我,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买下这些特需药啊。
药店不大,生意却异常好。一盒药,几支小小的针剂和一些其他手术物品,居然瞬间就把我两个月的工资消化了。我想,我的薪水不算少,那么没有我这样收入的,怎么面对这么昂贵的药价呢?
母亲手术后,医生不断开具药方,仍是到这家药店去买。许多病人家属和我一样,不敢作什么停留,拿着处方就去药店买药。每次买药都见排队,就想加塞,生怕买不到。
一个病房8个人,卫生状况极糟,有些人整天整夜呻吟不止。母亲有心脏病,这种环境对她的心脏压力很大,我生怕发生什么意外,央求医生能否换个环境好一点的病房。医生说:可以给你母亲一间特需病房。
特需病区,就是不一样,不少病房是空的,几乎没有嘈杂声,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干扰母亲了。虽然她还是迷迷糊糊的,但是知道换了环境,脸色好了些许。
虽说有了一个好环境,可我的心头还是很忐忑的,一是希望母亲早日恢复状态,二是不知一天这特需病房到底需要花多少钱。
过了两天,我终于有点按捺不住,去护士服务台查询账目。虽然我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可一看账目心里还是很紧了一下:乖乖,这么厉害,人民币在这里就像一张普通的纸,似乎已体现不出它本来的价值了。我马上有点汗淋淋。
很想让母亲在特需病房再多呆几天,呆到她能自己下床,但是,一想到每一分钟,钱像流水一般逝去,心里就有些慌张。母亲出院后医生会拿出一套现成的持续治疗方案,还要支付多少医疗费,无法知道。
这时我才深切相信,一场大病,可以非常容易毁掉一个工薪家庭的经济。我不由得问自己,你的财力到底还能挺多久?
----------------------------------------------------------------------------------------
怎样提高幸福指数?
康定 新民晚报 2011年8月1日 星期 一
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仁义礼智信”新解》,对“仁义礼智信”给予了新的阐释,赋予了新的时代涵义,即尊重人关心人,保障各项公民权利,爱父母也爱他人;社会公平正义;待人有礼貌且平等宽容;智慧又创新;有信仰、讲信用等等。
其实在古代,士大夫在“仁义礼智信”后面,还会再添加五个字“温良恭俭让”,即性格温和,品行善良,谦恭,节俭,谦让。
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这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倡导的生活哲学,囊括了“中国式绅士”的内涵。尽管属于古代传统文化,但给予新的阐释后,对今日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建设,都是大有裨益的。
近日,媒体披露达芬奇家居弄虚作假不讲诚信的事件带来什么后果呢?最直接的后果,就是生活品质的下降。消费者花了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元,买来的号称是顶级的国际品牌家具却是不合格产品,橱柜油漆味浓重,沙发坐两个月就塌陷……生活富裕了,钱比以前多了,生活品质却下降了。以前穷的时候是没有东西吃,现在小康了,比以前有钱了,却有点不太敢吃,吃蔬菜怕农药残留,吃猪肉怕有瘦肉精,吃牛肉怕吃到注水牛肉,吃水产怕吃进抗生素避孕药,喝牛奶怕有三聚氰胺,在小饭馆吃饭怕吃进地沟油,吃馒头怕吃到染色馒头。据说现在有钱人流行吃有机食品,有机食品很贵,应该很安全没问题了吧?但据新闻晨报近日报道,有机食品标签乱象频频,网上120元能买1万张,滥竽充数者不少,还是不能让人放心。如果社会上不讲诚信只是局限在极个别人,还比较好办,依法处置就行。但如果到了只要是陌生人就互相戒备互不信任的话,麻烦就大了。社会运转就会出现重重阻力,经济运转就会增添巨额成本,付出大大增加。比如,现在民营小企业贷款异常艰难,这和由于不诚信引发的戒备心理增强大有关系。民间商家经济上往来,为怕吃亏都希望对方先付款先交货,或者抵押些什么。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在环球时报上撰文说,过去10年我国货币供应量增长450%,目前我国的货币供应量是经济总量的1.8倍,而美国只有0.6倍,日韩不过是一倍左右。货币的超发,我疑心和经济往来时的戒备心太重、缺乏信任度,从而增加了货币的使用数量有关。近日,又传出中国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企业中,已有19家因财务报表不诚信或信息披露不完整不及时遭遇停牌。而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一旦遇到停牌、诉讼、被做空、到最后退市,必定会蒙受巨大损失。
现在,盛行讲幸福指数。讲得越多,越说明幸福指数不太高。为什么不高?这和缺乏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大有关系。如果你每天生活在谦恭谦让的环境里,耳边听到的都是温和有礼貌的语言,遇到的都是笑脸,你每一天的心情就会大好。不是有句俗话“冷言冷语难受,冷粥冷饭难咽”吗?每天在粗鲁的言语、粗鄙的气氛、戒备的神情中过日子,有点像受煎熬。钱虽然多些,生活品质仍然是下降的。如果你在一个友善友爱公平正义的环境中,面对的是智慧又信任的眼神,围绕你的是有诚信有信仰的人群,你一定会如沐春风吧,只怕社会上忧郁症都会少些。吃肉不用担心瘦肉精,吃水产不用担心抗生素避孕药,喝牛奶不用担心三聚氰胺,下馆子不用担心地沟油,吃馒头不用担心染色馒头,买家具不用担心达芬奇家居,不必花那么多心计,不必有那么多戒备,不必担心时不时冒出来的陷阱,消费时不必成为食品专家、电器专家、装潢专家、纺织品专家,每天在轻松愉快中度过,幸福指数能不高吗?
为提高生活品质,提高幸福指数,我们有必要呼唤重新阐释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归来。举报 回复# 1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