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版块

[转贴]建议大家去看看建党伟业

置顶 精华 发表在 漫话漫画

10

4966

[转贴]建国大业的演员辛苦了,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2688 次点击
37 个回复
0 次转到微评 山前山后 于 2011/6/9 11:24:42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陈凯歌 美国  陈红 美国  甄子丹 美国  刘亦菲 美国  陈冲 美国  邬君梅 美国  顾长卫 美国  蒋雯丽 美国  宁静 美国  王姬 美国  郎朗 中国香港  李云迪 中国香港  胡军 中国香港  汤唯 中国香港  刘璇 中国香港  童安格 加拿大  蒋大为 加拿大  徐帆 加拿大  陈明 加拿大  张铁林 英国  许晴 日本  韦唯 德国  沈小岑 澳大利亚  苏瑾 新西兰  李连杰 新加坡  斯琴高娃 瑞士  胡兵 泰国   一群外国友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拍中国的历史大戏,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这是一种国际主义精神,是一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奉献精神!这是一群高尚的人,一群纯粹的人,一群有道德的人,一群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群有益于人民币的人。让我们把这种道德继续发扬、继续宣传,我们要让更多的人认识这帮国际友人。

最新评论

正序排列

楼层直达:

只看楼主
  • 吴之如发表于2011-06-09 13:06|

    [转贴]建国大业的演员辛苦了,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2688 次点击
    37 个回复
    0 次转到微评 山前山后 于 2011/6/9 11:24:42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陈凯歌 美国  陈红 美国  甄子丹 美国  刘亦菲 美国  陈冲 美国  邬君梅 美国  顾长卫 美国  蒋雯丽 美国  宁静 美国  王姬 美国  郎朗 中国香港  李云迪 中国香港  胡军 中国香港  汤唯 中国香港  刘璇 中国香港  童安格 加拿大  蒋大为 加拿大  徐帆 加拿大  陈明 加拿大  张铁林 英国  许晴 日本  韦唯 德国  沈小岑 澳大利亚  苏瑾 新西兰  李连杰 新加坡  斯琴高娃 瑞士  胡兵 泰国   一群外国友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拍中国的历史大戏,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这是一种国际主义精神,是一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奉献精神!这是一群高尚的人,一群纯粹的人,一群有道德的人,一群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群有益于人民币的人。让我们把这种道德继续发扬、继续宣传,我们要让更多的人认识这帮国际友人。 本贴最后由 吴之如 于 2011-06-18 09:59 编辑过。

    举报 回复

    # 1楼

  • hwf发表于2011-06-11 20:26|

    一部电影能让这么多大腕参与,而且片酬并不高,足见这部电影的吸引力。别的就不用说了,做人别那么小肚鸡肠,这些人虽然国籍变化了,但他还是华人,还是爱国的。比那些没本事出国,一天到晚骂国家骂社会的人强不止多少倍。

    举报 回复

    # 2楼

  • 小梁发表于2011-06-12 12:05|

    拿个外国国籍,似乎成了当下国人的成功标志! 本贴最后由 小梁 于 2011-06-12 13:38 编辑过。

    举报 回复

    # 3楼

  • 吴之如发表于2011-06-12 15:54|

    作者: 小梁(2011-06-12 12:05 )  # 3楼  
    拿个外国国籍,似乎成了当下国人的成功标志!


    吴之如感言:

    梁先生一言挑明了
    多年来的一个奇特社会现象

    成功人士选择什么国籍
    本来并非大事

    只是
    大批成功人士
    为何争先恐后地
    将拿外国国籍当作自己的时髦选择
    其中所折射的社会心理
    却值得有关方面反思

    举报 回复

    # 4楼

  • 小梁发表于2011-06-14 00:56|

    听说,赵本山全家也移民加拿大了,准备在多伦多继续忽悠人。

    呵呵~~~~~,成功人士都不爱国了?????

    举报 回复

    # 5楼

  • 吴之如发表于2011-06-18 09:13|

    仅供狠狠批判:[转贴]建议大家去看看建党伟业——我的观后感
    9031 次点击
    82 个回复
    0 次转到微评 白石头 于 2011-6-18 1:36:48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转帖
      
      建议大家去看看建党伟业——我的观后感
      
      单位一些小年轻的对看电影很害怕,怕回来让写观后感。我简单写几句。这部电影从艺术的角度上来说,或许能打个勉强及格,从题材上来说绝对是垃圾级的,但从普及历史知识、进行公民教育和明显的对当前社会的抨击和讽刺来说,可以打近满分。韩三爷高,比高家庄高。
      
       建议,如果有单位给发电影票的话就去看看,如果不想多花钱晚几天看,估计十块八块的票也会有卖的。片子不错,估计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成为禁片的,这个不是笑话。
      
       片子名称虽然叫做建党伟业,但事实上在电影进行到97分钟以后才说到需要成立个组织的事,在100分钟以后才坐下来开会,整个建党过程不过10多分钟就结束了,还有隐藏很深的细节暴露,然后电影就演完了——整个片长才131分钟,去掉前后演职员部分只有120多分钟。中国人的巨奸大憝上台后,韩导也特意安排了一个意味深长的黑白暴力片来展现。
      
       影片透露了以下史实:
      
       一、那时的中国人集会、游行、发表演说是允许的,不见有什么人来阻拦。事实上中国的北洋时期对知识分子还是非常善待的。
      
       二、那时办报纸和刊物是随便的,不管什么内容,找个印刷厂,能印出来就行,就可以公开发表和对时局随意评论,有人看就有市场。片中的一个细节是,中国签定二十一条和巴黎谈判失败等消息,都很快地见报了。这在现在是不可想像的。比方说现在古先生和熊说了什么中国人就不可能知道。
      
       三、周恩来在狱中还可以和众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闹事,搞集体绝食进行所谓狱中斗争——居然还获胜了。这是个看守犯人上的重大失误,在1949年后马上就得到了改正,现在同案犯彼此是不可能通消息的,都要分开分别关押。当时对犯人的管理上太落后了。
      
       四、共产党的名称来源于共产党宣言,是苏维埃俄国传进来的,主要代理人是李大钊。影片中李大钊是个不折不扣的苏维埃间谍形象,用的演员也是《蜗居》中演贪官的那个,影片还回避了李大钊是怎么死的。陈独秀因为和共产国际意见不一致,特意回避了这次建党行为,这一点学生的历史教材上也回避了。
      
       五、开会时从上海转移到一条船上,不是因为什么特务告密和禁止结社,甚至警方已经看见了全体代表,只是问了一句“开的什么会”而已,这些人只用了一句“朋友们在聊天”就过关了;而是当时的警方发现两个苏联人有严重的间谍嫌疑,要抓他们,这两个共产国际的人也确实是到中国来颠覆政权的,片中表现的很清楚。
      
       六、建党成功后(看来影片是不得不用十多分种描述这个,要不然这个片子不应该叫做目前这个名),影片马上由彩色转成了黑白版,并全部是枪炮、残垣断壁等暴力场面,事实上是把暴力做为定位,直到最后才用几秒钟展现了一群农民载歌载舞庆祝“新中国”成立——当然最后以天安门画面做结局。
      
       七、那个时候的警察还是很有人性的。学生们一劝说,他们把道就给让开了,没有对学生使用暴力的场景。
      
       八、那个时候街上摆摊的小贩子还是很多的,挑挑的、担担儿的,拉黄包车的,没有人管——自食其力在1949年前好像都是允许的。
      
       先写这些。电影院放这个片子时显得很空荡,没有多少人看,这太不应该了。
      
       (本文不涉版权欢迎转载)


    回帖人:新浪河蟹猎手    影响力指数:0  |  | 发短消息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 2011-6-18 5:23:17    跟帖回复: 第 30 楼.补充几点:
    1)二十一条,应该是极为机密的条约,居然隔天就上报,小童满街叫卖,可见报社没有入驻书记,不成立宣传部的坏处。
    2)陈独秀被放出来,接他的人说:你被抓了,举国震动,这是何等的荣幸。可见抓人一定要秘密抓,秘密审判,再玩一个404 NO found, 即便他是再有名的人也是白搭。
    3)毛泽东在湖南驱张,组织驱张代表团进京情愿,地方政府居然毫无办法,其实很简单,省政府成立一个驻京办之类的机构,逮到了先劳教三年,什么事都没有了。
    4)学生和兵对峙,兵始终都不敢开枪,而且门也关得不严,学生一钻就进来了,这些兵的素质,如果用来执行维稳任务,只能叫做废品。
    5)不管是北洋军阀,还是大总统,在面对学生汹涌上街时居然个个头上冒汗,手臂发抖,这些个没出息的!.


    回帖人:wyl163    影响力指数:1  |  | 发短消息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 2011-6-18 6:39:11    跟帖回复: 第 41 楼.感想: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千万不能容许学生、工人、农民上街!千万要把报纸等舆论工具牢牢地控制住!对于任何胆敢成立非政府组织的要坚决镇压,千万仁慈不得!。。。. 本贴最后由 吴之如 于 2011-06-18 09:32 编辑过。

    举报 回复

    # 6楼

  • 吴之如发表于2011-06-18 09:57|

    仅供狠狠批判:[转贴]《看建党大业有感》
    2006 次点击
    32 个回复
    0 次转到微评 三糊涂 于 2011-6-18 8:47:21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1.建国大爷没看过。对不起大爷。这次看了,一是因为有晚清的戏,俺喜欢晚清那段;二是,网友给指点的网络版。不看总觉得没沾便宜,睡觉都不踏实。谁让俺小农呢?



    2.光复会本是最擅长暗杀的,可是却玩不过陈其美。先是李燮和遭遇暗杀(没死),后是陶成章被暗杀。上海光复李燮和居功至大,但都督不给他做。电影里,陶成章不同意陈其美做都督,陈就说陶反革命。历史上,为了做都督,陈其美的卫士刘福标掂着手枪炸弹唬大家。



    3.这种不让他做老大,别人就是反革命,就得吃他枪弹的革命精神在革命队伍里发扬广大。结果让宋教仁挨上了。电影里没有显示,国民党成立大会上,宋学英国,不接收女党员时,坐在台下的唐群英冲上主席台打了他一耳光,宋教仁捂面退避。小娘们,湖南辣妹,被孙中山誉为“创立民国的巾帼英雄”。



    4.导演你再那个,也不能让范冰冰演隆裕啊。后者属于丑得没法看的。美国人笔下是:“脸很长,肤色灰黄,牙齿大多是蛀牙”。看照片,含胸驼背,败仪天下。据慈禧太后后人那根正说,光绪在新婚之夜扑到皇后怀里哭道:姐姐,我为难啊。是啊,皇帝没法下口啊!



    5.周润发演袁世凯,我很满意。我们河南帅哥袁世凯,长得一点不比发哥差。当然了,眼神儿方面,发哥可能敌不过袁世凯。写《绝版袁世凯》的张社生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说袁世凯一双黑乌乌的眼睛像“一泓秋水”,一其力量甚至“抵得上日本的一个师团”。



    6.扮演毛太祖的那个小伙,太帅了,不成体统。而且,也没刻画出太祖不修边幅的风格来。比如,像现在的毛将军那样,衣服上至少应该有些饭渍什么的。



    7.冯巩扮演冯国璋,真是太好了。冯巩的娘,应该有些幸福感了,或者说,心里安生了。冯巩主演《没事偷着乐》得了金鸡奖,娱记问他幸福不幸福,小冯回的是:我妈说过,床上没病人,狱里没亲人,这就是幸福!悲哉啊,冯国璋后代的幸福观!新中国所有小民的幸福观!



    8.蔡锷不喜欢,说袁世凯称帝是倒退。不知道是缺少政治学常识,还是故意卖傻。众所周知,相对于秦始皇创下的皇权专制,袁世凯若搞出个君主立宪,那绝对是政治上的飞跃。两千年的飞跃。唉,共和共和,它是中国另一个版本的大跃进吧。中国人就是猴性,朝三暮四!



    9.看到陈独秀演讲,才知道所谓的咆哮体乃是中共书记所创。陈大师说,管它英俄美日,什么能救中国,就学什么。这种急功近利,只能是什么能毁中国,他们就引进什么。



    10.李大钊说,十月革命好,就是好来就是好。好你妹!人家现在都不好了,就我们还在好!坑爹啊!



    11.小凤仙有些美化了。一是长相没有那么好,二是思想觉悟没有那么高,跟蔡锷说代表四万万人民什么的。四万人民从来没有声音,任何瘪三流氓都可以宣布代表他们!蔡将军也有些入戏,说自己爱美人不爱江山的。哪能呢?而且将军死后,蔡家也没接收小凤仙这位巾帼英雄。



    12.扮演宋二丫的那个,脸盘不像她本人。她本人就是个锅盖脸。还有就是瑾太妃,珍妃她姐姐,应该找个猪头女来演才是。



    13.胡适、辜鸿铭招人喜欢。胡适,真正的自由主义者。就是老辜,也比那些革命派平添了几份可爱。特别是他的那句名言:头上的辫子易割,脑子里的辫子难除,一语成谶啊,同志们。当然老辜这话不是在校方聘任会上说的,是课堂上给学生说的,导演给乾坤大挪移了。



    14.五四运动那天,政府的兵真冷静,真厚道啊!竖立不动,枪口朝上,任由学生冲啊打啊烧啊的。毛太祖后来说,学生都是被逼的。啊,这都是被逼的,找谁说理啊!



    15.陈独秀发的那些传单及其行为,放现在,咋也是煽动颠覆罪了。但是政府只关他98天。事后李大钊跟他说:你一入狱,举国震动,人生辉煌,不过如此。这话倒让我想起现在一人来,谁呢?不告你。请我吃羊肉串,再说。



    16.我说过,中国的政治领袖都是传销大王。你看看陈独秀,忽悠庶民曰:跟我走,这种吃不饱穿不暖过得不安生的日子就会一去不复返。结果呢?你问问那些被忽悠进传销大军里的苦人儿吧!都是坑爹啊。



    17.周恩来等几个男生与几个女生在狱中绝食三天,不应该是那个样儿。男角们至少嘴唇干燥了些,你看看那几个女角,站姿都跟时装模特似的挺胸秃肚。导演你绝食三天体验一下。革命不是绣花,不是演戏,至少让他们躺倒!



    18.感想就感这么多吧。为什么写得如此结结巴巴上气不接下气的?原因很简单,现在流行微脖体,没法超过140啊。只好这样想到哪里说到哪里,说不到也得打住。也是坑爹啊。搞得我说话都不顺溜了。还有,建国大爷有了,建党大孽也有了,后面,还得续个拆拿大爷吧?

    举报 回复

    # 7楼

  • 吴之如发表于2011-06-19 06:38|

    仅供批判:[转贴]看完《建党伟业》真是内心纠结百感交集!
    1582 次点击
    24 个回复
    0 次转到微评 恐慌pig2011 于 2011/6/19 4:19:14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看完《建党伟业》真是内心纠结百感交集!



    建议大家一定要看此片,除了群星璀璨,更有激烈场景。经典台词掷地有声,让人荡气回肠!

    现摘选如下:



    1,民国的精神:是自由、平等、博爱!然则成立以来,平等被无视,自由被蹂躏,博爱精神荡然无存!以先烈无量之鲜血 、无量之头颅所换来的“共和”之空名;是可忍,孰不可忍!这一切,法律不答应,四万万民众更不会答应!-(片中孙中山台词)



    2,封建与共和势不两立!共和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片中陈独秀、李大钊台词)



    3,积压了近百年的民族情绪,就会像火山一样爆发!我们应该顺乎潮流,推波助澜。彻底改变这个世界!-(片中李大钊、陈独秀台词)



    4,它们根本就不是我们的政府,它们就是列强的帮凶。



    5,领土不整,国家必亡!国家有难,匹夫有责!



    6,我们的目的是爱国,上街游行,向北洋政府施压!历史的重要时刻就要到了!



    7,我们今天的行动,是中国美好未来的先声!誓死力争!爱国无罪!



    8,谭嗣同说:各国变法无有不流血牺牲者,今中国变法,流血牺牲,自我辈始。



    9,警察问:有冤情去检察厅起诉,你跑到这儿来喊什么冤哪?学生答:冤情太深,检察厅接不了我的状子!我们是为四万万同胞喊冤!



    10,五四运动爆发了,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11,纵观中国两千年的历史,可曾听说过学生杀人放火的典故,这是被逼无奈的反抗!大骂学生是暴徒是野蛮,大义何在?-(片中毛泽东台词)



    12,凡事须以理服人,他们不可以批判吗?马克思的学说只是个理论,岂可东效西颦、邯郸学步。(片中胡适台词)



    13,你们不敢杀陈独秀,死了一个,就会有五十个、一百个。不能与人民为敌。逆潮流而动。(片中孙中山台词)



    12,把国外的革命经验搬到中国来,真的行得通吗?中国的问题比哪儿都复杂!-(片中毛泽东台词)



    13,政府为何要查封“香江评论”?因为我们说了真话,他们害怕我们将真相大白于天下。(片中毛泽东台词)



    14,工人的工字怎么写,头顶着天,脚踩着地,结合起来就是个天字,这个天,是天下的天!工农大众就应该是天下的主人。

    我们中国的工友们,应该起而效仿,推翻我们中国黑暗的、腐朽的、只回欺压、压榨我们的反动政府!-(片中毛泽东台词)





    15,人人平等,世界大同。-(马克思)



    16,大家拼命干活儿,却吃不饱,穿不暖,住不踏实,这合理吗?(片中陈独秀台词)



    17,改变策略,做长期斗争的准备。-(片中周恩来台词)



    18,自你入狱,举国震动,人生辉煌,不过如此。-(片中李大钊台词)



    再欣赏一些经典的画面,毋庸多说了



    1,陈独秀在北京新世界广场(相对于现在的王府井西单)潇洒地撒反政府的传单。

    2,毛润之同学的谦恭平和的尊师重道、有情有义的自由恋爱。

    3,周恩来、邓小平等爱国青年出洋留学,寻找真理。

    4,当时北大的“自由思想,独立精神”理念。

    5,“布尔什维克”意思就是“大多数”。

    6,羡慕那时的社会学术风气,不论是旧派学究,还是新派学者,大家都平和论道;不论什么主义,都可以公开讨论。

    7,赞赏那时的青年学子:个个生活俭朴、思想高贵,勇于追求,勇于坚持!

    这是部具有现实时代意义的很好的教育影片。感同身受,发人深省!所以我要力挺《建党伟业》!



    回帖人:恐慌pig2011    影响力指数:1  |  | 发短消息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 2011/6/19 4:50:53    跟帖回复: 第 6 楼.孙骁骥:《建党伟业》为什么不是禁片

    文章提交者:铁骑银瓶 加帖在影视评论

    孙骁骥:《建党伟业》为什么不是禁片?



      最近,微薄流传中影公司紧急叫停了《建党伟业》预告片在各大影线的放映。很不巧,叫停以前我就观摩过这部只有1分37秒的预告片了。坦白讲,从某种角度看它确实是一部禁片,比如,影片里面有大量关于学生运动、街头游行的镜头,不少镜头还体现了流血、骚乱、打砸抢、大规模群体事件,最后,高潮终于出现了,一个长镜头居然表现了五四运动期间学生占领天安门的场景……内容劲爆直逼当年香港人麦当雄拍摄的《省港旗兵》。概而论之,种种迹象表明,此片不禁,岂有天理?

      持这种观点的大有人在。一个非法网帖总结说,《建党伟业》的真正牛逼之处在于,它告诉人们,有些事情即使在当时是看似非法的、冒险的,但只要坚持下去就能成为伟业,所以该片是一部励志片。励什么志?那就是教导被压迫的人们反压迫的方式就是建党夺权颠覆政府,并且还配以声光电特效生动地教导人们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堪称一本斗争培训教材。现如今,国内局势大坏,利川、新塘等地的骚乱已经让某些人如坐针毡,而这部电影竟在这个节骨眼火上添油,义务教育人民如何与政府过不去。既如此,不禁待何?

      老实讲,这种浅薄见识太不科学发展观了,且幼稚。你以为韩三平和中影真的是十二生肖里属傻X的?要是考科学发展观,他们绝对是优等生,你我最多把名字写了交个白卷。砖家指出,科学发展应该分开来理解:所谓科学,其实是对事物的一种解释权,每个人都得听命于这种解释,否则就会被划归为野蛮,这话不是我说的,是福柯同志说的。所谓发展,就是变着花样行使这种解释权,谁掌握了现在谁就掌握了历史,这话不是我说的,是奥威尔同志说的。

      根据奥威尔和福柯为我们总结的科学发展观,这部由108位明星出演的水浒版《建党伟业》就不是一部禁片,而是一部值得被人铭记的影片。虽说影片涉嫌“不宜”的内容很多,但无论是街头游行还是学生运动,都被科学地划归在“那个时代”的语境下,而用今天人们发展的眼光看,那个时代和这个时代毫无疑问是格格不入的,既没有大规模的公务员考试,下了班也没有非诚勿扰,无趣得很。二者唯一的交集之处在于108位梁山电影明星。他们打出替天行道的大旗,斩鸡头、烧黄纸、兄弟拜把,然后农村包围城市,此乃中国革命科学而发展的道路,此外无他。这其实就等于反过来说明,工人罢工、学生上街,都解决不了人民的内部矛盾,只有梁山好汉才能救国,为何?他们是神仙下凡,精通科学发展观的。

      其实,每一部能在本朝上映的疑似反动电影都有一个被阉割了的滴血伤疤,姜文的童话故事《让子弹飞》里边,结尾时持枪的不明真相群众走漏了一句话:谁赢了跟谁走。OK,至此,原本浑身刚猛的电影挥刀自宫,并得以在全国影院中东方不败,号令武林。同理可知,《建党伟业》这么一部红色重口味史诗偶像剧肯定也存在这样一个奇点,手法要么阉割要么结扎,总之必须能合理地解释为什么只有梁山108好汉能救中国而广大的13亿非好汉却无法自己解放自己。

      这个阉割点就是一种逻辑:学生上街工人罢工理论上是被允许的,但学生上街工人罢工又被证明是救不了国的,只会给国家添堵。而那108个明星既象征了梁山好汉,同时也意在提醒电影观众,我们革命者都是由有钱的男男女女来扮演,寓意革命会为人们带来金钱。观众于是马上联想到了他没还完的房贷、车贷,迫不得已放到股市里的积蓄,心想如果再一闹将起来,自己辛辛苦苦几十年获得的这一点可怜的财产和自由,随时有不保之虞。记得有个美国学者写过一本书,“无面包,不革命”。意思是说,革命是为了面包,但有了面包之后再革命,那是在革面包的命,面包一旦没有了,就无异于草菅人命。跟着梁山好汉有面包吃,是谓科学发展。

      预告片被叫停,并不是说明《建党伟业》本身有多敏感,而说明了最近的骚乱事件有多严重,竟然影响到此等红得万无一失的主流作品,另外,也说明中影多么期望制造话题,好让这部影片隆重推出。其实,退一步说,就算一不留神,再革他一革,又能怎么样呢?“革命的被杀于反革命的。反革命的被杀于革命的。不革命的或当作革命的而被杀于反革命的,或当作反革命的而被杀于革命的,或并不当作什么而被杀于革命的或反革命的。”如是而已,玩不出什么新花样。这话不是我说的,是被城管一脚踢出教科书的鲁迅临走时说的。

      有一种事业注定是伟大,例如建党以及拍一部建党伟业,另一些事则注定失败,例如搞清楚一个城管到底有没有打人。在这个语境下,讨论《建党伟业》是应该禁还是不应该禁,就好比讨论海报上的那个镰刀锤子到底更像斧头还是锤子,纯粹是一个很锤子的问题。 .



    回帖人:恐慌pig2011    影响力指数:1  |  | 发短消息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 2011/6/19 4:57:09    跟帖回复: 第 11 楼.《建党伟业》要看请快点迟了看不到

    宣传部的官员们迟早会醒悟过来。他们会发现,《建党伟业》所宣扬的几乎都是与现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相悖的。“人民”看了学坏怎么得了!

    不是危言耸听。请看:

    1、非法组织政党,可以成就伟业。

    2、与外国势力相勾结,并被其控制。

    3、宣传暴力革命,可以出政权。

    4、阴谋动乱,颠覆合法政府。

    5、宣传西方异端邪说。. 本贴最后由 吴之如 于 2011-06-19 06:49 编辑过。

    举报 回复

    # 8楼

  • 吴之如发表于2011-06-19 06:59|

    仅供批判:[转贴]杨恒均:看《建党伟业》的一点感想
    1825 次点击
    18 个回复
    0 次转到微评 剑门碧玉 于 2011/6/19 1:23:27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看《建党伟业》的一点感想

    从我现有的知识判断,《建党伟业》这部电影还是尊重历史事实的,至少没有不靠谱的虚构,让人反感的情节。当然,在两个小时里,要完成对那段风起云涌的时代的概述,而且设置情节让那几十位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出场,实在也只能是点到为止。因此我认为,对这段历史稍微不熟悉的观众,会对到处都是跳跃性情节感到云里雾里。

    好在对这段历史都不熟悉的观众,应该更熟悉那几十张明星脸,这些脸同时出现在一部电影中,你方唱罢我登场,还真不多见。不过,平时喜怒笑骂都各具特色的脸被格式化在一部严肃的政治模仿秀里,“像不像”成为唯一的判断标准,多少有些诡异。

    朋友给了一张免费票,在首映日的第二天就走进了电影院,电影院里稀稀落落,不到20个人。放映的过程中,观众中出现了三处窃笑分别是由冯巩、赵本山等三位笑星扮演的大军阀出场的时候。被历史教科书一直描绘为邪门歪道的大军阀们,分别由当今最滑稽的笑星扮演,本身就这构成了这部电影最大的一个特点,不使用贬低反面人物的方式来衬托正面人物的高大,不以贬低国民党来抬高共产党。在这部电影中,大大小小的军阀,都给人“忧国忧民”的正面形象。

    有一场戏写的是周恩来在天津被军阀抓了起来,他们开始在狱中绝食抗议,结果三天不到,大军阀就亲自到狱中谈判,周恩来一口气提出了三个90年后的今天某些人也不一定能够答应的政治要求,结果,那军阀竟然一下子都答应了下来,也很快无条件地释放了爱国学生。于是,周恩来得以踏上前往法国的邮轮。

    中共早期的这些领导人几乎都有留洋的经历,影片中,邓小平在登上前往法国的邮轮前,碰上了毛泽东。他问,那个人是谁,同伴说是湖南的毛泽东。邓小平疑惑地问,他为什么不去法国?他不去,真可惜!那表情让人忍不住想笑,哈哈,他如果去法国一趟,中国的历史就要改写,改革开放轮得到由你来做?

    还有一个镜头挺有寓意,在北大的一场辩论中,胡适登场,女学生窃窃私语,爱慕之情溢于言表。当那位学生站起来问胡适为什么白话文比文言文更简练,并举例“无能为力”这个文言文就无法用简单的白话文表达的时候,胡适对这位漂亮的女学生说,白话文用三个字就可以表达:不能干。

    嘿嘿,不能干啊。谁都知道,胡适虽为自由主义者,但在家庭观念上,他比当时所有的保守主义者更保守,没有离婚,也没有“干”女学生与进步青年,对被包办的没受过教育的妻子从一而终。

    实事求是地描述当时的历史环境,是受过教育的观众能够感受到的,大学里开放的辩论风气;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可以来到北大“三角地”自由地发表政治演说、振臂高呼;以及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不那么自由的时代,当时的中国国民却拥有结社、游行与抗议的自由,让人怀念不已。其中“五四”期间的好几个学生游行、知识分子登上讲坛发表政见的场面,让人有时空错乱的感觉。

    暗杀与被暗杀、革命与被革命、共和与被共和、组党与被组党,是电影的主旋律,一张张明星脸冲淡了历史的严肃与诡异,润之哥哥与开慧妹妹、蔡锷将军与小凤仙的爱情故事,是在军阀混战的炮火中,以及宣扬暴力革命的誓言中穿插进行的,禁不住让人生出“情何以堪”以及“情为何物”的感叹。

    电影的结尾是十几位一大代表在南湖游船上的最后一天聚会,湖山烟雨,美女花伞,衬托出当时的宁静与和谐,让人心旷神怡。当最后的几个镜头出现代表们激动的朗诵《共产党宣言》,立志要“以暴力手段推翻统治政权”的时候,是否预示了接下来的风雨如晦的近一个世纪里,“暴力”将成为主旋律?

    这是一部不同的人可能会看出不同内容的电影。我希望被电影调起了好奇心的年轻人,能够找更多书籍与资料阅读,了解中国的历史,也更加关心当下的现实。

    电影里有些场景还是挺有感染力的,希望年轻人学习电影里各位前辈的爱国精神,适可而止,千万别去模仿当时热血青年们要打要杀、上街游行、冲击政府、组党闹革命等等,今非昔比啊。我不是反革命,只是爱护你们,爱护我的读者而已。


    老杨头 2011-6-17 广州

    举报 回复

    # 9楼

  • 老油发表于2011-06-19 11:17|

    似乎是部难得的好片子。

    无论是共产党还是国民党,都是革命党,革命,你死我活之暴力也。

    能成就革命者,必最善于暴力,成功之后也必最善于防范他人之暴力。

    无论如何,历史选择了共产党。

    到底是为什么呢?窃以为对这个问题的探讨从来就没有认真地展开过。

    如能实事求是地搞清楚这个问题,对未来中国的走向就能看得很清楚了。

    举报 回复

    # 10楼

  • 吴之如发表于2011-06-19 17:09|

    作者: 老油(2011-06-19 11:17 )  # 10楼  
    似乎是部难得的好片子。

    无论是共产党还是国民党,都是革命党,革命,你死我活之暴力也。

    能成就革命者,必最善于暴力,成功之后也必最善于防范他人之暴力。

    无论如何,历史选择了共产党。

    到底是为什么呢?窃以为对这个问题的探讨从来就没有认真地展开过。

    如能实事求是地搞清楚这个问题,对未来中国的走向就能看得很清楚了。



    吴之如感言:

    确如老油先生所言
    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的过程中
    有必要实事求是地搞清楚一些历史遗留问题
    以看清未来中国的走向

    自文革结束以来
    历届党的高层领导都坚持改革开放的方向
    例如
    江总书记提出“与时俱进”
    就重在一个“进”字
    而坚决反对改革开放事业的停滞甚至倒退
    胡总书记更明确提出“不折腾”的方针
    就是告诫人们
    社会不能再倒退到
    上世纪五十年代政治运动不断
    以及后来的文革岁月那样的
    反复胡乱折腾的时代
    而要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
    通过反腐败和实现社会公平公正
    来创建和谐社会
    温总理近来也指出
    当前中国有两股势力
    一是封建残余
    一是文革遗毒
    顽固地反对改革开放
    反对中国的进步
    企图将历史拉向倒退

    中国到底会走向何方
    人们寄希望于党和政府坚持进一步改革开放
    消除腐败
    实现社会公平公正
    尤其是真正为最大多数的底层百姓的切身利益多作考虑
    国家以民富国强的姿态卓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政府的一切施政纲领永远与时俱进
    决不游离于世界进步潮流之外
    决不违反全体人民的真实意愿
    而决不是相反
    将中国拉向倒退之路
    倒退回到反右文革的荒唐岁月中去

    举报 回复

    # 11楼

回复

最近发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