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版块

仅供参考:[转贴]百岁老人周有光笑谈世界民主化浪潮

置顶 精华 发表在 漫话漫画

9

5784

最新评论

正序排列

楼层直达:

只看楼主
  • 吴之如发表于2011-05-19 17:43|

    [转贴]人民日报连发4文谈执政者如何面对当前社会心态
    11078 次点击
    149 个回复
    0 次转到微评 捷虎如风 于 2011/5/19 11:41:56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人民日报连发4文谈执政者如何面对当前社会心态

    新华网按:自4月21日起,《人民日报》评论部刊发四篇“关注社会心态”系列文章,针对社会热点、敏感问题进行点评,“异质思维”等文章还在社会产生了较大影响。新华时政频道将其集纳以供读者一飨。




    5月19日:追求理性从哪里起步



    回帖人:一较老作家    影响力指数:0  |  | 发短消息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 2011/5/19 13:22:35    引用回复: 第 48 楼.转至第41楼第 41 楼 大珠小珠 2011/5/19 13:02:01 的原帖:

    为什么不找造成当前社会心态的原因?治标不治本

        我是一新闻工作者,且已五十多岁,我真诚地说一句:依人民日报之身份、位置、性质,依中国当下的现实环境,业内人士皆知:如此文章已是奇迹——他们不是猫眼网——猫眼网不也是受限的吗!其他同类报纸已落后于他们,而且这也可能是一个信号?既然是信号也肯定不会猛烈。相信面包会有的,历史必须向前进!
    .


    回帖人:一较老作家    影响力指数:0  |  | 发短消息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 2011/5/19 13:45:32    引用回复: 第 51 楼.转至第49楼第 49 楼 慎用国产 2011/5/19 13:29:50 的原帖:
    又画个个大饼。光说不练,连财产公示都不敢搞。既得利益者们能轻易放弃到手的银子吗。
    不会轻易放弃到手的银子。所以人民日报文章中有一句话意思是过程要长。当初美国南北战争前的南方奴隶主也是不轻易放弃奴隶制度的,但历史可以停滞一时,不会停滞一世,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历史的进步!清末年间既得利益者也不想放弃,但阻挡不住孙中山所代表的世界大潮流。从这点上看我们真羡慕网上的年轻人,有着年龄上的资本,会赶上发力改革年代。我们老了,悲观的似乎应该是我们,但我本人也不悲观,也尽量挣扎活着,努力争取早一天看到。



    回帖人:mings    影响力指数:0  |  | 发短消息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 2011/5/19 14:14:03    跟帖回复: 第 63 楼.失业、消费低迷、环境严重污染、生态恶化、资源过量消耗、经济效益低下、收入分配严重不公、愈演愈烈的官僚腐败、道德沦丧人性趋恶国民教育失败、医保改革的一塌糊涂、社会诚信力丧失、国家公权力的滥用等等,以及天量的形象工程、天量的政府开支、天量的财政黑洞、天量的资金转移、超量的货币发行、国内通货膨胀直接威胁社会稳定,群众集体上访人数不断增加、群发突发性事件增多、社会矛盾越加尖锐。
    改革开放三十年,崛起的不是国家,更不是人民,而是权贵集团!他们从倒卖批文,倒卖彩电汽车,发展到垄断国家资源,瓜分国家财富,圈地抢地,财大气粗,富可敌国!他们和广大人民的矛盾,是当今中国最大的矛盾。已经暴露了当前中国最黑暗的一面,人治大于法制。法制没有到位,问题不在法律,而在民主。民主的缺失,使权贵集团垄断了财富,垄断了权力,垄断了武力,垄断了喉舌。不愿启动政治体制改革,致使经济体制改革和法制建设都巳走上绝路。



    回帖人:永远凭良心    影响力指数:2  |  | 发短消息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 2011/5/19 14:27:22    第 77 楼.似乎是复辟文革派和继续改革派正在较劲.


    回帖人:糊适芝    影响力指数:44  |  | 发短消息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 2011/5/19 15:45:49    第 100 楼.
    文章提交者:不敢善良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人权有对话了嘛 秀一秀总还是要的

    =============================================================
    面对西拉里等美国官员对中国人权问题的指责,王歧山副总理理直气壮地说:“中国人民的人权状况,13亿中国人民最清楚,希望你们不要借人权问题对中国指手画足。”.


    回帖人:方联成    影响力指数:1  |  | 发短消息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 2011/5/19 17:38:04    跟帖回复: 第 150 楼.老革命家习仲勋发明了"用脚投票"一词

    经常看见网上“用脚投票”这样的用法,只知英文里有to vote with one's feet的说法,还真不知道中文里是谁率先用上这话的。最近读到《中国青年报》,始知有一本广东人民出版社去年7月出版的陈秉安著《大逃港》,这才知道,此话是最早意识到问题严重的老革命家习仲勋说的。

    1978年,习主粤政,发现严防死守解决不了外逃问题,具有前瞻目光的他率先开始酝酿特区,这也才有了后来“一个老人在中国南海边画了一个圈”。1990年,特区成立十周年,陈秉安采访习仲勋,习说:“千言万语说得再多,都是没用的,把人民生活水平搞上去,才是唯一的办法。不然,人民只会用脚投票。”生动的实话实说和“洋为中用”,幽默中透出改革的担当!

    偷渡逃港的事情早有所闻,除了“文革”时期的马思聪,还有陈独秀的女儿,还有不少今天香港的头面人物。最早,对偷渡客是开火射杀的,深圳一带因此曾出现过“拉尸”的行当;后来,杀不胜杀,就建“反偷渡红旗村”,村屋墙上满满当当刷成“红海洋”,组织村民大唱《大海航行靠舵手》、《毛主席的书我最爱读》等红歌。可是偷渡潮还是遏制不住,农民逃(1973年,上述“红旗村”逃了包括专门负责反偷渡的民兵队长在内的一大半人),城市居民、学生、知识青年、工人,甚至共产党员、军人和干部也逃。1978年,逃港成功的有183人,其中市直机关副科级以上的就有40名。

    更有讽刺意味的是,泅渡逃港的人当中,还有念诵着毛主席语录“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为自己“给力”的。香港政府开始时是调集军警驱赶或追捕关押,后来实行“即捕即遣”政策,香港老百姓以卧地阻拦遣返巴士开动等方式,百般抵制,总算让逃港者之中不少人自己搭建“天台木屋”栖身,从粘纸盒、缝袜子、勾纱等最底层的作坊劳动做起,出卖廉价劳动力,受尽白眼,一路奋斗,艰难融入主流社会,成了今天的“领带教父”、“期货大王”、“金牌编剧”等等。还有当年身上除了一条游泳裤一无所有的,现已贵为全国政协委员。有人做过统计,上世纪末,香港排名前100位的富豪中,有40多人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逃港者。

    作家陈秉安把这样一本书献给深圳特区成立30周年,有些人可能会联想到“柏林墙”而认为不合时宜,觉得不光彩,迷信分子会觉得不吉利,更有的人已经开骂了。而实际上把“冰火两重天”的历史原原本本交代于后世,别闭着眼睛说乌有,引得读者流泪,给懵懂的小字辈震撼,恰恰证明过来人有责任对一代一代的新人打开通向民族记忆的大门,有良心的求知者尤其如此。

    老革命家习仲勋“用脚投票”一语沿用至今,足见他说出了真相,而真相不死,今日不是还有“外逃族”、“移民潮”吗?民间还传颂习仲勋把毁誉荣辱置之度外,直不辅曲,屡挫不扑,途见不公会拍案而起。陈秉安为这样的高级领导人记下历史的一笔,也是这部书的价值所在。


    回帖人:xhong    影响力指数:0  |  | 发短消息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 2011/5/19 17:52:29    第 154 楼.总认为人民是非理性的,那就是错的。就好比两个人打架和争吵,总认为别人是非理性,自己是正确的,是不可能得到对方的谅解和和好的。.




    从单向度强调“冷静、稳定、理智、克制”,到加强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群众利益维护机制,培育和保护公共理性、构建和谐社会,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才是消除非理性最有效的解药。




    5月5日:用公平正义消解“弱势心态”




    “弱势心态”的存在与蔓延,对我们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警示,更是一个启示。它反映了社会转型期的心灵脆弱与困境,也隐藏着心灵强大与和谐的必由之路:在公平正义阳光照耀下,用规则与制度创造公平发展的空间、共建共享的平台,一个人人肯努力、人人有机会、人人有希望的社会,将会大踏步地走出“弱势心态”的阴影。




    4月28日:以包容心对待社会中“异质思维”




    思想观念的价值,在竞争中才会彰显,在实践中才能检验。“我不同意你的看法,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是一种胸怀,更是一种自信。那种扣帽子、抓辫子的辩论方式,“不同即敌对”的思维模式,本质上都是狭隘虚弱的表现,无助于社会和谐的构建、健康心态的形成。




    4月21日:“心态培育”,执政者的一道考题   




    社会心态是社会现实的折射。以管理思维要求老百姓用“理性思维”代替“情绪表达”,以“淡定心理”驱除“焦灼疑虑”,显然难以达到。对执政者而言,既需倡导公民树立良好精神风貌,重视“无形”的心理疏导,更应积极解决那些“有形”的问题,让公平正义的社会现实,提供实实在在的“心灵鸡汤”。 本贴最后由 吴之如 于 2011-05-19 17:58 编辑过。

    举报 回复

    # 1楼

  • 吴之如发表于2011-05-20 18:05|

    [转贴]沈敏特:《东方红》不是 “红歌”
    2100 次点击
    33 个回复
    0 次转到微评 剑门碧玉 于 2011-5-20 5:23:07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沈敏特:《东方红》不是 “红歌”
          
      关于歌颂毛泽东的歌曲《东方红》在人们的话语中,早已成为一个争论的话题。主流媒体则不反映这个争论;并且重要会议依然少不了高唱《东方红》;重庆的唱红,《东方红》显然属于牵头的“红歌”。最有意思的是那首钢琴协奏曲《黄河》,取材于《黄河大合唱》,和《东方红》了无关连,却偏要在最后一个乐章塞进《东方红》的主旋律。我没有作过统计,我无法判断赞成和反对者,谁是多数,谁是少数。我呢,不管多数与少数,我坚定地表示不赞成。是与非的判定,是历史实践。

      《东方红》被称为“红歌”之首,其实它是最最不“红”的歌。它的本质是“皇家颂歌”。无论是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还是党的宗旨,为人民服务,《东方红》的主题都是一种彻头彻尾的背离。请问,谁有本事把《东方红》的“他是人民大救星”和《国际歌》的“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划一个等号!可我们偏要在一个会上先唱《东方红》,再唱《国际歌》,硬把两首南辕北辙的歌扯成姊妹篇。

      老农李有源唱出《东方红》,这不奇怪。中国的农民在现代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农民的理想是明君和清官;农民起义的结果只能是改朝换代,让一个新皇朝替代一个旧皇朝,“彼可取而代之”,从来都是农民领袖的追求和向往。所以,农民不是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而只能是同盟军。共产党对农民领导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在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对农民进行改造。怎么能把农民歌颂“大救星”的思想当作我们的“红歌”的主题呢!这岂不等于放弃共产党的领导吗!

      一首歌唱起来,并不是什么大问题,有人信奉皇权也是个人的自由;就像有人,如一位爱新觉罗氏的后裔,在政协大谈“帝制”的优越性。我们未加禁止,更未予惩罚,这倒的确是一种进步。我一向反对以行政或专政的手段来“禁止”某些被认为是“有问题”的言论和精神产品,更反对由此延伸为对当事人的惩治。第一、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大流通的时代,“禁止”几乎是无效的,并且常常适得其反,一“禁止”反而成了畅销书,成了更令人关注的公共话题。第二,精神产品的是是非非,只能靠精神手段来加以解决,马克思早就指出武器的批判代替不了批判的武器。我老是闹不明白,自诩马克思主义信徒的有些人,老是忘记马克思揭示的规律,而喜欢到秦始皇那里去找办法。是的,精神产品的是是非非的解决只能是一靠光天化日下的交换意见,二靠实践的检验;有些一时闹不明白的问题是在实践中逐渐得以澄清的。

      实践已经很清楚地向我们展示了《东方红》内涵的性质。建国前三十年,我们是在《东方红》唱得愈来愈响的过程中度过的。它在文化大革命中达于高潮和极致。这个过程的内涵就是:把一切成就归功于一个人的英明与伟大,使一个人的作用超越于全体人民,临驾于一切组织。这个内涵在上个世纪的60年代的革命歌舞史诗《东方红》中得到最大的思想发挥和艺术渲染,使个人崇拜更加渗透人心。我并不否认其中很多节目是优秀的艺术作品,但总体构思是个人崇拜。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史诗《东方红》几乎成了文化大革命的序曲。正是它的思想内涵,奠定了文化大革命的思想基础。文革反复宣传的关键词语是: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在当时,它具有压倒一切的威力。

      否定个人崇拜已经成为关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关键。这个道理在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中得到了无庸置疑的印证。既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它必然带来一个民主性的结论:那就是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无一例外,都要服从这个标准,每个人都要在这个标准前接受检验。于是,才带来了否定文化大革命的可能,带来了文革定性为“浩劫”的可能,带来了开辟改革开放的航道的可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本来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常识性的原理,为什么在1978年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就在于它的现实针对性,它针对了造成巨大民族灾难,使全民吃尽苦头的个人崇拜。要摆脱文化大革命的梦魇,就必须扫清个人崇拜的乌云。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在当时,是一面科学的旗帜,一面民主的旗帜。它应当继续高高地举起,应当继续冽冽地飘扬。

      因此,我们应当清醒而理智地回答一个问题: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的思想资源究竟来源于《东方红》的内涵,还是来源于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内涵?曾有这样一条北京大学生打出的标语:“小平,你好!”震撼人心。这说明凡是为中国人民作出贡献的国家领导人,人民是尊重的,爱戴的,但这是平等的同志之情,是对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肯定。而不是对“大救星”的盲目崇拜。从此,再也没有人把“大救星万岁”的口号加在任何个一领导人的身上,这是中华民族历史性的伟大进步。珍惜这个进步的人们,不能不慎对把《东方红》再次列入 “红歌”的举措。

      在我看来,《东方红》不是 “红歌”,而是“黄歌”;当然,这“黄”不是指色情,而是指“黄袍”的颜色。这是帝王之色。唱,当然是可以的,爱唱的,尽管去唱,这相当于宗教信仰自由一样,禁止是有害的,但也要允许对它的批评,对它的再认识。

    举报 回复

    # 2楼

  • 吴之如发表于2011-05-22 11:53|

    回帖人:沉默的一天    影响力指数:0  |  | 发短消息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 2011-5-22 11:39:01    跟帖回复: 第 81310 楼.2009经济危机,中国仅公款吃喝、公费出国、公车开支的“三公”消费高达 19000亿元,占行政开支的60%。

        中央电视台的《新闻1+1》栏目出现惊人的披露:中国行政开支,仅公款吃喝、公费出国、公车开支的“三公”消费高19000亿元。在目前经济危机的严重局势下,央视披露的这一数字,让网友大感震惊!


        观察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特约研究员王锡锌在《新闻1+1》节目中透露:我国公款吃喝、公费出国、公车开支一年19000亿。王锡锌提供的数字,让主持人柴静似乎很吃惊的样子,重复地问:“您再说一遍,是多少?”王再次肯定地说:“公款接待、公费出国考察、公车,也就是‘三公’,一年19000亿。占这个行政开支的60%。”


        柴静马上问:“财政部不是公布29个亿吗?”王锡锌答:“统计口径不一样吧,财政部可能指的是中央财政支出。”
    .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boardid=1&id=6955043&page=5421&uid=&usernames=&userids=&action=

    举报 回复

    # 3楼

  • zy7273发表于2011-05-24 11:46|

    愿老爷子的观点能影响执政当局

    举报 回复

    # 4楼

  • 吴之如发表于2011-05-25 11:05|

    周老先生的观点
    未必都正确

    但是
    一个百岁老人
    依然学习不止
    思索不止
    这一点精神
    令人敬重

    他这么做
    除了对国家的热爱
    对人民的热爱
    再也找不出半点利己的动机

    就像温家宝总理
    反复呼吁坚持改革开放
    呼吁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
    实施政治体制改革
    并一针见血地指出
    当前阻碍改革
    阻碍社会进步的两大势力
    一是封建残余
    一是文革遗毒
    温总理这么做
    除了对国家的热爱
    对人民的热爱
    也找不出半点利己的动机
    因为
    假如为了他和家族的私利
    那么
    他不再说真话
    只管“闷声大发财”就行

    但是
    这个社会总得有人出来说真话
    因此
    周老先生
    温总理
    值得人们敬重

    举报 回复

    # 5楼

回复

最近发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