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柏魁确实是个好同志
表时间: 2011-05-21 10:30 作者: 赵静芝
北京故宫展品失窃案告破后,身高不足一米六五的非著名江洋小盗石柏魁的名字便传遍神州大地并迅速扩散到海外。看了身材魁梧的人民警察像老鹰抓小鸡般将小石拎着塞进汽车的电视画面,我心里是很怜悯的。小石作为2011年中国大陆偷盗界的形象大使,他首先是一个人才,其次才是一个罪犯。
据说,小石同志在作案前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下岗电焊工,他一定过得十分不如意,任何怀才不遇的人在他年轻的时候都会有一段比较青涩的岁月,身怀绝技而不为人们发现是件多么痛苦的事情,于是小石决定把祖国的心脏作为他的达人秀场,这种另类的表现方式应该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首先是选择的时机非常合理。大陆公安部跟国家文化局,即将开展一项为期8个月的“2011年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涉及省份达到17个省市,本来在5月11日就要开会部署,小石同志提前三天就进行了个人行为艺术展,也算是为这项大规模的专项活动热了热身。
其次,小石挑选的地点非常到位。故宫素来各项安全防范工作固若金汤,据说全宫有1600个防盗报警器、3700个烟感探测器和400个摄像头,还有100多条狼犬和几个排编制的专业安保人员。在如此严密的天罗地网中去一展身手,没有一点底气和豪情是不行的。
第三,小石是全世界盗贼中最环保的,他几乎无成本进入作案现场,连故宫的门票都不屑于购买。他还实施环保作案,基本上是徒手打碎窗户,并就地取材在墙上挖了个洞然后进到展厅,又把一个展柜玻璃打碎,把里面放的展品给盗走了。整个过程没有多少波澜,也没有什么起伏,在他看来不过是属于一个电焊工基本技能的正常发挥罢了。
第四,小石是个有绝技的人,在没有到达故宫前他一定觉得领导和周围的同志们都看走了眼。比如他有隐身术,能非常顺利地躲过故宫上百条狼狗们的的眼睛,还能从几个排的安保人员眼皮底下脱身。另外,小石还有非凡的轻功。他能够瞬间爬到近9米高的城墙上,并且能从上面纵身跳下,还毫发不伤。再有小石有神奇的定位功能。都说故宫若迷宫,游客常常迷路。可小石既不用夜视镜也不用防弹背心,首次入宫便能偷盗得手,而后居然能够准确地一路狂奔脱离危险现场,看来他比抓捕拉登的美国特种部队的成员还要牛一点。
第五,小石这个人比较诚恳和淳朴,算是盗贼中素质比较高的。他选择的偷盗物品都不是文物,只是价值不菲的几件私人收藏的小玩意。慈禧的胸罩、李莲英的内裤他都没拿。总共偷了9件掌中玩艺儿,有6件因为他看不上,被他随意丢了,说他贪财可能有点冤枉,没有小偷像小石那么慷慨的。从随便处置“战利品”的方式上来看,小石还是清高的,估计年轻的时候没少读过钱钟书的什么小小说。
可以这么说,小石同志是以最低的成本给故宫上了一堂安全课。并以这种方式告诉全国人民,文物的安全问题已经到了连盗贼也揪心的程度。
第六:小石同志一个更重要的贡献,就是以他个人可能的自我牺牲,把故宫目前是由一批文化流氓管理着的现实昭示于天下。故宫给北京市公安局送去的锦旗上写着:撼祖国强盛,卫京都泰安。其中把“捍卫”的捍写成了“撼动”的撼。本来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文化单位领导文化低闹出点笑话属于正常,国家博物馆还把出口处的英文exit错写成export呢。但是,故宫的问题是知错还要硬拗,于是,一面写有错字的锦旗高高飘扬在我们的眼前,它既表现了文化的沦落,也表现了权力的颟顸,更反映出浸淫于“鲍鱼之肆”的公权力的怡然自得。虽然,最后故宫不得不折了腰,但是整个事件所传递的镜像触目惊心。其实,没文化的人把持着文化官位没有多么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我们整个文化中的媚骨与奴性:为尊者讳、为大人物讳,尊者即使是错了也是对的,那些智者都选择了沉默,于是,任凭一批文化流氓和小石同志一样恣意作案。
行文至此我有点为小石同志抱不平,虽然其行为为社会不耻,但其产生的正面意义应该作为对社会的一种贡献来看待,如果能作为减刑依据那是再好不过了。为了安抚小石同志受伤的心灵,我建议故宫只将写有“卫京都泰安”的锦旗送给北京市公安局以表彰其功劳,另将 “撼祖国强盛”那面转送给小石同志,好让他在漫长的牢狱生涯中也能享用点精神的安慰。
最新评论
正序排列
楼层直达:
-
布告发表于2011-05-22 13:07|
表时间: 2011-05-21 10:30 作者: 赵静芝
北京故宫展品失窃案告破后,身高不足一米六五的非著名江洋小盗石柏魁的名字便传遍神州大地并迅速扩散到海外。看了身材魁梧的人民警察像老鹰抓小鸡般将小石拎着塞进汽车的电视画面,我心里是很怜悯的。小石作为2011年中国大陆偷盗界的形象大使,他首先是一个人才,其次才是一个罪犯。
据说,小石同志在作案前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下岗电焊工,他一定过得十分不如意,任何怀才不遇的人在他年轻的时候都会有一段比较青涩的岁月,身怀绝技而不为人们发现是件多么痛苦的事情,于是小石决定把祖国的心脏作为他的达人秀场,这种另类的表现方式应该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首先是选择的时机非常合理。大陆公安部跟国家文化局,即将开展一项为期8个月的“2011年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涉及省份达到17个省市,本来在5月11日就要开会部署,小石同志提前三天就进行了个人行为艺术展,也算是为这项大规模的专项活动热了热身。
其次,小石挑选的地点非常到位。故宫素来各项安全防范工作固若金汤,据说全宫有1600个防盗报警器、3700个烟感探测器和400个摄像头,还有100多条狼犬和几个排编制的专业安保人员。在如此严密的天罗地网中去一展身手,没有一点底气和豪情是不行的。
第三,小石是全世界盗贼中最环保的,他几乎无成本进入作案现场,连故宫的门票都不屑于购买。他还实施环保作案,基本上是徒手打碎窗户,并就地取材在墙上挖了个洞然后进到展厅,又把一个展柜玻璃打碎,把里面放的展品给盗走了。整个过程没有多少波澜,也没有什么起伏,在他看来不过是属于一个电焊工基本技能的正常发挥罢了。
第四,小石是个有绝技的人,在没有到达故宫前他一定觉得领导和周围的同志们都看走了眼。比如他有隐身术,能非常顺利地躲过故宫上百条狼狗们的的眼睛,还能从几个排的安保人员眼皮底下脱身。另外,小石还有非凡的轻功。他能够瞬间爬到近9米高的城墙上,并且能从上面纵身跳下,还毫发不伤。再有小石有神奇的定位功能。都说故宫若迷宫,游客常常迷路。可小石既不用夜视镜也不用防弹背心,首次入宫便能偷盗得手,而后居然能够准确地一路狂奔脱离危险现场,看来他比抓捕拉登的美国特种部队的成员还要牛一点。
第五,小石这个人比较诚恳和淳朴,算是盗贼中素质比较高的。他选择的偷盗物品都不是文物,只是价值不菲的几件私人收藏的小玩意。慈禧的胸罩、李莲英的内裤他都没拿。总共偷了9件掌中玩艺儿,有6件因为他看不上,被他随意丢了,说他贪财可能有点冤枉,没有小偷像小石那么慷慨的。从随便处置“战利品”的方式上来看,小石还是清高的,估计年轻的时候没少读过钱钟书的什么小小说。
可以这么说,小石同志是以最低的成本给故宫上了一堂安全课。并以这种方式告诉全国人民,文物的安全问题已经到了连盗贼也揪心的程度。
第六:小石同志一个更重要的贡献,就是以他个人可能的自我牺牲,把故宫目前是由一批文化流氓管理着的现实昭示于天下。故宫给北京市公安局送去的锦旗上写着:撼祖国强盛,卫京都泰安。其中把“捍卫”的捍写成了“撼动”的撼。本来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文化单位领导文化低闹出点笑话属于正常,国家博物馆还把出口处的英文exit错写成export呢。但是,故宫的问题是知错还要硬拗,于是,一面写有错字的锦旗高高飘扬在我们的眼前,它既表现了文化的沦落,也表现了权力的颟顸,更反映出浸淫于“鲍鱼之肆”的公权力的怡然自得。虽然,最后故宫不得不折了腰,但是整个事件所传递的镜像触目惊心。其实,没文化的人把持着文化官位没有多么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我们整个文化中的媚骨与奴性:为尊者讳、为大人物讳,尊者即使是错了也是对的,那些智者都选择了沉默,于是,任凭一批文化流氓和小石同志一样恣意作案。
行文至此我有点为小石同志抱不平,虽然其行为为社会不耻,但其产生的正面意义应该作为对社会的一种贡献来看待,如果能作为减刑依据那是再好不过了。为了安抚小石同志受伤的心灵,我建议故宫只将写有“卫京都泰安”的锦旗送给北京市公安局以表彰其功劳,另将 “撼祖国强盛”那面转送给小石同志,好让他在漫长的牢狱生涯中也能享用点精神的安慰。举报 回复# 1楼
-
布告发表于2011-05-22 13:07|
大学教师致信部长 呼吁取消马列必修课
时间: 2011-05-21 09:00
华东政法大学的教师张雪忠博士,上周(5月13日)以公开信形式致信中国教育部长袁贵仁,呼吁取消中国大学及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科目以及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等课程从大学公共必修课程中去除。张雪忠称,此信是依据中国宪法第四十一条关于“公民建议权”的规定,以个人名义向教育部提出的“公民建议书”,全文约1万余字,张雪忠将其发表在个人的SINA博客后,却很快遭删除,但此建议书仍然在互联网上引发了许多讨论和反响。
建议书中,张雪忠首先提出,“在教育领域用强制或变相强制的方式,向人们灌输特定的哲学思想和政治观点,不但无法使人真正接受被灌输的内容,而且还将极度扭曲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人格,扼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良知,贬低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尊严。”
“行为或许可以用奖惩来驱动,信仰却只能以说服为基础。”他说,在准备政治考试以及修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等课程的过程中,人们不能自由地对相关学说进行批评和质疑,而是必须放弃自己的判断,完全被动地接受别人的思想和观点。
如果对最重大的问题及最高层次的原则,人们不能进行自由的思考和充分的探讨,那么一个民族不管人口有多少,都不大可能产生真正杰出的思想,整个民族的理智水平也不可能到达令人尊敬的高度。
在一个连上帝的全知、全能,甚至上帝的存在都可以任人质疑的时代,13亿中国人还要将一个德国人的学说视为不可质疑的神谕。
对此,张雪忠说,“真想问问我们的教育决策者,到底是什么样的想法和企图,竟然会让你们如此处心积虑地禁锢13亿中国同胞的理性,如此想方设法地贬低13亿中国同胞的尊严?”
其次,张雪忠质疑,在教育领域用强制或变相强制的方式,迫使人们接受并表达特定的哲学思想和政治观点,违反中国宪法第三十五条的规定,侵犯了公民的思想和言论自由。
根据目前的教育政策, 大学及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政治科目,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等公共必修课,这事实上,是将承认某种特定的哲学思想和政治观点,作为人们获得学习各种专业知识的条件,实际上就是将剥夺教育机会作为一种胁迫手段,压制和侵害人们在哲学和政治问题上的思想和言论自由。
这种做法的危险无论如何强调都不过份。因为我们实在是无法确定这些哲学思想和政治观点到底是对是错,而一旦它们确实是错误的,我们的教育决策者就等于在强迫所有的中国人同时在最重大的问题上犯错。
张雪忠认为,在信仰问题上,政府不应享有任何权威。政府既不能在信仰问题上提供比个人更可靠的判断,也不能帮助个人为来世的生活做好更充分的准备,在这方面,政府的权力不可能起到任何作用,因此也不可能具有任何正当性。
一个人不可能放弃自己的判断,完全听任他人——不管是一位国王,还是一个政党——来决定自己该信什么,不该信什么。
第四,在教育领域用强制或变相强制的方式,灌输官方学说的办法,将使整个社会长期处于一种理智蒙昧状态,还将使这种学说本身失去活力,同时阻碍这种学说的信奉者理智的成长。
在中国,那些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或邓小平理论进行直率批评的人,很容易在教育、就业或升迁等方面遭遇不利的后果。因此,在各种重大的原则性问题上,即使是那些最富探索精神的学者,也不得不把自己真正相信的原则隐藏起来,并极力使自己的言论看上去合乎自己并不相信的官方学说。
这样的学者也许算得上很聪明,但却很难成为毫无畏惧、逻辑严谨以及前后一贯的真理追求者。更多的人为了不触怒掌权者和官方学说的信奉者,干脆避免谈及那些重大的原则问题,而专注于一些更为具体的技术性问题。
而这种确立官方学说的做法,对特定学说来说,也是一种损害。
当人们不能提出不同的观点,而是必须被动接受官方指定的学说时,人们就不再有必要去努力反驳不同的学说,甚至没有必要去真正理解被灌输的学说。人们只是接受了这种学说的僵化的、空洞的言辞,但却丢弃了其深刻和鲜活的内涵。
现在,许多人都可以朗朗上口地诵读出一条条所谓的“基本原理”,但他们这样做只是出于一种习惯的盲从,而不是出于内心的理解与信服。
张雪忠说,这样一来,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国家,也就不可能不逐渐演变为一个规模庞大的鹦鹉园地,而鹦鹉是绝不会以追求真理而见长的。举报 回复# 2楼
-
放大镜发表于2011-05-22 22:19|
经赵静芝这么深入浅出一写,石柏魁确实是个好同志。
举报 回复# 3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