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版块

又到元宵节发一篇同学的文章祝世界和平

置顶 精华 发表在 漫话漫画

8

3549

我们30多年前的同学,主体来自两三个大院,一起长大一起读书,很多就是从幼儿园一直到中学,今年,我们大部分都知天命了,于是年过半百的小老头小老太太们便频繁密谋串联,趁身子骨还能折腾搞搞新意思。

这是我们一位同学最近写的一篇文章,除了人名被我用假名取代之外,其余全文照发。从中大家可以领略到海外华人的人生状况、中日之间的民间交往以及老同学之间的纯真友谊。中日友好就是两国人民的幸福;世界和平安宁、中国进步文明、人人和谐友好就是我们赖以享受人生的基本保障。

敬请阅读——



滨松行     

蒋河


    中学毕业后,关仪到了日本留学,其后嫁到日本中部一个叫滨松的中等城市。异国恋情的故事从来就有些神秘的色彩,但关仪的经历更增加了些传奇的色彩。其实我与她很不熟,从小到大没有讲过一句话。09年的春天她去美国参加了西雅图的美女同学会,由此我想她是个很重感情的人。因为我常去日本公干,于是冒昧的产生去拜访她的念头。我通过李沿提出了申请,不想很快就收到了她的邮件:“知道你来,我多高兴!你还是同学中第一个到访!别说客气话,我们虽不熟,但我们有过同一难忘的经历,吃过同一锅饭!有什么可陌生的呢?我们的话题多着呢,是不是?”
    于是2010年初利用在日本出差的一个周日,我专程去了滨松。我听唐丽容说起过,她的先生来自一个大家族。不去不知道,她丈夫小林家族是当地的一个望族,关仪说家族鼎盛时期拥有滨松新干线车站附近的不少土地,我一听吓了一跳,乖乖 !车站附近的地都是寸土尺金的,这家族也够大的。他先生小林信先生是8个兄弟中的老大,在日本长子的地位很高,可以继承父辈的大多数财产。到滨松后不久,她和先生带我去他们家族的祖屋去参观,这是一栋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建筑群,起名为“信行社”。这个大宅目前主要的用途是做家族聚会和祭祖,同时部分时间向社会开放,请僧人来讲经传道。信行社被当地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建筑,而且因为用于善事,所以免征“信行社”的地税。在日本地税是很高的,用于商业用途或自住几百平方的市区中心地段,大约一年的税金估计要百万日元以上。因为考虑避地震因素,日本的房子墙体基本上是用木做,信行社也一样,外表上看不出很特别之处。唯一比较显眼的就是房顶了,做的相当考究就有些像到了广州陈家祠的感觉。瓦都是专门烧出来的,屋檐处的瓦掾还有烧个大大的“信”字,足见当年的奢华。屋内更有乾坤,进门时小林先生就指着门玻璃说,这是一百年前的烧制的东西,现在你再也找不到了。进了大厅,他掀起一架老钢琴,指着琴键说这全是象牙做的,哦!这琴要多少钱啊?边上还放着一台Yamaha的电子琴,据说是第一代的产品,Yamaha几次提出高价回购放在公司的陈列室里,但都没有如愿。墙上挂的是奈良或京都高僧百年前的笔墨,价格就更不知多少了,佛坛上供奉的百年佛像也是从日本最有名的寺院请回,据说这佛像在滨松名气不小,真正的无价之宝。房内的过道上放着几个大书橱,不少老书已经在日本已经很难找到。偏房里还堆满了没有整理过的旧物,内中肯定还有不少的宝物。由此可见这个大户人家的殷实,而几代人遗风,更是一般人家无法攀学。每当小林先生讲起这些不寻常的文物时,语句淡然神情松快。但话题转到如何传承和光大家族的荣耀时,眼神马上变得有些凝重。因为他将要承担的是一个家族的责任,或许兴趣不在此,显然他多少是有些无可奈何的接下这付重担。他用期望的眼光看了关仪一眼,很认真的对我说,这全靠她了。哇 !世间还有这样的事情,原来戏剧也是源于生活, 传奇并非只流传书中,一个中国诗书人家的女儿负担起了一个日本世家传递的责任,实在是不寻常故事,一个附中的孩子,在异国编出了一曲不同凡响的乐曲,难道不也是同学和母校的奇谈和荣光 ?
    我问关仪,你是如何认识小林先生的?她说大学毕业后参加短期修行班的时候邂逅同样在那里修行的小林信,不能不说是命中注定的缘分。这时我又八卦了一句,是否嫁入豪门深似海 ?她没有正面的回答,只是说入门的那十年没有睡过懒觉. 这段姻缘,论门当户对要娶个中国女子为妻,小林先生多少有些叛逆更要些勇气。而关同学不知夫家底细先坠入爱河,睁开眼时就嫁入大户人家,即使婆家通情达理,夫君疼爱有加,未知的东西还是太多,她不能不打醒十二分精神,需要的是智慧和勤劳。
    虽然家大业大,但毕竟还是大家族的产业,每个小家庭依然要自立更生。分到关仪夫妻名下的私产,是一个饭店和高档生活工艺陶具商店,取名“蔘花苑”。依赖这个生意,要保障家庭的日常生活和养育三个如花似玉的女儿也相当不易。关仪说她到日本后开始做专职太太,等孩子大了而且看到生意清淡,所以四年前她毅然卸下浓妆亲手打理“蔘花苑”。日本人很喜欢陶具,生活工艺陶具在城中这是个比较特别的生意,因为光顾的客户是有钱有闲的太太们,十分挑剔。试想,那个百姓人家日常生活用的的陶器还要考虑工艺两个字啊!货架上的陶器全部是名师手工制作的产品,每个产品都附有出生证,所以价格不菲。也许是文化的差异,我无法完全品味这些产品,关仪说她也不十分懂,只有他先生从小就耳濡目染 ,才能说出其中的价值。关仪还从婆婆那里学会了传菜。接过生意后,关小姐几板斧下去,用了两年的时间将这个生意扭亏为赢,搞的有声有色,回头的老客户占了70%以上。这让家族成员刮目相看,讲到这里她露出一脸自豪,好像说,我还不是只会在家相夫教子的小女子啊。现在连家族宴会和佛事素餐,全是她一人主持。好个能干的女子,广东人说好的老婆出的厅堂入的厨房,小林太太远远超过这个标准,想当年宁国府的王姐姐不外如此,玩笑玩笑!
    我在滨松逗留了大约十个小时,有几个小时是在她家中轻松聊聊往事和同学,这是很惬意的事情,半年前我在李沿家的客厅里也痛快长聊过。我没有想到,关仪还知道不少同学的是往事和近事,有些我还是第一次听说。说实话,她已经相当日本化了,谈人谈事的中很自然的流露出很传统日本人的观念。也能怪,她都在日本生活了快三十年了,已经深深的融入了这个社会。我们的同学就像种子,撒到那里都会扎根而且开出美丽的花。说到做作女人,她后来给我的邮件说,“很高兴与你分享我的日本见闻,25年我在默默耕耘,总算有了些成果。但我总觉得财产,事业皆身外物,家庭美满才是女人值得自豪的。经营一段婚姻比创一番事业难,世上成功人士中婚姻幸福的不多!你会笑我是妇人之见吧? 我乐在其中呢!” 她还对我说过,作男人说就应该和自己喜欢的女子结婚,就是要找到那种做男人的感觉。我听了都有些不相信,以为是那个大男人嘴里说出来的话。
    关仪一家在香港生活过四年,所以小林先生懂些广东话和普通话,听力水平大约与我的日语差不多(有些不谦虚),用日文英文和广东话加一起,我们可以进行简单的交流。晚饭的时候,我们又一次提起了信行社,冷不丁小林先生冒了一句说:“我们家的那些文物如果在中国遇到文化大革命就全没有了”。 我听了愣了一下,如果一个在日本的中国人这样说,觉的很自然,但一个日本人也这样说,变的却有些沉重,那不是一场浩劫还能是什么?为了我的来访,夫妻俩商量了好久,关仪几次给我电话问我喜欢吃什么,喜欢去那里? 大约几点到?在滨松过夜吗? 如不介意就在家里住等等。关仪甚至给电话父母问去哪里玩最合适,因为老人也有到滨松的经历,父亲的回答是说就看你家的大宅就够了。哈,我也这样认为。除了游览和聊天,我在那里还享受到两顿美食,寿司和鳗鱼饭,我是个好吃之人,早在去关家前就问日本朋友滨松有什么好玩好吃的,他们说鳗鱼是滨松的名物,于是我将去吃鳗鱼排到了行程中。 我知道,关仪有个计划,邀请在美国的同学来滨松作客,但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没有成行。现在我为他们感到惋惜!因为在滨松有吃有看有玩,大家还可以无拘束的天南海北,三十年前三十年后的。然后开车一起到富士山下泡温泉,享受自然享受情谊。
    更有趣的是,小林先生是个超级的车迷,他几年间换了几部跑车。聊起这个话题眉飞色舞,还好我在这个行业做事,搜肠刮肚还能对应一下,这使他越说越兴奋,追着问我丰田在中国做什么车型?本田在中国做什么车?滨松是铃木汽车的总部,十几年前我曾经去过一次,于是他特意开车兜我去了铃木总部看看,告诉我铃木公司行事很低调,总部看上去很简朴但内部却相当豪华,看得出小林先生赞赏这种作风。我到滨松的时候,关仪坚持要他开轿车来接客人。当我快离开的时候,忽然他对我说等等,转身回家换了辆跑车来。改装过的车辆发动机特别的响,在巨大的轰鸣声中,这辆名贵的Alfa Romeo跑车载着我来到了新干线车站。当我回头向关仪招手道别时,有种特别的心境,实在太难忘了,约上同学我一定会再来。

最新评论

正序排列

楼层直达:

只看楼主
  • 老油发表于2010-02-27 23:12|

    我们30多年前的同学,主体来自两三个大院,一起长大一起读书,很多就是从幼儿园一直到中学,今年,我们大部分都知天命了,于是年过半百的小老头小老太太们便频繁密谋串联,趁身子骨还能折腾搞搞新意思。

    这是我们一位同学最近写的一篇文章,除了人名被我用假名取代之外,其余全文照发。从中大家可以领略到海外华人的人生状况、中日之间的民间交往以及老同学之间的纯真友谊。中日友好就是两国人民的幸福;世界和平安宁、中国进步文明、人人和谐友好就是我们赖以享受人生的基本保障。

    敬请阅读——



    滨松行     

    蒋河


        中学毕业后,关仪到了日本留学,其后嫁到日本中部一个叫滨松的中等城市。异国恋情的故事从来就有些神秘的色彩,但关仪的经历更增加了些传奇的色彩。其实我与她很不熟,从小到大没有讲过一句话。09年的春天她去美国参加了西雅图的美女同学会,由此我想她是个很重感情的人。因为我常去日本公干,于是冒昧的产生去拜访她的念头。我通过李沿提出了申请,不想很快就收到了她的邮件:“知道你来,我多高兴!你还是同学中第一个到访!别说客气话,我们虽不熟,但我们有过同一难忘的经历,吃过同一锅饭!有什么可陌生的呢?我们的话题多着呢,是不是?”
        于是2010年初利用在日本出差的一个周日,我专程去了滨松。我听唐丽容说起过,她的先生来自一个大家族。不去不知道,她丈夫小林家族是当地的一个望族,关仪说家族鼎盛时期拥有滨松新干线车站附近的不少土地,我一听吓了一跳,乖乖 !车站附近的地都是寸土尺金的,这家族也够大的。他先生小林信先生是8个兄弟中的老大,在日本长子的地位很高,可以继承父辈的大多数财产。到滨松后不久,她和先生带我去他们家族的祖屋去参观,这是一栋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建筑群,起名为“信行社”。这个大宅目前主要的用途是做家族聚会和祭祖,同时部分时间向社会开放,请僧人来讲经传道。信行社被当地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建筑,而且因为用于善事,所以免征“信行社”的地税。在日本地税是很高的,用于商业用途或自住几百平方的市区中心地段,大约一年的税金估计要百万日元以上。因为考虑避地震因素,日本的房子墙体基本上是用木做,信行社也一样,外表上看不出很特别之处。唯一比较显眼的就是房顶了,做的相当考究就有些像到了广州陈家祠的感觉。瓦都是专门烧出来的,屋檐处的瓦掾还有烧个大大的“信”字,足见当年的奢华。屋内更有乾坤,进门时小林先生就指着门玻璃说,这是一百年前的烧制的东西,现在你再也找不到了。进了大厅,他掀起一架老钢琴,指着琴键说这全是象牙做的,哦!这琴要多少钱啊?边上还放着一台Yamaha的电子琴,据说是第一代的产品,Yamaha几次提出高价回购放在公司的陈列室里,但都没有如愿。墙上挂的是奈良或京都高僧百年前的笔墨,价格就更不知多少了,佛坛上供奉的百年佛像也是从日本最有名的寺院请回,据说这佛像在滨松名气不小,真正的无价之宝。房内的过道上放着几个大书橱,不少老书已经在日本已经很难找到。偏房里还堆满了没有整理过的旧物,内中肯定还有不少的宝物。由此可见这个大户人家的殷实,而几代人遗风,更是一般人家无法攀学。每当小林先生讲起这些不寻常的文物时,语句淡然神情松快。但话题转到如何传承和光大家族的荣耀时,眼神马上变得有些凝重。因为他将要承担的是一个家族的责任,或许兴趣不在此,显然他多少是有些无可奈何的接下这付重担。他用期望的眼光看了关仪一眼,很认真的对我说,这全靠她了。哇 !世间还有这样的事情,原来戏剧也是源于生活, 传奇并非只流传书中,一个中国诗书人家的女儿负担起了一个日本世家传递的责任,实在是不寻常故事,一个附中的孩子,在异国编出了一曲不同凡响的乐曲,难道不也是同学和母校的奇谈和荣光 ?
        我问关仪,你是如何认识小林先生的?她说大学毕业后参加短期修行班的时候邂逅同样在那里修行的小林信,不能不说是命中注定的缘分。这时我又八卦了一句,是否嫁入豪门深似海 ?她没有正面的回答,只是说入门的那十年没有睡过懒觉. 这段姻缘,论门当户对要娶个中国女子为妻,小林先生多少有些叛逆更要些勇气。而关同学不知夫家底细先坠入爱河,睁开眼时就嫁入大户人家,即使婆家通情达理,夫君疼爱有加,未知的东西还是太多,她不能不打醒十二分精神,需要的是智慧和勤劳。
        虽然家大业大,但毕竟还是大家族的产业,每个小家庭依然要自立更生。分到关仪夫妻名下的私产,是一个饭店和高档生活工艺陶具商店,取名“蔘花苑”。依赖这个生意,要保障家庭的日常生活和养育三个如花似玉的女儿也相当不易。关仪说她到日本后开始做专职太太,等孩子大了而且看到生意清淡,所以四年前她毅然卸下浓妆亲手打理“蔘花苑”。日本人很喜欢陶具,生活工艺陶具在城中这是个比较特别的生意,因为光顾的客户是有钱有闲的太太们,十分挑剔。试想,那个百姓人家日常生活用的的陶器还要考虑工艺两个字啊!货架上的陶器全部是名师手工制作的产品,每个产品都附有出生证,所以价格不菲。也许是文化的差异,我无法完全品味这些产品,关仪说她也不十分懂,只有他先生从小就耳濡目染 ,才能说出其中的价值。关仪还从婆婆那里学会了传菜。接过生意后,关小姐几板斧下去,用了两年的时间将这个生意扭亏为赢,搞的有声有色,回头的老客户占了70%以上。这让家族成员刮目相看,讲到这里她露出一脸自豪,好像说,我还不是只会在家相夫教子的小女子啊。现在连家族宴会和佛事素餐,全是她一人主持。好个能干的女子,广东人说好的老婆出的厅堂入的厨房,小林太太远远超过这个标准,想当年宁国府的王姐姐不外如此,玩笑玩笑!
        我在滨松逗留了大约十个小时,有几个小时是在她家中轻松聊聊往事和同学,这是很惬意的事情,半年前我在李沿家的客厅里也痛快长聊过。我没有想到,关仪还知道不少同学的是往事和近事,有些我还是第一次听说。说实话,她已经相当日本化了,谈人谈事的中很自然的流露出很传统日本人的观念。也能怪,她都在日本生活了快三十年了,已经深深的融入了这个社会。我们的同学就像种子,撒到那里都会扎根而且开出美丽的花。说到做作女人,她后来给我的邮件说,“很高兴与你分享我的日本见闻,25年我在默默耕耘,总算有了些成果。但我总觉得财产,事业皆身外物,家庭美满才是女人值得自豪的。经营一段婚姻比创一番事业难,世上成功人士中婚姻幸福的不多!你会笑我是妇人之见吧? 我乐在其中呢!” 她还对我说过,作男人说就应该和自己喜欢的女子结婚,就是要找到那种做男人的感觉。我听了都有些不相信,以为是那个大男人嘴里说出来的话。
        关仪一家在香港生活过四年,所以小林先生懂些广东话和普通话,听力水平大约与我的日语差不多(有些不谦虚),用日文英文和广东话加一起,我们可以进行简单的交流。晚饭的时候,我们又一次提起了信行社,冷不丁小林先生冒了一句说:“我们家的那些文物如果在中国遇到文化大革命就全没有了”。 我听了愣了一下,如果一个在日本的中国人这样说,觉的很自然,但一个日本人也这样说,变的却有些沉重,那不是一场浩劫还能是什么?为了我的来访,夫妻俩商量了好久,关仪几次给我电话问我喜欢吃什么,喜欢去那里? 大约几点到?在滨松过夜吗? 如不介意就在家里住等等。关仪甚至给电话父母问去哪里玩最合适,因为老人也有到滨松的经历,父亲的回答是说就看你家的大宅就够了。哈,我也这样认为。除了游览和聊天,我在那里还享受到两顿美食,寿司和鳗鱼饭,我是个好吃之人,早在去关家前就问日本朋友滨松有什么好玩好吃的,他们说鳗鱼是滨松的名物,于是我将去吃鳗鱼排到了行程中。 我知道,关仪有个计划,邀请在美国的同学来滨松作客,但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没有成行。现在我为他们感到惋惜!因为在滨松有吃有看有玩,大家还可以无拘束的天南海北,三十年前三十年后的。然后开车一起到富士山下泡温泉,享受自然享受情谊。
        更有趣的是,小林先生是个超级的车迷,他几年间换了几部跑车。聊起这个话题眉飞色舞,还好我在这个行业做事,搜肠刮肚还能对应一下,这使他越说越兴奋,追着问我丰田在中国做什么车型?本田在中国做什么车?滨松是铃木汽车的总部,十几年前我曾经去过一次,于是他特意开车兜我去了铃木总部看看,告诉我铃木公司行事很低调,总部看上去很简朴但内部却相当豪华,看得出小林先生赞赏这种作风。我到滨松的时候,关仪坚持要他开轿车来接客人。当我快离开的时候,忽然他对我说等等,转身回家换了辆跑车来。改装过的车辆发动机特别的响,在巨大的轰鸣声中,这辆名贵的Alfa Romeo跑车载着我来到了新干线车站。当我回头向关仪招手道别时,有种特别的心境,实在太难忘了,约上同学我一定会再来。 本贴最后由 老油 于 2010-02-28 01:10 编辑过。

    举报 回复

    # 1楼

  • 蔡联发表于2010-02-28 09:35|

    许多侵略战争都仅是当权者的意愿,绝大多数的老百姓是无辜的,其文化艺术更是无辜的.

    举报 回复

    # 2楼

  • 邝飚发表于2010-02-28 14:48|

    这段黑色历史片刻竟然被一个普通日本国民铭记,可见其影响力之深……

    我们更不应该忘记!

    举报 回复

    # 3楼

  • 老油发表于2010-02-28 22:28|

    小林先生很可能对中国的历史也是一知半解,他这样的家族在文革惹麻烦的又何止那些文物,甚至也许还不必等到文革。

    倘若几千年的古国真的需要来这么一次大折腾才能步入现代文明,那我们就坦然地接受那一次次沉重的代价吧!

    但愿明天会更美好! 本贴最后由 老油 于 2010-02-28 22:31 编辑过。

    举报 回复

    # 4楼

  • lys发表于2010-03-03 01:03|

    人民之间是友好的, 但两国之间的裂痕是不容易填补的!

    举报 回复

    # 5楼

  • 老油发表于2010-03-16 07:42|

    頌五十大壽       关仪

    匆匆地走過五十年的時光,
    昔日的暫別只是我們揚帆出航,
    憶往事思舊友心潮洶湧澎湃,
    數十載離別各自忘我奔忙。

    當年我們煉就了一副鐵肩膀,
    崎嶇人生路上再重的擔子我們能扛!
    火紅的年代里培養出來的沖天斗志,
    鼓舞我們不畏逆境迎接無數風雨冰霜。

    誰說年輕一代才擁有美好時光?
    難道站在時代的頂峰的我們不像朝陽?!
    漫長的歲月我們沖鋒陷陣於各個戰場,
    編織了一首首動人的詩章。

    我們來自五湖四海,世界各方,
    不論扎根祖國或背井離鄉,
    半個世紀我們各奔前程,努力開荒,
    湧現了無數企業尖兵,社會棟梁。


    看今天:我們帶著打勝仗的笑容歡聚一堂,
    望將來:携手譜寫更絢麗的樂章。

    举报 回复

    # 6楼

  • 小梁发表于2010-03-16 12:58|

    忆往昔, 峥嵘岁月稠。

    学工、学农、学军, 就是不知道要学文化。

    批斗、反封资修、闹革命、有了斗争性却没了人性。

    当年老喊这亲那亲,

    现在弄懂了-------

    还是家人亲、同学亲、朋友亲啊! 本贴最后由 小梁 于 2010-03-16 12:59 编辑过。

    举报 回复

    # 7楼

  • 老油发表于2010-03-16 17:38|

    我让单位同事读这首诗,他们怎么也不能把它和一位日本名门望族的“压寨夫人”联系在一起。

    这位同学估计已经完全日本化,但她的母语文化还停留在30多年前,并没有和中国一起进步,读其大作,恍如隔世! 本贴最后由 老油 于 2010-03-16 17:45 编辑过。

    举报 回复

    # 8楼

  • 老油发表于2011-04-10 00:47|

    谢!我处没事。日本学校已开学【日本4月是新年度,即我们
    的9月】,4月10日是县议员选举日,连日市内到处可看到竟选
    人街头演说,好像在给核漏电,地震降温,一切都已照常,题外
    话,3月11日大地震后,我们营业反变得繁忙,据说大家都与亲
    朋戚友在相熟的餐厅咖啡店聚会谈论国事,家事,交换情报,因
    此,我们从客人那听到不少新闻,我们家族也多了大聚会,还定
    好了万一天灾各自走散时,早上10点到指定地等,或留下指定颜
    色物品以报平安,大难当头相助相依在日本是一种共识,好像是
    与生具来的本能。。。

    举报 回复

    # 9楼

回复

最近发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