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版块

我的漫画缘----漫画家信札

置顶 精华 发表在 漫话漫画

70

25927

最新评论

正序排列

楼层直达:

只看楼主
  • 我为封狂发表于2012-01-14 18:45|

    刘伟---小题大做





    举报 回复

    # 31楼

  • 我为封狂发表于2012-01-14 18:46|

    刘伟---小题大做





    举报 回复

    # 32楼

  • 我为封狂发表于2012-01-19 08:19|

    著名漫画家。



    举报 回复

    # 33楼

  • 放大镜发表于2012-01-19 09:11|

    这帖很有分量,视觉独特,形式优美,慢慢欣赏,细细享受。

    举报 回复

    # 34楼

  • 我为封狂发表于2012-01-21 22:30|

    英韬(1925.6—),原名杨筠生,男,天津人。擅长漫画。1949年毕业于华北联合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曾在华北大学做研究生。留在北平军事管制委员会、文化接管委员会美工队工作。历任《人民铁道报》编辑、记者,《人民日报》美术组编辑,《人民日报》文学艺术部副主任,《讽刺与幽默》主编。出版有《英韬漫画选》等


    喜读英韬《笔走60年》(组图)


    拭血者(1997年)英 韬



    两种失实(1987年)英 韬



    精装修(1997年)英 韬



    非洲采摘图(1972年)英 韬

      “漫林探索贵涉远,无人迹处再登攀”。2011年12月25日的一次漫画活动上,人们没想到的是,英韬先生拿着带有油墨清香的《笔走60年》送到大家面前。这是老人家新近选编的百幅精品画作:每一页都记录着画家为民鼓与呼60年的跋涉行程;每幅漫画都表述了作者疾恶如仇笔战群顽的赤子心迹。

      辛卯岁末,窗外数九寒风凛列,书案翻开《笔走60年》,再读英韬先生与时代同步的漫画,我的心头很热,很热。英韬的作品,比讽刺诗更加形象地运用爱憎分明的思辩力戳穿、痛击贪赃枉法、欺世盗名……百姓看了拍手称快!英韬作品,入木三分地批评落后,鞭挞愚昧,扶正祛邪……群众读后畅意舒眉。

      英韬,这位有胆有识有魄力的漫画大家,凭借着深厚的知识功底和政治素养,急人民所急,想人民所想,认认真真地作画,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成为时代的漫画品牌。其作品《无声的回答》、《家乡风味》、《非洲采摘图》、《康生左手》、《健康废人》、《文物》、《苍蝇》、《拭血者》、《疑似清廷复辟来》、《不可一世者》等都给广大读者留下久远的记忆。60多年来,人品画品双馨的英韬先生始终站在新闻战线的最前沿,他不愧是漫画人的楷模!

      近些年,漫画创作浮躁之风甚烈,作品粗制滥造现象严重。某些报刊登载的漫画脱离生活、内涵贫瘠、离谱荒诞、不伦不类。有的作者还以“搞笑”为名,不惜撒泼打诨奉迎恶俗,将漫画糟蹋得不成样子……故此,英韬先生不回避矛盾,仗义执言,顶“风”驳斥谬论。他不仅提出“漫画家要学者化”,还撰写了“漫画要有感而作”、“依据生活,反映生活”、“关于漫画的思索”、“精品,高而可攀”等言简意赅的理论文章,为被混淆的漫画理念正本清源。英韬等老一辈漫画家用创作的实践,为我国有着百年光荣传统的漫画传承发扬、为繁荣漫画,多出作品,多出人才献谋献策,搭建平台,也为提携后学做出了典范。

      英韬先生已是耄耋老人,身体虽有疾患,但达观的性格使之精气神依旧。他靠着微弱的视力艰辛笔耕关注民生,有时还坐在病床上为青年漫画作者答疑解惑。尽管如此,同行和朋友们都懂得,这位德高望重的老漫画家晚年艺术生涯,需要更多自己的空间和时间,勉强造访,徒增老人情感不必要的涟漪,似乎有点残忍……



    本贴最后由 我为封狂 于 2012-02-09 14:31 编辑过。

    举报 回复

    # 35楼

  • 我为封狂发表于2012-01-24 19:39|

    周明鉴,1956年生于贵州贵阳。1988年毕业于贵州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现为《贵阳日报》美术总监、主任编辑,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常务理事、贵州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省美协“六画种”艺委会副主任、贵阳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举报 回复

    # 36楼

  • 小梁发表于2012-01-25 12:28|

    前辈们的文笔和书法都很棒! 学习了!

    举报 回复

    # 37楼

  • 我为封狂发表于2012-01-30 07:52|

    赵时铭先生,1941年10月出生于河南镇平,我国当代漫坛漫画大家。作品《胖嫂回娘家》、《种田难》、《信息》、《迟到的祝福》、《大院里的小事》(系列漫画)、《陕西八大怪》等在艺术界享有盛誉。作品入选第六、七届全国美展、全国漫画展,现任陕西漫画学会名誉会长。



    举报 回复

    # 38楼

  • 罗兴发2发表于2012-02-03 14:12|

    人说,艺术是智慧的产儿,能事,能出色事,未必不是智慧在培育自己的宝贝。

    举报 回复

    # 39楼

  • 我为封狂发表于2012-02-09 14:34|

    朱森林,天津市漫画专业委员会理事,现为职业漫画家,作品有《大大可笑糖》《胖大嫂》《老李》等。



    举报 回复

    # 40楼

  • 我为封狂发表于2012-02-14 12:17|

    许志强
    陕西著名漫画家





    举报 回复

    # 41楼

  • 我为封狂发表于2012-02-14 12:24|

    许志强信札

    举报 回复

    # 42楼

  • 我为封狂发表于2012-02-18 19:38|

    叶春旸,1932年5月出生于上海,原籍浙江余姚。自1950年以来,先后在上海总工会劳动出版社、北京工人出版社、《工人日报》社任美术编辑和主任记者,编辑《大画家》《工人的画》等漫画专版。漫画获奖作品有《一对小花狗》《谁来画龙呢?》、《杂记摩托车》等。出版有《叶春旸漫画集》等。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科普创作协会会员、全国新闻漫画研究会常务理事。获2010年中国漫画金猴奖(成就奖)。



    举报 回复

    # 43楼

  • 吕志华发表于2012-02-20 19:57|

    受益匪浅

    举报 回复

    # 44楼

  • 步雲楼发表于2012-02-24 23:44|

    德艺双馨,令人敬仰! 本贴最后由 步雲楼 于 2012-03-24 23:01 编辑过。

    举报 回复

    # 45楼

  • 墨恋发表于2012-02-25 08:36|

    一直在关注这个有意义,也很别致的帖子。楼主用心良苦,赞一下!名家们都很实际,直言不讳,讲到了点子上,不玩所谓概念,耍花拳绣腿,让人受益良多,学习了!

    举报 回复

    # 46楼

  • 我为封狂发表于2012-02-27 08:03|

    胡延亭,男,汉族,1947年10月生,河北邱县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河北邱县青蛙漫画组成员。   1983年加入农民漫画家陈跛子和李青艾创办的邱县青蛙漫画组,有幸成为漫画组第一批的十四个成员之一,并开始漫画创作。作品多发表于人民日报《讽刺与幽默》、《工人日报》、《光明日报》、《检察日报》等报刊,先后参加了全国首届农民画展、全国第七届、八届、“华通杯”93中国漫画展、2000年、2004年、2006年全国漫画大展和2005年中国漫画精品展等漫画展。   主要奖项有:第十四届中国新闻奖漫画作品复评暨2003全国新闻漫画作品年赛金奖、1992和2003年度人民日报“讽刺与幽默”奖、 “子恺杯”2004年(第五届)中国漫画大展优秀奖等。   作品曾先后入选比利时、波兰、叙利亚、塞尔维亚等国家漫画展,入选《中国漫画精品大观》、《中国获奖漫画选》、《讽刺与幽默20年精华》、《中国漫画五十年》等画集,并连续四年入选《中国年度最佳漫画》一书。   代表作有:《恩人不露面》、《无余图》、《未来动物园》等。



    举报 回复

    # 47楼

  • 我为封狂发表于2012-03-02 07:41|

    孙以增
      1941年生,祖籍安徽寿县。1966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饰美术系,现为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理事、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名誉会长。

      自1955年至今创作发表了大量漫画作品。1982年获全国漫画展览佳作奖、1992年、1996年获中国新闻奖;1993年获中国漫画金猴奖(作品奖)。

      其作品取材于现实生活,充满生活情趣;以大胆夸张的手法,造成意外的艺术效果;以尖锐犀利的画笔,刺痛社会生活中的弊端。

    举报 回复

    # 48楼

  • 步雲楼发表于2012-03-05 17:39|

    hh不错 本贴最后由 步雲楼 于 2012-03-24 23:03 编辑过。

    举报 回复

    # 49楼

  • 我为封狂发表于2012-03-10 15:01|

    孙光钊,1939年生于成都,大学文化.1985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现为中国美协第三届漫画艺术委员会委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四川省美协理事,漫画艺术委员会主任,成都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成都大学教授.从事漫画创作和理论研究50年.作品数十次入选全国美展,中国漫画展,中国国际漫画展,中国漫画邀请展,中国水墨漫画邀请展,全国水墨漫画大展,当代中国漫画精品展,以及众多全国性专题漫画展并获奖.上百篇论文评论见诸于《美术》杂志,《美术观察》等全国核心刊物并获奖。其中“论华君武的艺术观察”一文独获‘子恺杯’首届中国漫画理论选论文一等奖。出版个人漫画选和主编漫画集共九部。  





    举报 回复

    # 50楼

  • 我为封狂发表于2012-03-16 16:34|

    杨再琪
    杨再琪是江油长钢的退休职工,在工厂当过工人,搞过安全环保和工会宣传文体工作。由于喜好美术和文学创作,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把工厂的宣传工作搞得有声有色。特别是八十年代喜欢上了漫画创作以后,厂里的安全、环保、质量、计生等各项中心工作,他都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漫画形式来表现和配合,他不仅仅画工厂的人和事,还以敏锐的眼光,创作出了大量反映当时社会焦点的漫画。

      退休后,他不甘于喝茶散步的清闲生活,有了更多的时间创作漫画,他尝试把水墨画的笔墨韵味和漫画理念及幽默结合起来,创作出了一种新的表现方式——水墨漫画。近几年中,他创作了上千幅水墨漫画肖像和表现百姓生活情趣,诠释生活哲理的水墨漫画,这些作品被国内和台湾及港澳地区、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华人喜爱和收藏,甚至还有不懂中文但又被水墨画的表现力和漫画的幽默情趣所吸引了的欧美客人。

      水墨漫画,首先是水墨画,水墨画的绘画语言、题款的内容和书法的美感及印章等,都要符合水墨画的章法。一位台湾的游客说,台湾画漫画的很多,但用水墨画的形式画漫画还很少见。土耳其道登艾丁国际漫画大赛是一个在世界上有较大影响的赛事,被誉为漫画奥斯卡,他反复构思,画了一只天真活泼的幼年大熊猫,握一根竹竿牵引着一位包头帕,穿羊皮背心的老年盲人,熊猫的眼睛和盲人的眼镜形成了强烈的呼应。这种题材,用现代或西方绘画语言是很难表现出特殊的中国情结,所以他用水墨画的表现形式来画。黑白分明的熊猫,飘逸的竹林,古朴的石板山路……加上“国宝”熊猫与人的和谐、助残的内涵,打动了外国评委,成了入选的八幅中国漫画中唯一一幅水墨漫画。2008年“5·12”大地震后,他决定创作一幅反映抗震救灾的漫画,用作品给人以鼓舞。经过几天的构思和绘制,画出了一幅2米长,一米高的《中流砥柱》,这幅气势恢宏的作品在由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和湖南省美协主办的《抗震救灾漫画大展》中被评为十佳作品第一名,并印在了画册的封面。后又参加了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我们来了”专题节目,该画原作现由地震博物馆收藏。今年中国美协举办的第十一届全国美展,他画的一幅水墨漫画《“泼墨”山水》是50多幅入选漫画中唯一的四川籍作者。除了每月都有多幅作品被报刊杂志刊用外,仅2008年就获得了5个漫画大赛的不同奖项,其中金奖一个。

      经过几年对水墨漫画的探索和实践,现在他在全国的水墨漫画家中已占有一席之地。为此,中国美协漫画艺术委员会今年3月召开的全国水墨漫画研讨会,邀请他参加,一篇《珠联璧合,相得益彰》的论文入选该研讨会的论文集。



    举报 回复

    # 51楼

  • 石匠罗兴发发表于2012-03-19 19:01|

    从文理来看,孙光钊教授的手书信件好像缺页,可否补上?如果我说错了,请原谅。

    举报 回复

    # 52楼

  • 我为封狂发表于2012-03-20 17:44|

    感谢罗老师的提醒。

    举报 回复

    # 53楼

  • 我为封狂发表于2012-04-10 12:18|

    于保勋(1940-):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版协会员,中国美协漫画艺委会委员,浙江省漫画家协会名誉主席。曾任浙江省漫画家协会主席。
    有2000多幅作品发表,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加拿大东方艺术画廊等收藏。



    举报 回复

    # 54楼

  • 墨恋发表于2012-04-10 16:44|

    建议楼主能发一些当代著名漫画家徐鹏飞、方唐、黎青等人的墨迹,
    他们的画作、书法均属上乘,对漫画理论也有真知灼见。特此感谢!

    举报 回复

    # 55楼

  • 我为封狂发表于2012-04-12 17:16|

    华君武与《杜甫检讨》
    林霄红
    华君武长期从事漫画创作。其漫画作品紧扣时代脉搏,直指时弊,笔法简练而富有民族特色,风格独特,通俗易懂。他的漫画以鲜明的社会性、现实性、形象性和独创性,留下鲜明的印记。因而影响深远,并获得广泛好评。
    1961年五六月间,北京师范大学忽然发起批判杜甫的长诗《兵车行》,理由是杜甫分不清正义和非正义战争,犯了“和平主义思想”的错误。当时的批判是不容争辩的,只有检讨,因此杜甫必须检讨。华君武觉得杜甫讲的话,是和平主义思想,其实是现在共产党的思想,怎么能让当年的杜甫来自我检讨?于是针对此事画了漫画《杜甫检讨》(1),借以批评当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动不动给人扣大帽子现象。此画构思巧妙,富有幽默感。在报上发表后,周恩来总理看后哈哈大笑。
    “文化大革命”来了,《杜甫检讨》成了“大毒草”。为了消毒,《光明日报》发表整整一版文章批判华君武漫画,《杜甫检讨》也在其中。华老也因此成为美术界在文革中受到批判第一人。“造反派”在揭露华君武的《杜甫检讨》漫画时指出:“毛主席教导我们说:‘我们在思想战线上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开展对于修正主义的批判。’可是,周扬却唱反调说:‘我们的反修斗争扩大化了。’于是,华君武就马上画了《杜甫检讨》这张黑画,恶毒诽谤伟大的反帝、反修斗争。这幅黑画捏造了杜甫的‘检讨’,用‘兵车行乃和平思想’这句恶毒的噱头,嘲讽伟大的反修斗争,用意十分歹毒:一方面诬蔑我党在毛主席领导下,对赫鲁晓夫现代修正主义推行资产阶级和平主义(投降主义)路线进行的斗争;另一方面攻击我党‘杞人忧天’,国内本没有修正主义,却硬要‘到处找修正主义批斗批判’,连杜甫也只好‘检讨’了。”
    还有人说漫画上的杜甫画得像邓拓同志,是为邓拓鸣冤。在某次批判会,把华老的漫画和邓拓《燕山夜话》结成一对一,当时华老做着‘喷气式’,侧眼想看也不允许,但批判时说:邓拓怎么说华君武就怎么画,生扯硬拽就拉在一起了。
    文革中被批斗搁笔十年。“文革”的阴霾散尽,天宇清朗之后,华老再登画坛。他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激情进行创作,经常画画至深夜。尽管年事已高,华老仍关注社会,坚持手不离笔。他说过,原来一天画两三张,85岁以后三天画一张,因为手发抖了,直到90岁左右才停笔。华老自己对《杜甫检讨》也比较满意,他家书房的墙上也挂着此画。也将《杜甫检讨》重画分赠亲朋好友。如送给著名作家冯至,著名画家沈左尧、著名漫画家张滨……他在重作此画时把杜甫的脸画的更加瘦削,乌纱帽也戴歪了,突出诗人内心的纠结和痛苦。文字上也不断增加新的内容,如将杜甫在原画纸上写的一行字 “兵车行乃和平主义思想” 改为“兵车行乃和平主义思想错误”。有的还增加“大毒草”。上面题款主要是介绍此画的创作经过,内容大同小异。可以看出漫画大师精益求精的艺术精神和他对沉重的历史感的牢牢把握。
    我在报刊上和网络上就看到过十多个不同版本的《杜甫检讨》,但一直无缘一睹真迹。直到2007年春月,湖州师范学院隆重举办沈左尧楹联艺术馆开馆仪式,当时沈老把他收藏字画和他自己的作品全部捐给湖州师范学院陈列展览。在艺术馆我惊喜地看到华君武赠送给沈老的《杜甫书检讨》(2),画上歪戴乌纱帽的唐朝诗圣杜甫,双手交叉在胸前的桌子上,愁眉苦脸,右手握笔正在写检讨。有趣的是,这幅漫画和通常见到的《杜甫检讨》不同,主要是帽子两根飘带方向的相反(这也是我迄今位置见到唯一一张帽子两根飘带向左的一张画),而且题目增加了一个“书”字。案台也是平板式(原作和大都画上的案台两边微微上翘)。画上方的题款把时间写为一九六二年,估计是笔误吧。第一次近距离拜阅仰慕已久的漫画,虽然隔了一层玻璃,但这幅沉淀了历史、透着幽默、亲切和辛酸漫画让我强烈震撼。
    我喜欢漫画,也收藏了不少漫画家的经典佳作,但和华老的漫画一直无缘。《杜甫检讨》是如此让我魂牵梦引,难以释怀 。2010年6月13日上午9时漫画一生的华老因病于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从华老手中征集《杜甫检讨》更成泡影。
    华老的漫画作品大部分捐赠给中国美术馆、深圳美术馆、上海美术馆。散落民间的藏家都视为精品宝贝,不愿意出手。而拍卖场上赝品太多。于是我又把目光转向华老的家人。天不遂人愿,华老去世一年多来,其长子华端端和儿媳露阳相继过世。
    前一阶段,青蛙漫画组的创始人李青艾老师告诉我露阳的姐姐王海琦女士手中尚有十余帧华老的漫画真迹,其中就有《杜甫检讨》。经过李老的极力牵线,终于玉成此事。承蒙王海琦女士不弃,将华老的《杜甫检讨》转让给我收藏。
    怀着对这位中国美术界巨擘深深的景仰与怀念之情,我一遍又一遍地欣赏这幅具有特殊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的《杜甫检讨》(3)。画面上愁眉不展的杜甫,遒劲粗犷、凝重放达题词,书法和绘画相得益彰,黑白分明的画面让人感觉到强烈的视觉冲击。重读华老题跋“一九六一年北京某大学忽兴起批杜老诗人‘兵车行’,余作此画讽之,刊‘光明日报’,未几文革风起,我受批判,此画亦被定性为大毒草,是为记。一九九六年 华君武。”思绪又仿佛回到半个世纪前,在那言语都有颇多禁忌的岁月,华老的漫画显的犹为可贵。他的漫画作品不仅具有社会所需要的批评精神和讽刺力量,更可贵的是,他用漫画承担了社会责任。留在人间的数千件漫画作品无疑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财富。





    举报 回复

    # 56楼

  • 我为封狂发表于2012-04-12 17:19|

    应墨恋老师建议,发一些漫画图片。只是我外行,请指教。
    其它同仁的藏品。



    本贴最后由 我为封狂 于 2012-04-12 17:34 编辑过。

    举报 回复

    # 57楼

  • 我为封狂发表于2012-05-11 14:45|

    李乃良,男,1936年12月生,陕西西安人。陕西省图书馆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协漫画艺委会委员、陕西省漫画学会名誉会长,陕西美术家协会漫画艺委会副主任、陕西省新闻漫画研究会副理事长、西安市美术家协会理事。从事漫画、国画创作,1957年开始发表作品,50年来,发表漫画作品二千四百余件。1983年发表于《工人日报》的《乐善好施》获该年《工人日报》和全国新闻漫画佳作奖,1987年创作发表的漫画《机关兵马桶》、1991年发表的《靠面子》及《大头娃》、《酒逢知己》、《正事不足》分别获《工人日报》第二、四届全国漫画大赛佳作奖,有多幅作品参加第六、七、八届全国美展并获奖,《路遇》由中国美术馆收藏。编著出版有《外国幽默画300幅》、《中外人物幽默画300幅》、《名人名言肖像》、《陕西漫画40年》四种画集。《陕西日报》、《讽刺与幽默》(《民日报》增刊)、《喜剧世界》等报刊专题介绍过其艺术创作事迹。传略已入编《中国现代美术家人名辞典》、《美术辞林》、《中国当代美术家人名录》、《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等辞书。





    举报 回复

    # 58楼

  • 我为封狂发表于2012-05-15 07:44|

    吕志华:山东扇画名手,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工国画、漫画,在《中国漫画》、《美术大观》、《中国教育报》等全国100多家报刊发表各类作品2800余件,著有《写意人物的画法》、《花鸟画中的风雨雪》等。
    《齐鲁晚报》等多家报刊曾专版介绍作品。作品2件入选中国美协举办的画展,11件入选省美协举办的画展,水墨作品收录《中国水墨漫画邀请展作品集》、《山东省漫画展精品集》等多余部作品集,漫画作品10余次入选国际大赛。作品被全国多家文博单位收藏,新华社签约漫画家!中国新闻漫画网在线画家。



    举报 回复

    # 59楼

  • 我为封狂发表于2013-09-30 15:31|

    追忆艺术家胡君里先生

         藏友盘点2012年逝去的名人,竟然有胡君里老先生逝世的消息。我还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网上检索,有不少怀念先生的文章,知道先生确实已在2012年4月8日逝世。
    胡君里, 1939年生于长沙,生前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美协漫画艺术委员会顾问,湖南十杰漫画家之一,湖南省水彩画研究会会员,株洲市美协原主席,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南工业大学兼职教授。老先生一生坎坷, 12岁进华中艺专学习,16岁开始教书,18岁打成“右派”, 文革中更升级为“现行反革命”,身陷囹圄近8年,40岁平反,又成了公务员,后又成为画家和作家……
    胡君里主攻水彩画,也擅长画漫画,曾在报刊发表约600余幅漫画作品。他的漫画简约明快的线条下,暗含严肃深沉的思考,有讽刺现实也有歌颂生活,颇得读者喜爱。十年前胡老师曾经采用水彩技法帮我创作过一枚手绘封。信封上的人物低头哈腰、毕恭毕敬地“感谢领导亲自打电话”。画面上虽然没有领导,作者用夸张的人物造型,谄媚的笑脸,把主人翁活脱脱一付奴才相刻画得如此活龙活现,令人叫绝。      
    除了画家这个身份外,胡君里涉猎广泛,写作、弹唱、书法等才艺样样精通。 他在《梧鼠》中的自我介绍“一个老头,能画水彩画,也能作漫画,还时不时写点散文、小说、文艺评论等豆腐块文章;又爱玩,退休后参加老年艺术团、唱唱歌,拉拉手风琴,还写了几个小品,自己登台演出;至于古文,诗词、楹联、书法、摄影、作曲、指挥等等,也略知一二。”
    2008年,他为我绘制2枚手绘封,其中一枚自漫像,封上的他西装领带,风度翩翩,捧着的出版的《胡君里漫画选》《胡君里水彩画》及散文集《苦乐年华》《啼笑人生》作品集。虽然历经磨难,他仍在水彩画艺术、漫画艺术和文学创作上取得累累硕果,这些作品集也是对他人生的回顾和总结。另一枚则是他拿着指挥棒的造型,镜子里的头发都成了跳动的音符。胡老退休后参加艺术团,并担任艺术总监,这枚手绘封也是他退而不休、丰富生活的写照。
    胡君里老师走了,漫画界又少了一个“多栖艺术家”。 文友在网上发挽联:画追子恺,漫画绘人生,功夫跃然画上;文继树人,华文歌岁月,学识尽蕴文中。     愿老先生在天之灵安息!

    举报 回复

    # 60楼

回复

最近发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