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版块

不要争议了,都来顶咱宝宝的漫画贴吧

置顶 精华 发表在 漫话漫画

72

23944

最新评论

正序排列

楼层直达:

只看楼主
  • 老土发表于2009-11-14 12:02|

    茄子,我说真的看了你女儿的画,我看你是先被拍在沙滩上喽!还有小梁你能拿出这么多证书吗哈哈

    举报 回复

    # 31楼

  • 老土发表于2009-11-14 12:05|

    至于老油同志发的图呵呵快接近专业水准了不敢妄评。。。。偷问一句:不是你家小朋友的吧,

    举报 回复

    # 32楼

  • CSB发表于2009-11-14 15:46|

    近来陆续收到全运会体彩杯、全国消防杯漫画大赛奖金和证书;收到全国人口文化国策杯精美画册;又收到饮食科学漫赛证书。在此一并对举办方及评委们表示衷心感谢!

    举报 回复

    # 33楼

  • 老油发表于2009-11-14 22:06|

    作者: 老土(2009-11-14 12:05 )  # 32楼  
    。。
    至于老油同志发的图呵呵快接近专业水准了不敢妄评。。。。偷问一句:不是你家小朋友的吧,

    ——————————

    如果我的小孩现在有这能耐,我叫他爷爷!

    曾经看到一件作品,说是10岁孩子所为,我打死不相信,所以求教各位。

    举报 回复

    # 34楼

  • 老油发表于2009-11-14 22:17|

    另外,请各位真的要看好宝宝,最近小区附近接连发生“夺宝”案件,一个三岁,一个5年级,小的估计是拐卖了;大的是勒索,两天后回来了,内幕不明!还有更恐怖的传闻,就不在这里扫大家的兴致了。

    咳,可怜天下的父母亲! 本贴最后由 老油 于 2009-11-14 22:33 编辑过。

    举报 回复

    # 35楼

  • 老土发表于2009-11-15 09:09|

    是的谢谢老油,孩爸也是经常“警告”我:看好小孩看好小孩,唉我眼睛都不敢离开他

    举报 回复

    # 36楼

  • 放大镜发表于2009-11-15 11:09|

    唉,可怜天下的父母亲心!

    我家小子10岁,都是自己去理发,自己去买学习用品,每个周末自己去买一份报纸,昨天还在大哥哥的“保驾护航下”用自己的利市钱请大哥哥吃“啃得鸡”,男孩子就得野性一点,关键是你的生活小区是安全的。 本贴最后由 放大镜 于 2009-11-15 11:17 编辑过。

    举报 回复

    # 37楼

  • 老土发表于2009-11-16 10:53|

    小土同学画的爸爸妈妈,呵呵,爸爸还戴个头盔!。。。记得给我画的时候还让我不要动不要动,我认真配合,就配合成这形象

    本贴最后由 老土 于 2009-11-16 11:11 编辑过。

    举报 回复

    # 38楼

  • 小梁发表于2009-11-17 11:01|

    老土说: 小梁你能拿出这么多证书吗? 哈哈......

    哈.....  我在女儿的这个年龄, 获奖证书肯定没她这么多!

    举报 回复

    # 39楼

  • 苏—留香发表于2009-11-17 11:25|

    大约是在儿子3岁左右吧,一天,我在看电视,回头一看,他竟然干起了这种勾当,我先偷偷拍了张照片,然后狠狠打他的屁股——三天才完全洗干净啊,而且有毒啊!

    举报 回复

    # 40楼

  • 老土发表于2009-11-17 12:41|

    苏的宝贝看起来好可爱呀忍不住想捏他小脸蛋。。。。你怎么能下了黑手狠打他屁股捏,也没啥错不就自由发挥了一下嘛,口头警告下呗,我家淘气包可是经常自由发挥,昨天还把我书桌给纹个身 本贴最后由 老土 于 2009-11-23 12:52 编辑过。

    举报 回复

    # 41楼

  • 老土发表于2009-11-17 12:46|

    刚被纹身的书桌。。。最让我崩溃的一件事:他不到一岁我赶稿:不知他什么时候把一罐奶粉扒拉下,然后又撒泡尿,然后挥舞着奶粉里的小勺一手一个,在那里带劲地搅拌。。。。

    本贴最后由 老土 于 2009-11-17 13:09 编辑过。

    举报 回复

    # 42楼

  • 抑扬顿挫发表于2009-11-17 13:19|

    冷不丁看还以为是五线谱哪,说不定将来会成为一个音乐家呢!

    举报 回复

    # 43楼

  • 老油发表于2009-11-19 22:05|

    作者: 苏—留香(2009-11-17 11:25 )  # 40楼  
    先拍下来再打PP
    大约是在儿子3岁左右吧,一天,我在看电视,回头一看,他竟然干起了这种勾当,我先偷偷拍了张照片,然后狠狠打他的屁股——三天才完全洗干净啊,而且有毒啊!

    ————————————————

    该打屁股的应该是苏先生自己。

    第一,小孩子怎么知道不能画手?

    第二,大人明知道有毒为什么还要给小孩子玩?

    我觉得凡是打小孩子的大人都该打。因为小孩子再错也是大人的错。

    尤其是小孩子哭哭闹闹的时候最不能打,我认为一个人哭哭闹闹的时候其实是精神处于不正常的时候,某种意义上就是处于病态的时候,对病人怎么能打呢?

    用打来教育小孩子其实是教他用打来代替讲道理。

    因此,如果我觉得我的小孩该打的话,那么就意味着我自己该打。

    合格的父母应该在小孩子的错误还没出现的时候就要防范这些错误,比如一个行为达到9这个程度就该打,那么我们就应该在3的时候就去制止。

    当然,打也是一种锻炼,就是承受痛苦与打击的锻炼。但这种锻炼也是可以用很文明的方式去替代的。

    现在都是生一个,等父母知道如何教的时候,小孩子都长大了。现在小孩子的教育出现很大的问题。原因基本上就是父母都没有接受过岗前培训。

    以下一系列教育应当在一岁前后就开始:亲情教育、文明礼貌教育、遵守纪律教育、劳动教育、关心他人与集体的教育、安全教育、爱护物品的教育……这些远比“学文化”重要。

    听起来好像很搞笑,其实任何教育都可以从很低级的程度做起的。比如遵守纪律教育,我的小孩从会摸东西开始我就教育他不能摸报纸(报纸肯定不利于小孩子的健康),于是他见报纸就摇头摆手,在保护小孩子的同时也让他从小就知道有些东西是禁止的。因此,我不用打不用骂,都能让他令行禁止。

    又比如劳动教育,从他会走路开始,只要小孩子能做的,哪怕是装模作样的,我们都鼓励他做,只要做了,就很夸张地表扬他……

    当然这些教育还要全家人统一认识统一行动。

    至于我的岗前培训那是我自己训练自己的。我一直就喜欢研究小孩子、教育小孩子。这主要是因为我觉得可以从中体验有关人性、人的心理以及人的教育等方面活的知识。这些对于我的本职工作很有用。

    还没有结婚生育的朋友,不妨向我学习!

    举报 回复

    # 44楼

  • 苏—留香发表于2009-11-20 09:17|

    真不好意思
    这次不是打得最狠的

    这道理吧也不是不知道
    关键是有时候在气头上

    不争辩了
    反正我觉得现在的孩子太欠打
    老师都难做
    稍微揍一下家长就投诉:打打怕什么呀

    打孩子也有两个好处
    一是见效
    二是他不记仇

    举报 回复

    # 45楼

  • 小梁发表于2009-11-20 14:16|

    印象中我好像真的没打过我孩子, 也许是女孩的缘故吧。

    常言道,男孩要苦着养, 女孩要宠着养。

    女孩懂事早, 自尊强, 语言教育就足够了。

    男孩一般都顽皮, 很少没给父母打过的, 我童年时就曾被母亲绑在电线杆下痛打一顿! 以后我就老实多了。 本贴最后由 小梁 于 2009-11-20 14:17 编辑过。

    举报 回复

    # 46楼

  • 老土发表于2009-11-20 15:23|

    先简单说说你的
    1:打见效
    在我看来所谓的见效不过是短暂的屈服,对于这么小的小儿,他是无论如何较量不过你的,所以大多只是委屈地承受,但当有天他有那个能力了,他除了屈服,一定还有:反抗。。等着你
    举个列子,以前我老公就觉得我对孩子手软,孩子稍有点他觉得不对就一定要打到他服,也就是他所谓的竖规矩,所以经常老公在家的日子,家里鸡飞狗跳小孩哭大人叫,结果:小孩更加倔,也不亲近他,当然小屁孩也没认识到自己错在哪里!

    后来我还是把孩爸改造过来了不打了,俗话说:父慈子孝!但凡经常被父亲打的孩子,长大也很少会跟父亲亲近,而且,在我看来孩子没啥错,只有不成熟,若真哪天犯了错哪一定是大人的失职,社会的错环境的错,

    再说说你的第二点:
    2:打不记仇
    我是不相信的,偶尔来个巴掌暂且不论,但经常被暴力相向的孩子,长大即便很孝顺父母,但内心的阴影和伤痕却并不是那样容易痊愈,这里我想到一个以前的同事,现在想起真变态,(反正这个同事也绝了来往,不怕她看到)我去过她家吃两次饭,喂饭时让我大吃一惊,小孩不好好吃,啪一个嘴巴横扫过去,(绝对是对着嘴巴)再吃慢点,再扫一个,一顿饭不知扫了多少个嘴巴,那顿饭小孩完全是和着眼泪喂下去的。。。。。而且我去两次都是如此,那个小孩大概不到两岁,吃饭还是固定在小车上的,这让我想起一句话:天下真的有不是的父母,这样的妈,鄙视!还有次看到一个妈妈因为小孩作业写的不好,操起铅笔盒劈头盖脸地向小孩砸去,下手之狠让外人心揪,小孩嚎哭不已,真替那孩子鸣不平,你有啥资格砸呀,说不定你小时候你还不如你的孩子,你也是要成就没成就,要啥没啥,至今还住在这个贫民窟般的地方,你凭啥就对孩子这般苛刻呀,凭你是他父母。。。。唉想等孩子有天长大,也许他还会念及你是父母孝敬你,但那心里的阴影或者心头对你的恨意又怎会轻易消融

    我相信那句话:你把他当好孩子,他会好给你看,给与孩子充分的信任尊重,他一定也会回报你的,我相信苏也一定是偶尔为之,内心还是对孩子疼爱无比,但布不能打着爱的旗号“为所欲为”!哦
    所以我的总结:打是没有用的!太烦了捏捏小屁股也就算了,至于暴力我看就免了吧,所以我还是比较赞同老油的观点,狠狠批评批评苏的老作风! 本贴最后由 老土 于 2009-11-20 15:59 编辑过。

    举报 回复

    # 47楼

  • xueli发表于2009-11-20 16:30|

    小孩做错了事要接受惩罚,但绝不是打

    举报 回复

    # 48楼

  • 放大镜发表于2009-11-20 20:17|

    在家庭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是被逼温柔。老婆该出手时就出手,我没有选择,只有接招护驾。此时明明白白男孩儿的心,只有老爸我也。 本贴最后由 放大镜 于 2009-11-20 20:21 编辑过。

    举报 回复

    # 49楼

  • 老油发表于2009-11-20 22:32|

    说到有毒,在现代社会,很多东西都是危害小孩子的。因此我们每时每刻都要提高警惕。今天人家送了这个。

    举报 回复

    # 50楼

  • 老油发表于2009-11-20 23:24|

    说到打,我自己就是被打出来的。其实我是属于很听话的那种,但还是没少挨打。回过头来,我体谅我老爸。那是因为他处在被迫害的岁月,他是拿我发泄出气。

    相比之下,我的小孩就属于吃软不吃硬的那种,两岁不到的时候,因不听话被我姐狠打了一下小手。他的反应竟然是非常不屑地说:不痛!这更让我坚持不能打的既定方针。

    不妨把打作为一种核威胁手段,骂则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严肃的讲道理则是常用武器。让小孩子知道你有很厉害的武器就行了。更多的是要让他珍惜大人对他的赞赏、大人给他的欢乐,让他知道一旦犯错,这些好处就没了。久而久之,自然就有良好习惯了。

    其实,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的身教,很多东西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一岁之后,小孩子就是在模仿中形成性格与习惯。

    我始终认为,从小就培养小孩子关心他人最重要。这样,他就有了爱心且也珍惜别人的爱心,有此基础,就很好教了。我的小孩自打会说拜拜,每天晚上睡觉前不仅都要与全家人拜拜,而且还要跟他说得出的物品拜拜,每天这一轮拜拜,德育智育都兼顾了。没到两岁,他就喜欢拉着小区的弹力门,让别人进出完了自己才放手。

    也露张脸吧——

    本贴最后由 老油 于 2009-11-21 08:39 编辑过。

    举报 回复

    # 51楼

  • 苏—留香发表于2009-11-21 11:02|

    看看小油都自己打伞了
    比金正日、比我们的很多官员
    都好啊 赞一个!

    老土是个妈妈呀
    怪不得

    另外也别把我想得太凶了
    打,真的是偶尔为之
    我和儿子大多时候好得跟一个人似的

    举报 回复

    # 52楼

  • 放大镜发表于2009-11-21 11:18|

    不妨把打作为一种核威胁手段,骂则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严肃的讲道理则是常用武器。

    +++++++++++++++++++++++++++++++++++++++++++++++++++++++++++


    哈哈哈哈,骂作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在我家行不通,较量起来优势在小孩子,逻辑想象条理他占上风,最后成了老婆津津乐道的家庭经典,孩子比自己成是高兴的事。

    举报 回复

    # 53楼

  • 老土发表于2009-11-21 14:46|

    欢迎老油家宝宝闪亮登场!我真是很喜欢关注小孩子的,有个发现:就是现在小孩可能都是营养好的缘故,小孩长得都挺好看,好玩,用土老伴话说:我们那个年代出来的长得啥样都有,大街上罗圈腿驼背腰一抓一把,现在小孩真是水灵!。。。。。唉关于带孩子也是在摸索中总结得失吧,我是更关注他社会能力培养,感觉培养他做人比做学问更重要,但因为只有一个孩子不可避免孩子不敢太放,还是有点像温室花朵,娇点。。。

    举报 回复

    # 54楼

  • 老土发表于2009-11-21 14:50|

    不妨把打作为一种核威胁手段,骂则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严肃的讲道理则是常用武器。

    +++++++++++++++++++++++++++++++++++++++++++++++++++++++++++
    我用欣赏的目光作为常用武器!

    举报 回复

    # 55楼

  • 金鱼发表于2009-11-21 15:11|

    哈哈!这是个育儿经验交流贴啊!看后收益良多-----

    我和梁兄差不多,也没打过女儿, 也许是女孩的缘故吧,还有可能我和她在一起的时间少,有愧疚感吧。

    在小女的美术教育方面,5岁多就开始教她素描和水彩,上美术班,从不让她用那类笔式彩笔,是想让她感受水和颜料调和的感觉。现在她电脑熟练,画画也有点专业水准了,虽然她在学校是美术尖子,但我也经常反思是不是过早让她告别了儿童画?!所以现在她喜欢上了唱歌,在少年宫学唱歌,我也没干预。我现在手机里只有她刚做的手工,贴上凑个数!

    关于小孩子乱涂乱画,以前她妈也头痛。有次我想了一招,把她最喜欢的芭芘娃娃的脸涂上墨汁,她大哭找我理论,我再和她讲道理,最后叫她把乱涂乱画的地方擦洗干净,从此以后再没出现过,哈哈!

    小孩的教育可能因人而异吧!教育时要考虑到国情(不要套用国外方法)、男女、个性等等,总之,每个时期小孩们都会有先醒悟后醒悟,是人生成长的必然过程,家长不必过分紧张!

    举报 回复

    # 56楼

  • 金鱼发表于2009-11-21 15:14|

    再贴一个李开复写的《给父母的四个建议》,供大家参考!

    给父母的四个建议

      今年送女儿去读大学的时候,我曾写过一封信给她,后来这封信公布在我的博客上,引起了很大反响。很多人问我为什么喜欢写信,我觉得写信是一个很好的模式,比言语或电话更能清楚地传达自己的理念,而且信可以长久地保留,不断重温。我父亲以前就常写信给我,现在我书房里还有五六十封,每几年我都会把它们拿出来阅读一下,觉得弥足珍贵。虽然今天是电子邮件和电话的时代,但用写信的方式来传达一些深思熟虑的想法,让孩子永久留下珍贵的纪念,是一个很不错的渠道。

      给女儿的那封信最开始仅仅感念于有太多话想对她说,但是后来决定把它在博客上发表,是因为我觉得中国的学生和父母读了这封信或许会有所启发。除了给女儿的那些建议,我还以自己为人父母十多年的感受,以及作为父母的孩子四十多年的感受,总结了四个建议跟大家分享。

      一、多称赞,少批评;多鼓励,少惩罚
      批评中长大的孩子,责难他人  惩罚中长大的孩子,自觉有罪
      称赞中长大的孩子,懂得感恩  认可中长大的孩子,喜欢自己

      在我给女儿的那封信里,毫无保留地描述了从她的出生到大学我们之间的父女感情,这种正面的情感交流和表达,是对孩子的一种认可和鼓励,在孩子成长时父母应该持有这样的态度。然而也有很多家长,包括我自己过去也忍不住用惩罚、批评甚至威胁、恐吓的方式去教导孩子。

      如果一个孩子在批评的环境中长大,就可能会潜移默化地用批评的态度来解决沟通问题;如果孩子做得不好就要受到惩罚或被威胁,就只有压抑自己的恐惧,否定自己的情感,来换取父母的认同。这样的管教之下,孩子可能会很听话,但是也会缺乏自信,好奇心受到压抑,无法体谅他人的情绪,存在很多情感的缺陷和问题。

      对小一点的孩子,尤其是涉及到道德或责任方面的问题时可以适当惩罚,但是有一点是千万不可以惩罚的,那就是失败。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最多的教训就是从失败中得到的,如果从小就告诉孩子失败很可耻,他就可能不承认失败,或是隐藏自己的失败,甚至做出不诚信的行为,而不会从失败中检讨、学习、成长。

      相对来讲,我们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鼓励和肯定。我11岁刚到美国时不会讲英文,几乎没有任何值得夸奖的地方,但是校长却牺牲自己的午餐时间为我补习,有一次数学课老师问1/7是多少,我很快说出了以前背的答案,老师和同学都夸奖我是数学天才,我虽然不是数学天才,但在这样的鼓励下,充满了自信,而且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就是美国教育的特点,它非常鼓励优点,而不去批评缺点。当时我的数学很好,美国历史却很糟,老师并没有因此打击我,知道我英文不好,甚至允许我考试的时候把试卷带回家去查字典来做,相信我不会去偷看书。这样的信任和鼓励,反而激励了我学好这门功课的决心,这件事给了我学习的勇气,也让我生出责任感和荣誉感。所以我觉得这样一种正面的教育才能够真正帮助孩子。

      二、多信任,少严管;多放权,少施压
    严管中长大的孩子,无法独立  施压中长大的孩子,常常忧虑
    信赖中长大的孩子,信人信己  放权中长大的孩子,深具责任

      在严厉管教下长大的孩子,会缺乏独立的能力和管理时间、管理自己的能力,一旦进入大学没有人再帮他策划,就会迷失自我,无所适从。所以家长应该随着孩子的长大而逐渐放权。三五岁的时候告诉他们怎么做,七八岁的时候给他们一些授权,读了大学以后,他们就应该完全做自己的主人。很多父母认为自己是为了孩子好才要去管他,但是我有四个应该放权的理由。

      第一,父母不见得懂孩子的这一代,可能并不像孩子那样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第二,如果父母帮孩子做了太多决定,反而会造成他们日后责任心的缺失。
      第三,如果父母管教太多,就会淹没孩子自己的声音,他们会找不到自己的兴趣,失去自信。我在大学演讲的时候,常常有学生说你总告诉我们要追随自己的心,可是我不知道自己的心是什么。如果太严管,可能就会把孩子变成这样的机器。
      第四,如果施压太多,会给孩子沉重的负担。今天的孩子有很多心理问题,有的甚至严重到自杀、抑郁症,这都是在巨大压力下造成的,父母对孩子一定不要过分施压,而应有解压的责任。

      我知道女儿对成绩非常敏感,考虑到各种因素(例如高昂的学费)而对自己要求很高,当感觉到她有太深的责任感和太大的压力时,我在给她的信里说了一句话,很多学生说他们很喜欢,“成绩只是一个很无聊的分数,它是给那些爱慕虚荣的人拿去炫耀的,或者给那些慵懒的人去畏惧的。”这句话可能不适合每一个学生,有些学生还是要培养责任感的,但是我有必要告诉女儿,我永远不会刻意地看她的成绩。

      几个月前,女儿问我是学日文还是韩文好,我跟她说两个都没有用。但是后来我很后悔,就告诉她虽然你的父亲说日文韩文都没有用,但是你都可以去选。我告诉她要追随自己的心,去尝试很多事,因为每一件事情都是一个点,在人生未来的某一天,你会有机会把这些点连在一起,画成一条优美的曲线。在我个人成长过程中,有件事意义重大,就是四岁多时我决定不要读幼儿园而去读小学,我的父母答应只要考得上就让我读,最后我考上了。这是我第一个重要的人生决定,我因此意识到自己不是父母的附属品,而是一个有决策权力的人。放权会培养孩子的自信,在信赖中长大的孩子会相信自己,以后也会相信别人。在放权的环境中长大,孩子也会具有独立自主的能力,深具责任感。

      三、多授渔,少授鱼;多做,少说
      传道中长大的孩子,失去判断   解惑中长大的孩子,仅能记得
      互动学习中长大的孩子,才真懂得  以身作则中长大的孩子,言行一致

      在中国的环境中,无论是父母还是老师都有一个常犯的错误,就是说教,说教是中国传统的两三千年前的形式,但是在21世纪已经过时了。传道式的教育之下,孩子可能会记住,但不会真的懂得。说教可能产生两种后果,一是孩子不认可你,变得叛逆;二是他记住了父母的说教,同时也失去了自己的判断力。仅仅解惑的孩子同样也不会真正懂得。

      要想真正懂得,一方面要试着经过互动的学习,让孩子知道没有事情是绝对的,一个问题可以从很多不同的角度来看;另一方面要“授之以渔”,教孩子思考的能力、学习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中的学习最重要的就是当你把所有学科的知识全部忘光的时候那些剩下来沉淀在你心中的,那才是教育的本质。

      我常鼓励我的女儿参加辩论会时去辩论她不相信的那一方,多想一下她不是自然想出来的那一面,这样才能理解事情是有两面的,没有绝对的是非黑白。当人面对两面的时候,会更深刻地思考问题,另外,这种思考方式也会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除了这种批判式思维之外,同样重要的是以身作则。有些父母亲会威胁孩子如果再打架就会打他,显而易见这样的教育只会适得其反。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真正沉淀在孩子的心中的是如何做的,而不是如何说的。那些让孩子守时而自己不守时,让孩子讲礼貌而自己不讲礼貌,让孩子讲诚信而自己不讲诚信,让孩子负责而自己不负责的父母都没有做到真正的教育。所以,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为孩子树立一个榜样。我给女儿的信中谈到了以诚待人,多交朋友,无需强求朋友跟自己一样嗜好、一样个性,只要相互真心对待就足够了。我也跟她举了自己的例子,我身边的朋友都个性迥异,但是如果自己都没有做到,我这样说就没有说服力了。

      四、多做好朋友,少做严长辈
      规矩中长大的孩子,保守胆小  父母附属品的孩子,被动听话
      轻松中长大的孩子,乐观快乐  做父母朋友的孩子,爱人爱己

      我的父亲是个很好的父亲,他爱国、诚信、非常负责任,但是他从来不跟孩子打成一片,严守着长幼有序的界限。对父母尊敬当然是必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父母要成为孩子的朋友。在这个时代成长,孩子的心中可能会有各种不同的压力,当他们面临问题、困惑和挑战的时候,如果只是觉得父母是高高在上的长辈,就可能避而不谈,慢慢就有了代沟和隔阂。家长也许会觉得孩子太难懂,但其实可能是自己没有放下架子,定了太多规矩。

      在太多的规矩和框架之下成长的孩子会胆小、保守、被动,新的时代里这样的人很难达到自己的潜力,也难在优秀的企业或学校脱颖而出。今天我们希望培养的孩子是快乐、乐观的,是能看到一杯水半满而不是半空的,是能够对父母亲有信任彼此倾诉的,是能够爱自己也能爱别人的。

      所以我跟孩子在一起时,总告诉自己不要有架子,我的孩子会像朋友那样跟我开玩笑,也有很多话跟我说。以前我都是用电子邮件,但自从要跟女儿沟通之后,我就经常用IM,在IM上,我发现她讲的很多话都是奇奇怪怪的(不管在中国还是美国,都有那么一套九零后的网络语言),我也学着跟她这样讲,刚开始时她觉得很奇怪,但是后来她告诉我我是一个很可爱的爸爸。其实孩子不但愿意,而且非常渴望做我们的朋友,我们也非常需要他们做我们的朋友,得到他们的信任。今天的孩子很多习惯跟我们已经不一样了,让他们来学我们时代的规矩是很困难的,所以我们要学习他们的。

      那是不是就完全不要规矩呢?当然不是这样。规矩可以有,然而:(1)定好规矩,但是首先要把规矩的道理讲清楚,不是盲目地服从;(2)在规矩内孩子有完全的自由;(3)违背了规矩孩子将受到讲好的惩罚;(4)规矩越少越好,才能有启发的作用;(5)孩子越大,规矩越少,放权越多。

      这是我的四个建议,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帮助和启发,中国的未来在中国的青年中,而中国的青年都是我们的骨肉、我们的最爱,所以让我们以后能够彼此勉励,把他们培养成他们最好的自己。

    举报 回复

    # 57楼

  • 老油发表于2009-11-21 17:48|

    打与不打的区别不在于凶与不凶,而在于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我姐夫平时对小孩溺爱有加,但小孩一捣蛋就六神无主,发狂地喊:我打死你……,倒拿着扫把用尽力气地去打,扫把都打断了,小孩却毫发无损,因为他只是打小孩脚边的地面。

    举报 回复

    # 58楼

  • 老油发表于2009-11-21 18:17|

    在上面打伞的照片里头,小孩刚满一岁,尽管真正的作用力在后面推车的双手,但前面看上去就像是他自己的功劳。雨天上街的时候,这就是常规动作,人人见到都会觉得很搞笑。而且他的确是有意识地很认真负责地工作,从不撒手,就一直拿着,这也许是他最早的一件力所能及的工作。

    平时出外,这辆小车他不坐的时候就由他自己推,而且可能还放着一个大背囊,这已经是他的分内事情。一说“行街街”,他就跑去推车。别人想帮忙,他就把你的手推开。

    对小孩子来说,良好的教育其实就是一种有益于其成长的生活。你给他怎样的生活,就给他怎样的教育。 本贴最后由 老油 于 2009-11-21 18:27 编辑过。

    举报 回复

    # 59楼

  • 陈春鸣发表于2009-11-21 22:00|

    呵呵,有时小家伙太过调皮了,不搞两下局面是难以控制的,打不打不重要,关键是怎么打才是最重要,大家说是不是,呵呵

    本贴最后由 陈春鸣 于 2009-11-21 23:28 编辑过。

    举报 回复

    # 60楼

回复

最近发表

更多》